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舌尖下的中国|三代人的食物记忆

刘叶平
2021-06-04 17:13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我家三代同堂,母亲最主要的事就是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精心安排好一家人的饭菜。用她的话说,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解决吃的问题,是一家人最重要的事。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也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稳定。

父母的记忆:食物匮乏

我的父母都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经历了十年“文革”,饥饿和贫穷是他们最深的记忆。每次吃饭,或发现我和儿子有浪费粮食的行为,便会在我们面前念叨起他们小时候缺粮挨饿的故事。

父亲出生于1950年代初,他回忆说,“三年自然灾害”那几年,家里粮食不够吃,一家人吃不饱是常态,他经常饿到头晕。而母亲出生时就赶上这场大灾,能活下来算是件幸事了。

父母都说过,那时兄弟姐妹多,地里打的粮食少,有时大米不够吃,就将番薯和大米放在一起煮着吃,尽管番薯不适合做主粮。母亲还说,那时每家每户都在干旱的地里种上番薯,还会把它煮熟了晒成番薯干当零食吃,当然还可以制成薯粉,日后当菜吃,不过做起来比较麻烦。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人们吃的食物几乎都来自自家地里,一年也就逢年过节才有顿肉吃,平时想吃点荤菜,也要自己动手,女人摸螺抓鳅,男人捕鱼钓蛙。山上的野果也是那时少有的零食。父母结婚后,全国开始实施“大包干”,吃饱饭已不成问题了,番薯开始都被拿来喂猪。

我父母至今都不喜欢吃番薯,说小时候吃伤了。我知道番薯是粗粮,富含粗纤维,常吃对健康有利。而我儿子觉得番薯好吃,尤其是烤红薯,吃起来跟蜜一样。这种三代对同种食物的不同体验,微妙且有戏剧化。

番薯饭。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从吃饱饭开始的,父辈用勤劳的汗水抚育我们长大,也用沾满泥浆的手脚推动着这个国家前进。

母亲就是在“秧—稻—谷—米”的变化中,年复一年种了一辈子的田。我曾跟她商量,希望她不要再种田了。她说,不种田吃什么?大家都出外打工了,家里的田谁来种?中国这么多人,大家都吃什么?

我出来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个人在城里,父母仍在乡下耕种。近年来,我把他们接到城里来住,但母亲仍然眷念着家里的水稻田。是的,她就是农民,粮食是她的命根,对土地和粮食有种说不出的感情。

我的体验:从解馋到丰富

我出生的地方有山有水,小山之间夹着一层层梯田,错落无序。这些田大部分不肥沃,有的甚至非常贫瘠,可经过父辈的精心耕作,田里长出来的庄稼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家乡儿女。

我最早的记忆是从母亲给我煮的米粥开始,长大后每天清晨穿过稻田,闻着稻香走进小学学堂。之后,又去了离家越来越远的地方上初中、高中、大学,直到进城务工,所谓“母子一场”,就是她在村口一次又一次目送我的远离。

上初中开始,我只能寄宿在学校,一周回两次家,带点干燥的菜返校,其中带的最多的就萝卜干,母亲把腌好的萝卜从大缸里拿出来,洗洗切成块,切点肉一起炒,再放上点辣椒,最后装到玻璃瓶里,这便是我三天的菜。

这种又干又咸的菜自然不好吃,所以母亲还会给我一点零钱,让我去食堂打点带汤的菜改善伙食,但通常我都会把钱存起来买其他物品。那时虽不挨饿,但生活也不算富裕,所以天天盼周末回家吃顿好的。

我成长的年代,大家也吃番薯干,但好吃的零食开始丰富起来了。小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老爷爷挑个担子,敲着竹板在村里吆喝卖米糖,这种糖黏性大,甜味足,需要用铁块敲开,所以我们都叫“打米糖”。

说到零食,大白兔奶糖在我童年中占有重要一席,母亲每次赶集都会给我带一点。学校门口小店里也有各式各样的零食,每次经过,都忍不住多看几眼,父母也会给点零钱让我解解馋。

一路长大,我没有挨过饿,饥饿带给人的痛苦,我只能在文学和影视作品当中去体会。我读了《平凡的世界》,饥饿是长期悬挂在主人公头顶的乌云,让他深感自卑,那些关于饥饿的描写因此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儿子的感受:食物就是商品,不能体会粒粒皆辛苦

我的儿子出生在城市,是10后,母乳喂养不到三个月,我的母亲一口口鸡蛋羹喂着他。也许是吃得太多了,到他稍能表达意愿时,就不肯再吃鸡蛋了。母亲很不理解,鸡蛋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不吃了呢?

儿子最喜欢吃西式快餐,特别是小时候,他觉得没有比汉堡更美味的食物。但不像我们小时候爱买零食,他只要打开家里冰箱就能拿到零食。他吃饭很快,碗筷上有时留着大量米粒,这时我就会要他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告诫他,大米是上天的恩赐,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

我问过一次儿子:“你知道吃的东西是怎么来的吗?”他脱口而出:“超市买的。”他不懂大米是如何从农村来到城市,如何从田里来到餐桌上,变成一碗碗清香软糯的米饭。

在他眼里,食物就是商品,不能有“粒粒皆辛苦”的感觉。

早些年,我带儿子回老家,他老强调自己是城里人。有人问他,城里和农村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他说,乡下种水稻,城里不种。我一再告诫他,不许轻视农民,因为我们吃的东西都是他们种出来的,我上学的学费是奶奶从土里刨出来的。

儿子从来没有为吃发过愁,他的困惑是,为什么奶奶非得让他吃不喜欢的鸡蛋。儿子当下最发愁的是学习,母亲对他说,读书和种田是一样的,你勤快,收获时它就用丰收报答你;你懒惰,它就用歉收来应付你。

他应该还不能理解这番话,但他通过书本的学习,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比如,他经常对奶奶说,书上说隔夜饭菜中含有较多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奶奶不要老吃隔夜饭菜。

拒绝浪费

六十多年的时光倏忽而过,三代人关于食物的记忆千差万别,变的不仅是食物,更有我们对食物的态度。食物匮乏时代虽已过去,饥饿记忆只保留在艺术作品里,但由此带来的思考却并未远去。

在古代,土地和粮食是人们最重要的财富。纵观历史,每当出现粮食危机,社会必然动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年轻人开始陆续外出务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城镇人口达到9亿,城镇化率63%。作为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田里收割稻谷的场景,我仍记忆犹新。

生活中的食物浪费现象

然而,现代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反对食物浪费,不仅关系到我们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每年全球浪费粮食达16亿吨,其中有13亿吨是可食用的。与此同时,全球近7亿人处于饥饿状态,1.5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安全问题。而新冠疫情、蝗虫灾害、极端天气等因素又加剧了全球粮食危机。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试图摆脱饥饿的追逐,但直到今天,我们头上仍然笼罩着全球性的粮食危机。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从拒绝食物浪费开始做起。

(作者刘叶平系自由撰稿人)

以食物见世界,借舌尖论未来。

“舌尖下的中国”专栏由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策划及撰写。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