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记者拍遗容惹争议,深圳晚报凌晨发声明向姚贝娜亲属致歉
【编者按】
病魔令姚贝娜走得并不安详,英年早逝拨动人心。然而,离去后的喧声,却触发了人们更为敏感的神经。
1月16日,著名青年歌星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扩散在深圳病逝。圈内人士、歌迷、网友纷纷点蜡,祈祷她能安息。然而,手术室里的不和谐一幕却打破了此刻的宁静与肃穆。
深圳晚报三名记者穿着医生工作服进入手术室,对姚贝娜遗容进行了拍摄。
此事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1月17日凌晨,事件见证者、姚贝娜经纪人微博账号@博宁099 最先公开“发难”,该经纪人在微博里连发两文诘责深圳晚报,甚至不惜爆粗口,“SZ晚报!我X你们祖宗十八代你们有没有做人的底线!你们干的那些龌龊的事!你们对得起姚贝娜捐献眼角膜吗?你们对得起她的爸爸妈妈吗?我希望所有有良知的人们都转起来!曝光他们的行为!”
随后,姚贝娜生前所属公司——华谊兄弟音乐公司发表声明,要求对深圳晚报相关责任人及姚某某医生进行严肃处理,该公司保留法律追诉的权利。声明还指出,在姚贝娜家人及公司从未授权的情况下,深圳晚报便擅自以姚贝娜光明基金的名义向社会募集捐款。
17日晚上10点多,华谊兄弟公司总裁王中磊在微博里表明其个人态度,他写道,“面对姚贝娜的噩耗,两家媒体的报道一个选择了高级一个极尽龌龊!”对于此条微博,不少网友留言认,“高级”报道,指某电视台在常规娱乐节目中,用专题片插播的形式,缅怀姚贝娜;“龌龊”报道,即是深圳晚报记者在采访时,使用了不当的操作。
针对上述批评与谴责,舆论场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闻报道有道德伦理的尺度,其底线在于人性,媒体不能以生产内容为理由,不顾对象感受;另一种观点是,记者的职业操守在于尽可能地为受众呈现事实,既是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受众需要。
获得过“普利策奖”的新闻作品《饥饿的苏丹》,也成为各方争议的有力佐证。这是一幅令人震惊的图片: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图片为世界展现了苏丹饥荒惨状,其作者却备受指责,最终选择了自杀。
这一原本存在新闻课堂上的学术争议,从学术界蔓延至网络,让该事件迅速成为舆情热点。究竟新闻伦理、专业操守的尺度该如何把握,或许应有更大层面的讨论。不过,记者假冒医生身份进入手术室偷拍遗体,的确是此次大争论的导火线。
1月18日凌晨,深圳晚报在其新浪官方微博刊发声明,向姚贝娜亲属及相关方面致歉,声明全文如下:
声明全文
2015年1月16日,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病不幸离世。失去这位美丽、杰出的歌者,我们悲痛惋惜,心疼不已。
针对有人质疑记者采访方式不当的问题,经本报调查核实如下:1月16日下午19点左右,深圳晚报记者确曾进入临时手术室拍摄眼角膜手术过程。当亲属表示拍照不妥时,记者当即删除了所有照片,此举获得姚父谅解。此后,本报与姚贝娜亲属一直保持持续沟通。
我们对此给亲属、歌迷和网友造成的困扰和不安,表示诚挚歉意!
姚贝娜生前一直热心公益,离去之后捐赠眼角膜,使他人重获光明。受其义举感染,深圳晚报、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市慈善会晓明眼库基金、成都爱迪·斯里兰卡国际联合眼库于昨日共同发出成立“姚贝娜光明基金”的倡议。看到该倡议后,姚父向深圳晚报表示,感谢歌迷和读者对贝娜的关心和挚爱,考虑到贝娜刚刚离开,想让孩子平静地走,他们不希望在此时成立这一类的基金组织。
为尊重姚贝娜亲属的意见,深圳晚报、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市红十字会、深圳市慈善会晓明眼库基金、成都爱迪·斯里兰卡国际联合眼库决定撤回该项目的倡议。
对于已经向深圳红十字会及深圳关爱行动基金会账户捐助的两笔款项,我们将予以退还。谨此向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深圳晚报
2015年1月18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