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疗心手记】我做实习医生的年代,手机还不能拍照
虽说我从事精神医学这个专业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我也曾梦想着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一名可以手执利刃,斩断病根的白衣骑士。略有遗憾,就业的道路上我最终选择了精神科,成为了一名“白衣术士”。
今天,在我的朋友圈被同一条新闻几乎刷屏的情况下,我突然想和大家说一个关于我与手术室的故事。
那一年是我大学生涯的最后时光,有幸进入一家上海滩上赫赫有名的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实习工作。那个时候,执业医师法才刚刚出台,所有配套的文件及实施细则都还没有推出,当然医院仍旧按照原有的节奏运行着。
当时的实习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每天六点起床,来到病区,检查完所有床位上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汇总病情变化以及化验单据。然后七点,统一进行交班,口述背诵之前的工作内容,最后接受主任或是老师的提问及工作布置。当然,不同的科室会有不同的具体要求,通常在一些手术科室,外科、骨科或是妇产科,我们就需要起来得更早些。
那是我在产科的最后一天,床位上来了一位待产的孕妇,循例问诊,体检,完成病史及化验报告,下午准备与前来接班的同学交待一下,就可以出科了。中午吃完饭,回到科室,护士姐姐告诉我上午的那位孕妇找我。
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患者面对我们这些实习大学生也都是关爱有加,在他们眼中,我们或许就像他们的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难免会犯错误,年轻的我们时常考虑欠妥,但是,通常,他们都是理解我们,尊重我们。
那位孕妇并没有十分特殊的事情要告知,只是想询问一下她下周按期的剖腹产手术我会不会参加。我告诉她,我只是一名实习医生,并且今天是我在这个科室的最后一天,明天我就会去其他科室轮转,手术医生是一名高年资的主治医师,技艺熟练,敬请放心。孕妇祝我工作顺利,我们便结束了这次交谈。
走出病房,正好遇上老师,我随口问了一下:“陆老师,那个新来的37床下周几剖腹产啊?”“那个啊,周三上午,早就定好时间了。”
“周三吗?真的周三?”我有些兴奋。
“干嘛,这么激动,这一个月你剖腹产又没少跟,很特别吗?”老师一脸不解。
“您别说,这个还真有些特别,那天我生日,而且我也是剖腹产出来的。”我说出了激动的原因,“可惜我下周出科了,否则还真想在生日那天接生一个宝宝呢。”
“那你下周去哪儿?”老师接着问。
“呼吸内。”
“那好办,那里的住院总是我同学,让她放你半天,过来跟我手术。”陆老师说得轻松。
“这样也可以吗,你说好了,到时候我真来。”我愈发兴奋了。
“实在不行,不还有我在嘛。”陆老师看上去很靠谱。
“一定,周三手术室见。”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一到呼吸科我就任劳任怨,卖力工作,一个劲讨好着呼吸科的住院总,很顺利地获批可以在周三上午离岗半天回产科跟一台手术,当然,呼吸科的工作自然就暂时交给我的同学了。
周二晚上,我回到产科,来给孕妇做明早的手术准备及告知工作,她非常惊讶,“你不是出科了吗?这两天都没有看见你”。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家宝宝和我一天生日。”
“什么意思,我家宝宝……哦,你明天生日啊。”孕妇恍然大悟。
“对啊,明天我们手术室见,等你醒来,我会亲自把宝宝推过来的,你等着噢。”
第二天,周三,啼哭,伴随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老师把新生儿交到我的手上,擦拭、清洗、检查、评估,一切正常,一个健康的男宝宝。陆老师也破天荒地让我剪断了脐带,之前的一个月里都未曾有过此等待遇。
大约两个小时过后,宝宝已经包裹在干净温暖的襁褓中,躺在车上,熟睡之中。我推着小车,缓步进入病区,新妈妈此刻躺在病床上休息,眼睛却一直朝着门的方向张望,她看见了我,笑了,我也笑了。
周六,呼吸科值班中,护士台说有人找,我出去一看,新妈妈和她的丈夫,还有宝宝,今天是他们回家的日子。“我问了陆医生,他说你可能在这里,我特意找过来,就是想说一声谢谢,生日也已经过了,门口红宝石买了点小方蛋糕,你们同学几个分了吧,还有一些喜蛋,都给你们吧。”
同学们都傻眼了,“组长,你可以啊,病人给你过生日,牛掰啊!”
“吃吧,吃吧,堵不上你们的嘴。”我想我当时有些害羞。
记不得最后是怎么道别的,大概是:
“宝宝,快快乐乐长大哦。”
“祝你工作顺利,早日成为一名好医生。”
十几年过去了,我几乎没有再进入过手术室,回看今日的新闻,我们这些医者该说些什么。庆幸我的故事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通讯并不太发达的年代,我用积攒的零花钱购买的第一台手机尚没有照相功能,网络更只是停留在拨号的阶段,否则,在那样一个年纪,那样的一种青春热情的鼓动下,我或许也会有机会成为一时的新闻人物,因为事实上我属于不应出现在手术室中的无关闲杂人等。当然,陆老师罪过大些,监管不力甚至严重些可被斥为滥用职权、无视医疗原则及医院规章等。
在我还是实习医生的年月里,那些我所接触过的患者,他们对于我而言是一个个陌生的病患,一个个学习的案例,然而我尊重他们,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给予了我极大的信任。而我们对于他们呢?一个个年轻稚嫩的学生,一个个还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他们同样尊重着我们,感谢着我们,因为我们用一片真心付出。
今天,我不想为涉事的同仁开脱,因为我也认为他们错了。
时代变了,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彰显自己的感情,但我们不可以;
文化变了,任何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与他人分享劳动成果,但我们不可以;
社会变了,任何人都可以抱着怀疑的眼神审视四方,但我们不可以;
时代变了、文化变了、社会变了,所以,医生们,我们该变了,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着你们的患者们。
故事讲完之余,微信朋友圈再一次被刷屏,在媒体的引导下事态又有了新的走向,好在我们每天的工作并不像《青年医生》那般无聊,忙碌之余,在享用冷冰冰的盒饭时瞧瞧微信上都有些啥。
无影灯照射下的生命,医者和他们的病患,唯愿他们的人生中都充满光亮,少些阴影。
(作者系精神科医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