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苏沭阳的“稻草雕塑”在社交媒体火了:秸秆新用,扮靓乡村
一个个用稻草编织而成的巨型“恐龙”、“鳄鱼”等工艺品,伫立在田间地头。这样的场景近日在视频社交软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系上了视频发布者,这位来自江苏沭阳一家景观公司的业务主管谢壮志表示,他们从2016年开始做稻草工艺品,目前年销售额可达4000万元左右,产品销往了全国几乎所有省份,买家以景点、农场为主。
稻草工艺品除了释放创意,还开创了秸秆利用的新途径。据谢壮志介绍,他们的作品所用原材料,就是用回收的秸秆编织而成的草绳。
不是名山大川,也不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相对“草根”的稻草艺术品走红背后,也折射出旅游业态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变革。
稻田雕塑火了
猛狮、骏马、霸王龙……造型各异的稻草工艺品,仿佛组成了一个“稻梦空间”,一则介绍稻草雕塑的视频近日在视频社交软件上火了一把,引得不少网友点赞评论。
澎湃新闻注意到,不少人在点赞“有创意”的同时,也认为“这样的工艺品很接地气”,让人们找到了儿时的乡愁记忆和稻香味道。
视频发布者,位于江苏沭阳的某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业务主管谢壮志表示,这些工艺品需要先进行框架的焊接搭建,然后再用草绳进行手工编织,需要的话还可以上色。
编织的过程不算复杂。据谢壮志介绍称,该公司在当地聘用了30多位村民进行编织,只需进行简单培训即可上岗。
据其介绍,团队成员以“85后”、“90后”为主。预判到稻草工艺品的市场潜力后,他们于2016年由绿化景观转型做稻草工艺品,目前年销售额4000万元左右,产品销往了全国各地,“几乎每个省都有订单”。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花木之乡”沭阳,有不少经营稻草雕塑的商家。宿迁另外一家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的张姓负责人表示,大型的稻草雕塑,甚至可以卖到几万元一个。
据其介绍,公司的订单基本上以政府采购为主。如今,这样的稻草工艺品在各类景区已经开始变得常见和热门了,市场还在逐渐打开。
6月1日,谢壮志在朋友圈发布称,今年6月20日前的订单已经预约满了。
从废弃物到价值重塑
稻田艺术品走红的同时,也是对秸秆利用的利好。
谢壮志介绍称,这些工艺品不会直接用秸秆来制作,“不是从田里拿来直接用”,但编织所用的草绳,都是由回收的秸秆加工而成的。
尽管没有具体统计过公司一年内采购秸秆的数量,但谢壮志直观感觉到,“量还是蛮大的”,也算是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秸秆禁烧工作。
澎湃新闻注意到,眼下正是各地部署夏季秸秆禁烧工作的当口。以沭阳为例,据沭阳县政府官网报道,5月29日上午,沭阳县召开了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动员会,要求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全面禁烧、常态化管理”的原则,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形成以秸秆还田为主的多元化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稻田工艺品正是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在当地另一家老牌的稻草景观公司总经理王庆敏眼里,秸秆并不是“废品”,而是可以通过精细编织和加工,实现身价的倍增。
稻田艺术兴起背后
早前,王庆敏开了家网店,和沭阳大多数电商人一样售卖苗木。直到2015年左右,有客户咨询她有没有稻草人卖,这为她打开了“新世界”。
王庆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她也做过研究,发现国外的稻草工艺很受欢迎,但国内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比如日本的香川县和新潟县,每年都会举办稻草艺术节活动,展示各类大型稻草雕塑,并开放让市民参观、合影留念,带动了观光热潮。
不是名山大川,也不是价值连城的精美工艺品,看似普通的稻草雕塑何以热门?对此,年轻人或许更能理解稻草工艺品的走红。
曾去过江苏溧阳别桥原乡稻草景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去玩时,她的婆婆觉得平平无奇,但她和孩子就觉得很新颖,“很好拍”,兴奋地到处拍照。
澎湃新闻注意到,关于上述景区的公开报道并不算多,但在抖音平台上,涉及该景区的视频阅读量却有近500万,大量游客拍摄的作品产生了“滚雪球”效应。
随着城乡进一步融合,城市人周末“下乡”的意愿变得更加强烈。而在社交媒体日渐发达之后,进一步催生出“打卡经济”、“网红经济”,旅游业的深刻变革不可避免。
谢壮志也谈到,该公司的销售额这几年有个递增的过程。究其原因,多数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开始迎合新需求,尝试新的产品,而国内的旅游产业市场也在持续增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