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弄堂大学”到“红色起点”,回望1920年代的上海大学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2021-06-01 09:1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国共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它在危机中创立,前后办学六年,条件简陋,还被称为“弄堂大学”。这所身在闹市的学校,聚集了邓中夏、瞿秋白等名师贤达,激荡起五卅运动风云。

在《收获》编辑、青年作家吴越看来,历史无处不在,如烟似雾,渗进骨髓,上海因其独特历史、地理原因,堪称一座活的现代史矿区,而仅仅存在了六个年头的上海大学,是其中一座极其丰富、但迄今还不太为世人熟悉的矿藏。

5月29日,在新华传媒举办的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上海·故事”读书会之“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第四期上,吴越来到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为读者讲述五卅运动策源地:上海大学的历史。

吴越

属于青年英烈的革命历史

瞿秋白、邓中夏、于右任......在上海大学的历史上,留下过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在吴越看来,除了这些历史名人,她还需要一个合适的人物来串联、引导读者进入老上海大学的内部空间,“而他必须是深深打动过我的人。”

此时,一个在1920年8月挤在宜宾出发的小火轮来到上海的青年走进她的视野,这个原名刘炽荣的青年以“刘华”的名字,如同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20年代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历史天空中,也成为启迪她写作的灵感之源。

“我想书写的不只有大人物,更有无数为革命奉献生命的青年英烈,他们不该被历史忘却。”吴越坦言。她提到,上海大学的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有着救国的理念和抱负,都十分关心政治形势的发展,来自广东、四川的最多,东北、西北和山东的也不少,俨然成为青年知识分子红色革命的大本营。

学习氛围也十分好,同学们按照各年级自己组织学习会,由自己班级的同学主持,开会可以随便提问,问生字、问名词概念、问老师讲课中的疑问也好,只要提出来,就交大家讨论、研究并作解答。有时谈谈报上看来的政治消息,有时介绍期刊中某篇文章的内容。总之,就事论事,言无不尽,会议开得非常活跃。

从宜宾来到上海后,刘华在中华书局做了一段时间学徒工,在深夜印刷传单时了解到马恩思想,听说上海大学读书不要学费,就去找教务处长邓中夏交谈,邓中夏免除了他的学费,让他在上海大学附中读书,他很快成长为上海工人运动的学生领袖,在五卅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成为敌人眼中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标。一九二五年底,刘华在龙华被秘密枪决,时仅二十六岁。

正是青年们的英勇斗争,让五卅运动成为点燃革命的燎原之火。“何秉彝们掩埋了因反对国民党右派而牺牲的黄仁,继续前进;刘华们掩埋了五卅当天倒在南京路街头的何秉彝,继续前进;而现在,刘华也倒下了。夜色甚至因为掩藏了这样赤诚的鲜血而苍白和不安了。天空出现了一组明亮的星宿,那是上海大学年轻的烈士们的英灵。”在书中,吴越动情地写道。

用非虚构还原历史真实

“作为一个普通居民,我与九十多年前的上海大学相距如此之近。”吴越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她第一个工作的单位《文汇报》位于静安区威海路陕西北路交叉口,距离原上海大学西摩路校区几乎是抬脚就到。瞿秋白所主持的社会学系,黄仁、何秉彝、刘华等烈士居住过的过街楼,原址就在现在的恒隆百货商场一带,她十年来经过不下千次;上海大学的青云路校址,则与她大学毕业后第一个居所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

而在动笔书写《上海早晨》之前,她却对上海大学背后的历史所知甚少。从2018年春节期间动笔写作,到去年1月正式出版。这本10万字不到的小书,整体的写作却耗费了三年时间,背后凝聚着她的细致的研究和心血。“这是一个业余的、首次进行历史非虚构写作者非常拿不出手的一张时间表。”

“对一个业余写作者来说,最难的是去认识到要写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吴越表示,在她看来,这本书不是专业学术著作,不是通俗历史读本,不是教科书的注水版,而是一段立足于史料、与当下引起联结和共情的结构性叙事。她希望自己的角色是一位导游,带大家走进“老上海大学”这个历史空间,让大家能用全新的视角,理解这段空间,铭记过往的历史。

曾经是新闻记者的经历,也使她获益良多,引导她通过历史资料寻找路径和逻辑的真实,在动笔前,她曾买过一套两卷本、180万字的《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从老上海大学的史料出发,把前后所有关联的人名、地名、主要事件全部标记出来,做成单独的笔记,以此为关键词,再去买书、看书、做延展,寻找可能存在的逻辑关系,为的是让笔下的每一个细节显得更真实,不辜负先烈们的牺牲。

“上海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历史名胜,但它也有它的壮丽景观,那就是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和这么多在此奉献了热血和生命的英灵。某种程度上,这个与西方时尚最接近的城市同时也有着最‘中国’的一面。”吴越说。写完此书后,每当听到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时,她都会联想到那些为了国家理想而竭力抗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年轻人,“真真切切第一次听懂了《国歌》,眼泪落了下来。”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