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吉宁亮相强调改革,巡视揭开的环保部“红顶中介”是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许梦娜 周辰
2015-02-11 13:00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中央第三巡视组向环境保护部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反腐风暴逼近环保部。        

        中央第三巡视组进驻一月后,2月9日下午,组长吉林、副组长韩亨林向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陈吉宁、部长周生贤反馈了专项巡视情况。        

        环评未批先建,环保部领导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红顶中介”突出易生利益输送等环保领域潜规则,被巡视组直言戳破。        

        “早就是顽疾了”,多位环保部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        

        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中,多与环评有关,且点出环评领域令人诟病已久的“红顶中介”问题,直指久未治愈的顽疾。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也是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调任环保部后首次公开亮相。陈吉宁在巡视反馈会上明确表态,要以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大力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陈吉宁会做什么?现在看来,他需要面对的不仅有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环保领域内部的革故鼎新,也将是其面临的挑战之一。        

        刚刚履新的陈吉宁被寄予厚望。因负责过松花江污染、圆明园渗水等重大事件的环评项目,他被媒体称为“专家型”掌门人。        

        如何斩断环保部门和环评机构之间的利益勾兑?有关人士分析,陈吉宁深谙环保工作之道,专业上的优势或许能为环保工作把准脉络,寻得出路。  

“红顶中介”泛滥环评领域        

        “红顶中介”到底是什么?《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从“红顶”一词便可知晓,此类中介机构脚踏“政府”和“市场”两只船,与政府部门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红顶中介”在各行业广泛存在,在简政放权的顺风口,他们从政府手中接过审批权,却与政府部门结成利益共同体,同穿一条裤子,暗中勾兑,催生腐败。        

        在司法鉴定和环评报告领域,这种“利益捆绑”尤为明显,“红顶中介”们靠垄断获得巨大利益。        

        来源于九三学社一份提案显示,近年来,政府行政事业收费一减再减,但编制和评审第三方的评价、评估、检测报告费用一直在增加,部分中介机构未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中介机构提供中介服务,主管部门实施行政审批,形成体内运作,企业几乎没有选择中介机构和议价的空间。        

        据新华网1月22日报道,不少常与政府部门打交道的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强力推进审批等领域改革中,一些政府部门迫于上级压力,将诸如鉴定、评估、检验、检测、认证等审批权下放给所属的事业单位或所主管的社团组织,但只改“面子”不改“里子”,官商勾结形成各类利益共同体,“红顶中介”应势而生。在司法鉴定、评估检测、环评报告、可行性研究、施工文件审查等领域这类情况尤为常见。        

        一位环保行业业内人士在接受新华网记者时透露,涉及政府补贴等资金项目申报时,负责审批的官员往往会以“资质要求、业务水平”等理由,向申报企业推荐熟悉的中介机构去办理。若不选择其推荐的中介,往往会在审批过程中“挑刺儿”,“所以即便价格偏高,大家也都习惯了接受这种私下推荐”。       

        环评理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调查分析,并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最后由环保部门审批。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副教授胡静对澎湃新闻分析,现实中,环评机构与环保部门同穿一条裤子,环保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也有环评资质,为了让环评报告顺利通过,企业更愿意选择这些“红顶中介”。        

环保部下属环评企业曾涉身贪腐        

        而这些中介机构,往往由于其“红顶”身份,怠于环评文件编制,拒绝接受属地管理,甚至涉身贪腐事件中。        

        即使作为国家主管环境保护的最高行政机构,环保部仍下辖环评企业。        

        澎湃新闻曾报道,2014年12月,环保部下属企业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因环评文件编制差,被广西环保厅约谈,但该公司却以APEC期间放假为由,拒绝约谈通知。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料显示,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10日,环评资质等级为乙级, 2011年3月30日,曾因“环评工作质量较差,成绩不合格”,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通报批评。        

        北京市工商局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正是由环保部机关服务中心等四家单位投资的国有企业。澎湃新闻检索公开报道发现,此前,中晟公司的两位高管都因经济问题受审。        

        据《北京晨报》2012年12月18日报道,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刘以革曾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因以公款送红包,犯贪污罪,被北京市一中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4年2月25日,该公司总会计师、副总经理张京燕因涉嫌挪用巨额公款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受审。        

屡禁不止,李克强力主整治        

        “红顶中介”屡禁不止。        

        1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党组会议时提到,要简政放权,釜底抽薪。继续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而在此之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多次明确提出治理“红顶中介”乱象。如,1999年原国家计委等六部门制定的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实施的中介服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指定中介机构为有关当事人服务。”        

        司法机关和各地职能部门也在加大对中介领域的贪污贿赂等问题的打击力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中介组织贪污贿赂犯罪达923人。        

        “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人民日报》的几句戏谑,正是对“红顶中介”服务乱象的形象比喻。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执行研究员刘山鹰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治理“红顶中介”的核心是让权力走开,由市场自行配置资源。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防止政府的手伸得过长;另一方面,也要推进中介机构产权改革,实现中介机构设置和人事安排的完全市场化,让所有中介组织平等竞争。        

        对于环评领域的“红顶中介”,吉林代表巡视组提出加大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加大对环评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惩戒力度,限期完成环评机构脱钩改制,规范环评技术服务市场,深化环评审批改革,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全面清理环保系统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或开办公司承揽环评项目,严肃责任追究。        

        此次巡视组情况通报会议上,陈吉宁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清当前形势,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巡视反馈要求上来,从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的政治高度,从推动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角度,深刻认识巡视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正视自己、直面问题,深入查找原因,逐项加以整改,切实增强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陈吉宁强调,要以环境影响评价为重点,大力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以水专项资金管理为重点,大力加强环保资金项目安全监管;要以固废管理领域为重点,大力加强制度建设;要以环境执法督查领域为重点,大力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要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重点,大力加强环保系统行风政风建设;要以强化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大力加强部党组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以纪检干部选配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党务队伍建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