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国外交官镜头下的彩色中国:“文革”第一年,困苦与荒谬

索朗日·布朗/图 杨浪/文
2015-01-23 18:09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编者按】

        1965年到1968年,二十来岁的法国姑娘索朗日·布朗来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作为工作人员,她穿行于北京、大同、南京、苏州等地,抓取了一系列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瞬间:街区拐角、无名小街、一张张大字报、以及日常的活动,都没有逃出摄像师的镜头。

        索朗日拍摄更多的是那些民间景象,那些动作、表情、服装、房屋、道路,少有政治表述,但这些却清晰地传达了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以及中国人独有的困境。

        
        1967年初秋,南京“国营第某食品商店”门口,一队举着红旗、抬着毛主席像的人在招摇过市。看周围环境人群疏落的样子不会有什么重大事件,而这一帮人数不过十来个的队伍又何由这么郑重其事地张扬游行呢?

        关键在主席像后面的红色横幅!仔细放了看,我读出了“发行喜讯”的字样。这就是了。

        事关那本“小红书”!

        曾经风靡全国的《毛主席语录》最早是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64年编发全军的;文革初期,“小红书”得一时之盛,印行全国风靡世界。到1966年10月,香港方面和国际书店强烈要求印行国外版,但一开始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原书本来是 “内部发行”,另一个是国外版的出版缘由、前言后记不知该怎么办。前一个事儿本来好办,后一个事儿也因为林彪署名的《再版前言》迎刃而解。1966年12月15日,“中央文革小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语录发行问题。会议决定由人民出版社将总政版语录予以再版。 1966年12月16日,署名林彪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从此,《毛主席语录》正式出版,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小红书”是没有“定价”的,《毛主席语录》多以公费购买为主,大都免费分发或以会议文件及奖品等形式发送给个人;有的也作为礼品相互赠送。有人甚至在子女结婚时,将语录作为陪送“嫁妆”送与子女。因此,社会上对毛泽东语录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毛主席语录》一再被加印和翻印。

        有数据显示,从1964年5月到1979年2月,全国共正式出版汉文版《毛主席语录》80余种,少数民族文版40种,世界语版1种,盲文版7种,外文版近百种,总印数达10亿册。这还不包括各种国外自行翻译出版的“小红书”。这应该是除《圣经》以外发行数量最大的出版物了。

        于是这张照片就能看懂了,这是南京某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为新版“小红书”的发行业绩上街“报喜”呢。

        
        1967年。在天津去往北京的路上,红卫兵的“长征”队伍。

        杨浪读图:1967年年初,由于上一年夏秋之际北京的接见和全国的“大串联“,全中国的青年学生都拥挤到了首都,造成了全国铁路系统和北京社会秩序的大混乱,政府不得不在这一年冬季宣布停止“大串联”,号召“就地闹革命”。而因为运力不敷,宣传系统通过褒扬某市青年学生“步行串联”的方式,鼓励滞留在城市的人自行回到居住地,于是“徒步长征”成为此时的一道社会景观。

        小索的这个特写正是那时“步行长征”的标准装束,她也应该是这个时候跑了趟京津公路,留下了这些照片。

        
        “大头娃娃舞”是北方民间娱乐中一个十分普及而且源远流长的舞蹈形式,史载在南宋时已有“上元佳节,装演大头和尚”的记载。

        这一组照片明确标明拍摄于1966年5月1日,而且肯定是在当日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的游园活动中。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上一年的年底,罗瑞卿大将已经被整肃;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已经发表,彭真“们”正在试图按老思路来“领导”一场新的政治运动,但“伟大领袖”却在酝酿着一场巨大变局。

        此后半个月,中共中央即通过了 “5.16”通知,决定开展“文化大革命”。还有两个半月,毛便开始连续八次接见“红卫兵”,掀起了文革狂潮。1966年5月1日的这个时候,正是满城政治风雨但文革高潮尚未到来的时候。再过几个月,“大头娃娃舞”就会成为“四旧(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旧文化)”的象征从舞台上绝迹。

        那一年的五一节过的格外隆重,当时我们被安排在景山公园进行“跳皮筋”表演,是上千人在公园里跳啊!那一天的一号嘉宾是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周恩来、宋庆龄、朱德等陪同其参加了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游园活动。有记载的参加当日活动的有上一年归国的前国民党总统李宗仁,还有来自越南、朝鲜、委内瑞拉、几内亚、坦桑尼亚、尼珀尔、柬埔寨等外宾在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游园。

        所谓“游园”,就是有组织地在公园里分场地进行文艺表演,然后组织各界观众前来观看。因此,作为法国外交官的小索也躬逢其盛。

        
        这张真使人印象深刻!松弛、随意,又真实的让我有些心悸。不知道小索是怎样抓拍的? 这个高度正是把相机举在眼前的高度,但在这个暖暖的秋日里,包括孩子们在内,这一瞬却没有人关注到这个“老外”的拍摄。政治氛围的亢奋与物质上的匮乏;红彤彤的标语口号与每一个人的从容不迫;还有这些摞满补丁的衣衫。我想,这该是一个假日,路口的小贩正称售着吃食,而抄着手的大妈正仔细着那几钱几克的星戥;身边有孩子嬉戏,他们正缠绵于哪个有趣的小摊?街角有女子拎着铁桶,她身后那个红彤彤的门洞里大约是家小餐馆,而她或许是去灶间打水的。右侧的这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看,一个裤腿短一个衬衣长,却是令人神往的毫无功课压力的那种神态。哦,那个背着手的年轻人他在干什么?他还没有参加“红卫兵”吧?他,就是那种“逍遥派”吗?

        哦, 1967年一个普通的秋日,这是苏州。

        
        1966年10月1日。长安街上的国庆游行。这一天大概有200万人参加了游行。大家都穿着卡奇布衣裤,队伍一片蓝色。

        如此多的人群排列,再看人群的装束,应该是那次十一游行靠末尾的队伍,正等待出发。那几位出列的人或许是去找厕所的?

        拍摄位置应该在城区边沿。那么宽的马路,但路上没有无轨电车的电线,还有很高的烟囱,路边建筑不高,地点像是当时东直门外一带。

        这里的人有戴袖章的,也有胸佩条带的,没有军人管理,依然那样规矩,看样子肯定是外地来京的人。

        
        北京正阳门东侧,1967年夏天的这个时候,城楼的三层台栏上“革命的造反精神万岁”标语已经斑驳,估计是上一年贴上去的。

        正阳门北京人俗称前门,迄今已有600年历史。现存的前门建筑包括正阳门和它南侧的箭楼,这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正阳门城楼当年冬天因隶属英军之印度兵在楼内燃火,被全部焚毁。原来在正阳门和箭楼之间有用于防御的瓮城,为改善交通,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拆除。文革前夕设计地铁通过线路,有计划拆除前门,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1949年后,正阳门一直被部队占用,1980年腾退。

        新中国成立后,曾对正阳门城、箭楼多次维修:1952年对正阳门城楼进行拨正加固,1957年城、箭楼装设避雷针,1976年唐山地震,正阳门城、箭楼受损,1976年至1978年对城、箭楼进行大修,1989年对箭楼进行修缮,1990年1月21日对外开放。1991年对正阳门城楼进行大修,对城楼内部进行装修,于1991年7月1日恢复,对外开放。

        
        画面中的舞蹈定是“女民兵”主题,当年最时兴的是为毛诗谱曲的《为女民兵题照》,此为毛泽东给江青的一张照片的题诗“飒爽英雌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为此的谱曲多为进行曲式,舞蹈如画面中的女子,肩抢,扎腰带,在行进的节奏中做若干动作和队形的变换。不过从这里后排女孩戴眼镜和动作不一的瞬间看,这应该是一个业余团体的演出。
        
        琢磨半天,考虑到小索当时的拍摄活动半径和拍摄路线,我认为这张的位置应该在南河沿路口门洞的阴影内镜头向南,拍摄的是南河沿向北的街道内,区隔并等待进入游行的另一批队伍。当年游行的组织方法是,长安街有东向西排好的队伍在行进到某个程度时,再把南池子、南河沿、王府井大街里的队伍放出来上长安街。要知道1966年10月1号那次游行一共是150万人哪!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内边缘墙壁上标语“学习十六条,熟悉十六条,掌握十六条”,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决定共分十六条,阐述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目的、斗争对象,及采取的方式和有关政治规定。这是继“五•一六通知”后,从全局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照片里还是在长安街边等待着游行出发的人群,看街边的建筑,有可能是东单一带路北。镜头注意的是这张大幅宣传画。当年大幅宣传画的绘制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文化景观。这幅画上的人物,除了红卫兵显然是表现日本、越南、非洲(黑人)、拉美(戴草帽)对毛泽东的热爱,这类“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红太阳”而且是“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是宣传画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几张是同一个有趣的场景,跳“忠字舞”。

        环境是火车上的软座车厢,估计是小索到苏州或者南京的旅行之始。因为“涉外”,所以车厢里挂的标语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因为是给外宾坐的专车车厢,所以座椅、座套和枕头的抽纱都是崭新的。从行李架上看,陪同人员都在车厢的另一头,外宾坐在小索拍照的这个位置。

        开始,列车员用电喇叭进行宣传,然后是舞蹈,看动作,既有表示斗争的“挥拳”,也有表示歌颂的“托手”。文革初期,高度的政治情绪中出现了一类歌舞型的仪式行为,后人统称为“忠字舞”,更有记载在列车中间停靠时要旅客们下车一起跳“忠字舞”的。这类舞蹈是什么形态,看看这组照片就是了。

        (澎湃新闻经授权摘编自《中国记忆,1966》,摄影:索朗日•布朗,释图 :杨浪,山西人民出版社)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