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电影票房快1年300亿了,却再也拍不出《霹雳贝贝》

腾讯娱乐 文/达达先生 策划、编辑/猱困困
2015-02-03 13:31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霹雳贝贝》至今来看接近神作,是国产儿童电影的“天花板”

        尽管中国的电影市场看上去是热火朝天,2014年接近300亿的票房成绩也着实亮眼。可明眼人都知道,中国电影的问题多了去了。其中,在没有分级制度的电影院里,有这样一个问题日趋严重,常常有犯2的爹妈带着小孩来看一些带有恐怖、香艳、暴力等等场景的影片,让影厅里不时充斥着“熊孩子”的乱叫,既影响了成人观众的观影体验,也“荼毒”了祖国未来的花骨朵。

        除了分级制缺席这个不可抗力,家长们的选择困境,更在于现在的电影院里,除了一些制作粗糙的低龄化动画电影,留给想培养儿童观影兴趣的父母,就只剩那些从成人视角出发,被认为是适合于电影院线公开放映、老少咸宜的作品了。站在《霍比特人3》和《斑马总动员》的海报前,家长们尤其是年轻的80后家长们常常眉头一紧,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霹雳贝贝》,怎么就回不去了呢?

        问题在哪儿?怎么改善?腾讯娱乐儿童电影系列策划以此为题挖掘过去,分析当下,拷问未来。今天,儿童电影系列策划先来通过帮大家重温《三毛流浪记》、《霹雳贝贝》诞生的年代,看一下国产儿童片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建国前很写实

儿童题材电影负责纪录社会黑暗

        实际上,尽管国内至今对儿童电影没有一个明晰的类型概念,但中国并非没有儿童电影的传统。早在1922年,中国便诞生了第一部儿童电影短片《顽童》,由但杜宇编导。但杜宇的曾侄孙但二春扮演,描绘的是这个6岁的小孩在室外顽皮玩耍的场景。由于胶片遗失,这部作品我们如今已无法窥其全貌。

        1923年,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孤儿救祖记》上映,影片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在影片中扮演孤儿余璞的郑小秋(郑正秋之子)也成长为当时上海滩的一名童星。《孤儿救祖记》尽管有大量与儿童相关的情节,但其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之深刻很难让人将其彻底的归类到儿童电影中去。这也是1949年之前中国儿童电影的一个共同特征,即以社会问题为本位。在这之后的《弃儿》、《苦儿弱女》、《好哥哥》、《小朋友》、《一个小工人》、《小情人》、《迷途的羔羊》、《白雪公主》、《三毛流浪记》等儿童题材的影片,大多也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内涵。

那时候,我们还有《三毛流浪记》,一部让人笑着哭的儿童电影

        综合而言,1949年前的儿童电影,由于受到社会环境与电影创作所面临的难题,实际上多是与社会问题相结合的儿童题材影片,控诉的是社会黑暗与统治阶级的无良,从影片本身而言,就呈现出这一时期儿童电影多以无家的流浪儿为主角的特点,借助于缺乏家和父母庇护的流浪儿这样一类儿童形象,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

建国后紧急掉头

苦儿不再,银幕上遍布闪闪红星

        进入1949年,由于社会主义话语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新中国的儿童电影的面貌来了个紧急掉头,积极、乐观、可爱等正面形象成为儿童电影中儿童形象的主流。其中,革命话语与成人话语浸淫下的“少年英雄”式形象,通过电视台的反复播放,尤其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比如《鸡毛信》中的海娃,《小兵张嘎》中的嘎子等等。

        虽然,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当时一些儿童电影(如《服务》、《红领巾的故事》等等)走到了一个极端,脱离生活实际、漠视艺术规律,片中儿童的特征被抹煞了,成为成年人的“替身”。但《风筝》、《马兰花》、《宝葫芦的秘密》、《小梅的梦》等等改编自童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作品中,多以儿童作为电影的叙述主体,个性色彩都描绘得真实可信,木偶、幻想等元素的加入,也丰富了当时儿童电影的题材。尽管这些影片很多还是有着相当的教化目的,但在当时的环境中,这些儿童电影对儿童这个群体的重视以及多元的呈现方式,对我们当下的华语儿童电影的创作,还是很有启发意义。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儿童电影都是长这样的

        至于文革时期,1972年之前儿童电影的拍摄一片空白,直到1974年才诞生了《闪闪的红星》、《园丁之歌》等儿童电影。虽然《闪闪的红星》中如《红星歌》、《红星照我去战斗》等歌曲脍炙人口,但整体而言,文革时期的儿童电影创作仍然是概念化、政治化、单一化,从数量到质量都是如此。

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

造就儿童片黄金时代,神作《霹雳贝贝》诞生

        改革开放之后,越来越开放的环境迎来的是中国电影创作的兴盛时期,整个1980年代,儿童电影的生产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04部,创作题材也越来越丰富,从科幻题材(《霹雳贝贝》等)到战争题材(《童年的朋友》等)再到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影片如《城南旧事》等,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观影选择。

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我的九月》在豆瓣上被骨灰级影迷评为“国产儿童片最佳,没有之一”

        1980年代,专门的儿童电影制片厂的成立,成为推动这股热潮的重要力量。儿童厂不仅在1980年代拍出了《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我的九月》、《鸽子迷的奇遇》等一系列优秀的电影,1990年代也继续保持着高质量的产出,《我也有爸爸》、《一个都不能少》、《草房子》、《豆丁奇遇记》、《疯狂的兔子》等等,都是当时一些值得夸赞的作品。

        只不过,这些电影几乎是以国家全额投资、不计盈亏的前提下拍摄的,究竟有多少市场消费力和影响力还不好说。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一旦走向市场,制片厂的竞争力短板便凸显出来。在商业片概念渐渐成型的上世纪末,大量国有制片厂经营不善甚至倒闭,儿童电影制片厂也只剩下厂标,在1999年左右成了一个名义上的空壳公司。如今回头看,儿童电影这个定义,也有着浓浓的计划经济的时代痕迹。

新世纪10年市场爆发

票房都1年300亿了,孩子们却没有电影可以看

2013年出品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获得诸多赞誉,却得不到大规模放映的机会

        然而,新千年伊始,在电影市场化的潮流之下,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被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并,完成了计划经济时代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之前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5部儿童电影的计划指标,也降为3部。尽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儿童电影创作的数量比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也产生了诸如《看上去很美》、《棒球少年》、《情笛之爱》、《我11》、《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夜莺》等等一些产生些许影响的影片,但整体而言,新世纪的儿童电影创作,始终处在一个低端的发展状态之下,儿童不认可、成人不买账,在电影院里,鲜少能够看到有儿童电影放映,甚至很多儿童电影成为一些创作者的投机生意,赚取补贴了事,丝毫不再考虑影片本身的创作质量和放映市场。

本文由腾讯娱乐授权转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