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市政厅|墨西哥的印第安小城,如何在社会变迁中寻求美好生活
2014年的2月8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经历了近30个小时的飞行后,我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田野点——位于墨西哥东南部恰帕斯州的小镇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尽管人类学以异文化研究兴起,但一直做国内民俗研究的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天来到遥远的拉丁美洲,来到被称为“墨西哥西藏”的恰帕斯。
夜幕下的小城,高低错落,灯光闪闪,远处教堂依稀可见。黑夜给这座小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逐渐淡化了我的陌生感。初入田野的新鲜感,加之时差的缘故,第二天一大早我便醒来,在这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城里漫步。红黄相间的墙饰、随处可见的经幡、低矮的房屋、高低错落的街道和铺满岩石的路面,让我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城市外围的印第安人,如同数十年前我的祖辈一样,正用纺纱机制造着印第安的传统服饰。这种越发强烈的熟悉感,仿佛让我在这个遥远的异乡找到了家乡,原本存在的一丝警觉早淡然消失了。
傍晚时分,当我从银行取钱回来,正要回到住处时,突然,一个陌生人拍了拍我的肩膀。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从穿着上看,是一位印第安人。虽然听不太清楚他在说什么,但看到他手中的手枪时,我一下子明白了,我主动地把钱包给了他。万幸的是,他只是拿走了钱包里的钱,护照、银行卡以及手机都留了下来。或许是初次遭遇持枪抢劫,或许是因为家乡感的幻灭,在他走后的几分钟里,我一直呆坐在街角的路口,许久不能平静。
从瓜达卢佩教堂俯瞰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全城村庄与回忆
半年以后,当我和我的访谈对象——在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打工的印第安索西人Cesar聊起这段经历时,他不以为然地朝我笑了笑,声称这是墨西哥人带给我的见面礼。玩笑过后,他很郑重地强调,10年前印第安人可不是这样,至少,在他生活的一个名叫Bosque的村庄不是这样。Bosque是一个印第安索西人的村庄,离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大约有1个半小时车程。在14岁来到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上预科之前,Cesar一直在那里生活。
Cesar诗意地向我描述那里的生活。那是一个宁静的村庄,村里的环境非常优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草场上饲养牛羊,在田园里种植咖啡、香蕉和大豆,尽情享受大自然恩赐的水和阳光。虽然生活贫困,但住在村庄里的100来户人家彼此熟悉、相互帮助。人们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对待自然和他者。即便在农药、化肥非常普及的今天,村里的人们仍然不使用任何相关物品,他们认为这是对大自然的伤害。每逢节日,人们聚集在广场上,载歌载舞,感谢大自然的赐予。
Cesar的回忆并非仅是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家乡的美好想象。在我的合作导师、人类学家Maria看来,Cesar的叙述恰恰反映了印第安文明的文化观。印第安人主张自然主义,他们强调人类作为自然组成的观点,始终对自然心怀敬畏。每逢年节庆典,都会为感谢以天神为代表的自然神灵而进行祭祀仪式。他们希望通过对自然尊崇的生产实践和仪式庆典,维系人与自然之间统一、和谐的平衡模式。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关系模式,也推及社群内部的人际交往,强调个体作为社群组成的特征,及其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互助的关系模式。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对立的文化观,正是这样一种追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文化观,成就了包括墨西哥南部奥尔梅克文明在内的整个印第安文明的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墨西哥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正是墨西哥印第安文化不断被削弱、侵蚀的历史。只是墨西哥的高原地形,加之西班牙殖民者长期以来执行的种族隔离与歧视政策,以及墨西哥建国后对这一政策的延续,人为将印第安人限制在了广袤的农村。虽然种族隔离政策切断了印第安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阻碍了印第安社区的发展,但一定程度上也为印第安文化基本形态的保存提供了可能。
尽管如此,商业资本却从未放弃对墨西哥印第安地区的侵入。1712年和1867年,白人种植园先后两次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在印第安人聚居的恰帕斯一带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而在20世纪初,失去土地的印第安人的斗争甚至引发了墨西哥长达7年的大革命。大革命之后,墨西哥修订了宪法,将土地分配给村社集体经营,禁止私人贩卖土地。革命之后土地政策的改变及其对村社传统的强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印第安人的合法权益及文化传统。
渗透与变化
真正的变革发生在上个世纪末,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墨西哥政府逐渐放弃了1917年宪法规定的土地集体所有、禁止私人卖卖土地的规定,鼓励外国资本参与印第安地区的开发。在1994年,当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协议生效后,突然打开的国内市场使得恰帕斯州以咖啡、香蕉为生的印第安农民的收入锐减。在土地大量流失,生活无以为继后,恰帕斯州的印第安人爆发了激烈的萨帕塔起义。
尽管萨帕塔游击队大规模组织了占领行动,但丝毫无法阻挡全球商业资本对这一地区的渗透。在政府与萨帕塔游击队签订圣安德烈斯条约后,萨帕塔游击队控制了恰帕斯州1111个村落社区,并组成了恰帕斯萨帕塔自治区。他们以极端自治的行为,拒绝与外部世界的任何联系。此外,大片印第安村庄被纳入世界经济秩序版图。2001年,为振兴恰帕斯州的经济,恰帕斯州政府开展了旅游业发展计划。作为一个有着4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成为恰帕斯州旅游发展的重点对象。在构建印第安文明中心理念的指导下,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的旅游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印第安人开始流入城市,在这里谋生。
对印第安人而言,商业资本对印第安地区的进入是一个双向渗透的过程。一方面,商业资本在印第安地区的渗透,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在印第安社区渗透的进程。工业文明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将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使人成为万物与自然的主宰,进而将人与自然对立。在资本利益驱使下,人类开始对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和占有。另一方面,商业资本对印第安地区的渗透,实际是将种族隔离下的印第安人重新纳入殖民秩序的过程。殖民时代的墨西哥,白人处在社会上层,印欧混血人充当白人代理人的角色,本土印第安人处在社会底层。在商业资本体系中,由于种族隔离政策的遗留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处于这一经济体系底层的仍是本土的印第安人。他们充当了价值创造者的角色,以最大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供养着位于上层的印欧人和白人。
商业资本及其价值观的渗透改变了传统印第安社会的文化观。如同殖民者最初对印第安社会的疯狂掠夺一样,本土的印第安人也逐渐开始向大自然疯狂索取。恰帕斯州是世界琥珀(尤其是血珀、蓝珀)盛产地,在全球资本对琥珀贸易的推动下,印第安人重新审视着这些原本在他们的宗教祭祀中充当圣物的琥珀。大量印第安人走上山头,开采琥珀矿山。在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及其周围的Simojovel等诸多村庄,裸露的山丘显示着生态环境的恶化。
如果说商业资本的渗透改变了传统印第安人的价值观,那么,以殖民制度为原型的经济体制在这一地区的建立,却又极大限制了印第安人获得更多收益的可能。在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大量处于经济体制底端的印第安人只能从事保姆、雇员、劳工等底层工作,与印欧人动辄6000比索以上的月收入相比,印第安人的月收入基本维持在2500比索以下,扣除房租和生活成本,每月下来所剩无几。在生存需求与残酷现实的驱使下,大量的印第安人背离了传统文化中美好生活的理念与诉求,在城市里进行抢劫、贩毒、卖淫等违法行为,这也正是近年来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治安恶化的重要原因。
开放与期待
对舒适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我们不能因秉持浪漫主义情结而限制印第安人的这一诉求。但发展应是建立在多元文化基础上、适应当地社会与人类发展的一种新路径探索。当然,这一路径实现的前提,是对印第安地方文化传统的尊重。对墨西哥而言,对印第安文明的自然主义理念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印第安文明中人类社会共同体平等、协作观念的推崇,能打破既有的殖民等级秩序,在多元社会的墨西哥搭建起更畅通和平等的经济舞台,并在缓和族群关系的同时,推动促进包括印第安地区在内的整个墨西哥发展进步。
更重要的是,对印第安传统文明的传承,不仅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基本诉求,在全球环境问题、族群问题频发的今天,印第安文明中自然主义的内核以及人与自然统一的理念在弥补工业文明的缺陷、推动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方面,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出于对当下印第安人生存处境的不满,在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北部的贫民窟里,一个名为Santa Gatarina的印第安封闭自治社区已经形成。社区的领导人免费为在城市工作的印第安人提供土地,帮助他们建造自己的房屋,并希望通过封闭自治社区的形式,在城市外围建造一个新的村落共同体。以此为依托,通过对村落集体农业生产与节日庆典的恢复,传承本土印第安文明。
位于圣克里斯托 瓦德拉斯卡萨斯北部的SANTA CATARINA印第安自治社区。更多印第安人开始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现代文明与印第安传统文明的关系。包括Cesar在内的本土印第安知识分子,在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组织了恰帕斯印第安移民联盟,通过举办开放的沙龙,以及组织印第安人参与在亡人节、国庆日等节日举行的文化展演等多样形式传承印第安的文明。在公立印第安学校里,也有地方精英参与设计的印第安传统文化课程。教师们希望,通过学校教育,在传承印第安地方文化的同时,亦能通过对计算机、英语等现代课程的学习,提高印第安人的文化水平,改善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实现其祖辈实践与传承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
“或许,在很多年以后,这里会像我的家乡一样,大家平等地生活在一起。没有歧视,没有掠夺,大家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在刚刚结束的印第安文化展览上,Cesar充满希望地向台下的观众描绘未来圣克里斯托瓦德拉斯卡萨斯的生活图景。
恰帕斯印第安人移民联盟在城市中心广场举办印第安人文化展。-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