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报告|在阴影下恢复的亚洲经济
《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1年度报告
4月18日,《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两本年会旗舰报告正式发布。今天分享的是《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第一章“亚洲经济前景与政策”中对亚洲各地区在2021年经济增长状况的分析与展望。报告全文及注释请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获取。我们将陆续分享该报告的精华内容,敬请期待。
经济增长
#亚洲经济前景与政策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公共卫生面临严重威胁,疫情及防控举措导致需求收缩、供给中断、预期失稳,尽管各国采取了救助或刺激性经济政策,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经济还是陷入了深度衰退。新冠肺炎疫情事实上中断或“覆盖”了近年整体逐渐升温的“中美贸易战”,但对已经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执行也造成一定影响。有评估报告认为,2020年中国对美国产品的购买达到了协议金额的58%(按中国进口统计口径计算)或59%(按美国出口统计口径计算)。尽管如此,“中美贸易战”对2020年亚洲经济的直接影响在疫情大流行背景下相对有限。2020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4%,2021年1月更新后的预测将2020年增长率修正至-3.5%。即便上调了0.9个百分点,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比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0.1%也要低得多,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在上年报告中,我们预计2020年亚洲经济增长为负,且“如果疫情反复或经济刺激政策效果不彰”“不能排除出现更严重负增长的可能”。现在来看,据IMF预测数据计算,亚洲经济体22020年加权实际GDP增速为-1.7%,显著低于2019年4.0%的水平,但仍然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仍在提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7年至2019 年这一比重分别为45.3%、45.9%和46.4%,2020年预计进一步提升至47.3%。2021年,亚洲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是大概率事件,据IMF数据计算,其加权实际GDP增长率将为6.7%,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继续小幅上升至47.9%。
2020年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2020年,多数亚洲经济体经济较2019 年出现明显负增长。具体来看,IMF有数据的47个亚洲经济体3中,除土耳其和伊朗两国2020年实际GDP增长率高于2019年之外,其他45个经济体2020年增长表现均不如2019年。在47个经济体中,有34个(占72.3%)经济体实际GDP在2020年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18个(占38.3%)经济体经济收缩的幅度超过了5%。
分区域来看,以IMF在2020年10月的预测为基础,据其2021年1月更新的部分亚洲经济体数据进行调整之后计算可知(见图1.1),在亚洲各区域经济体3中,所有区域2020年都呈现负增长状态。其中,东亚区域的加权实际GDP只有-0.2%的微弱负增长,增速在亚洲各区域中居于首位。
作为本地区最大经济体,中国(未计入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现了2.3%的增长,对避免本地区经济出现断崖式下降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本地区缅甸(2.0%)、越南(1.6%)、文莱(0.1%)和中国台湾(0.05%)等经济体也维持了正增长。以服务业为主的小型经济体中国澳门经济出现了52.7%的巨大降幅,菲律宾(-9.6%)、泰国(-6.6%)、新加坡(-6.0%)、马来西亚(-5.8%)等制造业较发达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经济体也出现比较明显的经济下滑,本区域最大发达国家日本也出现5.1%的经济负增长。
中亚地区2020年经济表现仅次于东亚,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2.1%。该地区的塔吉克斯坦(1%)、乌兹别克斯坦(0.7%)和土库曼斯坦(1.8%)在2020年实现了正增长。但经济收缩最严重的吉尔吉斯斯坦,GDP下降了12.0%,本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哈萨克斯坦也下降了2.7%,对地区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西亚地区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3.7%,除土耳其之外,其他所有西亚经济体2020年都出现负增长,最严重的黎巴嫩下滑了25%,降幅最低的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也负增长3.9%。如果没有土耳其经济增长的拉动,西亚2020年的增长数字会更低。IMF在2021年1月的预测中,将土耳其2020年实际GDP增长率由2020年10 月预计的-5.0%大幅上调至1.2%。由于土耳其经济规模占整个西亚地区三分之一左右,这一调整避免了西亚加权实际GDP增长率的进一步下探。
南亚经济整体出现显著下滑,2020年加权实际GDP增速为-6.2%。实际上,南亚各经济体中,孟加拉国(3.8%)、不丹(0.6%)和尼泊尔(0.02%)实现了正增长,但该地区最大经济体印度2020年经济增速为-7.6%,很大程度连累了地区增长。该地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国家马尔代夫经济下滑也较为严重,实际GDP增速为-18.6%。
各经济体纷纷出台救助或刺激政策
为应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大流行,亚洲经济体在2020年纷纷出台救助或刺激性政策。各国政策往往既有刺激总需求的需求侧举措,也有实施救助以改善供给的供给侧举措。亚洲主要国家采取的后一类措施本报告集中在“就业与收入”一节中介绍。
在东亚地区,中国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求出台抗疫举措。一是适当提高赤字率,将财政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人民币1万亿元,达到3.76万亿元(约合5,800亿美元),稳定并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加大政府债券发行力度,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1.6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三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设立全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目标。四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长12.8%。五是加强预算平衡,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增强财政持续性。韩国因为疫情突破了传统的保守型财政政策,转而采取刺激就业和增长的举措。2020年9月,韩国政府提出在2021年的国家预算中将财政支出增长8.5%,达到555.8万亿韩元,主要用于支持就业和提高社会福利。日本为应对疫情也加大了支持经济的政策力度,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由2019年的2.6%大幅扩张至2020年的11.3%。
在南亚地区,印度2020年经济受到“抗疫”和“抗议”的双重影响,抗疫举措效果因抗议而被打折扣。2020年3月,在全国封锁之前,印度政府宣布了1.7万亿卢比(约合230 亿美元)的救助计划,给受封锁影响的穷人直接发放现金及粮食等生活必备品。5月,印度推出总额20万亿卢比(约合2,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相当于GDP的10%左右),用于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市场流动性支持、针对工人和商贩等的救济资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10月,印度借节日消费实施了针对需求端的财政刺激,但此轮规模较小。2020—2021财年,印度财政赤字率达到7.2%的较高水平,部分是因为3月至5月的全国性封锁造成直接和间接税收收入大幅减少。除疫情深重之外,印度政府对农业部门、劳动法、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改革引起了利益集团的不满。其中,农民对农业改革的持续抗议迫使政府推迟改革实施,并推迟土地征用改革。大规模抗议造成的疫情传播及社会失序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抗疫举措的作用。
在西亚地区,沙特面临疫情大流行和石油市场动荡的双重危机。2020年第二季度,沙特政府的石油收入同比下降了45%,而与疫情相关的对企业及个人的救助及刺激性支出居高不下,政府被迫出台包括将增值税从5%提高至15%、取消每月支付给公共部门工人的生活补贴以及大幅削减资本支出等紧缩措施,这些措施反过来又损害了投资和消费。尽管如此,2020年沙特财政赤字与GDP之比仍高达10%。以色列2020年4月出台第一轮800亿新谢克尔(约合224亿美元)规模的刺激计划,其中110亿新谢克尔用于卫生支出,200亿新谢克尔用于支持社会安全网,延长失业救济金和自营职业者补助金,410亿新谢克尔用于企业流动资金援助,80亿新谢克尔用于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为有儿童、老人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家庭提供一次性500新谢克尔补助。6月,以色列将第一轮刺激计划规模扩展200亿新谢克尔,用于就业奖励金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7月,出台800亿新谢克尔规模的第二轮刺激计划,9月又追加了105亿新谢克尔,用于失业援助和企业支持。土耳其实施了反周期的财政支出,通过贷款担保和其他表外措施,2020年财政支出超过2,800亿里拉(约合365亿美元,占GDP的5%左右),预计财政赤字将达到1,727亿里拉,约占GDP的3.4%。这一水平明显高于2019年的2.9%,比2014—2018年的平均水平1.3%也要高得多。疫情防控的限制性举措对收入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土耳其政府推迟了部分税收和社会保障费的征收,但间接税——主要是特别消费税(SCT)和增值税(VAT)的收入增长势头良好,避免了赤字率的进一步攀升。与其他国家相比,土耳其财政政策空间比较充足,通过延迟纳税、支持就业等系列措施,2020年第三季度起经济活动出现强劲反弹,超过了疫情前水平。
在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政府和国家银行提出了《恢复经济增长综合计划》和“就业路线图”,其中有支持受影响最大部门的措施。政府还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降低一些哈萨克斯坦本国不能自给自足的食品的进口关税。货币当局将最终借款人的利率限定为不超过5%。哈萨克斯坦政府还对特定行业提出支持性举措。对业务涉及大型零售设施、购物和娱乐设施、展览博览会以及健康、健身和体育设施的企业免征房产税。农业部门方面,农业生产者免交农业用地土地税,涉农个体工商户免交个人所得税;拨款2,000亿坚戈(约合4.75亿美元)用于春季农业工作,其中700亿坚戈用于发展种子生产,购买化肥和农药;按市场价格下浮15%向农业生产者出售约39万吨柴油。哈萨克斯坦政府还给医生、护士、警察发放了奖金,计划到2023年逐步将医务工作者的工资提高到平均工资的两倍,还采取措施补贴国内药品生产企业。
经济形势展望
整体来看,亚洲经济在2021年出现恢复性增长是大概率事件。据IMF预测数据,2021年亚洲经济体的加权实际GDP增速预计约为6.7%,将较2020年的-1.7%有明显回升。其中,南亚以9.7%的增速位居第一,这主要是建立在地区大国印度2020年经济大幅收缩的基期效应基础之上。东亚地区预计2021年增长6.5%,鉴于2020年只有微弱负增长,2021年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谓殊为不易,这与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有效、复工复产得以有序推进有关。由于在全球疫苗分配中不占优势,而油价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西亚经济受疫情和原油市场冲击的前景在2021年或将延续,IMF预计其仅有3.6%的相对疲弱的增长。如果土耳其经济因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疫情反复或美国制裁趋紧而受到影响,西亚经济增速可能更低。中亚地区经济预计在2021年增长4.0%。
2021年的亚洲经济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演变。随着世界各国疫苗研发和生产的不断推进,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景正在显现,但欧美第二波疫情高涨,病毒变异会不会令疫苗全面或较大程度失效,有效疫苗的分配会不会因为强权争夺而失序,相关支持性政策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会不会过早退出,这些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此外,美国拜登政府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政策及双边关系相对于特朗普政府有多大程度的改善(或恶化),美国和伊朗、朝鲜的关系会否引发地区冲突,中国与印度在边界上的纷争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向经贸等其他领域扩散,这些因素也可能让2021年亚洲经济的恢复性增长蒙上阴影。
亚洲浪潮,博鳌视野
立足亚洲 面向世界
传递论坛最新动态 促进亚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对话的传达者 亚洲共同发展的瞭望者
原标题:《报告|在阴影下恢复的亚洲经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