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市政厅|上海地铁16号线爆满到要拆椅子,暴露了啥问题

陈晨
2015-01-28 19:34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最近上海在开两会,有委员就提出地铁16号线新开即爆满的问题。

        一条地铁线的状况,总能反映出城市功能区分布、市民生活样态的特征。那么,是城市变得太快,交通专家也无法准确估算地铁运能,甚至出现巨大差异?还是存在一些因素,本身就没有被纳入测量体系?

        总之,这些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上海市轨道交通16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已约一月,这条连接龙阳路交通枢纽和临港新城的地铁线,刚开通就呈现爆满状态,“拥挤”、“潮汐流”、“限流”、“限速”等关键词至今被热议不断。运营方也积极进行列车运营调整,甚至在每节车厢内拆除了4个双人座,“挖掘现有的最大潜力来增加运能,应对早高峰的大客流”。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光耀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今年下半年起,16号线将逐渐由3节编组变成6节编组,这项工作持续至明年上半年。

        据称,拆除车厢内部分座位增加载客量的办法,在上海还是首次。不少人问,在地铁开通前,为何相关部门没有预测到有如此大的人流,以至于运能无法负荷?是否这条地铁的选线不够合理?

        针对这条新开地铁线路的拥挤现状,笔者试从城市规划的角度作一些分析和讨论,但不限于轨道交通规划本身。

        首先,16号线的选线是否不合理?

        轨道交通线的常规运营成本比公交高得多,因此对线路分布的均衡性和覆盖率要求也更高。

        作为一条郊区线,16号线一端连接龙阳路交通枢纽,另一端则连接临港新城,这种设置符合客流主轴向。而中间站点则连接了两类地区,一类是重点郊区居民点,即周浦镇和惠南镇的核心区附近,这可以在线路中段补充工作日客流;另一类是旅游景点和历史风貌区所在地,如野生动物园、新场古镇、航头下沙老街、康桥横沔、南汇桃花村等,这可以带来一定的假期客流。因此,这一选线串联了交通枢纽、文化旅游中心、居民小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行政中心,应该说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选线方式。

        其次,3节编组列车、8分钟运行间隔的运能是否太低?

        为增加运能,有关部门拿出了近远期结合的方案:短期内,限流、开行“大站车”、积极投入备用车,乃至“以拆掉座位的方式将现有运能推到极限”;长期内,加快研究6节编组。申通方面也做了这样的表态。

        笔者整理了香港港岛线、荃湾线、东铁线运行间隔数据,可以发现,与香港地铁相比,16号线以8-10分钟为平均运营间隔,并不算太长,但在高峰时段,运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例如,同样是郊区线,在早上繁忙时段,荃湾线列车共8个车卡可载2500名乘客,每2分钟一班,单项轨道每小时的列车载客量为75,000人次。又以东铁线为例,在早上繁忙时段会安排共12个车卡,可载3750名乘客的列车来往罗湖或落马洲至红磡,每3.5分钟一班,单向轨道每小时载客量约64000人次。

        因此,16号线提升运能应有两个努力方向,一是增加车辆编组,另一是提升运营管理技术和水平。当然,香港地铁运营水平在全世界首屈一指,内地尚没有哪个城市可以达到这一水平,但上海地铁应向这一方向努力。

        再次,专家和设计人员的运能预测,为什么出了问题?

        比如,“KDS宽带社”12月29日发布的一条微博被大量转发评论,该微博把16号线被“挤爆”的照片和一篇题为《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快慢车运行方案研究》的学术论文放在一起,并发问:专家的预测与实际运营之间,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实际上,拥堵最厉害的是近郊区的惠南、新场、鹤沙航城、周浦东等站点,其周围是周浦镇和惠南镇的连片建设地区,这些地区有一个显著特征:即流动人口大量集聚。

        流动人口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以上海为例,基于201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的外来人口分布数据,可以发现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重心虽然在市区,但在总量上却大量集中在近郊的城乡结合部。

        这种格局的形成有很多原因:(1)户籍制度及其影响下的劳动力市场区隔效应,导致流动人口的就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服务业等,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有限,难以支撑流动人口长期在中心城区的日常消费;(2)市区的城市管治力度显然大于城乡结合部,这给流动人口在既有经济社会结构下,发挥“能动性”控制生活成本,最大程度扩大净收入提供了较大空间。举例说,流动人口的 “群租”现象比较普遍,上海已实施租房新规,即人均居住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但城乡结合部对群租现象的控制管理力度比市中心弱得多。

        众所周知,上海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户籍人口。但是,2010年人口普查以后,就没有哪个部门能准确掌握流动人口的就业和居住的动态信息。

        从数据准确性看,统计局口径的数据具有权威性,但缺少动态监测能力。如在居住方面,流动人口的信息主要依赖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而下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调查将在2015年展开。

        除统计局以外,公安局和计生委也对人口流动进行统计,且一定程度上具有动态监测能力,但这两个部门的数据均不同程度地低估流动人口的数量。

        此外,就业方面,我国对人口就业信息的采集仅限于正式就业,而对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服务业中的非正式就业并没有进行常规性的数据收集。

        因此,笔者认为,在轨道交通线的运量预测过程中,很可能低估了郊区流动人口的规模,且对其就业、居住和出行方式的判断出现了问题。

2010年上海市域分乡、镇、街道的外来人口分布图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绘制

        最后,16号线的拥挤,是否源于缺少可替代的交通方式?

        如有网友提出,路线开通以后,一些公交服务,如到龙阳路站的公交线路开始缩水。笔者认为,轨道交通线开通后,沿线原有公交系统进行相应调整是正常的。关键问题在于,即使原有公交均不作调整,可替代的公交能否解决早晚潮汐流拥挤问题?

        实际上,在“限流”、“限速”的情况下,管理部门专门在高峰时段增派了一些公交,在人流密集的站点与龙阳路之间进行接驳。但现实情况是,地铁站人满为患,而公交车乘客数量却很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与郊区线的长距离运输特征有关,即在早晚高峰时期,公交车晚点概率大幅上升,而地铁则具备极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快捷性。这种情况下,多数人“宁愿等半小时也要坐地铁”也是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选择无法被其它交通方式有效替代。从这个角度看,16号线的爆满是大城市向外疏解人口的系统性难题,既涉及交通出行系统,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问题。

        一方面,在上海市区向外进行人口疏解的大战略下,临港新城这个方向的运输,距离长而交通支撑不足。当前的拥堵,是为长期以来的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埋单。

        当前16号线人流格外拥挤的大站附近,均属上海市中心向外疏解的近郊地区。在上海住房价格日益高企的情况下,郊区住房支出显著低于市中心地区的住房消费,在市中心上班而在郊区买房的情况很多。实际上,这种以出勤时间为代价、换取空间地租下降的策略,不仅对个人来说是理性的,对整个城市发展来说也是理性的。

        这是因为,如果“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行得通,那么,在便捷的交通支持下,每个居民都可以在通勤时间长短和住房租金高低之间选择,市区人口可以通过常规通勤快速疏解到外围地区,则市中心的密度就可能大幅下降,而房价也有下降可能。

        然而,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市中心向外围疏解的交通可达性并不好,时间与空间之间不可替代,这就造成了上海市中心建设密度极高、向外围的密度递减非常快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下,所有人都必须向市中心挤,住在外围就必须承受超长的通勤时间,房价自然也居高不下。因此,相关部门应正视“中心城区的人口向外围疏解”和“流动人口在郊区大量集聚”产生的通勤需求,不断提高郊区向市中心的交通可达性。

上海、纽约、伦敦、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区的空间密度对比图

资料来源:引自LSE Cities.2011.Urban Age Cities Compared http://lsecities.net/media/objects/articles/urban-age-cities-compared/en-gb/

        另一方面,尽管临港新城作为上海市的新城,地位长期以来都固若磐石,但它的“职住平衡”(就业-居住平衡)却做得不好。如果将临港新城的规划方案和建设现状作对比,可以发现,物流园区和重装备产业区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滴水湖附近的居住配套却远没有形成新城规模。

        因此,许多在临港新城就业的人,仍要每天回到市区或郊区居住,商业服务配套等更要依赖市区。但实际上,临港新城作为新城,其发展的意义在于在远离市中心的地区形成一个相对功能齐全、职住平衡的增长极,以此缓解市区人口集聚压力。但如果仍要依靠大量常规性的日常往返通勤,则未来16号线还要进一步承受压力。

临港新城规划方案

资料来源:赵民,2012。 上海城市发展和规划引介(报告)

资料来源:笔者在百度卫星图基础上整理成图

        

        (作者系国家注册规划师、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博士研究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