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艺术人物|卢浮宫首迎女馆长,巴西建筑师达·洛查辞世
澎湃新闻获悉,9月1日起,卢浮宫成立228年来将首次迎来女性馆长,现任巴黎奥赛博物馆和橘园美术馆主席劳伦斯·德·卡尔将出任卢浮宫新任馆长。在她看来,卢浮宫需要重新思考何为“普世的博物馆”,“这是我们贴在卢浮宫上的标签,但是这是错误的,因为卢浮宫并非如此。”
在古都洛阳,来自上海的画家柴一茗与来自郑州的画家曹应斌共聚北岸空间,举办二人合展;在上海和台北,艺术家西瑞·菲兹个展开幕,以花朵探问生命的存在;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之际,李守白、施森彬展开跨界合作,为花博会创作艺术装置。
在巴西,著名建筑大师、200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保罗·门德斯·达·洛查5月23日在圣保罗因病去世,享年92岁。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巴黎 | 劳伦斯·德·卡尔
成为卢浮宫首位女性馆长,或为年轻工作族延长开放时间
劳伦斯·德·卡尔
巴黎奥赛博物馆和橘园美术馆主席劳伦斯·德·卡尔(Laurence des Cars)被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为卢浮宫新任馆长。德·卡尔将于9月1日接替即将离任的现任馆长让-吕克·马蒂内兹(Jean-Luc Martinez),成为卢浮宫成立228年来的首位女性馆长。
卢浮宫
1994年,德·卡尔开始在奥赛博物馆担任策展人,2017年,她成为奥赛博物馆馆长,并在2019年举办了一场广受赞誉的关于十九世纪西方绘画中黑人女性题材的展览。德·卡尔以支持归还二战期间被纳粹掠夺的文物、举办呼应当代议题的展览、创建吸引年轻观众的项目而出名。
在德·卡尔看来,卢浮宫需要重新思考何为“普世的博物馆”,“这是我们贴在卢浮宫上的标签,但是这是错误的,因为卢浮宫并非如此。”德·卡尔说道,“卢浮宫可以非常当代,在向当今世界开放的同时向我们诉说过去……我们需要时间和视野,我们正在摆脱一场危机,我们生活在兴奋而复杂的年代。”德·卡尔认为,卢浮宫有很多可以告诉年轻人的东西,而这一群体将成为她上任后所思考的事务的核心。为此,她试图延长卢浮宫的开放时间,让年轻的工作族们能够在下班后前来参观。
德·卡尔的上任是法国博物馆界迄今为止对女性最重大的一项任命。根据法国文化部数据,大约67%的法国国家级博物馆由女性领导,而在2019年时这一数据只有27%。今年3月,巴黎罗丹博物馆馆长凯瑟琳·舍维约(Catherine Chevillot)被任命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博物馆——巴黎建筑博物馆主席。2014年开始,塔季扬娜·法兰克(Tatyana Franck)担任爱丽舍摄影博物馆馆长;苏菲·马卡列乌(Sophie Makariou)则担任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席。(文/钱雪儿)
巴西圣保罗 | 建筑师保罗·门德斯·达·洛查
92岁病逝,被称为“巴西粗野主义之父”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1928-2021)
巴西著名建筑大师、2006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于当地时间5月23日在圣保罗因病去世,享年92岁。
这位享誉国际的巴西建筑师杰作颇丰,他擅用混凝土等材料在作品中表达凝练简洁之美,一生专注于巴西的本土建设,是自奥斯卡·尼迈耶之后巴西最负盛名的建筑师。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是国际建筑界的杰出人物,被称为“巴西粗野主义之父”,他以既富有诗意又具有社会意识的公共设计而闻名,这些建筑通常使用经济实惠的混凝土和钢材来呈现。他设计的很多文化建筑使得圣保罗的城市景观更为现代化,因此受到广泛赞誉。
圣保罗州立美术馆,1993年
巴西雕塑博物馆,1988年
门德斯·达·洛查1928年出生于巴西维托里亚(Vitória),1954年毕业于圣保罗的麦肯锡大学建筑学院,并在第二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他很快就成为“保利斯塔学派”(Paulista School)的成员,这场前卫运动的主要风格为避开曲线,选择块状的、暴露的混凝土结构。1958年,29岁的门德斯·达·洛查完成了他最早和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圣保罗的保利斯塔诺体育俱乐部,其特点是独特的飞碟形设计。他在圣保罗的其他重要项目包括1987年的圣彼得教堂、1988年的巴西雕塑博物馆,以及1993年的圣保罗州立美术馆。他也参与设计了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巴西馆。
门德斯·达·洛查于2000年获得密斯·凡德罗奖,2006年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2016年,他被授予威尼斯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次年获得了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的皇家金奖。去年9月,他将三百多个项目的近九千件档案捐给了位于葡萄牙的非营利文化机构“建筑之家”。(整理/畹町)
上海与台北 | 艺术家西瑞·菲兹
双城个展开幕,以花朵探问生命的存在
西瑞·菲兹
近日,艺术家西瑞·菲兹(Thierry Feuz)个展“血液里的浪漫”在上海与台北两地开幕。其中上海的展览空间位于外滩的一处新古典主义风格历史建筑中,建筑的挑高与雕刻天花、门框等装饰受到巴洛克建筑风格影响,与展览彼此呼应。
西瑞·菲兹1968年出生于维也纳,瑞士日内瓦艺术与设计大学硕士毕业,目前在日内瓦生活工作。在菲兹的创作中,艺术、科学、哲学是相通的,他关心人类普世的“存在”(Existence) 之意义,并用独有的绘画技术呈现未曾可见之境域。作品曾进入瑞士历史与艺术博物馆、新加坡艺术基金会等机构和企业收藏。
西瑞·菲兹借由描绘自然中的花朵与生物,以艺术表现“一花一世界”的概念。他的作品在视觉之外富有音乐性与“嗅觉”,丰富的构图和色彩让观众从日常生活的平静中抽身,思考“存在”的意义。
西瑞·菲兹作品
从创作技法及媒材上来说,西瑞·菲兹喜欢探索技法,作品混合多种绘画基因:古典时期的静物画、抽象表现主义的滴流技法及超现实主义的象征意义等。西瑞·菲兹从生命经验及自然风景中取材,将具体之物放入虚实之间,跨越文化及抽象的界线,试图捕捉美好瞬间,呼应人类生命中的普遍性。(整理/钱雪儿)
洛阳 | 柴一茗与曹应斌
二人展呈现“精灵”与“访古”
来自上海的画家柴一茗与来自郑州的画家曹应斌5月30日起共聚洛阳北岸空间,举办第二次二人合展,用他们的童心与特有的方式迎接即将到来的儿童节。
柴一茗1987年毕业于上海商业专科学院设计系,致力于以中国画的材料,表现超现实画面,将现代元素与水墨风格相融合。柴一茗说:“我爱猎奇,明清笔记,唐代传奇,妖魔鬼怪,神仙精灵,来形容人间生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人不就是矛盾体吗,矛盾互为正反。做艺术的初衷不就是要独立创造一些东西吗?在心理上做艺术也是自我治愈,许多意识或潜意识都需要释放出来,这样能让心灵轻松一点。”
柴一茗
曹应斌
洛阳北岸空间展出现场
洛阳北岸空间展出现场
曹应斌1971年生于河南,曾在上海、郑州、北京等地举办展览。展出的他笔下的神像、庙宇、画册,都有一种安静的氛围,曹应斌在展览现场回顾了他从意大利回来后一些感受,“艺术对我来说,就象在生命中透一口气。”他说。也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曹应斌通过创作在与周围的一切进行着一场广泛的对话,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既用当代的形象和过去已有的存在之间对话。这就是为什么他不断地前往那些古迹丰富和伟大传统文化作品多的地方,试图在他的创作中有一个恢复古典文化‘高雅’部分的愿望,重新掌握使之生疏的那部分历史。”
柴一茗与曹应斌结缘多年,在艺术上多有声气相通处,此前曾在李聚成创办的洛阳北岸空间举办展览。展览现场,在洛阳艺术家吴非的主持下,同时举办了上海与河南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宗和)
上海|艺术家李守白、施森彬
艺术家跨界合作,为花博会创作艺术装置
施森彬(左)、李守白
中国花卉博览会5月21日在上海开幕,琉璃艺术家施森彬、海派艺术家李守白联袂合作,为上海的花博会创作主题为《盛世花开》的大型艺术装置。
据介绍,此装置艺术设计源于“海上生花”的灵感,大型水潋台底座隐喻大海,整体构建以中国国花——怒放的牡丹为造型,13片形状不同的牡丹花瓣缀以牡丹、白玉兰、水仙雕刻造型,其中10朵水仙,寓意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举办;1921朵白玉兰,纪念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10000朵牡丹构图的花瓣,礼赞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整个装置由不锈钢造型镂空艺术加琉璃花卉艺术相结合,重达10吨,高达7米,直径6.6米,由内而外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在视觉上极为震撼,诠释了人文、艺术、科学的魅力。
《盛世花开》艺术装置亮相花博会复兴馆前。
经过近百日的精心制作,《盛世花开》艺术装置唯美亮相于花博会复兴馆前。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寓意为上海市的繁荣富强、象征着着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成就。(文/小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