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年沙龙|数字未来社区,怎么设想,如何实践(下)
随着ICT技术发展,数据和信息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复杂的城市网络,包括信息、能源、交通、医疗、教育、消费等要素网络,促使城市向更加复杂的方向演变。相应地,数字城市与未来城市的讨论与实践愈加热烈,并延展至社区空间与组织层面的人本尺度。国家与上海的“十四五”规划,均对数字社区提出多项要求,包括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数字社区治理能力、数字赋能社区创建幸福家园等专项内容。
同济大学近日组织了一次以“数字未来社区”为主题的论坛。通过研讨数字赋能未来社区,从不同层面解读未来社区的发展。同时站在多学科视角,思考教育和实践,进一步明确未来教学、实践与科研方向。这些不同学科教师的想法,可以给城市社区管理者、从业者和学习人员以很好的启示。
2021年2月,上海弄堂。本文照片除注明外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未来社区的畅想
刘超:数字未来社区可分成三个阶段:从近期看,数字社区是一种可感知、可判断、可参与的线上线下共融社区;从中期来看,人机共生成为现实,某些研究如已进入实践环节;远期看,可能会实现生命和空间的共同孪生,生命脱离碳基的形式,进入到虚拟的空间。数字社区是未来社区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根据吴志强院士的定义,智慧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形式,是数字发展的终极目标。
未来社区的理念更强调一种发展方式和组织方式,体现当地人居价值观,当下的未来社区重点任务有三方面:一是“零碳化”,实现能源高效和清洁利用;二是社区服务设施人性高效,回归人本需求;三是线上线下共融,实现共现空间Digit-Space。
刘洋:未来社区可能更多关注,如何用诸如区块链等技术,让社区产生的价值留在社区。现在社区中产生的价值并没有反哺社区,孕育社区自身的生态系统。需要我们设计一种机制,能动态匹配需求,让15分钟生活圈内的居民产生的价值回馈留在社区。维持这样的动态机制,比如一种政策,让高知、有活力的人群留在社区,知识反馈社区,共创共智共享一个有机的社区生态圈。
赵蔚:就近期的未来社区而言,数字助力社区更精准发展,让问题矛盾更聚焦,规划应对更切合问题。正如前面老师提到的数字平台,可以让居民参与决策,进行交互的社区设计,技术辅助设计,进行方案评估。所以我强调的是精准化,互动性,以及快速帮助人们理解并参与到设计过程中。
2020年5月,人在夜晚沉思,手机照亮脸庞。
晏龙旭:年轻一代十分支持数字技术共享,可能老一辈的人觉得这些没用。在经济学角度,社区产生的利益仅服务本地,会导致整个城市效率下降。从城市和区域层面看,技术发展对不同地区影响也不同。比如,外卖行业的兴起对传统商业中心不利,但对某些小街道却有利。规划一方面关注的是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更应该揭示技术对谁是不好的。这或许也是规划天生的公共利益属性。
翟宇佳:未来不一定有社区的概念。现在的社区是地理层面界定,未来可能是在虚拟层面。因为社区是基于不同群体的差异而存在。当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open space)在城市空间中变得均质,社区或许不复存在。
刘骝:关于未来社区,对新技术的使用还是要回到应用场景。比如,在未来无人机更普及的情况下,一体化交通如何规划,无人机怎样送货上门,是否需要单独为其规划交通路径?此外,如何降低噪音、避免与建筑物碰撞等问题都值得研究。从生活舒适度的角度,还可考虑利用智能系统帮助居民自动处理并收集垃圾等。
杨辰:社区的存在是基于相同价值观和认同。在这一角度下,难以想象没有社区的未来。社区会一直存在,但可能换一种形态。现在存在的普遍争议是,数字和智慧会让资源更集中,还是扁平化。
电影《头号玩家》中,我们看到未来资源分配的一种新形式,数据成为新的社会分层以及社区权力分异的工具。有的人只能成为数据供应方,而不能使用数据。于是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社区和国家是相对的。未来,在国家数字化治理下,社区究竟是更加扁平化地被动接受、被管理,还是能和上层管理单元更好地沟通,都值得我们思考。
2020年春,上海公园,孩子与塑像。
未来数字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与运维,专业如何转变适应
沈尧:根据我个人经验,其他学科,如软件工程领域的城市智能场景目前主要集中在监测预警系统;而城市规划,或者建成环境领域则更关注理论和本质问题,如城市智能是什么,什么样的社区是好的?社区是否是一个公民的社区?这些价值判断议题,对于未来数字社区的贡献是多元的,互补的,当然仍需要跨学科整合。
未来的数字社区建设也许并非总是振奋人心。比如,“数据难民”以及“digital minority”等的出现,让我们反思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及空间成因。数据化的程度也许会成为所有人新的社会标签。社会也会出现新的阶层与分异。某类人群也许会因数据算法的助推而被动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些弱势群体也许不限于老人和小孩,这些当前能想到的“缺席者”,更可能是我们以前未知的人群。如何定义,识别这些可能的弱势群体,也是我们在尝试做的研究。
2020年春,上海黄浦江边。
杨辰:对于多学科共建,要看情况确定主导角色。技术环节不是规划强项,规划师强项在生活方面,研究社区成员、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规划最初脱胎于建筑,但由于涉及方向不同,又向不同学科转变。比如,在社区研究方向就倾向于社会学等。规划师的不可替代作用包括:生活方式的研究,与生活需求有关的资源,社区资源的发掘应用于评估,更擅长协同合作。
刘骝:ICT部门关注的智能,通常反映在可计算性和精确性上。由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其内部规律往往难以被完全定量化。涉及城市管理决策时,规划的作用就凸显了。基于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的观点,在设计中引入不同技术手段,目的依然是为了营造更宜居的社区。
翟宇佳:需要分阶段讨论。首先是环境营造阶段,第二是运营管理阶段。在环境营造中,是我们主导,但在运营管理阶段,可能数字技术人员起更重要的主导作用。对于专业转变,代码学习可能是必要的,python的课程已逐步普及,这像几十年前的英语,可能以后会成为一个普遍要掌握的技能。
2020年夏,上海社区中的TNR项目,流浪猫投食处。
晏龙旭:规划师在其中起指导作用。除了管理环节,建筑规划景观从设计出发的特性,赋予他们特有的愿景感。从场景设计到系统化描述,能叙述一个完整故事。但开展这些工作,首先也要了解技术。对于专业转变,课程和知识的转换很快,代码学习并不是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学校的体制如何支持,特别是经费使用。后台、前端、可视化团队的搭建需要大量经费。这也要求学校考虑,环境如何创新,体制要怎样改革。或许近期,我们应该更开放一些,与产业界合作。但产业界想要的创新,是很功利的创新,他们需要商业化。而高校所做的创新,不应是那么功利的,应该是对社会不可缺少的。
赵蔚:规划师不可替代。每个技术都有自己专攻的方向,但整合是靠规划师。规划师会对社区有很完整的理解。某些城市大脑的建设,没有规划师参与主导,更多是技术上从机器学习反馈和思考,缺少对未来的设想,没有前瞻性。规划师能有前瞻性。此外,与ICT部门进行沟通时,我们规划专业应更多关注目标的指标化,因为他们更关注计算,而指标有利于快速计算。
2021年2月,上海居民楼里的消防设施。
刘超:过去十年,城市相关专业进步非常快,有指标量化的体系,现在具备跟信息技术团队沟通的能力,但这些能力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到。实际工作环节,规划设计的强项在于对空间、人的把握,与领导和民众的沟通,以及整体架构。当然,传统城市相关专业需要做出巨大转变,学习跨学科的体系。就像一百年前,城市发展被汽车通行的道路基础设施改变一样,今天城市的发展正被“大智移云链”等新型基础设施重塑。
MIT在2018年建立的城市和计算机交叉学科是很好的先例,城市信息学成为城市研究前沿方向,美国的城市规划地位从原先的夕阳行业逐步复苏。我们也可设立跨学科的教学体系,让信息技术赋能城市发展和规划,同时让城市研究的洞见指导数字城市与社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同济大学近期在上海市五大新城的数字转型规划建设导引上有所共识,深度跨学科合作刚开始,还有很长的道路。
未来数字社区,可有哪些场景设计?
邵钰涵:对于场景,我们也可突出可移动的、组合式场景设计。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口变化和社区需求。同样,设计过程也应是交互的、变化的。
赵蔚:场景设计其实是对应需求的。人的需求是本源,是内生动力。我第一次看到场景设计是在浙江未来社区,提出了有关“衣食住行”的八大场景。场景设计应该有层次,从微观小的场景到大的宏观场景,我们应该规划有层次的场景系统。
晏龙旭:传统规划设计理念、方案面对的更多是新城建设,而现在多是城市更新项目。所以场景是现在设计的基础,比如,很多城市设计都会用场景关注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如何更好地生活。未来应关注的,与其说是场景设计,不如说是怎样才是更好的场景,以及如何清楚描述这些场景。我认为的更好场景,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近”和“美”,前者指可达性,后者指生活各方面。
刘骝:规划师更关注人的需求,也会研究更宏观的新架构,并考虑规划的方法如何与需求的场景相互融合。这一过程中,可能会运用新技术,如通过AR平台将虚拟与现实结合,向公众展示真实和设计场景,并收集反馈来完成评估。建立交互平台可促进公众参与,有利于规划师分析需求并进行评价,从而利用准确反馈为规划决策提供更多支持。
2021年2月,长风公园,孩子回头张望。
案例讨论
以同济新村为例,老公房社区的数字化如何实现?重点关注停车问题、老龄化问题和居民参与环节三方面。
同济新村。分享者供图。
1、同济新村存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数字化的社区应更好地服务老人。通过研究社区中的人如何运用设施,量化社区设施的使用强度,并将社交数据与建成环境数据进行匹配,来支持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和服务设施配置,智慧化解决老人买菜、就餐、医疗和出行的实际难题。针对老年人对信息技术接受滞后的问题,数字社区需要提供无感化、日常化、零门槛的数字服务,比如一键化服务响应系统设计。
2、停车难问题可通过数字化平台和协调机制创新,实现社区内外资源共享与整合。比如,白天社区停车需求下降,可部分对外开放停车位,满足周边商业办公停车需求;夜间商办停车需求下降而社区停车需求上升,小区可利用周边联合广场的停车场,这种共享在不同时间段上结合,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无车化是另一种发展方向,可以通过管理机制的改革,补偿不买车的户主,提升十五分钟慢行圈服务设施水平,引导无车化发展,鼓励绿色共享慢行交通。
3、社区治理方面,重点关注高空抛物、楼道堆物、群租安全、电动自行车等风险问题。通过三维空间、实时多源数据的监测与预警,避免安全问题发生。鼓励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治理,营造家园归属感,比如建立一个location-based decentralized(基于位置的去中心化的)社区应用,帮助居民高效反映社区问题,实现社区规划以人为本,社区治理落实到人。
嘉定新城某新区小镇。分享者供图。
以嘉定新城某新区小镇为例,未来社区的数字化如何实现?重点关注未来生态、数字空间和产学研融合三方面。
1、未来这里的土地和场所的功能是复合的,探索产学研商住弹性融合的时空共享组织方式。适度的共混合组织是未来城市组织活力的基础。将生产和研究的不同环节链打断通过远程连接,在一定区域内分别和商业、居住、绿色等空间需求组合,包括社区制造、工业研发等混合商业的活力组合。
2、新城新区的未来社区可以作为未来线上线下空间融合的典型示范,打造空间数字化的场所,通过增强人群存在感、沉浸性、社会交往的丰富性、和媒介无感化强化数字化语境下的空间内涵,打破空间体验和叙事的线性逻辑。或者通过打造数字空间化,将各类传感器、大数据平台和不同终端等数字设施应用在建成环境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建立智慧城市空间,丰富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
3、创建高质量、低排放的未来自然友好典范社区。通过改善人和城市与生境之间的关系,构建水等资源的闭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等,具体包括:使用新能源系统、能效提升设计,污染物及废物处理本地化、生物多样性友好设计、社区农业花园营造等,融合数字技术提高生态友好性和社区环境质量。
注:以上案例讨论内容不作为任何实施方案依据,仅为学术探讨。
讨论参与人:
刘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党委书记;景观学系 教授;上海市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王桢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党委副书记;建筑系 教授
张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 理事长;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赫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刘骝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刘洋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讲师
沈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助理教授
邵钰涵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 副教授
杨辰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晏龙旭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助理教授
赵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副教授
翟宇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系 副教授
记录人:刘泽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硕士研究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