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之路:“工业疮疤”变身网红打卡地

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2021-06-06 19:1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站在戴家湖公园的绿地上,抬头可见武汉市三环线穿梭而过,与京广高铁线交汇。

戴家湖公园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成片的绿地和树林,构建起这座城市的绿色屏障。公园里,一个废弃的绿皮火车车厢成为不少市民来此争相拍照打卡的景点。

很难想象,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曾经是一大片粉煤灰堆积场。

上世纪50年代,戴家湖成了青山热电厂等大型企业的生产用地,每日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经水裹挟,排到了湖中,清亮的湖水从此一点点发黑。到1995年,堆积的粉煤灰变成高出地面10余米的戴家山。2007年,附近的武汉市水泥厂厂区被爆破拆除,厂区遗址成为废墟。

戴家湖周遭的这片土地因长期受粉煤灰、建筑垃圾影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成为青山区挥之不去的“工业疮疤”。

戴家湖公园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汤琪 摄

一场拯救戴家湖的行动就此展开。从青山区“九五”规划提出建设戴家湖生态公园的设想开始,历经四个五年规划,近二十年时间,2015年5月,戴家湖公园一期正式建成开园。

戴家湖的蝶变不仅是武汉市青山区发展理念转变的一个缩影,更是湖北生态修复成果的一张名片。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日前从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湖北把生态保护放在压倒性位置,坚持规划引领,成立专班,集中力量,从去年年底开始编制《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部署了生态功能区、农产品生产区、城镇化地区、生态缓冲带、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等6大专题研究和5个市县规划编制试点,谋划7个重大工程。

目前,规划文稿正广泛征求意见,注重听取省直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群众意见,努力构建生态修复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体系,着力解决割裂保护、单向修复等问题,履行好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工业疮疤”变网红打卡地

“50年代一湖碧水,60年代一池煤灰,80年代一座‘黑’山,00年代一堆垃圾。”这是武汉市青山区戴家湖曾经的历史写照。

据当地人介绍,青山区建设十路武广高铁与天兴洲大桥下的戴家湖区域,上世纪50年代前曾有湖面973亩,浮光跃金,水草肥美,与长江、杨春湖、东湖一线,呈南北水系。

上世纪50年代,因支援武钢需要,青山热电厂等大型企业建成。1957年开始,这片土地成为发电厂的粉煤灰堆场。1957年8月,青山热电厂正式发电,数条粗大的管道接连入湖,每日发电产生的粉煤灰经水裹挟,滚滚排到湖中。

清亮的湖水,从此一点点发黑。

公开报道显示,到1995年,堆积的粉煤灰让戴家湖变成高出地面10余米的“戴家山”,成为周边粉尘、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来源。上世纪90年代末,粉煤灰被人们用来替代制砖的原料,昔日没处堆的灰渣一下成了抢手货,戴家山被多个粉煤灰砖厂逐渐挖空,甚至掘地三尺,变得“千疮百孔”。“坑不坑,塘不塘”的处境,又让运输建筑弃土的人“盯”上戴家湖。短短几年,戴家湖再次“变脸”,沦为非法垃圾倾倒场。

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推进,戴家湖周边逐步形成了许多新型社区,聚集和辐射十多万居民,严重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周边居民急盼解决的头等难题。

戴家湖旧貌

一场拯救戴家湖的行动就此展开。

从青山区“九五”规划提出建设戴家湖生态公园的设想开始,区委区政府就将戴家湖公园建设纳入历次城区五年规划。2012年戴家湖建设项目列入武汉市城建计划,作为市重点建设项目备案,并于2013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建设。

2015年5月1日,戴家湖公园一期工程建成后对外开放。历经四个五年规划,近二十年时间,戴家湖公园终于完成“华丽转身”。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戴家湖公园时注意到,园内是成片的草地、树林,已经很难想象它曲折的过往。不过,公园入口处还保留了一截长约10米、高约2米的粉煤灰层断面――“灰土上的花园”,提醒人们对那段灰色历史的记忆。

“戴家湖公园见证了我们从黄色文明,到黑色文明,再到绿色文明发展的过程。”戴家湖公园设计师、武汉市规划设计公司相关负责人杨逸告诉澎湃新闻。正是延续这样的理念,使得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获得了住建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在武汉市是头一个。

杨逸表示,在规划戴家湖公园二期时他们发现,这里原来是青山老的水泥厂遗址,也构成了戴家湖公园基底的特色性,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还完成了老工业遗址再现。“我们脚下踩的是粉煤灰烧出来的砖,许多造景设计都是原来留下来的混凝土等废弃材料再利用。”

据介绍,戴家湖公园全部建成后将发挥年吸收二氧化碳约1.8万吨,释放氧气约1.2万吨,年吸滞粉尘约200余吨的生态效益,并与紧邻的青山公园一同形成全市最大的单体“绿肺”,为当地居民贡献超过1200亩的公园绿地。

矿山修复造文化新地标

戴家湖公园不过是武汉乃至湖北生态修复成果的一个缩影。

从武汉市中心驱车往东,便能抵达“中国光谷”所在地的东湖高新区,现代化的新城风貌正在构建完善。而早在多年前,新区还是城市的郊野,零星散布的矿区使得一些地表面貌支离破碎。

马驿山治理区正位于东湖高新区九峰乡,在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与江夏区相邻,也是光谷的重要拓展空间。

负责马驿山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资源环境中心副主任黄波告诉澎湃新闻,由于矿区多年开采活动,剥离表土、采矿剥岩,挖损土地,破坏地表植被,以及堆放废渣等,使得地表面貌变得支离破碎。

官方统计显示,矿区采石场造成破损山体全长约550米,平均宽约200米,形成两段高陡边坡,一处废弃地,基岩裸露总面积达0.8公顷,矿区植被破坏面积约9公顷。采矿活动破坏了植被生态系统,改变了原始地形,水土流失严重,并形成巨大的颜色反差,破坏了自然地貌景观。

此外,马驿山矿区采用人工爆破露天开采方式,因采矿不仅破坏山体林地形成高陡边坡,而且废弃选矿厂、废弃工业场地、弃渣、厂矿生活和建筑垃圾堆积,占用大量土地。采矿导致当地林地减少,大量土地荒芜,土地资源闲置浪费,矿区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当地发展,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马驿山矿区修复前 受访者供图

2014年底,马驿山矿区治理工程被纳入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工程,中央支持资金1000万元。

为此,东湖高新管委会按照“一山一策”原则制定矿山治理措施,探索新型管理制度,将山体修复与城市建设、景观打造紧紧结合,将马驿山矿区治理工程的规划主题定为“书画文化创意”,将矿山治理作为光谷长江书画博物馆建设的一部分,增加地方配套约3亿元。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如今的马驿山矿区已经变成公园绿地,过去破损的山体已经覆盖上郁郁葱葱的植被,长江书画博物馆就坐落其中。

黄波介绍说,在山体修复上,他们主要是将破损山体形成的变形体、峭岩及陡坡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削减平缓,消除地质灾害的隐患,使山体更加稳固。降低坡度便于植被恢复,使其与周围自然景观相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矿山存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注重资源开发、轻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不足及资金严重缺乏等弊端,导致矿山生态环境建设欠账太多。”黄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建设,武汉马驿山矿山治理项目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已达到预期目标。

如今的马驿山矿区已经被植被覆盖

澎湃新闻从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近年来,武汉已关停68座矿山,还绿75座破损山体,修复面积累计达1.3万亩,生态保护修复不断取得新成效。

从湖北省来看,官方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湖北省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合计26.8亿元,完成1207个矿山治理,治理面积13.68万亩。2019年以来,湖北全面部署开展长江干支流(长江、汉江、清江)两岸10公里范围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290个矿山治理修复,治理面积达3.34万亩。全省大中型矿山创建绿色矿山比率超过80%。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带来新机遇

在湖北,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不仅让矿山变公园,也让一些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位于湖北省咸宁市的嘉鱼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当地曾有不少人以捕鱼为生,嘉鱼县官桥镇两湖村五组村民程起平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开展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捕的背景下,包括程起平在内的许多渔民退捕上岸,正在谋求新的就业机会。这时,一场国土综合整治行动在嘉鱼县展开。

嘉鱼县官桥镇是湖北省自然资源厅2018年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北靠长江、东畔西凉湖,是嘉鱼县江湖连通生态廊道。项目设计者、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张雪松告诉澎湃新闻,该项目区域内长期存在湿地水田大片开挖养鱼、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空间布局无序、村庄衰败、景观破损等问题。

为此,该项目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实施”的方式,以官桥村八组集体企业田野集团为实施主体,建设规模达6.8万亩。通过全域整治,重点解决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绿色生态农村产业、乡村治理融合发展。

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

2018年6月,原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在全国率先启动国土综合整治试点,下发《关于开展国土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把嘉鱼县纳入全省四个国土综合整治试点之一。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2019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意见》,顶层谋划、系统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2020年11月,嘉鱼县官桥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又被自然资源部列入《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是全国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10个典型案例之一。

“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给我们重新创业谋发展带来了好的机遇。”程起平告诉澎湃新闻,以前,他所在的两湖村一些水田被改成了养鱼坑塘,由于超量投肥投药,坑塘水质浑浊、死鱼遍地。通过实施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当地的山水林田湖草都得到了生态修复,山更绿,水更清了。

据程起平介绍,他和几个村民一起成立合作社,承包了3000亩整治好的良田,开展虾稻共作,每年约获利润300万元左右。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租赁了其他村民的土地,有的村民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同时也提供劳力务工,带动当地村民获得了多重收益。

张雪松也表示,通过整治,嘉鱼县官桥镇绿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通过建设虾稻共作基地、杂粮基地、茶果基地等,打造出旅游、康养、科教等绿色产业,直接带动就业1000余人。

数据显示,嘉鱼县官桥镇项目区内修复湿地面积1665亩,区内劣V类水体提升为III类,修复裸露山体456亩,改造退化林12000亩,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增强。

今年2月,湖北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的通知》,嘉鱼县官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被列入自然资源部确认的湖北省20个部级试点之一。

“环境变好了,才能聚人气,聚财气,聚产业。环境变好了,我们种植的水稻,养的虾子,吃起来才更放心,老百姓的日子才更有奔头。”程起平如是说。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