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学生跪拜父母”学校回应糟粕论:就是端屎端尿也应当的
700余中小学生向父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跪听教诲。
1月11日,这一场面发生在上海嘉定斌心学校的首届孝敬文化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很大争议,有人支持弘扬孝道,也有专家认为下跪是传统文化的糟粕,早该摒弃。
为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于1月14日与该活动发起者、斌心学校董事长傅建清再次对话。
跪拜是精华还是糟粕?傅建清表示,对于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行三跪九叩大礼是该校孝敬文化节的一个环节,而孝敬文化节则是该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一部分。他认为,要立德树人,必须从孝的根本抓起,“孝是永恒的主题”。
至于该校的第二届孝敬文化节是否还会再举行跪拜礼,傅建清表示,这得由家长和学生说了算。
对话傅建清
澎湃新闻:有专家认为下跪是文化糟粕,你怎么看?
傅建清:这个问题可以说是见仁见智。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糟粕与精华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界定标准,认可的人把它视为精华,反对的人把它视为糟粕。
至于是否该在现代传承这个问题,首先要申明,我们并不是在传承跪拜,而是想借助于这个形式来激发亲子之间的情感。而跪拜需在特定环境下进行,我们就是为此创造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尽管置身事外的人觉得很突兀,但所有现场参与的人并不会感觉格格不入。
其次,跪拜实质上是一个礼节的问题,孔子、曾国藩这些人的家族家风淳厚、家道严谨,这才造就其家族的繁荣。现代家庭中也有不少晚辈向长辈行跪拜之礼的,比如我校校长殷大伟已年届63岁,春节拜年,仍然向自己的父亲行叩拜礼。
再其次,现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本末倒置。孩子的单向索取变得天经地义,父母的单向给予变得理所当然了,这是子孝父,还是父孝子?父母将孩子拉扯大,付出的艰辛、投入的情感不可计数,孩子别说向父母跪拜,就是为父母端屎端尿也是应当的。
当然,不可否认,我们在此次活动中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没有让孩子有不同的行孝方式的选择,这还是有待商榷的。
澎湃新闻:有网友说你们的活动是在“作秀”。
傅建清:指责我们“作秀”,是因为对我校整体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了解。如果说我们就单独搞一次跪拜礼,你可以说我们是在作秀。但这其实是学校德育工作渐次推进、水到渠成的事情,是整个孝敬文化节中的一个环节。
我们一直是按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来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每周有德育践行主题,每两周有回家孝亲作业、每月有系统的传统文化专题学习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德育方面进步明显。
去年9月我校已将传统文化定位为办学特色,并制订了《斌心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举办孝敬文化节正是方案中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贯穿于我校整个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为了深化我校的孝敬教育,提高同学们对孝敬的认识。
澎湃新闻:请具体讲讲让学生向父母三跪九叩的原因。
傅建清: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希望在一学期的德育工作后,跪拜仪式能将同学们心中已经孕育的孝亲情感进行一次升华,形成亲子互动,达到对学生进行孝敬教育、感恩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二,希望通过该活动,让家长自身得到教育,形成家校合力。这次活动就有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母亲来参加,当自己的孩子向他下跪时,他也情不自禁地向母亲行了跪拜礼。
我认为不在于跪拜的形式本身,而在于亲子间是否在心灵上受到巨大震憾,为孩子甚至家长播撒“孝”的种子,拨动他们的情感心弦。
澎湃新闻: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学生有没有受到触动?
傅建清:家长和学生的反映很好。活动结束当天,我们收到很多家长的感谢短信。另外,我们还专门对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97.3%的人对于跪拜父母完全认可。有专家说这种行为只能有短期效果,但如果他能联系我们整个德育教育活动来看,就不会这样认为。
澎湃新闻:媒体报道后,你们有感到压力吗?
傅建清:确实给学校带来一些压力。我们从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感和良心出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新的探索,全面推行传统文化,借此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只是做了一件普普通通的事,却引起许多非议。我们担心过多的负面评价,会让青少年对道德标准的判断迷失方向。
澎湃新闻:第二届孝敬文化节会取消吗?会不会保留跪拜环节?
傅建清:第二届孝敬文化节当然不会取消,培养一代有孝心、懂礼仪的学生是我们的责任。《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要立德树人,必须从孝的根本抓起,所以,孝是永恒的主题,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德育工作目标不会朝令夕改。
至于是否再行跪拜礼,我认为得由家长和学生本人说了算。孝道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我们也不排除由学生和家长自行选择行孝的其他方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