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庸武侠六十年│“五四青年”杨过
【编者按】
1924年3月10日的海宁,查良镛出生。
1955年2月8日的香港,《书剑恩仇录》在《新晚报》的“天方夜谭”版开始连载,署名“金庸”。金庸“出生”。
从此世人往往只知金庸而不知查良镛。
金庸和金庸武侠问世一甲子之际,澎湃新闻将刊发一系列文章纪念。
市面上研究和评论金庸其人和金庸小说的“金学”图书为数不少,但真正得到金庸本人认可的却并不多,他曾说过:“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作者原意相去甚远。”
澎湃新闻经授权摘编“陈墨评金庸系列”《形象金庸》(海豚出版社,2015年2月)中的章节。在陈墨看来,金庸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和成就,广泛流传并且经久不衰的最大原因之一,在于金庸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比如杨过。没错儿,“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杨过。
杨过形象设计的灵感,大约是与大侠郭靖的形象比较而来。
郭靖迟钝愚笨,杨过则聪明伶俐;郭靖正直厚道,杨郭则敏感偏激;郭靖憨厚木讷,杨过则热情善辩;郭靖专一执著,杨过则狡猾多变;郭靖出身清白,杨过的身世中则有明显的隐秘与污点。
如果说郭靖的性格像是某种岩石那样的固体,坚实可靠,恒久不变;那么杨过的性格则像是某种温热的流体,热烈冲动,聪明敏感,流动不拘,难以定型。这性格有明显的两重性,有时候温热宜人,溶冰化铁,摧枯拉朽;有时候却又高热灼人,火花四溅,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大不小的火灾。
总之,郭靖的形象是武侠世界的正宗典范,杨过的形象则与武侠世界的一个反叛者、一个明显的另类。
一
所以,杨过一出场就显得流里流气,是一副活脱脱的市井小流氓形象。郭靖好好地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却说自己叫“倪牢子”[你老子],难怪黄蓉一见面就不喜欢他;而他与西毒欧阳峰相遇,虽非一见如故,但很快就气味相投,真心诚意地拜欧阳峰为义父。看来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杨过是杨康的儿子,会是什么好东西?
果然,跟随郭靖、黄蓉夫妇到了桃花岛不久,杨过就惹出了事来。与武氏兄弟似乎是天敌,而对桃花岛的小公主郭芙居然也没有半分想让,以至于不但煽郭芙耳光,而且还用欧阳峰的蛤蟆功将武修文打成重伤。
更要命的是,师祖柯镇恶查问他的武功来历,他不但不予回答,反而张口大骂柯镇恶为“老瞎子、老混蛋”。对师祖如此不敬,当然是公然反叛师门,终于使得桃花岛上没了他的容身之地。
郭靖好意将他送到终南山全真门下,希望他用心学艺,立志成才,没想到他从第一天起,就搞得全真弟子鹿清笃屎尿淋头。进而又得罪师父赵志敬,以至于师父不愿教他真功夫,最终自食其果,不但武功毫无进展,而且还再一次将师兄鹿清笃打成重伤。其后居然还大骂自己的师父为“老杂毛、牛鼻子”,公然辱骂师尊、反叛师门,投入古墓派门下。可见杨过天生反骨,难以在正派名门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在暗无天日的古墓中才能暂时安身。
而多年以后,一旦从古墓之中走出,果然就立即惹出无数事端。由于小龙女莫名其妙地离他而去,浮浪风流的杨过,把白衣少女陆无双暂时当成了小龙女的替身,虽说救了她的性命,但却又因此使她神魂颠倒,从此陷入无望的爱情之中。接着是招惹完颜平,后来又挑逗程英,再后来在绝情谷中让公孙绿萼情不自禁、死而后已。假如他真爱这些少女也还罢了,问题是他自始至终只是把这些花季少女当成小龙女的代用品,不客气说,就是当成了玩弄的对象。
华山归来,他也曾在武林大会上与小龙女一道赶走金轮法王师徒,为中原武林立下头功,这使郭靖喜出望外,谁知紧接着就是公开拒绝郭靖的许婚,进而当着天下英雄之面说要娶自己的师父、姑姑小龙女为妻!
这就是说,杨过和小龙女这对“非礼”的恋人,此时不仅也成了古墓派的叛徒,同时也成了整个社会的异类和反叛者。如此违反礼教大防,而且死心塌地,全不听郭靖的好言相劝,顽固不化,宁死不屈,赌咒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立场上坚持到底。
更严重的是,由于他长期不明父亲杨康死亡的真相,本能地将自己的父亲想象成一个英雄,复仇之心也从未泯灭,因此自以为是地对郭靖夫妇始终心存疑虑,常常以怨报德,最终甚至投入民族大敌忽必烈的麾下,成为死仇金轮法王等人的同伙,进而制定了谋杀大侠郭靖的计划,而且差一点点就几乎得手。
假如杨过当真得手,他不但会成为伦理的叛逆,同时还会成为整个汉民族的败类和罪人,那就真是万劫不复了。幸而作者不但让杨过在那关键的时刻及时打住,而且还让他做出戏剧性的突变,彻底的扭转和改变了杨过的性格与命运。
古天乐饰演的杨过。二
上述种种,其实都还只是杨过性格的一个侧面,甚至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这个人物形象,当然还有另外一面,还有更深刻、更本质的一面。
杨过终于没有对郭靖下手,固然可以说是没有找到最合适的机会,但更主要的原因却还是出于他内心的矛盾冲突,无法为自己的行为冲动找到坚定的信念。当他真正见识了郭靖坦诚磊落的英雄气度和为国为民的大侠胸怀,这才真正找到了自己信念的依据和行为的典范,所以他再一次“出尔反尔”,非但不再想杀郭靖,反而宁愿为保卫郭靖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与以前出尔反尔不同的是,这一回,杨过的信念是十分坚定,并且从此不会再变了。考虑到杨过此时仍然没有明白父亲死亡的真相——也就是说,郭靖仍然可能是他的杀父仇人;再考虑到杨过身上的情花之毒未解,不杀郭靖、黄蓉就等于是自杀,对他保护郭靖而牺牲自己的行为,就应该增加三倍的敬意。
表面看起来,杨过的心胸气度向来就不宽厚广阔,而且一向是睚眦必报,但真正在大关键处,他却总是在舍己救人。郭靖夫妇与他有“杀父之仇”,他们的女儿郭芙于他不但自幼就水火难容,长大后又有断臂之恨,进而更有伤妻之仇,但杨过的“报复”,算起来却是:救过黄蓉,救过郭芙,救过郭靖,也救过郭襄。武氏兄弟与杨过始终不睦,要算是他生命中的宿敌冤家,但在他们为了郭芙而兄弟相残之际,却又正是杨过设计相救,甚至舍命吸毒。
这一次救人的代价是,小龙女再次因误会而出走;郭芙更是对他怒火冲天,斩断了他的右臂。而在郭芙斩断他一臂,进而又发毒针使小龙女毒入膏肓,杨过也还是非但没有对她实施任何报复,反而在她危急之际将她救出火海。对此,他也曾自我反省,得出的结论是:“对自己激烈易变的性格非但管制不住,甚且自己也难以明白”。
他自己不大明白,我们却应该明白,当年在华山顶山见证过大侠洪七公和大恶欧阳峰恶战之后又相拥大笑而逝,不仅是杨过人生和性格的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他的性格和命运的一种深刻的象征:他本人就是那种超越世俗认知理念的正邪合一体。这固然使他的心理和行为充满复杂多变的矛盾冲突,但又使他的精神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使他的性格比一般人有更大的内在张力,使他的形象超越庸常而更富有光彩夺目的人性内涵。
杨过形象的核心,正是他那炽烈的生命光辉和火热的人间情怀。陆无双、程英、公孙绿萼乃至小小的郭襄,都被他的这种奇异的光辉所吸引;小龙女的冰心更是被他的这种火热的情怀所融化。
书中的黑暗古墓和绝情幽谷原是两个典型的克制情感、压抑人欲、扭曲人性的处所,正是杨过的到来,使这两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是他使得小龙女冰心温暖,使得古墓派的传人从此彻底改变了其“活死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又是他使得绝情谷中的众生不再绝情,人世间也不再有人会为情花毒刺所伤。所有这些,不仅是一些事实,其实更是一种象征。
身患绝症的小龙女与杨过的最后一别,长达十六年之久,杨过的爱情非但不减分毫,而且他始终在把自己生命与情爱的温暖光辉播撒于总是多灾多难的人间。“神雕大侠”所到之处,必有种种神奇的故事在流传,在寒风刺骨冰封雪飘的黄河风陵渡口,正是神雕大侠的形象和故事温暖且照亮了每个世间旅人。
张国荣在电影《杨过与小龙女》中饰演的杨过。三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人们才慢慢理解杨过。如果不像黄蓉那样,从一开始就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杨过,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看起来心思变化不定、行为屡教不改、人品善恶难分的反叛浪子,性格其实非常简单。
他的所有行为的依据,只不过是谁对他真心关怀,他就会加倍报答;谁对他不好,他当然也不会客气。而他所有的心理渴望,则无非是期望得到一点点真情热爱和温暖关怀。
杨过不过是一个缺乏关怀、需要关怀、渴望关怀的人间孤儿。再回过头来看看杨过的经历,我们就会理解,杨过之所以自始至终对欧阳峰真心诚意的爱戴敬仰,并非所谓物以类聚,而是因为杨过在对方狂傲霸道、疯疯癫癫的言词背后,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父爱人情。欧阳峰对杨过的一丝关怀,在从来就没有见过自己父亲的杨过心里就会放大成百倍的温暖。对于这位给予自己父亲般温暖关怀的人,慢说杨过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就算是知道这欧阳峰是武林中人所不齿的大魔头,他也照样会愿意为了保护他而粉身碎骨。
同样,在第一次见到古墓派的孙婆婆时,杨过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对她产生无比的信任,正是因为他从她那张核桃壳般的丑脸上发现了一缕慈爱的眼光!孙婆婆死后,与不动声色的小龙女相反,杨过大哭不止,几乎是伤心欲绝。他甚至不忍心立即关闭棺盖,只希望能最后多看她一眼,搞得小龙女莫名其妙,原因不过是,这位慈祥的死者曾经在她的最后时刻给予了他人间少有的护犊之情。
与小龙女之间的关系就更具有典型性了,杨过之所以能够迅速地把她当成自己的亲人,决不光是因为他已无处可去,而是因为她很快就发现这位面冷心更冷的小龙女在打他屁股的时候,居然越打越轻!小龙女在初次打人时是否有意怜惜杨过,实在找不到证据;即使是怜惜,也远远谈不上是关爱和温情;但孤苦无依而又聪明敏感的杨过,却从中“解读”出温情关怀的信息。
按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关心爱护杨过的人,无疑应该是郭靖。且郭靖也确实对他充满真挚的父爱,何以杨过当年并不珍惜,甚至不明白,要到多年之后才能真正懂得并感激?表面的原因,似乎是由于杨过心中总是怀疑郭靖夫妇与他的生父杨康之死有关,心中疑虑不除,当然不可能与郭靖夫妇心心相印。
其实,更深刻的原因并不在此,而在于,一,郭靖夫妇一见杨过,就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关怀,这在流浪江湖的杨过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世间居然还有人会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儿子那样?
二,关键之处,在于黄蓉从见到杨过的第一面起,就对他流露出怀疑厌憎的眼色,此后同行至桃花岛,直至收他为徒,看来对他实在不错,但时时处处却从没有放松过对他的疑心和警惕。敏感的杨过,对此岂有不知之理?黄蓉不让他做郭靖的徒弟,而要自己来教他;但却不教他武功,只教他读书识字,少年杨过,如何能信她对他是真心关怀?
说来似乎有些教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杨过的心中,最珍惜、最在意的,恰恰是郭靖夫妇对他的态度。在他的潜意识之中,他是不知不觉的将郭靖夫妇当成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他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最为盼望的,就是自己能够成为他们的孩子,盼望他们能给予自己父亲母亲般自然亲切的目光。越是这样盼望殷切,他就越是敏感;越是这样渴望多多,自然就越是殷切苛刻。
我说杨过在内心深处把郭靖夫妇当成自己的父母,最好的证据就是,当杨过成人之后,从华山归来,故意撕破自己的衣衫、打肿自己的嘴脸,装成一副潦倒不堪的模样,前往郭靖夫妇所在之处。看起来像是脾气古怪的杨过故意搞出的恶作剧,恐怕练他自己也并非真正明白,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正如一个浪子回乡,故意要引起父母的怜惜,进而“考验”父母对自己感情几何。
如果杨过并不在意郭靖夫妇对他怎样,他又何必这样做作?要不然,后来当黄蓉平生第一次对他真正地和颜悦色,真正地以一个母亲的口吻对他说话的时候,已经长大成人的杨过何以会那样激动、热泪盈眶、泣不成声,甚至恨不得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献给黄蓉“妈妈”?!
由此可见,假如黄蓉当年对杨过不持偏见,对女儿侄儿一视同仁,只要黄蓉一个亲切的目光,实际上就能改变杨过的立场、性格和后来人生道路。同样,当年柯镇恶若不那么凶巴巴、恶狠狠的对待这个小孩子,杨过何以会大骂师祖,以至于被逐出桃花岛?假如全真派道士赵志敬爱徒如子,杨过又怎么会再一次反叛师门?
黄蓉说杨过心思复杂,她从来就猜不透杨过的心事,原因其实并不在小小杨过当真有多复杂,而在于黄蓉从来就没有用母亲慈爱和信任的目光打量过杨过,当然就没有、也不可能会发现杨过的心思其实非常的简单。你给他一缕温情的目光,他就会给你一片彩虹;你给他一片母爱,他就永远是你赤诚的儿子。只可惜,黄蓉始终没有爱过杨过,所以也就是中不能懂得杨过。这固然是黄容一生的遗憾,更是杨过一生的不幸和悲哀。
四
也许,这就是所谓命运,一切都有某种“定数”。我不是说那种神秘不可测的所谓天命,而是说个人与社会、生命与历史、情感与道德、突出个性与传统观念之间的种种复杂而又矛盾冲突的关系。
身为杨康之子,又成无母的孤儿,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杨过一生不幸的命运走向。这种身世不仅决定了杨过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同时也使他带有某种“原罪”的遗传——因为他是杨康的儿子。黄蓉始终不喜欢、不信任杨过,就一半是因为杨过的性格本身,而另一半则是因为他的父亲。
反过来,杨过又正因为始终不能忘怀父亲之死,不能泯灭杀父之仇,不能明白父亲人生及其家庭历史的真相,所以始终对郭靖、黄蓉夫妇心存芥蒂,甚至产生过杀之复仇的恶念。由于这种历史的原因,使得杨过始终不能真正融入黄蓉的家庭,从而注定他要一生孤苦伶仃,去独自书写自己不由自主的人生命运。
在更深的一层意义上,杨过的命运则是由于他的个性气质与社会规范的冲突所造成的。这也同样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杨过该学习如何把自己融入主流社会;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则是,主流社会如何宽容和接纳杨过这样个性突出、情感炽热、心理敏感、行为冲动的青年?这实际上就不是一个传奇的个案,实际上还是一个中国礼教文化传统与个体人性之间必然冲突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杨过与郭靖黄蓉等所代表的主流社会之间的冲突,其实远不止是他要与自己的师父小龙女恋爱结婚这一桩——这只不过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桩,实际上,杨过每一次反叛师门、与主流社会的传统规范对抗,都是这种文化与人性、社会与个人冲突的典型案例。在杨过所处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冲突当然都是些不可解决的“死结”,传统礼教及其价值观念不可怀疑,更不可动摇,“有罪”和受伤的当然只能是反抗这种传统的弱小个人。
我猜想金庸先生在写作杨过的故事的时候,一定融入了自己的独特经历和痛苦体验。作者本人在中学和大学中,就曾两次违背校规,“反叛师门”,两次被自己的师门“劝退”,这与杨过的经历情形惊人的相似。这表明,杨过所遇到的问题,直到20世纪仍然存在,相信今天的读者对此有正确的理解。
杨过的一生的惨痛经历,说到底是因为他的个性太过突出,这有一点像“五四”青年,对一切传统都要进行一番个人化的、情感、理性和人性立场上的“价值重估”。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受到主流社会的接纳,更不会受到热烈由衷的欢迎。
所以,即使成了民间俗世中人人景仰的神雕大侠,他也依然还是一个出没山林之间、远离江湖尘世的“边缘人”。当然,又正因为个性突出,而且才气纵横,虽然遭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深悲剧痛,一生身残心苦,但最终还是与大侠郭靖殊途同归,走上象征历史正宗的华山之巅,名列至高无上的“乾坤五绝”之中。而且,在金庸小说的主人公中,真正能够自出机杼,别走蹊径,自己单独创造出一门新的武功来的,实际上只有这伤心断臂的杨过一人。
只不过,杨过自创的武功名叫“黯然销魂掌”,取的是江淹的《别赋》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意。那时杨过将自己所学武功“融会贯通,已是卓然成家。只因他单剩一臂,是以不在招数变化取胜,反而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
这一套武功,可以说是杨过的心理、性格和他的人生故事的最佳总结和写照。徘徊空谷、力不从心、行尸走肉、倒行逆施、废寝忘食、孤形只影、饮恨吞声、六神不安、穷途末路、面无人色、想入非非、呆若木鸡……云云,与其说是武功招式,不如说是杨过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总结和感慨。至此,相信所有有情的读者,都会像小郭襄那样,先是觉得好笑,然后泪流满面。
“故意与武学道理相反”,不但是这套武功的关键处,也是杨过性格的关键处,或者说是作者构思杨过形象的关键处。杨过为他的那个世界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得到的却只有“黯然销魂”,只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痛苦经验。书写至此,不禁要问,出了毛病的到底是杨过本人,还是他所生存的那个世界?
(选自《杨过黯然最销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