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阿姨拥多套房产却痴迷捡垃圾,可能是一种“病”
文 | 柯锦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如果有一个爱捡垃圾,还喜欢在家里囤垃圾的邻居,恐怕这句俗话就不成立了。
去年11月,上海宝山法院立案受理了两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今年58岁的董女士名下有多套房产,算上出租房屋的租金和养老金,夫妇二人一个月有近两万元收入,却痴迷于捡废品,结果两套房子垃圾成山。周边邻居不堪其扰,将其告上法庭。最终法院派出11名干警,加上10名环卫工作者及12名清洁工人,历经9个小时才将房子里的废品垃圾运出来,装满了整整15辆大卡车。
董女士家里清理出来的废品垃圾装满了15辆大卡车。
类似新闻发生过多起,比如2004年,广州一位70岁老人收藏垃圾成癖,客厅垃圾成堆,散发出的臭味让邻居备受困扰;2006年,南京一位85岁老人收藏的垃圾产生的臭味让附近居民难以接受;2015年,合肥73岁老人用十几年的时间不停收集垃圾,把自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垃圾场;2016年,成都70岁的陈婆婆捡垃圾堆满两室一厅,最后被女儿给告上了法庭。
以“收集垃圾”作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还能找到很多类似新闻,不仅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总结起来,这些新闻的当事人大部分是老人家,经济条件在城市里也不算差。
集中居住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特征,与农村大量单门独院的房子相比,城市生活当中的相邻权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律权利。这个权利的行使依赖于邻居的行为。在这些案例当中,虽然老人家收集垃圾的行为均是发生在自己的房产内,但是因为垃圾的气味以及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导致了其他邻居生活上的困扰。
一般而言,像这类邻里纠纷最佳的解决方案当然是社区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但是社区在这些案例当中实际能力有限,问题在于社区没有权力强制地清理老人屋内的物品,包括垃圾在内。因为从法律上来说,即便在外人看来是毫无价值的垃圾,但是只要这些老人没有主动抛弃,这些物品都是老人拥有所有权的,换句话而言,就是私产。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社区的处理一般也只是劝导,但效果很有限。
法律没有绝对禁止收集垃圾的行为,除非影响到其他人的权益。但法院的介入一般都是滞后的,只有等到切切实实的侵权产生,比如气味难闻、滋生蚊虫鼠蚁等等。当然,即便是法院介入,这里面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隐患,正如前面所言,这些物品,即便是垃圾,在法律上也属于有主之物,如果法院能够将某些公民个人物品定义为垃圾而强制清理,这在法律上也存在争议。
垃圾被清理后的董女士家里。
当然,这些法律问题在具体的案件当中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法院的强制执行都尽量得到当事人的支持和配合,至少是获得当事人家属的同意,避免了法律上的争议。
但法律是不是这些事情的最佳解决方案呢?实际上并不是,问题不在于社区有没有权力提前介入,也不在于法律是不是过于尊重产权,在这些案例当中,收集垃圾的老人,形象通常是负面的,对他们的评价,舆论通常也是苛刻的,不尊重社会公德、没有素质成为一些高频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不客观,甚至可以说也是不道德的。
老人收集垃圾成瘾,这不是一个基层治理问题,也不是一个民事法律问题,同样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老人身心健康的问题。
迷恋垃圾其实是一种“病”。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囤积癖”,存在这种心理问题的人喜欢收集一些低价值甚至无价值的物品,这些物品在其他人看来是垃圾,而对于“囤积癖”的人而言,则是“宝贝”。在GQ的一篇报道中曾经提到,囤积症患者的大脑确实异于常人,当他们做出某些决定时,大脑的某些区域呈现异常活动,尤其是处理关于他们所拥有的物品时。
实际上,“囤积癖”的患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美国强迫性囤积症患者大约有1500万人,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5%。英国有将近300万的囤积症患者,但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病症,以为只是懒惰和不整洁。而患者的主体是40岁以上的人。因为很多“囤积癖”患者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所以会显得老人才是这个心理疾病的主体。
2015年9月,山东青岛一居民楼里,一位八旬老人常年捡废品囤在家中,清理出来的成堆垃圾堵住楼道门。图片来源:央广网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有“囤积癖”的人群通常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以及丧失感,与他们的社会背景和心理创伤等有关。新闻中看到的收集垃圾的老人,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心理缺失,而身边人没有发现,或者没有及时地予以心理疏导,导致这些老人需要一些其他物质的东西来填补心理缺失。
比如上面提到的合肥的73岁老人,曾经也有一个家庭,后因一些原因,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只剩他一人独自生活,由于房子很大,一个人觉得空荡荡的,就开始往家里捡垃圾。成都陈婆婆因为老伴的离世在心理上出现缺失。而上海两套房的阿姨也是因为强烈的不安全感,觉得花钱都是别人在骗她,在剥削她。
囤积症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唯一能够控制症状的方法就是认知行为疗法。随着未来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这类新闻或许还会层出不穷。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消除老人的不安全感和丧失感,家里人的心理填补,社会活动的人际拓展,提升老人的自我价值,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