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声·序曲展|跨域座谈会(上):声音把你带到另一个世界

回声策划组
2021-06-01 17:37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2021年5月15日,《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专题活动《声音如何展示?——跨域座谈会》在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举办,来自声音艺术、科普教育、展场设计等领域的嘉宾在近3个小时的分享与互动中,围绕声音本身、载体、概念、环境、创作者、观众/听众6个层面,探讨了在不同的场景下展示声音的挑战与思考。

本文内容基于座谈会现场发言整理并补充,分为上下两辑呈现。上篇偏向声音作为科普教育的展示手段,下篇偏向声音作为艺术创作的展示途径。我们希望向身处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抛出疑问,以回声展的策展实践为起点,聆听在不同背景中生成的观点与看法,探寻其共性与特殊性。十分欢迎各位读者在阅读完此次特辑之后进行交流互动,也欢迎更多不同的观点碰撞。

声音如何展示:声音、载体、概念、环境、创作者、观众/听众之间的关系

回声展共同策展人朱纪蓉以回声展的策展实践为起点,引出“声音如何展示”的话题,分享了展览从构思到落地执行的过程中,关于取舍、抉择、转化的幕后故事,将声音展示在当代艺术、科普教育两个领域的呈现进行了勾连。

谈及此次座谈会的缘由,朱纪蓉提到,在筹划序曲展的过程中,策展团队对回声本身、回声所在的空间,做了些许基础研究。如果粗略地进行两种分类:当代艺术是在“(艺术)理念先行”的前提下展示声音,而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具有更多科普性质的场所对声音的展示,则是在“知识(传递)先行”的前提下展示声音。

伦敦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为例,朱纪蓉扼要地介绍了科学博物馆界的声音收藏脉络。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声音收藏品便进入了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展示领域。到了20世纪50、60年代,声学收藏品进行了第二次重新评估,馆方进一步思考了声音在展示声学收藏品中的作用。到了20世纪70年代,伦敦科学博物馆在纪念爱迪生发明锡箔留声机100周年的展览“The Trumpet Shall Sound” (1977) 中抓住了一个实验的机会:即把声音定位为展览意义和叙述的关键载体。

1960年,观众收听关于钢铁展览馆的解说。© Science Museum/Science & Society Picture Library

1977年,伦敦科学博物馆的“The Trumpet Shall Sound”展览入口。 © Science Museum/Science & Society Picture Library

1977年,The Trumpet Shall Sound 展览邀请卡。© Science Museum/Science & Society Picture Library

打开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网站页面,能够阅读到上百个与声音展示相关的内容,其中也有许多跨领域主题的展示,例如人文与科技、艺术与科技结合等趣味性很高的题目。正如朱纪蓉对此次回声展的策展初衷,“回声展是一个主题展,不是一个艺术展,我们在策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的是‘跨领域’、‘开放讨论’的意涵。”

在声音作品的视觉呈现方面,此次落地上海的回声序曲展邀请到了瑞士展场的展陈设计师弗兰克·迪特曼(Frank Dittmann)。对于主场地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玻璃屋的空间设计,朱纪蓉分享了在面对多种设计概念时,策展团队是如何取舍、从而更好地发挥场地的优势和限制。

“我们做了很多的修改尝试,例如初版方案中,设计师引入了镜面元素来表现回声的概念,英文的‘ECHO’与中文的‘回音’恰好同时呈现出视觉层面的对称性。然而,考虑到镜面反射会给人造成不安和焦虑感,对标艺术亭台的玻璃屋位处上海市区,展场外部环境熙熙攘攘,路过行人步履匆匆,与瑞士展览所处的整体环境截然不同,最终我们舍弃了镜面元素,选择了视平线与对称线齐平作为回声视觉概念呈现的展陈方式。”

“回声”序曲展主场地设计初版。 Frank Dittmann 图

“回声”序曲展主场地设计采用版。Frank Dittmann 图

关于回声序曲展的副场地“闲下来合作社”隧道空间,朱纪蓉提到,展陈设计师Frank曾想到了将迷你投影仪戴在头上的方式对隧道声音进行“探索”,虽然想象力丰富,但在落实过程中受到了种种限制,未能予以呈现。

“回声”序曲展副场地设计初稿。Frank Dittmann 图​​​​​

由此朱纪蓉抛出了一个问题,即视觉呈现(或是其他维度的加持)对声音的展示到底有没有效果和意义。此外,不论是明示或者暗示,在当代艺术展览中把发声物件(装置)作为声音艺术的作品形式,在科学博物馆中也很常见,两者用同样的设计方式入手,然而目的却不尽相同。对这一问题的解读,留给后续在艺术和科普两个领域的与会嘉宾。

作为科普策展人,上海科技馆展览研发部的徐蕾负责了上海自然博物馆2014年完成的“缤纷生命”和“生存智慧”两个展区的策划实施,其中“缤纷生命”展区被观众评为“最美展区”。而上海自然博物馆馆员余一鸣在本次座谈会中,也分享了自博馆的长期项目“公民科学家”中,鸣虫主题展览“夜听虫吟”以及其中的声音呈现。听觉是最美好的演化,在科普场馆中如何诠释自然之声,让观众用聆听的方式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发现策展人的用意,是科普领域展示声音的挑战。

坐落于上海市静安雕塑公园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以下简称“自博馆”)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科学和艺术是一对姐妹,这对姐妹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了。”作为科普策展人,徐蕾认为,科普和艺术对美的追求是共通的,“大自然本身是美的,你怎么去发现并且呈现,是我们科普策展人要做的事情。”

“声从何来”的层次展示——从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发好奇

万物有声。提及声音在科普场馆的展示,徐蕾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告诉观众“声从何来”。以《缤纷生命》展区的“自然之声”展项中,以雄蝉、蟋蟀、鸣禽为例,在展示这些生物的声音时,放大制作了动物发声器官的模型,并排陈列了采用相似发声原理的乐器,并辅以动画解析。

上海自然博物馆《缤纷生命》展区“自然之声”部分,雄蝉的发声器官。主讲人供图

以雄蝉为例,鼓膜发声是大多数蝉所具有的方式,它的“乐器”长在肚子上。通过鼓膜肌的连续收缩与松弛,产生了嘹亮的“知了、知了”声。徐蕾提及,在展示虫鸣发声器官的过程中是有层次考虑的,首先通过熟悉的对比乐器勾起经过观众的好奇心,也就是雄蝉与鼓的对比模型展示;其次通过图文解说、科学绘画的方式展现更详细的科普知识。

“我们”和自然——鸟的方言与森林音乐家

在自然博物馆中,还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听觉场景。此起彼伏的仿真树干上挖了一个个树洞,吸引来来往往的小朋友坐进树洞里,这一展项名为“森林音乐家”。徐蕾提到,这一区域希望营造森林的场景,除了标本展示以外,将虫、鸟、蛙、兽四组声音置入了树洞内,为了配合孩子们的身高,特意把树洞的凹槽设计得较低。同时,这一展区还有更多充满趣味的“宝藏”声音等待观众们来发现。

上海自然博物馆“森林音乐家”展区。主讲人供图

“我们人类有各种方言,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言,其实动物也是有方言的。”在介绍“鸟类方言”展项时,徐蕾提到选择展示样本的标准很严苛,除了背后有专业科学团队的支持以外,馆方选取的声音样本不仅是有代表性的鸟的鸣唱声,还要明确地体现出它属于某地的“方言”特点,展示手段以互动多媒体为主。这些“鸟的方言”通过声音语图(波形图)的图示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其中的区别。

鸟类也有“方言”,以大杜鹃为例,其各地“方言”的鸣声频率不同。主讲人供图

在易读性之外,科普策展中的互动性亦至关重要,“声音模仿秀”展项便希望实践这一点。在该展项落地后,那片区域常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声音。观众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例如虎、家马、灰狼等),模仿完成后会得到声音相似度的打分结果。徐蕾也提及了有待改进之处,“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在森林音乐家中,许多观众会忽略这个好玩的展项;其次模仿秀案例的最佳实践地是一个独立的房间,但由于受到了一些客观条件限制,未能实现。”

从科学家到“公民科学家”

上海自然博物馆“公民科学家”项目的架构。主讲人供图

公民科学家是上海自然博物馆在2016年以来的长期项目,也是自博馆自有的教育品牌活动。余一鸣说明了“公民科学家”项目的意旨:这是一个由科学家规划,通过公众参与,向公众普及科学调查的方法和意义的活动。活动的一端是科学家,另一端是普通人。科学家与项目方通过招募组织、设计规划和分析,引导普通公众参与科普调查。

余一鸣阐释项目规划的逻辑时,以公众和规划者的角度表示:“首先是观察探索:我听到这里有声音,我注意到了。第二是记录:我用手机记录下这个声音。第三是上传声音。在上传的同时,公众为在大学、研究所做研究的人,提供了一些数据底料,于是公众有了‘公民科学家’的身份——他们是听众,也是参与者、内容生产者、原始素材的提供者。”

而2019年10月在自博馆举行的“夜听虫吟”临展,则属于“公民科学家”部分研究与活动成果的呈现。余一鸣以鸟声与虫鸣为例,说明了与声音相关的生物学研究。例如鸟声与虫鸣的声波、频率、震幅,和求偶、交配、斗争、召唤等生物活动的关系。

在极为有限的经费下,自博馆选择了以声音为主的剧场形式,以“夜听虫吟”为展览名称,呈现科学研究与上述征集活动的成果。组成此展览的三个部分是:视觉上的提示、沉浸式的听觉环境,以及邀请观众在观展之后,将听觉经验视觉化。

在展览的视觉呈现方面,馆方一方面通过详实的标本制作,精密的标本拍摄、将每一个物种的无数张物种图像合成一张并放大呈现。另一方面,虫鸣的波形图也被同步展出。在展览的声音剧场,为了呈现出立体、逼真的声场效果,除了邀请昆虫研究专家加入,馆方和同济大学怡声工作室的聂俊老师合作,以“斗蟋先生的晚八点”为名,呈现了一幅大雨过后的城市声景。

晚八点的城市环境中,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下班后,人声、车流声此起彼伏,忽然雷声骤现,大雨倾盆。雨停后,土壤之上的草地灌丛中响起了小而空灵的蟋蟀声。接着,纺织娘、日本钟蟋等虫鸣声也开始从各个方位出现。策划团队在剧场中还原了不同的虫子相对于人耳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轨迹,此起彼伏地发出环绕立体的鸣叫声。剧场的空间刻意设计得很暗、以集中、突出听觉经验。

“夜听虫吟”临展结束后,“公民科学家”项目仍在持续拓展:目前自博馆结合其他领域的科学研究,继续推出了“你好蛙”、“鸟撞计划”(如何在城市中降低鸟类因为误撞玻璃所受的伤害)等新项目。

世上本没有声音——“听”是生物演化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

徐蕾表示,世界上本没有声音,声音是振动波与大脑的合谋。也就是说,听到声音是动物在演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能力,每条声音都从耳朵这个精密的器官进入大脑被解读。然而,关于声音的美妙,并非所有人都能幸运地领略。2021年3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听力报告》,全球约1/5的人听力受损。

徐蕾用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森的经典作品《寂静的春天》作为她的讲座的结尾:“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着小镇。鸟儿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许多人谈起鸟儿时感到困惑、不安。后园里的饲食器不再有鸟儿光顾。见到的少数几只鸟大多气息奄奄,浑身不停颤抖,飞不起来。春天变得无声无息。从前,知更鸟、猫鸟、鸽子、松鸦、鹪鹩和其他几十种鸟类从黎明就开始和声鸣唱,现在却寂然无声。寂静笼罩着田野、树林和沼泽地。”徐蕾说,假如这个世界没有声音,会变得充斥孤独和恐惧。因此,声音是生物演化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能把你带到另外一个世界。

[未完待续,请继续阅读《回声·序曲展|跨域座谈会(下):声音的展示意味着什么》]

近期活动:回声序曲展“夜的回声场”|亲密的回音

时间:2021.6.6(周日) 19:00-20:00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MoCA Pavilion(南京西路215号人民公园7号门)

呈现:对比度人声乐团(CONTRAST)

作为回声序曲展在主场地MoCA艺术亭台闭幕活动,以及“夜的回声场”活动,对比度人声乐团将以“亲密的回音”为题,和观众的透过言说交流、空间中的行走与移动、演唱三个环节,和观众一起回应回声展的概念。届时,展场内悬挂的耳机将被重新归置,赋予新的角色与身份,我们将透过亲密的互动,让回声成为连结彼此的问候。在白昼转折黑夜的接缝时刻,阿卡贝拉的回声配着南京西路的夜景,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呼吸,朗朗白日的喧嚣,璀璨夜空的叮咛,位于MoCA艺术亭台的回声序曲展主展场将在人声合唱中落幕,走上下一阶段的旅程。

呈现者简介:对比度人声乐团来自上海,成员皆有多年的演唱经验,2017年底发布首支MV “Remember Me”,获皮克斯官方转发。2018、2019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现代阿卡贝拉大赛亚军、最佳舞台呈现奖。19年开始在线上推出一系列自编曲翻唱作品。除了品牌合作活动,对比度人声乐团希望透过与声音相关的艺术活动结合,延伸乐团的音乐表现与跨域触角。

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于《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序曲展

《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展览计划源自瑞士伯尔尼山岳博物馆(Swiss Alpine Museum, Bern)2019年的《回声:山以声音回应》(Echo: The Mountain Calls Back)展览。由中、瑞合作的《回声:来自自然与城市的问候》策划团队以瑞士回声展的策展架构为基础,将回声展延展至国内,以序曲展的形式首发,令国内的回声、与瑞士的回声发生共鸣。序曲展共展出十六件音频作品。瑞士作品的部分以声音艺术家克里斯蒂安・赞德(Christian Zehnder)的作品构成;国内参展作品,主要取样自回声展先导活动、也是由主办方之一澎湃新闻于2021年共同策划的“回声地图”公开征集的成果,另有部分为邀请展出。

展期:2021年4月25日(周日)至2021年6月6日(周日)

主场地: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 MoCA Pavilion(南京西路215号人民公园七号门。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21:00)

副场地:“闲下来合作社”B区隧道(上海长宁区仙霞路700弄25号前地下防空洞。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20:00,即日起至6月10日因小区施工暂停开放,重新开放后展期将延长至6月下旬。)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