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谈︱王建革:松江鲈鱼早变味,江南不再是“水乡”

澎湃新闻记者 于淑娟
2015-01-31 09:5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编者按】

        2015年1月1日起,国家正式施行新《环保法》,此法被视为史上最严环保法。所谓环境破坏,一方面体现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则体现于生态破坏。之所以会发生环境破坏,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有关,反过来环境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说,传统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即对环境生态发生作用,使其变化。然而传统时期的战争破坏等,事实上,并没有形成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崩溃,相对而言,真正的损害更多源于人在和平时期的愚昧。

        谈起江南的生态变化:鉴湖的消失,吴江的成陆,黄浦的改道,都是过度开发和过度占有水面引起的。尽管这样,江南也因此改变而养活了更多的人,生态环境没有遭受到质的破坏。真正的挑战来自于20世纪到21世纪的改变,城市的扩展使江南面临的挑战高于以往任何时期。

        近日,王建革教授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讲述鉴湖、吴江、松江鲈鱼等典型江南景致的历史变迁,令人不禁发问:何处是江南?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王建革

        澎湃新闻: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为何能有此美誉?

        王建革:唐宋时期就有这样的表达,之后便家喻户晓,一般是来形容苏州、杭州的繁荣、富庶,风景优美。

        不过,认真讲来,我以为从唐宋至于明清,随着江南地区的开发,这句话的内涵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苏杭”所指代的地域以及“天堂”所表达的景观都不一样了。

        太湖以东的长江三角洲是江南代表区域,特别以吴淞江为中心,是最经典的江南概念区。六朝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地位在经济、政治与文化和环境上,与长江中游是相当的,所以庾信的《哀江南赋》,描述的是一个很大的江南地域。以后,江南的概念越来越集中于长江三角洲。

        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但是,我以为,唐代以前“苏杭”指代区域的意味更重,也就是长江三角洲。到宋代以后,特别是伴随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兴起,“苏杭”指代城市的意味更重,也就是苏州、杭州。

        唐代说江南好,是以其自然生态与农业生态为主。早期江南生态良好,具有极佳的丰水环境,到唐代呈现的是一派壮美的景观。自宋而后,至于明清,江南农业生态环境成熟,兴建了不少城市园林,城市的作用日益凸显,人文景观更加突出。这时候说苏杭是“天堂”则是重在其经济富庶,文化繁荣,以及优美的城市景观。

        宋以后的江南之美与江南水乡生态的变化、苏州、杭州的城市发展,以及大运河的作用、文化人的经营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澎湃新闻:从宋以前的“自然美”到明清时期呈现出的“人文美”,江南水乡的生态景观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王建革:最主要是水环境的变化,简单地说,从大水面变成小水面,农田从大圩变成小圩。这个过程历时近六百年。

        先说早期江南的水和田是什么样的。

        整个太湖是个碟形盆地,西面的水由高向低流入太湖,东面的水以涌涨的方式通过吴淞江向东流到地势高一些的冈身地带,然后再由高到低排入大海。水流以溢涨的方式外流,看起来好像是排水困难,实际上则是充分滋润了太湖东部地区土地。这也是江南成为“鱼米之乡”的优越条件。

        
古代太湖流域地势图

        早期江南的农业生产以火耕水耨的方式进行。这种“火耕”不是伐树的火耕,而是体现在烧杂草上。整个江南就是一片沼泽地,人们先在地势较低的地方耕作,在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堤上有闸,平时御水,旱时放水。这种做法叫“圩田”,汉代即有,唐代时已经很发达了。

        宋以前,人们多是循着自然水道改造水利,所以圩田面积大。这样发展起来的农业区,最早是在苏州、钱塘一带,其后是常熟、松江。当时江南最大的两个水面,一个是鉴湖、一个是吴江(吴淞江)。相较之下,今天我们看到的西湖在那时实在不值一提,面积小,景色也不美。

        唐前期很少有诗人歌颂江南。刘禹锡在长江中游留下许多岸景描写,但在吴淞江留下的诗句却是这样的:“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江草带烟暮,海去含雨秋。”还有,杜牧的《泊松江》:“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风波湖雨一相失,夜泊横塘心渺然。”可以看出,那时候的江南就是茫茫然一片水域,有塘有浦,圩中有人家,这与明清时期的江南景观太不一样了。  

        澎湃新闻:那么,吴江、鉴湖两大水域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王建革:这两个水面是怎么消失的?宋代以后,国家水利,首重运河。为了保证运河水道的疏通,而选择横截水流,河道淤积加强。淤积多了,又继续挖河疏浚。吴江和鉴湖两个大水面的消失,也与此背景相关。

        北宋时,吴江县城被吴淞江所分隔,百姓往来靠船只摆渡。于是,有人建议募款修桥,此后便修建了吴江长桥。先是木桥,元代时改建为石桥,有几十个桥孔,明清时期又历经多次修建,这座桥也叫垂虹桥。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这么说:“插天带东势嵯峨,截断吴江一幅罗。江北江南连地脉,人来人往渡天河。龙腰撑云渔舟去,鳌背高驰驷马过。桥上青山桥下水,世人曾见几风波。”可见,吴江长桥横跨湖泽的磅礴气势。

        然而,修筑堤岸、建了长桥之后,经历长时间的自然变迁和人为改造,使得吴江长桥周边地貌逐渐改变,湖泽河港多数填为平壤,滩涂上升为陆地,农田开垦加强,水域变小。吴江区逐渐陆化,成为农业区。

        
吴江垂虹石桥

        再说鉴湖的历史变迁。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会稽太守马臻率领民众在南部大规模筑堤挡住下泻的洪水,这条人工大堤拦截了会稽、山阴两县三十六溪之水,形成了周长三百一十里、宽约五里的狭长形大湖,这就是号称八百里的鉴湖。在唐代,鉴湖之美远高于西湖,有大面积的荷花。

        后期,由于钱塘地区修建海塘,鉴湖任人破坏,到宋代浩荡的鉴湖就不复存在了。这以后,西湖才因其山环水抱的环境,地位逐渐提高。

        这以后江南的水环境与水乡生态向另一个方面发展: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成熟,小农经济、城市园林、桑基渔塘兴起,就呈现出明清时期的江南景观。虽说,就自然景观而言,其质量在下降,但是经济更加繁荣。        

        澎湃新闻:您曾做过研究认为,在江南水乡生态的变迁过程中,唐诗宋词中所描绘的松江鲈鱼在明代时已经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王建革:莼菜鲈鱼是江南美味,这在文人诗赋中有不少描述。但事实上,唐宋诗歌所称颂的美味的鲈鱼在明代就没有了。今天复旦生命科学学院也在恢复、保护松江鲈鱼,这已并非是唐宋时期人们所说的松江鲈鱼了。

        松江鲈鱼是一种降海洄游型鱼类,产卵场在潮间带,产卵期为二月中旬至三月中旬,一般雄鱼先达产卵场,钻入牡蛎壳堆成的洞穴中,等待雌鱼前来产卵。繁殖后雌鱼离去,至近岸索饵,雄鱼护卵,需要在洞穴中逗留一段时间再到近岸索饵。

        早期江南湖泊众多,鱼的种类也很多。吴淞江外口与冈身外围地带曾有良好的产卵环境,松江鲈鱼的减少正与这种丰水环境和产卵环境的改变有关。由于这种松江鲈鱼对吴淞江水域条件的敏感,所以非吴淞江水域的周边地区没有珍味松江鲈鱼。

        简单地说,珍味松江鲈鱼聚集地位于吴淞江与太湖相接之处。原本吴淞江非常宽泛,许多地方没有筑堤,江身是一片宽泛的水域。昆山低地水流漫流,有丰富的饵料,利于鲈鱼的繁殖与成长。元以后吴淞江淤积加剧,治水者人为改变了昆山一带吴淞江河道的主干河流地位,也改变了太湖以东水网的水流方向。吴淞江河段虽然保存,但水流细微,松江鲈鱼基本无法洄游;黄浦江段水流湍急,也难以洄游。珍味松江鲈鱼从此绝种。

        明代陈鉴在记载江南名鱼时,明显没有记到珍味松江鲈鱼。“又有菜花小鲈,仅长四寸而四鳃。产松江,苏子所谓松江之鲈也。”这是他对当时松江鲈鱼的记载。这种菜花小鲈是宋代就有的差味松江鲈,珍味松江鲈鱼消失后,差味小松江鲈逐步被称为松江鲈鱼,并在近代成为鱼类分类学上的松江鲈鱼。其实,后来被视为“松江鲈鱼”的这一种差味小松江鲈分布于全国各地,不是古代的那种只存在于吴淞江的松江鲈鱼。宋代的松江鲈鱼,那才是代表当时江南的美味。

        因江南水乡生态的变化而发生的植物、动物景观的变化也并不只此而已,松江鲈鱼只是一个典型案例。        

        澎湃新闻:请您具体谈谈水乡生态的变化对江南社会的影响。

        王建革:就从身边说起。安亭属于现在上海嘉定区,这是明代归有光的家乡,他曾有一段话这么说安亭:

        安亭镇在昆山东南偏,以北三区石田,岁收于他乡最下。往者周文襄公特为优假;规画县赋,以岁布予之,务纾其力,民以乐业。其后,县官克去岁布,敛以常额,会水利益废不治。田高,枯不蓄水,卒然雨潦,又无所泄。屡经水旱,百姓愁苦失业。然有司习闻其贫下,凡议宽恤,犹先三区云。

        你可以发问,这明明是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屡经水旱”?原本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又怎么会收成不好,影响岁课?这与前面所说的人工水利、农业生产都有关系。因为人工水利不考虑自然因素,加上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导致江南地区向外排水的速度加快,而海潮上溯河道流进遭阻,潮水灌溉大大减少。原本江南的丰水环境非但水变少了,而且呈现土地旱化,整个地区对旱涝敏感度明显提升。

        
吴淞江下游高地图

        土地旱化,种水稻不行,那么就种棉花。棉花这种作物不怕旱,但是怕水。所以,一旦雨量增加,棉花就会受灾。于是,人们又会想种水稻,水稻抵御水灾的能力较强,但一旦遇旱,水稻又欠收。作物的多样性,反而增加了这一地区旱涝灾害的敏感度,所以收成常处于左右不得的状态。

        归有光这段话说的就是,地方政府很早就想到要为民众减轻负担,但是江南赋重,所减的内容也只是以布易粮的部分,百姓只好努力种棉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态,一旦地方改征粮税,马上就会出现民不堪负的现象。

        怎么解决旱情,归有光认为应该不惜人力和工本完成塘浦的疏浚。疏浚塘浦河道,利于引水灌溉,解决旱情。然而在一般人看来,疏浚河道往往是为了防涝。所以,他不断以防涝为借口要求开河,解决家乡的旱情。

        旱情与水利相关,旱情的敏感度则与作物有关。水旱灾影响作物的收成,就与国家赋税也发生了关系。旱地作物的兴起带来赋税征改方式的争论,田地已种植棉花,仍征水稻必然引起贫困的加剧。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官方以收折色(即将赋税中原征财物改征其他财物的措施)的方式代替征稻,有利于地方的稳定,但有时水田在水利复兴时得以复垦,官方又想征稻,官民因此发生冲突。当时嘉定已经成了植棉区,当地乡绅就向官府申请改征折色,在他们的说法中,嘉定就是水乡中的旱乡。明代中后期的嘉定,完全处于一种灾荒敏感状态,这就是长期以来吴淞江淤塞引起的。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近二十多年松江鲈鱼已经绝迹上海。工作人员手中是一对人工繁殖的松江鲈鱼。 鲁海涛 澎湃资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