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躺不赢的共享按摩椅

2021-06-05 12: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共享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催生了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雨伞等各种各样的共享产品,共享按摩椅也逐渐走进了民众的生活。

而共享按摩椅,是利用人们生活中等候场景的碎片化时间提供按摩椅服务。

通过有效整合闲置的空间资源将昂贵的按摩椅平民化,把按摩椅投放在公共场所,让消费者无需自己购买按摩椅,只需花费较少的钱就可以享受到按摩椅提供的按摩服务。

消费群体主要以26-50岁年龄阶段的人群为主。在26-50岁年龄阶段的消费者中,感到“非常疲劳”或“经常疲劳”的比例高达七成。

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主要为上班族,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消费观念更加开放,是按摩椅的主要消费群体。

这些设想很美好,但实际上坐按摩椅最多的不是疲惫的年轻人反而是大爷大妈。

从朝阳产业到夕阳产业

共享按摩椅作为最廉价的休闲方式之一,被资本包装成共享经济中最好的商业投资机遇之一。

打着共享大旗,做着“分时租赁”生意的共享按摩椅,2017年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各类场景中冒出来。

从行业背景看符合大健康的消费趋势。从经营模式看:不需要押金、低投入高毛利回本快、运维成本低。共享按摩椅可以称得上是唯一一个“躺赚”的品类。

共享按摩椅盈利模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直接卖椅子挣差价,一种是收服务费提成。

在价格上,按摩椅的“奢侈品”属性也在减弱。

共享模式让原来要动辄几千上万元才能享受到的按摩服务拉低到个位数。只需花上9.9元,就能体验一次全身SPA。

但实际上“共享经济”如今发展得如何?不少人用“大不如前”来形容。

一个又一个的共享经济品牌消失在人们的眼中,不由让人感慨共享经济的“落寞”。

2016年,摩拜、ofo小黄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拉开了共享经济的大门。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共享经济市场,且不再局限于共享单车领域。

共享汽车、共享按摩椅等等,便是在那时候“觉醒”的。

2017年共享按摩椅融资2.4亿元,一下子“催生”了不少的共享按摩椅品牌。

人头攒动的共享赛道当年吸金104.33亿元。悄然兴起的共享按摩椅被认为是一个被低估的品类,按摩不仅是消费升级,在等待场景中也是一项刚需。

2017年的新增注册企业是2016年的5倍。共享按摩椅资本涌入的高峰期则是2018年。

但如今共享按摩椅却出现了严重的“空置潮”。2017年下半年的时候,国内共享经济突然开始“刹车”。

虽然商场里、车站里的按摩椅几乎座无虚席。但实际上,这些按摩椅基本上都不赚钱,大家只是把它当作椅子而并不使用。

对于这个刚刚开始发展的共享按摩椅,又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而这还只是共享按摩椅“没落”原因中的一个因素,诸多原因让这个品类“压力过大”。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租金不断上涨,共享按摩椅的安装成本也是水涨船高。

种种因素导致了共享按摩椅行业的黄昏。

当时的专家预测市场前景巨大的共享按摩椅市场前景巨大,有望成为第一个引爆“宅经济”、最先破圈的行业。

但现实狠狠的打了脸,给这个被称为“躺赚”的生意划上一个句号。

共享按摩椅除了给狂热的投机者带来惨痛的教训之外,却以长期“蹭睡”、抠脚丫、嗑瓜子的滑稽形象留了下来。

与此同时,不容忽视的还要令人堪忧的卫生隐患。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买账,创业者也因大量的维修费用开始吃不消。

被无故占用、损坏的共享按摩椅,让品牌方三个月回本、轻松日入万元的承诺成了“纸上谈兵”。而这些创业者,大多被迫选择撤离这场共享的盛宴,整个行业一地鸡毛迎来终局。

共享时代画上句号

2018年全国有超过100万台共享按摩椅,其中不少品牌获得真格、梅花、基石等知名创投机构的青睐。

2016年觉察到了共享经济风口的荣泰健康,通过子公司稍息科技创建了“摩摩哒”品牌,吃到了一波红利。

一年后摩摩哒体验式按摩服务带来了2.33亿元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12%,净利润2324万元。

荣泰2017年还有42.04%的毛利率,可到了2018年,尽管营收提升到了3.66亿元,但是飙升到2.80亿元的成本,致使毛利率下滑到了23.38%,此后逐年下滑。

行业寒冬之时,融资自然也陷入困境,到了2019年,共享按摩椅概念被投资人遗忘,共享按摩椅行业已经无人问津。

在越来越严峻的资本环境下,共享按摩椅领域更是完全听不到一丝回响,很多企业的融资进度也都停留在了几年前的A轮。最近的一笔公开融资还是在三年前。

时过境迁,共享按摩椅的魅力不再。

从商场的电影院、购物中心,再到机场、高铁站,只要是人流密集场所,过去随处可见共享按摩椅。但是接踵而至的占座、卫生、失修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共享按摩椅的使用率。

被套上共享概念的产品,本质上就是一种“租赁”生意。

市面上的共享按摩椅平台大多采用定制采购后进行市场投放,和“分时租赁”,没有本质区别。

在已被证伪的共享领域,这个被称为“躺赚”的共享生意似乎已经划上了句号,随处可见的共享按摩椅也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谁是赢家

为什么身处最繁华的商场、车站和机场,拥有巨大的客流量却不赚钱呢?

想象中能回本盈利的模式让共享按摩椅行业产生了现实与理论的割裂感,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维护成本和使用率。

卫生和安全的问题也劝退了不少用户。疏于打扫和消毒,卫生是个大问题。

很难想象曾经也是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居然会是商场里无人问津的共享按摩椅。

被中国普通家庭拒之门外的按摩椅,一旦加持了共享概念,便犹如在行业里“丢下一颗炸弹”。共享按摩椅显然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一次按摩服务的“消费升级”。

凑巧的是,共享按摩椅还赶上了开始回温的按摩仪器市场,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近140亿美元。2017年,共享按摩椅融资2.4亿元;2018年,赛道融资2.6亿元。

然而两年前共享按摩椅行业却突然哑火,共享按摩椅概念也无人问津。

乐观估计,每个月一台共享按摩椅营收能达到六百到一千元。可能三到五个月就可以收回成本。但这只是理想现实却很骨感。

然而,共享按摩椅行业面临的挑战还不止如此。不少玩家都被后期高昂的维护成本拖住脚步。

代理商除了负担加盟费外,还要承担维护费用。即便按照一台设备一天入账100元计算,后期成本也无法被收入覆盖。

共享按摩椅很难像互联网企业那样,为了寻求盈利降低边际成本,因为在这个行业不存在规模化效应能够削减成本的情况。

这么多企业纷纷入场,到底是谁“躺赚”了呢?

几乎每一个玩家背后都离不开按摩椅制造商,例如金健康、荣泰健康、奥佳华等上市公司。

炒火“共享”这个风口后,大量需求下制造商能通过销售按摩椅大赚一把。不管是不是一地鸡毛,最起码设备钱是赚到手了。

如今的共享按摩椅的魅力不再。

时过境迁,曾经对共享经济充满期待的创业者们,如今创业者指挥说,“共享经济太难做了”。

抛开共享概念不谈,按摩椅也并非没有发展前景。

亚洲地区按摩保健文化较为浓厚,是按摩器具的主要消费市场。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2.37亿美元,到2019年增长至41.02亿美元,2012-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9%。

从历史上看,日本是按摩器具的发源地,不仅行业发展成熟,而且有着高达27%的市场渗透率。作为亚洲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的按摩椅普及率还不算高,目前只有1%的市场渗透率。

21世纪的朝阳企业中年毫无疑问有健康产业,保健养生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

当代年轻人,已经实时把“养生续命”挂在嘴边并赋予行动,“敷最美的面膜,熬最狠的夜”。

铺天盖地的共享按摩椅,实现了按摩椅场景从“公用”到“家用”的普及。

老龄化社会下中国老龄化拉动按摩椅消费,这背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共享按摩椅脱离“共享”的玩法,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按摩服务的“消费升级”。当大家对“共享”经济嗤之以鼻时,共享按摩椅推动了背后产业的发展。

共享按摩椅的商业模式短期来看已经凉了。但从长远来看,想象空间已被打开的共享按摩椅未来或许能有走得通的商业模式,重新复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