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综艺电影论战:中国影协秘书长炮轰“跑男”不尊重创作规律
这种以真人秀综艺节目为基础拍成的电影,被称为综艺电影。因其制作周期短、圈钱快,成为最热门的综艺节目衍生品。
然而,口碑究竟如何,票房说了不算。
据媒体消息,《奔跑吧,兄弟》电影上映后,在经历了一个周末的发酵后,影评网站时光网和豆瓣上的观众评分骤降至4分和3.2分。此前斩获将近7亿票房的《爸爸去哪儿》的观众打分则分别是5.6分和6.3分。
日前,导演冯小刚在浙江卫视《我看你有戏》的录制现场点评选手表现时,又将“炮口”对准综艺电影。
他认为,综艺大电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挣好多个亿,让投资人心都乱了,他们只会去抢这种项目,这让电影人心都凉了。冯小刚称,这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
“小钢炮”的发声,让这一话题更热。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同时对此进行了关注。
首先,人民日报2月9日和10日连续两天发文,评论综艺电影,不过观点迥异。
人民日报2月9日以《怨天怨地,不如自己拍出好电影》为题发文指出,综艺节目长达半年的热身,明星话题效应的发酵,积累了大量人气,有着天然的观众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综艺电影无疑是一条搅局的“鲶鱼”。
文章认为,当综艺节目都能打败电影,电影人或许更应该回过头来扪心自问:我拍的电影,为什么观众不买账?因此,大腕导演们,与其端出部门管制这一说,倒不如自己好好加油,拍出好电影,观众自然会买账。
2月10日,人民日报再次涉及这个热点话题。该报文艺评论版刊发题为《“快餐”和“任性”不会成为新常态》的文章,作者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理论评论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饶曙光。
作者认为,诸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综艺电视节目,其电影化趋势使得市场叫座、影迷疯狂,这体现了一种另类的“中国特色”,已然形成的快餐式消费链条,与整个社会浮躁和急功近利有关。
饶曙光认为,这种生产电影的方式,不尊重艺术创造力和艺术创作基本规律,终将会失去电影市场。
而同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认为,电影就是电影,综艺就是综艺。粗制滥造的“综艺电影”赢得高票房,这是对用心做电影者的伤害,也是对国产电影的伤害与讽刺。综艺电影是粉丝经济催生的畸形儿。
文章最后强调,当电影人只为“榨取同名综艺节目的剩余价值”而拍电影,只为赚钱而拍电影,电影工业还有什么魅力可言,我们又到何处观看真正充满诚意的影片?
以下为2月10日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相关文章全文:
人民日报:“快餐”和“任性”不会成为新常态——也谈综艺变电影
去年春节档根据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的同名电影,以近7亿元的票房震惊电影界,引发了“电视综艺节目简单搬上大银幕,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电影”的激烈争论。有人不无愤怒地称其为“粉丝经济催生的畸形儿”,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预言,“综艺电影”取得与其品质完全不相称的高票房,这种现象是昙花一现,不具备可复制性。但“奇迹不可复制”的话音未落,新年伊始,电影市场又上演了综艺变电影的一幕——根据2014年火爆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改编而成的电影,再次以让人吃惊的卖座速度,挑战人们对电影的定义和评价。
热门的电视综艺节目拥有稳定的观众群和收视率,靠着播映带来的口碑和话题效应,在现实生活和互联网上都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动辄几亿的网络点击量和微博话题阅读量,意味着换成真金白银的巨大的票房潜力。据悉,今年春节还将有几部“综艺电影”上映,不少卫视的王牌综艺节目也都在筹拍电影的过程中。成本低、见效快,顺手捞钱的事何乐而不为?特别是赶上春节档,在寒假期间上映,综艺节目长期吸引着的学生族成了票房的重要贡献者,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来得及换掉校服就兴奋地涌进影院,一些家长也被孩子“绑架”着去看。锁住一个学生,可以产生3倍甚至更高的消费效果,“合家欢”的观看模式成了“综艺电影”票房制胜的不二法门。
带着这种急功近利的赚钱冲动,综艺节目大举进入电影业,以强大的力量渗透到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赢得了令人咋舌的高票房,这给电影的专业性乃至电影本体带来的挑战不言而喻。
到目前为止,中国电影产业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电影市场也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休闲娱乐成为大多数观众进电影院的主要诉求,看电影成为时尚社交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获取谈资。某种意义上说,“综艺电影”能满足观众的这一需求,给观众带来快乐,未尝不是好事。问题是整个电影产业如果蜂拥而至,争做这种短平快的电影,无疑将加剧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电影的浮躁和投机。有人说,好莱坞也经常把热门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但我们必须看到,这里有一个必要的“电影化”的过程,需要有基于电影本体的一系列改编环节。而像我们目前这样“短平快”地制作“综艺电影”,用好莱坞知名影评人托姆·格伊尔的话说,绝对是“中国独创”——这种类型的电影,成熟的电影产业绝对不会去触碰。
当下中国电影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快餐式生产,并且形成了快餐式消费的链条,恐怕与整个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内在联系。学生、城市白领等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构成了今天电影观众的主体,他们进电影院图的是放松,“90后”“00后”的青少年观众更是单纯追求娱乐,“任性”消费。坦率地说,我个人不喜欢这一类“综艺电影”,但也不会对年轻观众“任性”的喜欢冷嘲热讽,我只是想提醒年轻观众,快餐可口,但未必营养,人的成熟应该包含着对自己的口味、趣味和文化选择的反思。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快餐式生产的存在和中国电影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任性”消费,“短平快”的“综艺电影”在当下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还会风靡甚至大行其道,其生产者们或许还会以到手的高票房来嘲讽那些“执迷”于电影的专业性、电影本体的人。但是,我敢断言,这种情形不可能是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的常态。不论是何种形态的电影,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取得长足的发展潜力,都必须从电影本体出发做精做强。不尊重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想象力,不尊重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基本规律,最终失去的恐怕不仅是电影市场本身。
中国青年报:综艺电影,粉丝经济催生的畸形儿
何勇海(2015年02月10日02版)
日前,冯小刚在参加一档综艺节目录制时,痛批“综艺电影”走红现象:“一部电影几天拍完,挣好多个亿,这让电影人心凉,今后还会有人去好好拍一部电影吗?”之后,在接受采访时,他进一步表示:“投资这样的电影,电影公司做得不妥。拍摄这样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做得不妥。同意这样的电影在大银幕上播放,主管部门做得不妥。几天拍完挣好几亿,这种钱,很畸形,是电影的自杀。”(《解放日报》2月9日)
“综艺电影”,就是将热播综艺节目趁热打铁地改编成电影上映,以延续人气,迅速圈钱。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当属去年大年初一上映的《爸爸去哪儿》,据说累计票房超7亿元,而拍摄周期仅五天。而今年年初,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也搬上了大银幕,首日票房7900万元,仅前四天就稳赚2.6亿元,据说也是数天时间火速拍摄完成。快餐式的拍摄速度,商业大片式的吸金速度,怎不叫严肃电影人对“综艺电影”生出“羡慕嫉妒恨”?
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既为艺术,按常理,其拍摄制作怎么也得花上一两个月,甚至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拍完,这才算得上是诚意之作。除了纪录电影,故事电影应该具有故事内核,从开始、中间到结尾,从误会、巧合到冲突,要形成一种比较“抓人”的戏剧架构。
反观那些“综艺电影”,它们在制作时间上“短平快”不说,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多仅仅是将某一集真人秀综艺节目搬上大银幕而已,本质上不过是一期加长版的电视综艺节目。即使《奔跑吧!兄弟》据说回归到了讲故事的宗旨上,但回归得并不彻底,选手们“演”的还是略带编排成分的真人本身。难怪有网友评价“综艺电影”:这也叫电影吗?纯属“粉丝经济”催生的畸形儿。
电影就是电影,综艺就是综艺。虽然时代在变,观众在变,文化环境在变,传统电影的形态与语言也应该适当地变一变,但综艺节目和电影之间还是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否则,电视节目都可以稍加改造后去电影院放映了。据说在电影产业极度成熟的好莱坞,电影和综艺节目的界限还是很明显的。
粗制滥造的“综艺电影”赢得高票房,这是对用心做电影者的伤害,也是对国产电影的伤害与讽刺。当“综艺电影”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厚,不用进行电影化创作反能大获票房成功时,有多少电影人不会心动,进而争相制作这种“短平快”的电影?有多少投资人还会侧重投资严肃的、动辄拍摄数月乃至一年半载的电影?在“综艺电影”赚得盆满钵满时,不少观众也直呼这类电影再次拉低了国产电影的水准。
当电影人只为“榨取同名综艺节目的剩余价值”而拍电影,只为赚钱而拍电影,而不是为了梦想、为了电影业长远发展而拍电影时,电影工业还有什么魅力可言,我们又到何处观看真正充满诚意的影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