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中拉论坛直面特别挑战

2015-01-09 19:29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大体完成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合作布局,中拉关系也由此实现了新的跨越,迈向新时代。

        从2008年底颁布《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到2015年初召开中国-拉共体论坛,中拉整体合作从理念到实践,从构想到现实只用了6年时间。论坛为快速发展的中拉关系提供了“新平台”,让中拉关系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上,更为中拉双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还有一个“新框架”。这个新框架真切地体现在即将颁布的“1”个《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及其“3”大引擎和“6”大重点合作领域中。和过去的合作相比,双方首先将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共同的目标,合作目标兼顾经济和社会,兼顾当前和长远。合作对象从传统的国与国之间的小双边走向了一国对包括33个成员国的组织的大双边。合作内容也从注重经贸、忽视人文转向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覆盖。当然,对中拉合作核心的经济合作,中国也敢于直面问题,并鲜明地提出了解决的方向和路径:优化贸易结构,促进拉美高附加值产品对华出口,扩大服务贸易等领域;扩大相互投资,促进投资多元化,引导资金更多流向生产性领域。

        揭幕中拉论坛是势所使然。过去的十年是中拉关系的黄金十年,它见证了中拉关系的飞越发展。过去的十年是拉美增长的十年,它见证了中国因素对拉美繁荣的重要性,更见证了中国和拉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和拉美的彼此“再发现”和“相看两不厌”将彼此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双方不得不成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而今,中国面临着向新型城镇化、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目标也从高速向中高速调整,这不可避免地会对拉美经济产生某种影响。但这种压力也带来了动力,就是深化中拉合作,在继续巩固和扩大合作数量的同时,更加重视合作的质量,推动中拉合作换档升级。

        和其他类似的机制一样,中拉论坛从其一诞生就面临不同声音,甚至被叫作“空谈俱乐部”。不能否认中拉论坛面临的巨大挑战,比如,中拉论坛当前面临“四驾马车”里“小马拉大车”的质疑,拉共体一方小国积极、大国相对不积极的现实;如何平衡中国和拉共体这个大双边与中国和拉美单个国家的小双边的关系;如何在这种大双边下做足做强小双边。当然还有一个中非合作论坛和中阿合作论坛都不具有的特别挑战:拉共体33个成员国里还有12个未建交国,中国如何实现同有12个未建交国的拉共体的整体合作?

        但最大的挑战是中拉距离遥远,彼此认知相当缺乏。有鉴于此,中国特别要主动增加对拉美的认知,真正了解拉美的历史、传统、宗教、社会和文化,从而以中国的主动性带动他们的主动性,实现双方精神上和心灵上的互联互通。这将是未来最重要,却是最不容易完成的任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