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民进中央推进青爱工程,白岩松:本山传媒给我们带来很多笑声
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0日消息,2月8日下午,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民进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艾办、教育部、卫计委、国资委、共青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及云南、四川、贵州、江苏、河南等省市县政府部门,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记协、中华儿慈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联合国协会,及青爱小屋、基地的代表,共160人出席座谈。
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主持会议。他表示,作为参政党,民进中央不是只满足于提出问题,更需要找到解决方案。因此民进中央历年来对于青爱工程这样的慈善项目,大力支持,责无旁贷。民进中央社会服务部还与青爱工程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近期备受关注的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先生委托本山集团的代表出席。会议透露,2014年本山集团已向青爱工程捐赠善款2000万元。
全国政协委员、青爱工程首任形象大使白岩松出席并讲话。他盛赞本山传媒集团的善行,“据我所知,这一次包括本山传媒在内的社会各届都给予了很大数字的捐助,等于说又为青爱工程添加了动力。我是一个东北人,过去几十年本山传媒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笑声,这样的一种捐助又是用另外一种方式给社会带来笑声,我很感恩。从雅安地震、芦山地震,我知道本山传媒一路在做。以前青爱工程给我的一个职责,到哪里都要化缘,说‘谢谢’,这是一个形象大使必须要做的,所以非常感谢。”
白岩松说,艾滋病的防治,做了,不知道有多大的效果;不做,一定会有非常大的恶果。我们没有出现二十年前担心的恶果,远远低于二十年前全世界对我们的担心。这是因为大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值得担心的是,在低比例当中,却有高趋势的增长。主要是在青年学生当中。艾滋病的传播,“出现某种时尚化的倾向,但同时又缺乏常识”,吃点摇头丸没什么,社会不歧视同性之爱,男女关系比过去正常多了,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但是,“常识没有跟进”。本次座谈会由民进中央、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办公室、中华儿慈会青爱工程专项基金、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共同召集。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学习总理批示的体会。
2014年年底,顾明远等六位教育界和慈善界的老兵,向李克强总理递交了《万间小屋,万方福田——请克强总理关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支持青爱工程》的一封信。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很快做了重要批示。要求将艾滋病防治与性健康教育“合理结合”,指出性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一课”。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学生感染艾滋病呈低龄化趋势。各省报道的最小感染者有17岁、15岁、14岁、12岁,新增感染者通过性途径传播的比例超过了90%。而我国的性健康教育,长期以来处于“有说法,没办法”的状态。这一次,“问题倒逼机制”在通过社会组织、慈善项目发挥作用。
我国在校学生有3亿人,每年有两千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现在青少年成熟比较早,再加上各种传播途径的有关性的信息,不少青少年进入性的误区,发生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这次座谈会,大家针对性健康教育做了很多探讨。
对于性健康教育在广大城市乡村的大中小学幼儿园如何开展,青爱工程经过近十年在20个省市、近600所学校的试点,已经找到了“钨丝”。此次,汶川一小杨蓉老师,以及云南盈江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杨华,分别介绍了在一所学校,及一个县全面开展青爱小屋工作的经验,获得了与会代表的赞叹。
卫计委副主任、国艾办主任王国强认为,社会组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说,“青爱工程就是一个典型的榜样”。
王国强表示,下一步国务院防艾委办公室、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会同教育等部门进一步强化疫情信息沟通机制和合作,强化各级教育和卫生计生部门对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继续支持青爱工程等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强大的社会防治合力。”
王国强发出三个呼吁,“造成我们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包括青少年的艾滋病问题,原因在哪里?我强烈的呼吁,全社会高度重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入脑入心。仁、义、礼、智、信、孝都是我们文化的基因和基石,这些要打牢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有了很好的中华民族的基础,这是第一。“
“第二,我强烈的呼吁,社会高度重视家庭在子女方面教育的责任,不能把子女的教育推给社会和教育部门,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基础,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但是我们现在家庭的影响和家庭的教育在弱化,父母本人就没有做好榜样。孩子学坏了,出现了问题推给了社会。当然,社会上有很多的信息,但是家长的信息呢?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小受父母影响,父母有的都不识字,为什么能教育出好孩子?就是父母的朴素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
“第三,我强烈呼吁,我们全社会一定要关口前移,不要等到他上中学、大学再来教育,就已经为时已晚了。从胎教也好,从幼儿时期也好,要注重这时候的培养和教育。恰恰这个时期都在家庭,我们古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三岁前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他的一生,七岁前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他老了的时候的决定。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家庭,关注未成年人,包括没有上学,还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虽然我们有那么多要求和政策、措施,但是在落实环节上觉得还是有问题。” 教育部体卫艺司巡视员廖文科表示,“我们会和卫生部和教育部加强合作,落实原有的政策措施,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更加有力的具体措施。”“希望大家对学校艾滋病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大家监督我们的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主任吴尊友说,青爱工程2006年启动的时候就坚持“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学校是基本面,性教育是主战场”,符合近年来我国艾滋新发感染的规律。
吴尊友特别提到了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因素。他说:“在学生当中女学生得艾滋病的疫情是相对稳定的,每年全国报告不超过50个。但是增长最快的是18岁到24岁的男学生,主要的原因是男男同性恋行为造成的,这是艾滋病疫情的新情况。”
“像白岩松讲的吸毒在青年人当中变成了时尚,男男同性恋在大学生当中除了基因以外,也有一些文化和环境的因素。“”作为我这个年龄的人,孩子在读大学和研究生,如果你儿子带回来一个男朋友,不是女朋友,你怎么想?如果更多的男大学生带回家的不是女朋友,而是男朋友,做父母的能不能接受?这些问题都是一个性取向,一个社会主流性观念、性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如何在学校这个阵地倡导主流的性价值观?基因的问题我们改变不了,如果是文化因素呢?我们改变一些,让那些男男同性恋降低一点。这是我们性教育界、教育界面临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拿出办法。”
“我们找了一些去年刚刚发现感染的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全是同性恋感染的。跟他们交谈时,问他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五年,让你这五年重新再过一遍,你能不能防止自己感染艾滋病?我们调查的几个学生都说防止不了,什么原因呢?他了解一些艾滋病的知识,但是他没有把这些风险和自己的行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没有想到这种行为会造成一定的后果。”
“在一个环境发生的时候,他左右和控制不了。这些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难题。在学校里面我们宣传教育工作做了,但是我们的方式和方法,它的有效性、针对性、警示性不够。这些也是我们卫生系统和教育部门需要共同研究的,这两个方面的挑战我们都积极的要研究,积极的去影响。”
卫生部原部长、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张文康提出,性健康教育的确是艾滋病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学校性健康教育的课题,胡珍、张玫玫、刘文利等国内资深的性教育专家和中医博士彭鑫及道德演讲家卢国信,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江阴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青爱工程江阴基地主任陈兴初表示,青爱工程将防艾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慈善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五方面教育融为一体。“我们感觉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因为孩子的影响,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工程有针对我们家长的课程,很务实。”
他说,青爱工程把教育专家、防艾专家及爱心企业家、爱心人士和民间各方面的智慧都凝聚到了一起。民间的力量加上政府的推动,几方面形成合力,整个工程非常务实,切实可行。江阴有95所学校,从2013年开始启动第一期建了10个青爱小屋,2014年增加了30个,2015年再增加40个,这样就达到了80个。
陈兴初总结了四个一:第一,传递了一个理念:爱是教育的灵魂。第二,搭建了一个平台。第三是锻炼了一批老师,我们的心理健康老师原来是104个,现在达到了260个。其中有一个老师现在已经在全国各地讲了八百多场这样的讲座,非常有成效。第四,通过青爱工程让十万家长进入到我们的家长课堂。
推进性教育,既要讲科学性,还要讲人民性。“关键还是要走群众路线。” 中华儿慈会名誉理事长、青爱教育基金会终身名誉会长魏久明指出,我们的目标是“万间小屋,万方福田”。希望通过政府的号召,有成千上万所学校呼应。我们相信,全社会都会愿意种这个福田。“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希望孩子安全,不希望受到伤害。”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刘新成,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翟惠生,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以及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华慈善总会原副会长、首任青爱工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邓铜山将军等,也出席了座谈会。
“我也想借此机会对十年来为我们的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付出辛劳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空军政治部原副主任、中华慈善总会原副会长、首任青爱工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邓铜山将军表示,立春刚刚过去,春天已悄悄的向我们走来,总理的重要批示就是强劲的东风。“今天的会议吹响了嘹亮的进军号角,我们青爱事业的前途一片光明,让我们伸开双臂去拥抱我们青爱事业,充满希望、充满梦想的春天。”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