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楚国凭什么“一鸣惊人”

张经纬
2015-03-12 16:5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被误解的楚国

        楚国是东周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个国家。《楚世家》开篇两次借楚王之口说,“我蛮夷也。”在齐、晋的称霸中,都是作为衬托前者的背景出现。即使后来在楚庄王时,留下“问鼎中原”的成就,也被认为是觊觎“中国”的野心,大概是编、注《春秋》的孔子和左丘都是鲁国人的缘故。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很长时间里,楚国都是东周时期最大的国家,以至于一直有后人感叹为何不是楚国推动了中国的统一。毕竟,留下许多浪漫故事和奇妙想象的楚人,或许要比秦人更有诗意。

        比如,《韩非子•喻老》篇就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即位三年的楚庄王,过着“无令发,无政为”的安逸生活。右司马就给庄王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没有苦思冥想,世上是否真的存在一种不飞不鸣的走禽,而是发表了“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的著名对答。韩非子说他觉醒后,“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用一生的实际行动,注释了“一鸣惊人”这个成语。

        非常有趣的是,多年后,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再次引用这个故事时,别出心裁地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为表达决心时的庄王设计了香艳的场景:“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如果我们把这段场景描写,当作真实情景的艺术加工,便不得不佩服司马迁用短短一句话,就反映了楚王(国)所处政治空间的人口地理格局。

        那么,要理解楚国的命运到底是怎么回事,司马迁在不经意的角落里,用浪漫的方式提供了两把钥匙:郑和越。

楚庄王一鸣惊人       

楚、郑最暧昧

        楚国和郑国是一对老相识,就在郑国和周王室东迁后没多久,原先为周人供应铜料的楚人,也追随买方市场循循东进。韩非子在《外储说》中,用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描述了两者之间的这种天然关系:“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与其说表面上嘲讽了郑人目光短浅,不识宝珠,不如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郑人望楚之切,“椟”亦不择。

        为何可以把这个成语作此新解呢?首先,要明确一点,郑国是周室东迁后,和王室最亲的诸侯。《僖公二十四年》说“(郑)有厉、宣之亲,……于诸姬为近”,虽然经常闹矛盾,但遇到立场问题,还是统一战线。周王不好意思做的事情,都让郑国去干。春秋开始时,郑国和卫、宋等国争地,其实是为了背后的王室。只是,周、郑东扩掀起的人口迁移浪潮被东面的齐国,强烈反弹了回来。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表面上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齐国,就完全站在周王室的对立面。(逻辑上的“尊王”,应该是令与周紧邻的国家都让出人力、地力,损己国以倍周土。)

买椟还珠

        周王让郑国掠诸侯的地,本来是件不光彩的事,被齐国借“尊王”阻止,只好吃下哑巴亏。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要犯嘀咕。于是,当楚国东进打破被齐国维持的黄淮格局时,以周王的立场观之,其实是喜闻乐见的——因为楚国和周室东迁的方向一致,都和齐国针对。有《僖公五年》为证,齐桓公组织东部诸侯“葵丘会盟”确立为“霸主”时,周惠王却以齐国试图干涉周室王储为由,召见郑文公说,“吾抚女(汝)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意思是,让郑国去跟从楚国,反对齐国的会盟。“郑伯喜于王命”,欣然和楚国走到了一起。周王和齐桓公还要维持表面的和谐,但让郑国担任王室的全权代表,已经明明白白表达了周王的心意。

        齐桓公在世的时候,楚国实力尚不很强,还不敢正大光明和郑国走在一起。等到齐桓公刚去世,《僖公十八年》就提到,“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重要的铜料再次构建起周人与楚人之间的古老纽带,楚国在此后一直站在周、郑一边。比如,让以“仁义之师”、“不擒二毛”闻名的宋襄公成为千古笑谈的“泓之战”,就是楚国为郑国而战的代表之作。

        正是楚国的出现,及时为周、郑的衰弱挽回了所剩不多的尊严,让“买椟”的郑人怎好意思再要楚人之“珠”?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楚国用为周、郑而战的实际行动来(事实)“尊王”时,站在周、楚阵线对立面的,反而是努力维持旧疆的的齐桓公和空余“仁义”的宋襄公。这样来看,春秋的确是一场“无间道”。

        
“仁义”宋襄公

楚、越多操劳

        楚国和越人也是老相识,《韩非子•喻老》又用一个和“越人”有关的故事给出了线索。在这个名为“楚庄王欲伐越”的故事里,楚国因为“政乱兵弱”要“伐越”,面对大臣的质疑,楚王的理由是“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虽然故事里的楚王虚心接受意见,不再伐越,但从楚王因为“兵弱”就惦记“越人”来看,故事的精髓就很清晰了。

        我们知道,楚国和郑国在面对齐、宋的事情上暗通款曲,北方后起的晋国,又给周、楚同盟来了当头一棒——还是打着“尊王”的旗号。楚国也想再替周室出力,地理因素对楚国的下一步行动造成了关键影响。齐、宋在楚国东面,沿着淮河就可以顺流直下;晋国在其北,还隔着一条黄河,以及淮河北部多条支流。两国要交锋一次,对双方都很麻烦。所以,楚国和晋国一般不交手,即位后三年“不飞不鸣”的楚庄王就是这个意思。楚国虽然地方千里,可要和齐、晋等国多线作战,兵员和武器都是问题。

        武器的问题很容易解决,楚国自西周后期就控制着鄱阳湖盆地以西的大冶、瑞昌铜矿,自产自用不用担心。可鄱阳湖一带的居民并不只有楚人一家,鄱阳湖属于今天的江西。而江西简称为“赣”,不仅因这里有一条赣江,而且因为这里生活着一群“干越”人。有关干越的文献记载非常有限,但《庄子•刻意》留下一条关于记录:“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可见,干越人群对铜矿原料的进一步加工也非常有心得。

        晋代干宝《搜神记》里载有“干将莫邪”的传说,“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干将和莫邪给某位楚王铸剑,后来藏匿雄剑,只献出雌剑,为楚王所杀,而莫邪之子长大后意图复仇。这个故事里的“干将”就是一位干越铸剑师的代表。

干将莫邪传说

        现在,楚庄王座中右抱的那位“越女”水落石出了。生活在鄱阳湖盆地周边的干越人群,是百越的一支,至迟在商周时期,便已掌握了卓越的铜矿开采和青铜加工技术。对楚国而言,干越人群的确是铜料资源的早期提供者,但随着楚人为周、郑出战齐、晋,干越人群除了金属供应方面的职责,还成了楚人眼中不竭的兵力来源。一旦楚国为晋所败,便有很大可能征集“干越”补充兵力。此外,干越为楚人提供兵器的工作压力也很巨大,在“干将莫邪”传说里,楚王就因不得“雄剑”而杀干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以干将为代表的干越人们,或者也很难及时完成楚人交给的铸兵任务。        

楚国的未来

        通过对楚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这一场景的复原,基本可以知道楚国的终极命运。“左郑右越”,干越在大别山以南,郑国在大别山北的黄河中游,楚庄王只有沿着秦岭-大别山面向东南方挺进才能实现这样的“左拥右抱”。

        郑国受周王指示,把楚国拉到周人一边,与宋、齐对抗,但也让自己夹在晋、楚未来的漫长对峙中,渐渐磨灭了朝气,丧失了发展空间。而愈来愈无法忍受楚国物力、人力索取的干越就此踏上了逃亡之路,因为鄱阳湖平原以东有两条路线可供选择:沿着黄山一线,从今天的安徽宣城进入太湖平原,这里是吴国兴起之地;沿着鹰潭-上饶一线,进入浙西的衢州、金华盆地,继续向东,就能进到杭州湾南部的绍兴平原,这里是著名的越国故里。迁移的过程中,他们在江西信江流域的山崖上留下了座座悬棺,古往今来,监护着干越人群的后代。

        换到与楚争霸的晋国一边,晋国为了抑制楚国北进的势头,扩大了军队的规模,从二军变成了“三军”,从而加强了几位正卿的兵权,这对未来的晋国或许并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楚国在东进的过程中,与周、郑保持一致,其与齐、晋交战的本质目的,既可简单称之为“争霸”,也可以认为是卷入了东周以来,以周王室为代表的东进浪潮。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楚国才能算是真正“尊王”,至于齐、晋的“攘夷”可说是“口惠而实不至”。

        楚国在东周时期实力长期稳定,在于其对长江流域军事资源的垄断,源源不断的铜兵器和越人资源,使其在淮河流域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功。但是,纬度限制和众多自西北向东南流淌的淮河支流,使楚国在(后)秦、(前)晋、(东)吴之间不得挣脱,许多年后走向自己的终点。可不,从吴越那里得来的吴王夫差剑,最后也埋入了晋国的古墓,还应了那句“楚材晋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