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英国首相|不是首相的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

朱联璧
2015-03-09 19:13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英国的第一任首相,不是首相

        中文里称呼英国政府首脑为首相(Prime Minister),这种叫法多半用来指称君主立宪制国家的首脑。至于谁是英国第一位首相?1905年到1908年执政的自由党议员亨利·坎贝尔—班纳曼(Henry Campbell-Bannerman)正式得到了首相的称呼,但英国政府网站追认18世纪在职的首席财政大臣(the First Lord of Treasury)罗伯特·沃尔波尔(Robert Walpole)为首任英国首相。

首席财政大臣,后被追认为英国第一位首相的罗伯特·沃尔波尔

        自1735年起,沃尔波尔的官邸就在唐宁街10号,与未来的首相们一样。虽无首相头衔,沃尔波尔的权责和今天的首相大同小异。他最主要的工作是看好国家的钱袋子,统领内阁和自己所在的政党,协调好议会和政府的关系,确保政策可以获得议会首肯。但他不能自行更换政府官员,下台时所在党派其他官员可以继续执政,不必一同下野。至于他在这个岗位上有多成功,从担任21年政府首脑之位便可想见——他也是英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

        从沃尔波尔第二次担任首席财政大臣开始,到坎贝尔—班纳曼之前的所有首席财政大臣,都被认为是有首相之实而无首相之名的英国政府首脑。实际上,17世纪晚期深受君主重用、权倾朝野的重臣就被戏称为首相。到了沃尔波尔执政时期,这个词的含义趋于中性,特指他这类统领政府各部,深受君主器重,在下院极有号召力的人物。

“首相”横空出世的18世纪,英国发生了什么?

        曾为八国联军侵华提供情报的璧阁衔(Clive Bigham)著书回顾过10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英格兰政治家中扮演了类似首相角色的人物,也就是君主之下,群臣之上的权贵。他们的头衔可能是大法官或财政大臣,可能出身贵族或平民,为历朝历代的君主们执政提供辅助和咨询。但18世纪初英国的政治环境与过去有明显不同。君主立宪制的运作、政党的发展和沃尔波尔的个人能力,都是让沃尔波尔成为事实上的首相的原因。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1688年“光荣革命”紧密相连,虽然让本国公主及其荷兰夫婿取代本国国王的统治好像没什么“光荣”可言。相比之前的内战和之后欧洲大陆的革命,这次调整从规模和形式来看好像也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革命那么翻天覆地。但由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共治取代詹姆斯二世的统治,是英国议会的决定,而非外部入侵的结果。拿今天的标准来看,其后三十多年先后登基的英国君主,不是外国人(威廉三世和乔治一世)就是外国人的妻子(玛丽二世和安妮一世)。确立上述人选的,则是英国的议会,尤其是其中的辉格党人。即便上述几位君主在内政外交方面的实权还是要超过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但大批出身平民的议员构成的下院对政治的影响力也到了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们不愿接受的程度。

光荣革命:威廉与玛丽

        17世纪晚期的英国议会有两大主要的派别,分歧的核心在于是要强化议会的权力,还是确保强势王权。两派给对方起了蔑视性的称呼。支持君主立宪制、要求确保议会权力的人被称为辉格党(Whigs)。这个词是Whiggamores的缩写,原意为赶牛人,过去用来称呼苏格兰长老派。与之对立的是支持强势君主的王党,被称为托利党(Tories)。这个词来自中世纪爱尔兰语,原意为罪犯。此处虽以“党”称呼两派人马,但彼时的党与现下的政党相比非常不成熟,内部松散,没有纲领、章程,成员可流动,不用注册,不受管理,也不用缴年费。

        光荣革命的结果意味着辉格党得势,这也促成了议会其后从君主那里得到支持,推动他们自己的政策。对内他们推行宗教宽容,对外支持海外战争以限制崛起中的法王路易十四的势力。由于对外开战必须频繁召开议会筹措军费,促使议会定期召开,其运作也越发成熟。尽管安妮女王执政时期一度由托利党人主政,但从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晚期,辉格党人基本控制了议会和政府的权力。辉格党人沃尔波尔在政治上几经起落,最终成为了辉格党党首。

沃尔波尔的崛起:成为首席财政大臣

        沃尔波尔的家庭背景和当时很多下院议员类似。他家在诺福克郡的祖产在爷爷爱德华·沃尔波尔和父亲老罗伯特·沃尔波尔手里经营得有声有色,持有不下十座庄园。爷爷在内战时期是个坚定的王党议员,父亲因为得到诺福克郡权贵的支持,获得了祖产附近选区的议员资格。

        乡绅老罗伯特和一样乡绅家庭出生的妻子玛丽生育了近20个孩子,其中超过一半活了下来。老罗伯特安排长子爱德华继承家业,随父亲生活在诺福克。次子伯韦尔(Burwell Walpole)被送到欧洲大陆的军队服役。成为首相的罗伯特是第三个儿子,原本被安排去侍奉上帝,担任神职。他年仅六岁时就被送往海外求学,之后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成绩优异,学问受到周围人肯定。

        然而,二哥14岁时战死疆场,长兄和父亲分别在1698年和1700年遽逝,让不到25岁的小罗伯特·沃尔波尔被迫中断了在剑桥的学业,回到诺福克郡打理家业。得到当地权贵的支持后,他顺利“继承”了父亲的议员资格。接着,他娶了美貌多金的贵族妻子凯瑟琳·肖特(Catherine Shorter),姻亲也为他的仕途带来助益,让他结交了妻子家族内的显贵。夫妻二人虽然在品味和败家方面十分投契,并因此让沃尔波尔陷入债务危机。但婚后多年,两人不睦,双双出轨。恶化的夫妻关系并未导致二人离异,婚姻关系维持到了凯瑟琳去世。

        对沃尔波尔来说,更重要的姻亲是自己的妹夫查尔斯·汤曾德子爵(Charles Townshend)。他与沃尔波尔在念书时便是挚友,他的家族在诺福克权势极大,也与辉格党核心圈的大佬们关系密切。同学加上姻亲,让沃尔波尔和汤曾德子爵成为政治上的亲密伙伴,这为他进入政界高层带来了大量助益。当然,他的个人能力也是得以升迁的重要原因。传记作家们不吝褒奖沃尔波尔在财政、处事、辩论、协调、深谙议会运作等方面的极高天分,也会提到他脾气暴躁又贪财。

        进入政坛不到十年,沃尔波尔在1710年1月就任海军财政大臣。几乎同时,他参与指控否定光荣革命合法性的托利党教士,辉格党因此得罪上院。民众借机起事,反抗辉格党统治,托利党随后暂时夺得权柄。夺权后,托利试图拉拢沃尔波尔未果,便指控他收受贿赂。1712年1月,沃尔波尔因受贿入狱,被剥夺议员资格,但此事也让他成了党内圣徒。辉格党高层其后每天前往伦敦塔探视沃尔波尔,一时间,他成了街知巷闻的名人。半年后,沃尔波尔出狱,参加递补议员的选举,完胜托利党的对手,快速回到政治舞台。

        可以说,第一次事业低潮是沃尔波尔势力崛起的铺垫。尤其当偏好托利党的安妮女王在1714年去世后,残余的托利党势力因为与詹姆斯二世之子尚有往来。这些詹姆斯党人希望信仰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朝后嗣继位,所以在新教国王乔治一世登基后因叛国罪下野、入狱。出于稳固辉格党统治的需要,作为党内领导人之一的沃尔波尔发明了一套将托利党人排除在政治之外的话语,即设定所有托利党人内心都支持詹姆斯二世的后嗣复辟,无论他们表面上多么支持汉诺威家族的统治,时时可能起义叛乱。

        至1715年,沃尔波尔第一次出任首席财政大臣,和查尔斯·汤曾德子爵(Charles Townshend)共同构成党内的一个派系。与之对立的是国王乔治一世倚重的詹姆斯·斯坦诺普子爵(James Stanhope)和森德兰伯爵查尔斯·斯宾塞(Charles Spencer, Earl of Sunderland)领导的力量。1716年,由于时任北方国务大臣的汤曾德子爵在对外政策方面与实权派斯坦诺普子爵发生分歧,被迫下野。他的职位由森德兰伯爵接任。沃尔波尔为表明自己支持汤曾德子爵,旋即辞职 。斯坦诺普子爵尔后接任首席财政大臣之职,并晋升为伯爵。从伦敦塔获释到此时下野,沃尔波尔已经通过自己的职位谋得大量经济利益,不仅还清负债,挥霍起钱来也比以前更加畅快。其中很大一部分花在改建自己家族府邸霍顿厅(Houghton Hall)上。这座建筑所采用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也成了18世纪英国建筑的经典之一。

南海泡沫危机之后,重回权力巅峰

        沃尔波尔再度崛起,得益于斯坦诺普伯爵和森德兰伯爵留下的辉格党执政的基础,也仰赖于二人在政治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即“南海泡沫危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几次泡沫经济危机之一,与荷兰的郁金香危机齐名,对英国政治影响深远。

对手的失误:南海泡沫危机

        危机的始作俑者是托利党成员、牛津伯爵罗伯特·哈利(Robert Harley)于1711年建立的南海公司。该公司因位于伦敦的南海府邸(South Sea House)得名,目的是和辉格党控制的英格兰银行和东印度公司抗衡。政府当时批准建立该公司,是希望由公司购买国债,协助英格兰银行解决因为和欧洲大陆开战而造成的巨额债务。为此,政府让南海公司垄断与西班牙属美洲贸易的利益,并提供高额利息。公司为了拉拢政府,让乔治一世担任总裁。

        随着海外战事日益不利英国,国家负债越发沉重。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斯坦诺普伯爵和森德兰伯爵共同执政的政府接受南海公司的建议,允许该公司、东印度公司及英格兰银行一起认购一笔低息国债。如此,政府减少债息开支。而公司因为投资国债,可以得到稳定收益。股民购买公司股票等于间接购买国债。只要股票上涨幅度超过国债利息,就比直接投资国债盈利更丰。公司只要信誉良好,那么股民投资就会源源不绝,推动股价上涨,增加盈利。

        根据上述设定,这项实质为债券换股票的项目可以为南海公司、政府和股民三方均带来收益。南海公司迫切想要得到这笔债券,所以向政府内有关人士输送利益,希望他们说服政府接受这个计划。为此,还为政府提供极高的无条件收益作为购买债券的前提。此时沃尔波尔和汤曾德子爵已经重回政府,担任低级官员,并拉拢了当时的威尔士亲王,未来的乔治二世。沃尔波尔认为该项目有弊端,不能推行,但无法阻挡其成为现实。

        计划实施后,南海公司股票一路暴涨到原来的十倍。为了扩大股民的投资额,南海公司向他们提供贷款和分期还款业务,拉高股票泡沫。上至乔治一世下至平民,也包括沃尔波尔,均投身这场疯狂的投机活动中。其他人见到南海公司的无本之利如此丰厚,便纷纷效仿,成立空壳公司,允诺投资者会有高额回报,骗取大量钱款,引发社会乱象。政府见状,立刻整顿没有获得御准建立的空壳公司。许多投资者的钱财因而有去无回,同时带动整个市场对股票公司的信心骤降,南海公司的股价快速跌回股本。大量投资者因此蒙受巨额损失,要求官方组织调查。

        议会调查发现了南海公司以行贿和虚报收益的方式推动此项国债购买案,并牵连出一批政府要员,导致政府信誉下降。为了重拾民众对政府的信心,议会质询了有关官员,有些辞职下野,有些病故。乔治一世出面要求沃尔波尔担任首席财政大臣,解决遗留问题。沃尔波尔采用了建设性的方法化解了危机。他充公了在投机活动中获益的大股东们的财产,用于补偿此事的受害者。原本向南海公司借贷炒股的人的债务也被大量免除。公司依然存在,股权分给东印度公司和英格兰银行后,继续从事贸易活动。对于收受贿赂的本党成员,他并未施以峻法,以确保不会引起党内不满,不会损及乔治一世的宠臣的利益。

        然而此事也彻底改变了辉格党内执政力量的格局。斯坦诺普伯爵在议会为自己辩解时突发脑溢血去世,森德兰伯爵因此事辞职后不久也去世了。尽管沃尔波尔没有对他们施以处罚,但两人先后去世让他通往权臣的道路平坦了许多。尽管挚友汤曾德子爵此时依然在政府中有极高地位,但光芒已被沃尔波尔盖过。

        因此,后世认为1721年重回首席财政大臣之位的沃尔波尔是事实上的辉格党魁与首相。英国首相的历史由此拉开序幕。

        

        参考书目:

        1. Dick Leonard, Eighteenth-Century British Premiers: Walpole to the Younger Pitt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2. Kevin Theakston, After Number 10: Former Prime Ministers in British Polit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3. Robert Eccleshall and Graham Walker ed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British Prime Ministers (London: Routledge, 1998)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