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或许拍出《一步之遥》,不过是姜文必然的宿命

蚁垤‍
2014-12-23 07:4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一步之遥》剧照。

        在讨论《一步之遥》以及姜文影片序列之前,我想先说说后现代主义叙事与其评论的有趣关系。

        首先“后现代”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没有美学标准,同时可以随时废除、戏仿、割裂、挪用无限的美学标准。于是,评论某种程度上是无意义的;另外,因长期拒绝被精英解读,高纯度的“后现代艺术”在上个世纪末诞生了一堆文化垃圾之后就已经接近破产,因为批评无的放矢,泛审美和泛解读的快感在被高度消耗之后也被榨干。大众面对一部迷宫般的、语意破碎的、标准摇摆的作品已经很难再投入多少热情和求索欲了。大众如今喜欢的,仍然是价值恒定的,曲折延绵的,观点锋利的叙事。

        很多人诧异《一步之遥》竟然是姜文拍出来的,而我恰恰觉得,只有姜文才会拍出这般不合时宜、顾影自怜的电影,这太姜文了。

        知识作为权力意志的产物,它从来都不是稳定的,“真理”永远是随波逐流的。与其说《一步之遥》口碑差是因为它本身有多差,倒不如说是大众早就已经吃腻这套了。

        而与大气候相反,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一步之遥》,姜文更加痴迷于后现代主义,甚至是依赖后现代主义。因为只有通过这个玩意儿,一个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才能游刃有余地尽显神通。

《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姜文是中国难以复制的电影天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22岁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30岁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便震惊世界影坛,被人称作中国的奥森·威尔斯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在笔者个人看来,姜文的电影质量是呈曲线下滑状态的,这种下滑不是技巧和才华上的下滑,很大程度上与他这愈加偏执、狭隘的个人意志有着巨大的关系。这种极端的自我迷狂也是很中国特色的,毕竟这是一个过度迷恋权力的社会,而导演,恰恰可以享受到类似权力顶端的幻觉。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幅壮阔的青春史诗,它丰满、激昂、杰出,它横空出世地影响了一代影迷观众。这部影片把旺盛得快虚脱的荷尔蒙喷射到看不见的“文革”浪潮中,换句话说,它喷射出了“文革”般的激情。大院里没有人影和成年人的批斗,只有头顶的烈日和伟大元首,这份怀旧,无疑是献给“文革”热情的。

        片尾马小军用匕首捅刘忆苦,然后影像开始倒带,化为一起臆想,从那开始整个影片就变得不那么结实,不那么可信,一切不过是带有自恋遐想的青春期追忆,而展开这起回忆的,是几个坐在加长轿车上的成功人士。这次“倒带”,必将是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后现代主义段落。

《鬼子来了》剧照。

        《鬼子来了》改编自尤凤伟的小说《生存》,这部影片在我看来是姜文最好的导演作品,它再一次证明了姜文是个有传奇色彩的天才。它以锋利、幽默、大胆、反讽的姿态批判了国人骨子里的可笑和愚蠢,它的优秀甚至不亚于库斯图里卡最伟大的作品。它的视听语言非常犀利,并开始出现了姜文个人标志性的杂耍电影技巧。

《太阳照常升起》剧照。

        到《太阳照常升起》,脱离了文学改编,姜文进入了纯个人化的艺术狂想时期。

        《太阳照常升起》的摄影、美术和音乐有着印象派的绝美,是华语艺术电影里投入最奢侈的一次。结果因为它过于语焉不详,票房很失败。评论界也产生了巨大的争议,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解读热潮。

        姜文有时急了会冒出来指责观众们看不懂,应该多看几遍。很显而易见,这部影片依旧是姜文在缅怀和赞颂逝去的父权之美、男性之美,这份美是随着革命运动的终结而逝去的。

        在中国儒家政治学里,身体常常会作为政治的借喻对象。所谓身体的政治,自古以为就是中国古典社稷的基础,《礼记·大学》就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无论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是《太阳照常升起》,描绘的主体都是一个新的、懵懂期的、充满雄性分泌物的男儿躯体。这幅躯体与“文革”本身有着异构同质的关系。

《让子弹飞》剧照。

        接下来是《让子弹飞》,这部影片弥补了《太阳照常升起》惨痛的票房,也赢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赞美。它的视听冲击力如同脱缰之马般迅猛,像机关枪一样噌噌连发。

        因为《太阳照常升起》以及之前几部影片的解读惯性,影迷观众们按图索骥地解读各种符号以此获得参与的快感,这也有力地推了姜文一把。但我坐在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时是感到非常不舒服的,我并没有享受到它的天马行空,我只觉得荒腔走板。

        另外,我一直认为让观众生硬解读符号是反电影的,是周边的。玄机和符号应该是有机地镶嵌在影片中,让观众随着叙事的推进去感知的。《让子弹飞》向观众投射出的自我迷狂,已经超出了正常理性范畴,它不讲道理地揭示自己对暴力革命和毛的崇拜,并试图把自己提升到了一个伟人的高度,这让我感到不寒而栗。

        然而媒体和观众恰巧很吃这一套:久违的霸气和男子汉气概。姜文由此被推向了神坛,这或许是不可复制的错爱吧。

        在媒体和观众长期的宠爱下和对象化下,自负的姜文必将自我膨胀。所以在看《一步之遥》前,我也推测到这或许会是姜文自我膨胀到极点的产物。不出意料,在看《一步之遥》时不到五分钟开始我便坐如针毡,难以忍受。一部影片竟然可以混乱到这个地步?

        电影有九个编剧,而实际情况更像是用劣质壮阳药把九个编剧灌醉后一人写一段拼凑出来的。它所谓的狂想不过是胡说八道、自说自话和东拼西凑,它完全是《让子弹飞》的缺点有过之而不及的放大和集中。

        在视觉上,如果分段看,它看似具有姜文一贯的技巧:苏联电影学派的杂耍以及炫目的后现代色彩。但整合起来,一股惨不忍睹的摄影棚舞台味扑面而来。

        在现实情境的舞台下,姜文已经无法满足自己作为电影界的“一代天骄”的跋扈和聪明,他便把这一切,放回他熟悉的舞台,这个能让他肆意驰骋幻想的舞台。

        他卖命地吆喝,卖命地演出,卖命地呵斥那些不懂他的人,卖命地讽刺媒体,卖命地戏仿影史巨人。可这一切,都太无聊了。

        他以为观众还会对这胡诌乱炖的东西进行文本解读,研究里面的影史对话吗?他以为观众进入电影院只是为了对他的个人意志和风流韵事进行朝拜吗?那未免太天真了。

        观众始终需要的是一个能产生移情效应的审美系统,观众需要被感召、被认同、最终超越它。这个审美系统,是需要审慎经营的。这个道理,恐怕烂片导演都清楚。

        即便是放到反移情的布莱希特理论,还是反本质的消费社会,《一步之遥》都显得苍白无效,显得缺乏棱角。银幕上这闹腾的一切,不过是观众吃腻了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报废品。

        此情此景,是如此的莎士比亚,这似乎是每一个自负的天才演员、导演的下场。而在中国这个极度焦躁的市场环境下,这样的情景,这样的背影,我们都太熟悉了,这似乎已经是当下文人的宿命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