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自残式”整容术的幕后推手

2021-05-28 18: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界弟 医学界

超适应证创新、过度医疗,对医美行业健康发展来说,显然并非什么好事情。

撰文 | 史晨瑾

近日,一项名为“小腿神经阻断术”的瘦腿方法冲上热搜,引起广泛争议。不少博主在社交平台上鼓吹手术的神奇效果,也有网友分享失败案例,该手术遂被推至风口浪尖。

目前,因该手术存在致残风险,部分医美机构已陆续宣布下架相关产品。

包括“精灵耳”在内的一批网红整形项目随之再次进入公共视野。以厂商、机构、整形医生、网红为核心的整形产业链竞争白热化,为占领市场缝隙,新型项目层出不穷。追逐潮流的求美者在这条路上则面临诸多风险。

精灵耳、注射紧缩、脚底增厚……

玻尿酸去库存之术

5月21日,一位名叫陈佳楠的网红在社交媒体上介绍自己做了“精灵耳”,并放出了前后对比照,宣称脸部显得更小,效果显著。关于“精灵耳”的讨论迅速冲上热搜。

所谓“精灵耳”,是指像《指环王》、日本动漫里精灵一样长且尖的耳朵,它能让脸部显得更加灵动精致,引得求美者们纷纷模仿尝试。

成都心悦容整容医院院长倪云志发现,“精灵耳”的风潮是从去年开始的。耳朵后面与颅骨之间形成的夹角叫颅耳角。当夹角较大时,耳朵从正面可以看到,相对来说显得脸更小,此前人们说的“招风耳”也有相同效果。

倪云志介绍,实现“精灵耳”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耳后打玻尿酸或植入人工填充物,将颅耳角撑大,使耳朵轮廓向前转。二是通过手术切开耳后的软骨膜,增加耳朵向前的拉力。还可以对耳轮角进行填充,使耳朵变尖,但有这类需求的人较少,大多是二次元女孩。

除了疤痕、感染等手术共性风险,做“精灵耳”没有其他危害。但倪云志建议医生和求美者慎重考虑,不要跟风。

讽刺的是,招风耳此前被视作畸形,是需要被矫正的。在原卫生部印发的《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招风耳矫正术被纳入头面部一级美容外科项目。当下,与招风耳本质相同的精灵耳却成为热潮。

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美业观察》主编龚伟告诉“医学界”,中国医美行业增速很快,从全国范围看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不过,北上成杭深等医美核心城市,医美行业的渗透率不亚于发达国家水平,市场趋于饱和,甚至已进入了‘你死我活’的存量竞争阶段,精灵耳正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

“以成都为例,2018年的医美机构数量达到史上最高峰,有407家,到2020年缩减至361家,整体机构数量其实有些供大于求。

如果我们深入观察会发现,最近10年,医美机构竞争主要围绕一张脸进行。截止目前,国家药监局NMPA审批通过的械三类医美注射材料一共有51个,其中玻尿酸40个,玻尿酸加添加物4个,胶原蛋白5个,PCL(即少女针)1个,PLLA(即童颜针)1个。”

沙利文发布的一份《中国透明质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透明质酸(即玻尿酸)原料的总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86%(368.7 吨),其中华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生产及销售企业,2018年销量占比约为36%。

财报数据显示,华熙生物的透明质酸钠产能从2000年的0.8吨增加至2020年的320吨,20年里翻了400倍。

现鲁商集团总经理、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研究员、被官媒称为“玻尿酸之父”的凌沛学今年5月5日向媒体表示,他认为全球的原料需求不会超过1000吨。“现在我会劝退那些找我咨询想投原料厂的,因为产能已经过剩了。”

“当产品供大于求时,医美机构就会考虑如何将富余产品以较高价格销售出去。此时,脸以外的部位就成为拓展对象。这些年,医美行业出现了用注射材料来丰胸、紧缩阴部、增大阴茎,甚至打到脚底板增高等项目。在脸以外的部位,行业可以说在天马行空地想和试。总之,只要能将玻尿酸等材料以较高价格打出去,不出事就行。”龚伟说。

沉渣泛起——被重新炒作的

小腿神经阻断术

为了有双笔直细长的“漫画腿”,不少求美者接受了吸脂、肌肉切除及肉毒素注射手术。近日,“小腿神经阻断术”又开始风靡。

对于肌肉型小腿的求美者来说,这种手术将小腿腓肠肌内外侧支“不那么重要”的运动神经离断、切除后,使腓肠肌废用性萎缩,小腿外部轮廓就会变得更加平坦,从而实现“瘦腿”效果。

这项看似合理的手术风险颇多。虽然术后求美者的日常活动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患者无法进行快走、跑步及其他剧烈运动,如果腿部支撑力不够,还很容易摔倒。此外,小腿深层的比目鱼肌可能会出现代偿性肥大,造成小腿畸形。

中国人民解放军903医院烧伤整形科的张梦媛医生表示,神经支配肌肉不可能做到绝对精确,这种手术不可能产生“指哪打哪”的效果。被切断的神经纤维本身不可重建,但萎缩的肌肉会被其他的协同肌代偿,同样不可能产生持久的效果。且手术有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风险,收益和风险不成正比,因而逐渐被更具安全性的肉毒素注射来代替了。

倪云志多年前曾做过此类手术。他告诉“医学界”,手术需要从小腿后侧的腘窝进入,这个地方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大血管、神经分布很多,如果医生没有丰富的解剖知识和过硬的技巧,很难做好。

“这项手术十几年前就有,因为风险高,它逐渐被边缘化了,现在正规医院很少有人做。”张梦媛说。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神经阻断术”原本常用于治疗脑瘫导致的踝部痉挛、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等症状。

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整形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育哲受“选择性切断周围神经治疗痉挛性脑瘫的启发”,创造了小腿神经阻断术。关于这项手术存在的风险和争议,陈育哲并未正面回应。

龚伟认为,网红需要制造爆点和吸引流量,医美机构需要网红项目获利,医美厂商需要增加供货量,媒体需要热搜话题,甚至消费者也需要猎奇项目。可以说,整个产业链一起扮演了推手,而背后最大驱动力正是商业利益。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截至5月23日,在新氧医美平台上还有北京、济南、上海、杭州等地的医美机构宣称可以做这一手术,其中部分还是“新品上架”。

涉及“神经阻断”商品的机构共14家,其中6家机构商品宣传存在违规。

5月24日,新氧医美对上述存在违规的机构进行下线处理、发布整改通知。

微笑唇、人中缩短……

是审美畸形还是技术野心?

除上述手术外,在面部整形的江湖中也正在涌现着一批新项目。

一些求美者觉得自己人中较长,人中部位的凹陷和脊线不太明显,显得人老、一脸苦相、缺乏活力。而短人中、唇珠上翘则会更有少女感、甜美感。因此人中缩短手术逐渐流行。

一位整容专家介绍,人中缩短手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切埋线方式,效果不明显。另一种是外切,沿鼻头下方,根部切除4-9mm左右的皮肤,并把切除部位进行缝合,从而达到缩短人中的效果。但这种方式,疤痕非常明显,并难以消除。

人中缩短术后,鼻头外翻,上嘴唇肿大,鼻下疤痕明显

除人中缩短术外,“微笑唇”也开始风靡,通俗来讲,就是让嘴角保持上扬的手术方式。

倪云志介绍,他目前更多采用注射方法来提升嘴角。他对当下流行的切嘴角手术保持怀疑,因为目前术后疤痕明显。

一位整形失败的网友吐槽,半年后手术疤痕仍未消除,“好后悔,现在一咧嘴就像蛤蟆精。”

这些层出不穷、脑洞大开的整容项目,究竟是如何被推向市场的?

龚伟告诉“医学界”,因为医美属于消费医疗,其强烈的消费属性,使得厂商、医院、医生、消费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参与项目研发与推广。

在龚伟看来,也许真正意义的技术创新发生在医美厂商身上。玻尿酸、胶原蛋白、PCL、PLLA等材料,热玛吉、超光子、冷冻溶脂、冷冻美白等设备层出不穷……厂商必须保持新品研发、推陈出新,才能立足市场。

而承接厂商产品的医美机构,只具备有限创新能力——对产品交付给消费者的方式和流程进行创新。这些机构负责“探索”更有效治疗结果、更舒适治疗流程、更多适应证、网红项目包装和推广……这便产生了一批把玻尿酸用来打耳朵,把做脸的仪器用来做身体,把双眼皮取名“显微镜双眼皮”等等的创新。它们又由网红们通过更为创新的营销手段,传达给消费者,形成潜在的购买力。

而整形医生主要就靠一把刀,即手术技能来工作,相对而言拥有更大技术创新能力。上述小腿神经阻断术、微笑唇、人中缩短术,就属于整形外科医生的发明创造。

“医美消费者喜新厌旧,医美医生既要迎合消费者新需求,也要试图打造‘独门绝技’,最后也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而,超适应证创新、过度医疗,对医美行业健康发展来说,显然并非什么好事情。”龚伟说。

来源:医学界

原标题:《“自残式”整容术的幕后推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