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从贺友直经典看起:白描是一种精神,也一直在传承
2021年是一代连环画大家贺友直(1922年-2016年)辞世五周年,也是贺友直先生的一百虚岁诞辰。
贺友直先生的画作尤以白描驰名,在他影响几代人的画作中,人们所看到的不仅只是一幅幅风俗画,更可以藉此追寻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可谓几代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带着对贺友直先生的缅怀、追忆和对其艺术的研究,2021年6月5日起,“白描精神——纪念贺友直先生中国人物画展”(6月5日-6月30日)在上海古美艺术中心朵云轩展厅对外展出。
“白描见证着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贺老白描艺术的高度与其平民性互为表里,与真诚、朴素、干净、通透,也是互为表里的。我们用这样一个展览来纪念贺老、学习贺老,白描技法只是形式,其内核,是对待艺术的这一份清澈澄明。”展览策划者说。
据悉,在上海古美艺术中心呈现的这一展览筹备半年之久,除了展示百岁贺友直先生的精品白描人物画作与相关纪念文献,展览同时呈现当下上海艺术界老中青少四代的人物画作品,展出从九十薛邃、八十谢春彦,再到上海画坛中坚力量,一直到二十岁大学生、十岁小学生笔下的白描人物画作与艺术传承,其中贺友直先生生前重绘的《齐白石的一生》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92岁的贺友直夫人谢慧剑专门携子女来到现场,她说:“贺友直生前一直念念不忘白描艺术的传承,这个展览通过各个年龄段作品的展示,最小的十岁,让人看到了白描艺术的传承。”
见证一份清澈与朴素,呈现贺友直先生诸多经典原作
贺友直先生(1922年11月-2016年)
贺友直(1922年11月-2016年),知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连环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第二届副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9年获文化部、中 国美术家协会颁发“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贺友直的作品《山乡巨变》,被称为是中国连环画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杰作,并于1963年在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奖会上获得一等奖。他的经典之作还有《白光》、《朝阳沟》、《连升三级》、《十五贯》、《小二黑结婚》、《申江风情录等》。《白光》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十五贯》、《朝阳沟》、《皮九辣子》等均获全国奖;出版有《贺友直谈连环画创作》等。
贺友直作品《齐白石一生》局部
贺友直作品《齐白石的一生》
展厅呈现的第一组作品是贺友直先生生前重绘的《齐白石的一生》,这也是这一组作品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贺友直先生1962年曾经为《文汇报》“笔会”绘制《齐白石的一生》插图,在“1960年代中,因担心查抄封资修“四旧”而亲手毁掉了这批共39幅画作。
十多年前,一直为此画毁掉而可惜的谢春彦找出刊载这批画作的《文汇报》复印件,请贺老重绘,其后,90高龄的贺老终于重绘赠予好友谢春彦,不过只有11幅。此次展出了其中的部分精品。对于连环画,贺友直曾说:“连环画家需要有制造情节的本领,小说里虽然没有提到,但根据内容需要,画家要开拓思路去制造情节。在这里讲一个我很得意的例子,在《朝阳沟》这部作品中,很多东西剧本并没有提及,而我把它细致化了。昨天看了齐白石的展览,虽然形式上是大写意,但很多地方还是非常精妙的。品画主要有三:一是好看;一是高雅;一是功夫,看画到最后是要看功夫。”
有意思的是,展出现场除展出《齐白石的一生》,同时呈现了贺友直名作《朝阳沟》等。
展出现场的贺友直作品《朝阳沟》
贺友直临摹古典白描人物的画作
展览同时还展示了由贺友直家人提供的贺友直经典白描代表作,其中包括几代人耳熟能详的《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等画作,难得一见的是,展览同时也展示了贺友直临摹古典白描人物的画作,画中线条严谨、简练、流畅,飘飘欲举,如有风吹拂,人物的面部和头发的线条则柔和,纤柔曼妙,如同游丝。
此次展览的艺术总监、知名画家,也是贺友直的至交谢春彦说:“贺友直先生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我曾经提过两点建议,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把研究贺友直和他的艺术作为一个长期的学术作业和艺术研读。目前,我们对贺友直先生的研究和他的艺术造诣来比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白描可以推到很早,白描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朝阳沟》,贺老认为比《山乡巨变》画得好,我有时候看《朝阳沟》,单线白描,但却画出了北京远郊山区中早上山谷里的日出,连露水的感觉都画出来了,这是他的发展和创造,贺友直先生是永远存在我们心里,可以说“他从民间来”,却以白描的形式,为我们这个时代近一百年来的社会变迁做了功不可没的记录。”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在现场回忆了当年与贺友直先生的交往,他说:“贺老是一位画画认真、性格率真、为人本真的画家。”郑辛遥还就参展画家的白描作品谈了自己的观感。
知名画家萧海春回忆了对贺友直先生的印象,他说,中国传统艺术中,白描有着巨大的表现力,“一根线从开始到结束一直是绵延不断,贺老白描艺术有着极高的高度,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当下的艺术界非常缺少贺老这样的精神。”
上海师大教授邵琦在发言中说,白描的线条虽然只有一根,但其背后相当于隐藏了9999根线条,这一根线条是提纯的智慧,也是挑战,白描见证着中国文化的精神。
此次展览的策划人江砚在序言中说,“五四以降,西风东渐,新画派、新材料、新技法,扑面而来,目不睱接,所谓‘目迷五色’,坚守白描的大师,百多年来,就只有贺老一位了。艺术,是不妨多元的,求新图变,是天性,亦是正途。今天,我们用这样一个展览来纪念贺老、学习贺老,白描技法只是形式,其内核,是对待艺术的这一份清澈澄明。”参展者顾村言说,十多年前曾应贺友直先生之邀随他到他的家乡宁波去过,贺老的朴素、乡情让人感动,后来与贺老也曾有过一次长谈,“贺老艺术的白描高度与平民性互为表里,与真诚、朴素、干净、通透、独立,也是互为表里的。”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呈现上海老中青少四代人的当下白描
白描见出初心与本色,从白描的线条里,可以看到真正的中国人文与艺术精神。
有意味的是,此次展览除了展示百岁贺友直先生的精品白描人物画作与相关纪念文献,同时呈现当下上海艺术界当下老中青少四代人物画家的作品,参展者包括91岁的薛邃、81岁的谢春彦,以及中青年代表季平、陈九、朱刚、王震坤、顾村言、徐旭峰等,此外,还有二十出头的大学生陈尚隆与小学三年级学生顾千一,可谓包罗了上海绘画界老中青少四代人。
《雅趣图》之一 薛邃
91岁的薛邃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了八幅高士人物画作《雅趣图》,面画一高士人物配一生灵,人物古朴,所配狗、鹿、鸟等造型拙朴而具天趣。
据策划人江砚介绍,之前并没有想到邀请91岁的薛老参展,因为在前不久在海上印社中心举办的“邃心所欲——薛邃·九秩画展”看到薛老的高古人物画,线条潇洒自在,便试着邀请薛老参加这一展览,没想到薛老爽快地答应下来,且专门为这一展览进行了人物创作,“因为这是向贺友直先生致敬的展览。”专门在女儿陪同下参加展览开幕式的薛邃说。
平时多以狂狷示人的画家谢春彦这次展示了不少与此前风格不同的作品,如金庸作品系列人物画,纯用白描,纯然中锋,飞白多,线条不枝不蔓。展览同时也呈现了谢春彦的《王诗谢画》等册页。
《金庸人物》 谢春彦
《桃夭村》 王震坤
参展画家王震坤呈现早期纯白描的连环画《《桃夭村》,同时还展出当年跟随程十发先生时所作的《钟馗图》等。画家季平展示的则是一组《读图》,其中包括借鉴古代雕塑的国画作品。有意思的是,其中一组作品是画在餐巾纸上,读来别有味道。
《读图》 季平
陈九《戏曲人物》
《戏曲人物》 朱刚
知名画家朱刚与陈九平时热爱戏曲人物画创作,此次以各自风格展示了一组戏剧人物,画作中的生旦净末丑,神态各异,有写意笔墨的,也有纯然白描,呈现出此次展览多样的艺术面貌。朱刚表示,白描的线条是有感情的,得用心情用爱,“白描是一种态度,本质上更是一种精神。”
参展者顾村言呈现了一组以高古笔意写出的文人学者系列肖像,其中包括纪念知名史学家、书法大家王蘧常、学者郑重、画家韩羽等的白描肖像画;参展者徐旭峰展示的则是一组《聚瑞图》,线条多取法于佛教造像;二十多岁的参展者陈尚隆还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他在白描中结合他喜爱的动漫进行了创作。最小的参展者、十岁的顾千一呈现了从五岁到十岁的人物画作,用笔见出拙趣,包括《红楼人物之香菱》、《春之行走》、《乱弹琴》等,其中《红楼人物之香菱》上有90岁的韩羽先生的题跋。
展览还展出了部分画家平时写生与速写的纯线条类绘画作品。主办方同时举办了“贺友直绘画与白描精神”学术座谈会,邀请海上艺术名家、评论家及贺友直先生家属参与座谈。
贺友直之子贺治平在参观展览后说,父亲从小教我画画,大部分时间就趴在桌子画,“他从未想过为钱画画,他说他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画好连环画。”
与贺友直先生交往极深的知名摄影家丁和说,贺友直先生的白描精神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他为人之风格也确如他笔下主要的形式白描,一根墨线儿到底,是把复杂事件简单做。”
闵行区古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晓玲说,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反映的是湖南山乡的变化,她是湖南人,读来尤其亲切,将把这样的展览在社区进行推广,让更多的观众理解白描精神。承办方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华表示,贺友直先生的艺术影响了几代人,此次展览有着较大的学术意义,他们正在策划把这样的展览带到贺友直先生的家乡。
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上海古美艺术中心主办,上海市闵行区文联指导,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此次展览将在古美艺术中心(上海市顾戴路205号)持续展至6月30日。
《王瑗仲肖像》(局部) 顾村言
《开示》 徐旭峰
《两个世界》 陈尚隆
《红楼人物之香菱》 顾千一
展出现场 陈九作品
—————————
延伸阅读
白描精神 贺公如山
谢春彦
日月不居,仿佛日脚就如此这般地白白过去了,想起贺友直丈已然辞世五年,然而他所开创的白描新人物画之业,却也日见其伟大,令人不能忘怀,不敢忘怀!
白描之术,肇之远古,每以一线之起,状写万物,而万世不绝,百代不朽。无论半坡红山、古玉金石、汉唐宋元,以迄明清以降,名家辈出,不绝如缕。老莲伯年之后,贺公继之以崭新绝技,状写短打新人新装新世,遂开新线新面,震响中外。
前人之业,后人继之,白描精神永光,贺公如山长在。今老中青少,共举所作,以白描之笔济济一堂,亦志念亦发扬,春彦不才不学,唯以拙笔拙绘共之耳。
辛丑三月浅草斋春
《雅趣图》之二 薛邃
《故乡人物》 谢春彦
清澈的贺老——《白描精神》序
江砚
贺友直先生,过目难忘。
难忘的,是他的眼睛。这一双眼睛,有画家的犀利,有长者的深邃,有智者的聪慧甚至狡黠。然,最让我难忘,并且意外的,是清澈。
九旬长者的双眼,清澈如孩童一般,只能来自心底的澄明,太难得了。
贺老的自画像,只画了半张脸,留下这一双眼睛,看着我们,看着世界。
贺老成为一代大家,当然因为他在白描世界里耕耘一生,靠的是卓然的技艺,更是清澈的心境。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却不世故,不同俗,一辈子安于“一室四厅”,一辈子安于白描世界。
清澈,状水之词也。写水之清,柳河东《小石潭记》有“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之名句。贺老一介布衣,身居斗室,亦“若空游无所依”,其实,他所依的,是对白描艺术简单而执着的坚守和信念。
白描,乃绘画之源。无论是先民的岩画,还是垂髫的涂鸦,皆以线条状物,天真烂漫也。由李公麟至陈老莲等,则技艺高迈,蔚为大观,大道至简也。
五四以降,西风东渐,新画派、新材料、新技法,扑面而来,目不睱接,所谓“目迷五色”,坚守白描的大师,百多年来,就只有贺老一位了。
艺术,是不妨多元的,求新图变,是天性,亦是正途。今天,我们用这样一个展览来纪念贺老、学习贺老,白描技法只是形式,其内核,是对待艺术的这一份清澈澄明。
这,也许就是白描精神罢。
《二人转》 顾村言
《戏曲人物》 朱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