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这一代年轻人抛弃的溜冰场,路向何方?
本文为镜相栏目高校激励项目“小行星计划”入选作品。如需转载,请至“湃客工坊”微信后台联系。
文图:刘心乙、刘芷怡、梁佳文、雷佳、葛春燕
指导教师:刘琳
有训路星火营 出品
“臭小子,我不去送外卖的话,你能每天给我变出两百块钱吗?”中年人皱着眉,不耐烦地瞪了眼身前的少年。
“如果你非要用自己的健康来换这点钱的话,那我也管不了你!”少年也被彻底激怒,涨红着脸朝着中年人大吼。
“嘭”的一声巨响,少年摔门而出。
流金岁月:一代人的溜冰场
摔门而出的年轻人叫喻嘉聪,而中年人是他的父亲,喻志勇。2000年,在全家人的殷切期望和欣喜中,喻嘉聪诞生在这个“溜冰世家”——外公外婆在全健溜冰场上班直至退休,父亲喻志勇和母亲马丽萍,在溜冰最鼎盛的年代里于全健溜冰场相识、相恋、结婚,他们见证着,也经历了全健溜冰场近三十年的历史。
全健溜冰场,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在全民健身的时代里,江西省坐拥着全国第二大的休闲广场——八一广场,南昌市工人文化宫就位于它的正北方。在最繁华的地段中,溜冰部成立,故事由此揭开,一代人的精神记忆也封存于此。
图
1
90年代的南昌市八一广场,右侧为全健溜冰场旧址
(图源:江南都市报)
1997年,27岁的喻志勇在江西省二建当建筑工人,每周他最期待的就是周末和朋友们相约去溜冰场滑旱冰。混迹在充斥着纹身和烟酒味的溜冰场人群中,他似乎也从老实工人变为了父母口中的“罗汉”。
巨大的灯球占据着室内最抢眼的位置,在昏暗的室内闪烁。悬挂在墙角的音响震动着,音浪在两千平方米内回荡。人们随着音乐滑动,一首劲歌响起,溜冰场内几个最会溜的朋友联合起来,成为“火车头”,一个接一个,串联起整场的人。“90年代真是好疯狂”,回想起那段岁月,喻志勇仿佛就能看见年轻的他和工友在溜冰场内串起火车转着圈的场景。
90年代末,娱乐活动远没有如今这般丰富,工人文化宫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开设溜冰场、舞厅、影院等多个娱乐部门,一度掀起狂潮。当时工人的平均工资还不到五百,喻志勇却愿意花上10元一张的“高昂”票价入场溜冰。
去溜冰场的次数多了,喻志勇结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场馆小卖部的马丽萍就是其中一员。脚下溜冰鞋划过一圈又一圈,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2000年,他们正式决定结婚,同年,家庭迎来了新生命——喻嘉聪。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工人文化宫都开始走向市场,“下海”营生,江西省工人文化宫也走向了改革的道路——面向职工出让承包经营权。马丽萍决定承包下溜冰场,由父母主要经营,自己照顾孩子的间隙也帮忙看场,而丈夫则继续着省二建的工作。
后来,随着城区改建的需要,溜冰场随文化宫一起从商业中心搬迁至居民区附近,仍以全健命名,保持原有的装修风格。搬迁后的面积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但来的顾客却一点也不少。
2010年,喻志勇下岗,马丽萍的父母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于是两人正式从两位老人手里接管全健。溜冰场像是一根无形的线,牵起了这个家,慢慢,他们的生活也都围绕着溜冰转动。
几度沉浮:繁荣下的危机
喻嘉聪的童年有两大烦恼:越来越多的补习班和越来越忙的父母。“刚开始我还会抱怨他们周末从来不陪我,直到一次半夜醒来,看见我爸满脸疲惫地回来。”2010年前后,溜冰市场步入平稳发展期,正是刚刚接手全健的喻志勇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他的生活重心开始绕着溜冰场而转移。
在户外,各大公园的广场吸引着孩子们在此聚集,一个个自发形成的露天溜冰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傍晚,溜冰的人占据着八一广场中央,和散步者们一起构成一道城市风景线。
室内溜冰场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在全国,2010年前后就有1200多家溜冰场注册成立。仅2009年,在全国GDP排行第52名的南昌,新开张的溜冰场就有9家。全健所在的东湖区面积不到60平方千米,却坐落着大大小小的五家溜冰场。几条街相隔的不远处,另一家有着全健规模四倍大小的蓝天碧水湾仔溜冰场也发展地如火如荼。
正式接手溜冰场后,面对稍显拥挤的场地和越来越多的客流量,以及其他溜冰场的竞争压力,喻志勇的第一想法就是扩建。但搬迁后旁边全是居民楼,大规模扩建很可能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喻志勇几经努力,最终也只是扩大到四百平米,但应对每天1000左右的客流量还是不成问题。
图 2 全健的溜冰鞋放置墙
2015年,喻志勇发觉溜冰鞋磨损有些严重,地板也因长时间使用而老化松动。“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他深知这些设施对溜冰爱好者的重要性,老化的设备对消费者而言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再三思量后,他咬咬牙决定翻新溜冰场,前前后后投入了20来万。
令喻志勇没有想到的是,歇业装修的那段时间里,一家又一家溜冰场倒闭的消息接连传来,就连他视为最强竞争对手的湾仔溜冰场也停业了,整个溜冰行业仿佛遭遇了一场寒流。猛然间,他意识到溜冰已不再像十几年前那般热火朝天,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在娱乐方式单一的过去,溜冰是潮流前线,是灯红酒绿。但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做大了线下娱乐的“蛋糕”,新兴业态更在其中不断涌现。密室逃脱、推理馆、综合主题乐园等新兴线下娱乐产业一步步蚕食着溜冰场的消费主体人群。
面对全新的潮流与冲击,和几乎没有太多变化的溜冰场不同,90年代的另外两大线下娱乐巨头——网吧和KTV,都已经悄悄迈上转型之路。
新型高端网咖借助电竞的热度以及更好的环境,重新吸引到了一批年轻人的注视。更加智能化和社交互动化的迷你KTV也在2016年出现,遍布于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之处。不知不觉间,整个溜冰行业已经在这场娱乐争夺赛中落后了。
忐忑不安中,喻志勇加快了翻新的进程,2016年初全健溜冰场重新开业。
四面楚歌:被蚕食的溜冰场
“饮料三块,在这里扫码……”“老板,要两双37码的鞋!”溜冰场里,喻志勇忙碌地奔波在收银台前。
翻新后,东湖区的溜冰场只剩下了全健一家。全新的设施聚集了溜冰玩家,全健的客流量得到了短暂的回升。狭窄的溜冰场重新被各个年龄段的人填满,灯光中、歌声里、滑轮下,好像一切又回到了正轨。
但喻志勇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当下的热闹多少有些误打误撞的成分。果然,好景不长,整个溜冰行业持续衰退的浪潮,还是不可避免地淹没了身处其中的全健溜冰场。
2018年6月,喻志勇独自坐在黑暗闷热的溜冰场馆内,思绪始终无法平静。和儿子激烈的争吵还历历在目,但眼前空荡荡的场地更让他心里阵阵发凉。每月一万多的场地租金、儿子的大学学费,都像大山一般重重压在他的胸口。为了省电,喻志勇只保留一盏基本的照明灯,风扇和大灯基本不开。
“大河有水,小河才能有水;大河没有水,小河肯定也跟着遭殃。”面对溜冰行业的颓势和自家溜冰场无力挽回的亏损,喻志勇做出了另一个选择:身为小河撑船人的他成为了一名饿了么外卖平台的新晋骑手。
执意要去送外卖的父亲,扫空了喻嘉聪高考结束的喜悦。喻嘉聪不曾知道父亲的内心想法,与父亲争执无果后摔门而出。但47岁的喻志勇觉得自己远比17岁的喻嘉聪更懂什么是生活,也更知道金钱的宝贵。
为了能挣更多钱,他选择了在凌晨送单。每晚十点骑上他的电动车,奔波在这个他生长的城市,送出一单又一单,直到凌晨五六点才回家休息。已经47岁的他毕竟不算年轻,颠倒的作息和深夜的寒风不断侵蚀着他的身体。好多夜晚,精神疲惫的喻志勇在送餐的路上,因为疏忽打滑而摔倒在街边。夜晚的道路空无一人,喻志勇只能独自支撑着爬起,庆幸着摔得不重,不然又是多一笔花费。几次摔伤累积,喻志勇也明显地感觉到膝盖大不如前。
然而溜冰场失去的年轻人回不来,高速普及的移动网络重塑了他们的娱乐消费习惯。
艾瑞咨询《95后新青年生活娱乐与文化研究》报告显示,95后的成长伴随着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全部历程,他们是天生的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根据CNNIC的数据,网络游戏、音乐、视频的用户规模都在逐年攀升。截止2018年6月,中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了4.58亿人次,游戏类APP超过152万款。
“如果不是没得选,我平时不会去溜冰。”尽管从记事起喻嘉聪就知道自己家经营着一家溜冰场,但他对于溜冰却不太感冒。对于不善交际且溜冰水平一般的他来说,品类众多、制作精良的单机游戏是他在学习之外更好的娱乐选择。
性格外向、朋友众多的谭宇也曾是溜冰场上的好手,但溜冰需要动辄几小时的空余时间,在他进入高中后就很难再有了。“拿出手机叫上几个朋友开黑就简单多了,不仅是放松,还能联系感情。”通过游戏,谭宇还认识了不少外地的网友。
逐渐失去年轻群体的溜冰场行业,源头都在逐渐萎缩,小小的全健也只能在这种态势下勉强维系。
图 3 “黑暗”中的全健
柳暗花明:变局中的新生
送外卖期间,喻志勇接触到了大众点评等新媒体平台。想起自家生意萧条的溜冰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在大众点评、美团等平台上线了店铺信息。
“你好,这里是全健溜冰场,20元不限时溜冰……”面对一个个打来的电话,喻志勇已经能驾轻就熟地招揽顾客。网络平台吸引来的年轻人不多,但也为全健带来了新的客流,“也许这就是时代趋势吧,经营只能顺着时代走”,喻志勇感慨道。
意外来得猝不及防。2020年初,一场“战争”在春节伊始爆发在每一个中国人身边。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状态,也让整个线下实体行业陷入低谷。
这是喻志勇一家过得最难熬的一个春节,不安和恐慌替代了节日的喜悦,掰着手指头等着正常生活秩序的回归。尽管获得了政府的租金减免,但喻志勇仍然觉得这是全健溜冰场建立的20多年来最危急的时刻,“完全就是雪上加霜”,他这样形容道。
5月,疫情复工后。暂停了送外卖的喻志勇做着日常却显得有些多余的清扫工作,看着几乎无人踏足的场馆,内心一阵阵的动摇。要不要关店止损?要不要转行?
喻志勇夫妇的商议持续了数月,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经营。追赶年轻人的喜好,对于离开少年时代许久的喻志勇来说太难,也太冒险。“14年江西省体育馆的溜冰场就关门了,后来改建成羽毛球馆,没几年又换成搏击,最近又换成击剑,每个都不持久。”有政府支持的大型体育馆转行尚且这么艰难,在其他行业毫无经验的喻志勇更不敢迈出这一步。
“也是有感情在,不想改了”,溜冰贯穿了喻志勇青春记忆里的休闲时光,见证了他从懵懂的情窦初开到为人夫、为人父,他还是舍不得,更何况,儿子还在上大学,他不敢冒险。
机遇来得也很突然。2020年9月,南昌籍明星邓超在录制综艺节目《哈哈哈哈哈》时,带着节目组来到全健溜冰场追忆青春。
节目播出后,喻志勇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明星效应”。溜冰场客流迅速回温,哪怕是工作日,也阻止不了三三两两结伴前来的少男少女们的热情。他们大多溜冰技艺生疏,磕磕绊绊地溜上几圈只是为了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打卡,最高可以收获数百个点赞,在同类的溜冰场探店内容中都算得上是热度极高。起起伏伏之中,全健像是被赐予了新生,蹒跚着前行。
图 4 在全健溜冰的年轻人
“溜冰场被冲击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全健溜冰场近期的繁荣没有让喻志勇盲目乐观,他很清楚整个行业的颓势仍在,明星效应带来的红利也是短暂的。年轻一代娱乐潮流的变化与时俱进,所带来的行业冲击也是无法挽回的。全健溜冰场迎来了自己短暂的生机,但其他溜冰场的生存空间仍在缩紧。
对于未来的发展,喻志勇觉得这是难以预测的。冬奥会成功申办后,国家对冰雪娱乐产业大力支持,提出了“冰促轮,轮转冰”的发展口号,真冰溜冰场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提出了最为明确的目标——到2022年,全国滑冰馆数量不少于650座,其中新建不少于500座。
“旱冰要想改真冰投入是相当大的,我搞不了。”对于旱冰溜冰场的业态变化,喻志勇不太确信,势头更猛的新方向,他也无力触及。但他始终觉得,旱冰溜冰场是不会消亡的,总会有一群人在热爱着它,“细水长流,走一步看一步吧”。
子夜时分,城市停下了它的脚步,几盏路灯照亮着孤单的身影,喻志勇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和清扫,伴着凌晨的冷风,骑着电动车驶进了空无一人的街道。
(文中数据来源:艾瑞咨询、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