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会计江湖|成功也有方程式?“扫地僧”洛克菲勒的会计人生
今天说说真正的会计,至少是会计专业出身、做过会计,并且成功实现“转型”的会计。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扫地僧”。他是《天龙八部》里面的人物,扫的是少林寺藏经阁的地,而且一扫就是四十多年。“南慕容,北乔峰”,那是武林中的绝顶高手,两个人的老爸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但到了“扫地僧”面前,基本上是不堪一击。搞笑的是,老和尚抓着两具“尸体”前面走,乔峰、慕容复固然追不上,等到以轻功著称的段誉赶到时,慕容博和萧远山已经死而复生、握手言和、皈依我佛了。所以,高手往往是比较出来的,你看着是扫地,没准扫的就是你。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1937),则属于会计界的“扫地僧”。不仅仅因为他富可敌国,是比尔·盖茨心中唯一的赚钱英雄,更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会计”。
首先,他是个会计。因为第一份工作就是“簿记员”,或者是“助理会计”。尽管后来转型做了农产品代销生意,但主管的仍然是会计;甚至在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帝国后,仍然通过“成本”这一会计武器获得竞争优势,并将记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保持终身。
其次,他是个好会计。因为,大家都信任他,不仅是最早的雇主给了他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后来做生意的过程中,合伙人、竞争对手、银行家都信任他。甚至在他向银行融资时,银行的董事愿意以自己的信誉和资产为他担保。所以,信任他人并得到他人信任,成为洛克菲勒的秘密武器之一。
当然,他还成功“转型”当了石油大王,不仅赚钱,还赚了很多钱。最后,连美国政府都看不下去了,1909年,把他的公司拆分成了34个独立的公司。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
所以,大家心目中的“石油大王”,其实是洛克菲勒“转型”后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他还会花钱。其中花得最漂亮的一笔,是购买了协和医学堂和原来豫王府的全部财产,筹建了北京协和医院。你说这个“会计”牛不牛?说洛克菲勒是会计界的“扫地僧”,是因为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原来是干“会计”出身的,而且是“会计界”的顶流。
资料显示,洛克菲勒似乎并没有读大学,而是在离高中毕业2个月的时候,听从父亲的建议,花了40块钱在商业学院读了一个为期3个月的课程,虽然没有拿到他的课程表,但从他离开学校后找的工作看,很大概率是会计类相关课程,因为他第一份工作是“记账员”,不仅帮公司记账,而且还给自己记账,甚至结婚的开销都记得清清楚楚。
他从事会计工作的“休伊特·塔特尔”公司,主营业务除了代理各种商品销售外,还拥有一座铁矿,经营两项当时看来属于“高科技”的业务——铁路和电报。由于公司有很多新生意要做,原来的会计已经忙不过来了,迫切需要一名助理会计来帮助打理生意。约翰抓住机会,学习如何站在大公司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养成了尊重数字和事实的习惯。通过披星戴月、夜以继日的工作,约翰积累了年轻“簿记员”的良好声誉,并在工作一年多以后就晋升为合伙人,可谓春风得意。所以,眼光很重要,能抓住机会成就自己;努力更重要,声誉的积累本非一蹴而就。
但人往高处走,年轻人想赚钱更没有错。后来约翰从公司辞职,和同学合伙开始做农产品代销生意,并在1864年投资了4000美元做起了炼油生意,最终以自己的胆量和冒险精神,成就了石油大王的传奇一生。
据说,在他的炼油厂里,提炼一加仑原油的成本被计算到一分钱的千分之一,会计上作为“低值易耗品”的包装物——汽油桶,也被严格管理起来,甚至连汽油桶上的每个塞子也会被重复利用。近乎吝啬的成本控制,让公司的产品价格更有竞争力,当市场上汽油价格大跌时,约翰的工厂仍然有利可图。
成本意识,来自对整个行业的清醒认识。在19世纪60年代,石油正从家庭燃料(即煤油)逐步变成工业的血液(工业革命带来的钢铁、汽车行业的发展等)。但炼油商各自为战,利益熏心,竞争的手段也非常简单粗暴——降价。这对消费者来说也许是好消息,但对厂商而言则是沉重打击,亏本做生意能够维系多久呢?于是,一个个厂商滑入破产的泥潭。在1870年将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之后,31岁的约翰成为标准石油公司的带头大哥,并在办公室的墙上挂上了一张标有所有炼油商所处位置的地图。地图是用来“发踪指示”的,一家家竞争对手此时已经成为他的“猎物”,“一统江湖”的目标实现指日可待。
这里,有必要说说洛克菲勒的“成功方程式”。在《留给儿子的38封信》中,洛克菲勒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三个要素:梦想+失败+挑战。
梦想比较容易理解。正如周星驰说的,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正是小时候的贫穷,以及成年后被老板、同学、父亲等看不起甚至羞辱,点燃了洛克菲勒成功的梦想之光。如果没有梦想,很难想象他会辞去合伙人的身份自己创业;也不会在赚了很多农产品代销的钱后,又一头扎进炼油业;更不会在自己的工厂盈利后,又大幅举债进行行业整合。
失败也不难预见。约翰在自己的信中以爱迪生为例对失败进行了阐述。作为发明家,爱迪生要想将自己的产品商业化,就需要说服投资人。但鲜为人知的是,爱迪生在用电灯照量摩根先生的办公室之前,总共做了一万多次实验。可以说,爱迪生不仅仅有天赋,还有勤奋坚持不怕失败的品格。成功后,记者采访爱迪生,问的问题很一般:您看您现在成功了,但目前的发明曾经失败过一万次,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回答很有趣:年轻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刚刚开始。现在我告诉你一个秘诀,这可能对你的未来会很有帮助。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明”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你看,失败并不丢人,关键是你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最终取得成功。要知道郭靖在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前,也被包括他视为亲人的江南七怪、洪七公和黄药师看不起的。虽然我们不能有“今天你看我不起,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傲气,但却应该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骨气。毕竟,屡战屡败并不稀奇,屡败屡战才值得称赞。
挑战相对比较难理解。这里说个故事。
如前所述,洛克菲勒所处的时代,石油行业处于自由、更是无序的竞争状态,降价带来了整个行业的亏损。要想赚钱,最好还能持续的赚钱,不仅仅需要做好自己,还需要整合行业,让参与者都能够理性从事。但这并非易事。
这就是洛克菲勒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持续进步的动力,为什么是你?你有什么理由这么做?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实现这个目标吗?
归根结底,挑战首先是自己的心理,不是用赚钱或者盈利来说服,而是从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从事情本身的正确与否、从自己的责任感出发。从这个角度看,完成石油行业的整合就不是“逞能”,而是担当,也是勇气,更是责任。对约翰来说,失败了,无非从头再来;成功了,行业长治久安。
其次,需要好好规划。还记得刘邦在做绩效考核时,用打猎的故事来说服众人吗?洛克菲勒也是用“打猎”来做比喻的。
第一是“定目标”。也就是说,了解你要征服的对象是老虎、狮子还是狐狸,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第二是选择什么样的“火器”,才能够一击奏效。对于并购而言,“火器”就是钱,即需要大量的钱去买下那些亏损的炼油厂。具体的做法是组建股份公司,把行业外的投资者拉进来,以起到短期内筹集大量资金并同时分散风险的作用。1870年,约翰以百万美元注册成立标准石油公司,第二年资本大幅扩张了三倍半,这让他在第三年大刀阔斧地并购克利夫兰几乎所有的炼油厂,并进一步拓展到全国。
第三是等待时机。好的“猎手”善于捕捉战机,毫无疑问,洛克菲勒是个好猎手,善于从每次灾难中寻找机会。在并购之前,石油行业已经是一片混乱,市场参与者看到过剩的产量和日趋下滑的价格,一天比一天失望,克利夫兰90%的炼油厂商都几乎被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垮,如果不把厂子卖掉,估计就只能坐以待毙了。这时洛克菲勒出手了,“猎物”疲敝的时候,就是收购的最好时机。战果也很显著,在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的时间内,他收购了22家竞争对手,完成了对克利夫兰炼油厂的“一统江湖”。
当然,这样做,还需要挑战自己的良知。毕竟,在别人陷入困境时进行收购,好像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似乎“不太道德”。可见,挑战不仅仅来自能力,比如短期内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还要说服股东、债权人甚至并购对手;挑战还来自自己的道德认知,即不以获利多少为决策的出发点,而是以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为立足点。
事实上,能否获利、能够获利多少,能否长久获利,并不是板上钉钉的事,这考验的是眼界、胸怀和对行业发展的洞察力。而并购所需的资金也不是免费的,将来不仅要还,还要连本带利地还,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再次一贫如洗,甚至名誉扫地。所以,挑战来自强大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时机掌控能力。而责任能够激发并强化做事的能力。按照洛克菲勒的说法,金钱的力量当然不可低估,但责任的力量更是巨大。学校的教育、商场的实践都告诉他,此时的收购与良知无关,企业也好、市场也罢,本身就是战场,你既然决定上战场,就需要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努力来营造对己方最有力的状态。最后的结果,是洛克菲勒用3年时间,连续征服了费城、匹兹堡、巴尔的摩的炼油商,成为全美炼油业的霸主。所以,挑战的是目标,是完成目标所需要的资源,是谨慎和冒险的平衡,甚至是自己的良知和道德。
扫地僧的厉害之处,也许并不在于武功,而是能够将萧远山和慕容博几十年的恩怨化解,建立起他人的信任。毕竟,打死妖怪比较简单,度化妖怪则需要大智慧。洛克菲勒的厉害之处,首先是他会做账、算账,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取得了竞争优势,又通过“打猎”思维和责任感驯服了石油行业这个怪兽;更厉害的是他算的是大账,不仅用“成功=梦想+失败+挑战”的成功方程式成就了自己的伟业,还将赚取的金钱散出去,播种出慈善的种子,影响甚至度化了更多的人。就此而言,洛克菲勒是当之无愧的会计界“扫地僧”。
扫地容易,扫得好不容易,能够扫少林寺藏经阁的地更不容易。有那么高的武功,还愿意扫地,而且一扫就是四十多年,你说这是什么精神?
不是每个会计都有机会成为洛克菲勒,但至少我们可以从“扫地”开始,从记账出发,学习他的成功方程式,有梦想,不怕失败,愿意接受挑战。愿每一位会计都有成为“扫地僧”的梦想,训练出自己的“打猎”思维和责任感,不断挑战自己,通过详细的筹划和扎实的行动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文为澎湃商学院独家专栏“会计江湖”系列之二,作者袁敏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教授,会计学博士,研究方向:内部控制、资信评级等,出版有《资信评级的功能检验与质量控制研究》、《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与案例》等著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