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谭伯牛:曾国藩为何不把李秀成自述原稿上交?
【编者按】
曾经辉煌一时的太平天国经过内乱之后,后期的军事领袖当属年轻有为的李秀成和陈玉成,但是大部分人对于他们的了解基本还停留在教科书中的描述。其实在史学界,尤其是围绕着李秀成被俘之后所写自述的真伪问题,还一度有过激烈的争论,乃至成为谜案。
2015年1月8日,晚清史学者谭伯牛在北京三联书店出席沙龙活动,谈《天国之秋》与晚清中国。经授权,私家历史整理摘录了部分精彩内容,主要是关于李秀成和陈玉成的评价问题,以下为演讲原文。
英王陈玉成比李秀成更早一点遇害。湘军前后有几位名将,比如塔齐布、李续宾、李孟群等,但除了塔齐布,其他人几乎全死在陈玉成手里,因此可想而知他打仗的高明和勇猛。陈玉成为太平天国创立了很多阵法和战法,当时他的外号叫做“四眼狗”,这是反动的清朝地主阶级为了诬蔑而给他取的外号,因为他的眼睛每边上都有一个疤痕,所以叫做“四眼狗”。湘军官员在书信往来中的“狗逆”,一般就指代陈玉成。
但湘军对李秀成的称呼就要文明得多,很多时候他们称呼李秀成为“秀佬”,比如曾国藩和胡林翼,他们都很尊重他。而这种尊重就体现了他们在湘军心目中的地位,表明他们的作战有很多神来之笔。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人有一次合作,把湘军的主力六千人全部围歼在合肥边上的三河,那是湘军受到的最大一回挫折,所有精锐部队包括曾国藩的一个弟弟也死在里面。当时湘军所向披靡的一支军队居然被两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活活摁死在那儿,所以湘军对这两个人都是很敬佩的。
陈玉成与李秀成从我个人来说,我还更喜欢李秀成一点,为什么?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李秀成留下了自述。我们对历史人物的所谓爱憎有时候就是很随意的事情,如果陈玉成也被湘军活捉并让他从容写一封自述,说不定我们也觉得陈玉成这个人不错。
因为假如一个人真正在军事上很有造诣,并且个性强烈,你给他说过几天就要对你执行死刑,然后让他写个东西来表明一下心迹,那个东西绝对是非常精彩的,所谓心血铸成的就是这个东西。当然这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谈这份自述时的后见之明,那种情况对当事人李秀成来说还是比较残酷的。
李秀成的供书其实应该叫做供状,当时湘军把他抓住之后让他连续写了几天,每写好一封就交上去。曾国藩有时看过之后,发现有些东西写得不详细,或者有遗漏的还要临时去问他。
比如说咸丰十一年的那次战役,就是刚才我讲的围魏救赵,李秀成是负责南岸的进军,在路上要经过安徽的祁门,而当时曾国藩自己就在祁门,李秀成离他只有十几公里的位置,结果却突然绕开那个地方走掉了。那么,曾国藩就特意问李秀成:你当年在祁门为什么不继续进攻啊?李秀成回答得很好,说当年不知道你在那儿,要知道中堂在那儿我肯定要进攻,就不去武汉了。其实当时曾国藩的遗书都写好了,把宝刀放在面前就准备自杀了,结果七八万军队突然一下子绕过这个地方,所以要不是抓住李秀成的话,曾国藩可能就问不到这个话。
值得一提的是,李秀成在自述里还写到李鸿章攻打苏州的事情,当时苏州的守将不是李秀成,而是李秀成的一名爱将。那么当湘军抓住李秀成的时候,李鸿章还在苏州那边,但是李鸿章本人也特别八卦,他对李秀成的自述特别感兴趣。于是,每天李秀成写完之后,李鸿章就派自己的助手把它赶快抄下来,送回苏州,他就在那儿看连载,他最关心的当然是李秀成关于苏州攻防情况的回忆。
但李秀成根本就瞧不起李鸿章,他说苏州之所以攻不下来,主要是因为李中堂手下有一些“牛毛鬼子”。就是说那帮洋人,那帮无赖,外国人里面的无赖,李中堂就是因为有那些人,有大炮,所以我们才打不过。
当然,李鸿章一看就很生气,写信给曾国荃说李秀成这个人不地道,我有洋枪队,太平天国也有洋枪队嘛,我又不是靠洋枪队打赢他的。其实李秀成的这番话是很微妙的,因为万一这份自述被送到清廷,清廷论功行赏的时候就会觉得李鸿章主要还是借力于洋人,自己的军队实力不行,李鸿章当然要考虑李秀成的话对他会不会有影响。李鸿章是不能去修改供词的,他只能发点牢骚。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当年李秀成写供状的这么一个场景。
曾国藩对李秀成的供状做了一些删改后,就把它另刻一份送给朝廷,他等于没有把原稿交上去,因为原稿确实也需要编辑,李秀成有很多都是别字,加上方言,又比较潦草,所以要经过整理抄写以后送给北京。
李秀成亲供手迹但是清廷因此也有一些顾虑,想曾国藩为什么不把原件也交上来?因为太平天国别的东西基本上交的都是原件,可是曾国藩就是没把李秀成的原件交过去,这就是所谓关于《李秀成自述》真假的遗案,但其实这个东西一直留在曾国藩家。后来曾国藩的曾孙、曾孙女姐弟俩把这个东西带到了台湾,1960年代台湾就把这个东西按原样彩色影印出来了,而大陆这边可能要等到前几年岳麓书社才按照台湾的影印本把李秀成的自述原稿出版了,其实现在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而在此之前,罗尔纲先生早就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他有本著作《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对李秀成这份供状做了很多注释。我觉得读者要看的话,应该看罗尔纲先生的注释本,因为光看原稿,大部分人可能有的地方还是看不太明白,所以看那个注释稿可能更好。
罗尔纲《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增补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注释稿里李秀成只要求一点,就是请求把他放出去,因为当时右天王已经跑掉了,但太平军还有十几万的军队正走在从江西到广东的路上,湘军、淮军对他们围追堵截。李秀成说如果放他出去,他就招降他们。当然里面还讲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十个原因,也有其他一些条目放在里面。
但这些严格说都不犯忌讳,所以为什么曾国藩没有把李秀成自述的原稿交上去,我觉得还是一个很普通的解释,曾国藩没有别的,就是觉得李秀成有些话太啰嗦,有些也是无关大体的话,比如反省天国为什么失败这些话就不需要交上去,至于李秀成招降不招降,那个我觉得曾国藩当场就把他杀掉了,所以觉得这种话也没有意义,就没有写到里面,我觉得在这方面没有后人想象得有那么多阴谋论在里面。
因为如果真有阴谋论,这份自述又不是曾国藩一个人看到的,在他看到之前有木刻和抄手,大家都看到过,他如果觉得里面真有很多特别敏感的东西,那就更应该交出去,而不会藏在家里,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既然能藏在家里,又是大家都看见过的东西,就表示这份自述没有什么值得掩藏的秘密在里面。
至于李秀成后来去招降,有的人又讲,他是不是想借此煽动曾国藩造反之类的,我觉得这都是脑洞开得太大的一些想法,都是歪歪看多了。因为李秀成在那个时候,他招降的目的就是希望那些从广西出来的老兄弟们能够少死一点,现在明显大势已去,他去招降,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叫做充满人道主义精神,我觉得这是完全正确的。李秀成认为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太平军没有必要再继续造反了,因为在作战过程中,湘军这边就不断发免死牌,只要投降的都给一个免死牌让你自己回家去,现在也照样可以发免死牌给这些人,所以李秀成希望招降是这个意思。
当然,李秀成自己也知道他肯定是死路一条,不会想奢望自己去招降还能怎样,他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广西兄弟,因为他知道继续造反肯定是死路一条,觉得没有必要再把这些人的生命浪费在绝望的事业里了,干脆还是去招降好了。最后,只是曾国藩没有接受他的提议,因为胜者就是要斩尽杀绝,不会让你这会儿投降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