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法国外交官镜头下的彩色中国:“文革”第一年,困苦与荒谬
【编者按】
1965年到1968年,二十来岁的法国姑娘索朗日·布朗来到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作为工作人员,她穿行于北京、大同、南京、苏州等地,抓取了一系列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瞬间:街区拐角、无名小街、一张张大字报、以及日常的活动,都没有逃出摄像师的镜头。
索朗日拍摄更多的是那些民间景象,那些动作、表情、服装、房屋、道路,少有政治表述,但这些却清晰地传达了中国特殊历史环境以及中国人独有的困境。
关键在主席像后面的红色横幅!仔细放了看,我读出了“发行喜讯”的字样。这就是了。
事关那本“小红书”!
曾经风靡全国的《毛主席语录》最早是由解放军总政治部于1964年编发全军的;文革初期,“小红书”得一时之盛,印行全国风靡世界。到1966年10月,香港方面和国际书店强烈要求印行国外版,但一开始有两个障碍,一个是原书本来是 “内部发行”,另一个是国外版的出版缘由、前言后记不知该怎么办。前一个事儿本来好办,后一个事儿也因为林彪署名的《再版前言》迎刃而解。1966年12月15日,“中央文革小组”召开会议专题讨论语录发行问题。会议决定由人民出版社将总政版语录予以再版。 1966年12月16日,署名林彪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从此,《毛主席语录》正式出版,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公开发行。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小红书”是没有“定价”的,《毛主席语录》多以公费购买为主,大都免费分发或以会议文件及奖品等形式发送给个人;有的也作为礼品相互赠送。有人甚至在子女结婚时,将语录作为陪送“嫁妆”送与子女。因此,社会上对毛泽东语录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毛主席语录》一再被加印和翻印。
有数据显示,从1964年5月到1979年2月,全国共正式出版汉文版《毛主席语录》80余种,少数民族文版40种,世界语版1种,盲文版7种,外文版近百种,总印数达10亿册。这还不包括各种国外自行翻译出版的“小红书”。这应该是除《圣经》以外发行数量最大的出版物了。
于是这张照片就能看懂了,这是南京某新华书店工作人员为新版“小红书”的发行业绩上街“报喜”呢。
杨浪读图:1967年年初,由于上一年夏秋之际北京的接见和全国的“大串联“,全中国的青年学生都拥挤到了首都,造成了全国铁路系统和北京社会秩序的大混乱,政府不得不在这一年冬季宣布停止“大串联”,号召“就地闹革命”。而因为运力不敷,宣传系统通过褒扬某市青年学生“步行串联”的方式,鼓励滞留在城市的人自行回到居住地,于是“徒步长征”成为此时的一道社会景观。
小索的这个特写正是那时“步行长征”的标准装束,她也应该是这个时候跑了趟京津公路,留下了这些照片。
这一组照片明确标明拍摄于1966年5月1日,而且肯定是在当日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的游园活动中。这是一个特殊的时刻:上一年的年底,罗瑞卿大将已经被整肃;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已经发表,彭真“们”正在试图按老思路来“领导”一场新的政治运动,但“伟大领袖”却在酝酿着一场巨大变局。
此后半个月,中共中央即通过了 “5.16”通知,决定开展“文化大革命”。还有两个半月,毛便开始连续八次接见“红卫兵”,掀起了文革狂潮。1966年5月1日的这个时候,正是满城政治风雨但文革高潮尚未到来的时候。再过几个月,“大头娃娃舞”就会成为“四旧(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旧文化)”的象征从舞台上绝迹。
那一年的五一节过的格外隆重,当时我们被安排在景山公园进行“跳皮筋”表演,是上千人在公园里跳啊!那一天的一号嘉宾是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周恩来、宋庆龄、朱德等陪同其参加了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游园活动。有记载的参加当日活动的有上一年归国的前国民党总统李宗仁,还有来自越南、朝鲜、委内瑞拉、几内亚、坦桑尼亚、尼珀尔、柬埔寨等外宾在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游园。
所谓“游园”,就是有组织地在公园里分场地进行文艺表演,然后组织各界观众前来观看。因此,作为法国外交官的小索也躬逢其盛。
哦, 1967年一个普通的秋日,这是苏州。
如此多的人群排列,再看人群的装束,应该是那次十一游行靠末尾的队伍,正等待出发。那几位出列的人或许是去找厕所的?
拍摄位置应该在城区边沿。那么宽的马路,但路上没有无轨电车的电线,还有很高的烟囱,路边建筑不高,地点像是当时东直门外一带。
这里的人有戴袖章的,也有胸佩条带的,没有军人管理,依然那样规矩,看样子肯定是外地来京的人。
正阳门北京人俗称前门,迄今已有600年历史。现存的前门建筑包括正阳门和它南侧的箭楼,这是北京城内城正南方向的门,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箭楼在1900年义和团拳民焚烧前门外大栅栏时被飞溅火星引燃烧毁,正阳门城楼当年冬天因隶属英军之印度兵在楼内燃火,被全部焚毁。原来在正阳门和箭楼之间有用于防御的瓮城,为改善交通,瓮城在1915年被北洋政府拆除。文革前夕设计地铁通过线路,有计划拆除前门,1965年经周恩来批示,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得以保留。1949年后,正阳门一直被部队占用,1980年腾退。
新中国成立后,曾对正阳门城、箭楼多次维修:1952年对正阳门城楼进行拨正加固,1957年城、箭楼装设避雷针,1976年唐山地震,正阳门城、箭楼受损,1976年至1978年对城、箭楼进行大修,1989年对箭楼进行修缮,1990年1月21日对外开放。1991年对正阳门城楼进行大修,对城楼内部进行装修,于1991年7月1日恢复,对外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内边缘墙壁上标语“学习十六条,熟悉十六条,掌握十六条”,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决定共分十六条,阐述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目的、斗争对象,及采取的方式和有关政治规定。这是继“五•一六通知”后,从全局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
环境是火车上的软座车厢,估计是小索到苏州或者南京的旅行之始。因为“涉外”,所以车厢里挂的标语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国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因为是给外宾坐的专车车厢,所以座椅、座套和枕头的抽纱都是崭新的。从行李架上看,陪同人员都在车厢的另一头,外宾坐在小索拍照的这个位置。
开始,列车员用电喇叭进行宣传,然后是舞蹈,看动作,既有表示斗争的“挥拳”,也有表示歌颂的“托手”。文革初期,高度的政治情绪中出现了一类歌舞型的仪式行为,后人统称为“忠字舞”,更有记载在列车中间停靠时要旅客们下车一起跳“忠字舞”的。这类舞蹈是什么形态,看看这组照片就是了。
(澎湃新闻经授权摘编自《中国记忆,1966》,摄影:索朗日•布朗,释图 :杨浪,山西人民出版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