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留学报告发布:学费那么便宜,在华留学生为何还是如此之少?
据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出国留学人员2013年一年为41万多人,而同年在华各类外国留学生共计35万多人。中国在继续巩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地位的同时,在国际留学生输入方面却维持着不小的逆差。
在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全国留学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留学工作要“统筹谋划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编撰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表示,以前的留学工作会议都是在教育部层面召开,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召开,也是第一次把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并重。
逆差的不光是人,还有钱
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所援引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华各类外国留学生共计356499人。但据王辉耀介绍,这其中读学位的仅有十几万人,其他大量人则只是在华学习语言文化。
同样由王辉耀编著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1年不到30万的在华留学生中,约60%是参加短期语言培训的,剩下40%的学历生中,本专科生超过74%,硕士生不到20%,博士生则不到6%。
与中国理工科人才大量外流形成鲜明对比,来华留学生以文科生为主,约80%学习汉语、中医、法律、经济等,其中超过一半是学汉语为主。
“十几万和三千万在校生相比,大约占到0.3%~0.4%;如果按30多万算的话,也就接近1%。这个比例非常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王辉耀说道。《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所援引经合组织(OECD)统计的2011年世界部分国家高等教育接收国际留学生比例显示,中国国际留学生仅占学生总数0.3%,而在澳大利亚这一比例为19.8%,英国为16.8%。
与留学生人数逆差相伴的,还有留学支出费用的逆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用2011年的数据做了简单计算。
2011年,在华留学生约29万,中国在海外留学生约110万,逆差81万。按照1998年自费来华留学收费标准,文科类本硕博每年学费从一万四到三万不等,来华留学生缴纳学费总计接近50亿元人民币。而海外留学生学费标准以美国私立大学学费最低每年2.5万美元计算,中国学生支出的学费总计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
有待发掘的“留学红利”《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指出,低生育率,加上留学低龄化、大众化趋势,面临全球生源竞争的两千多所中国高校,若不增强实力,主动参与竞争,未来很可能导致大批高校倒闭。
如果说国际留学生对高校意味着生存和发展的话,对国家来说则意味着经济和人才双重红利。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认为,“留学红利”早已成为发达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竞相推出留学新政策收割“留学红利”。
经济红利指由留学生带来的直接财政和经济收入以及带动相关产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人才红利指通过本国人出国留学或者招收留学生而拥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
2010年在加拿大国际留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支出逾80亿加元,超过加拿大出口飞机、航天器等大型设备所获经济收益。2011年澳大利亚教育服务贸易收入163亿澳元,超过传统羊毛出口产业贸易收入。
善用全球人才是美国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美国市值排名前50的上市公司,近一半是移民创建/参与创建的;1960~2013年,美国有72名移民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指出,作为世界最大留学生输出国,随着归国潮的出现,海归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作用已明显显现,但在吸引国外人才、发挥外国留学生才智方面,与许多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中国不仅面临严重的“留学逆差”,“留学红利”也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未来如何缩小逆差,发掘红利将是中国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
对于“留学逆差”,尤其是在华国际留学生如此之少的原因,《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3)》指出,中国培养人才的国际化素质与国际水准还有很大差距,教师国际化水平不足等都是重要原因。
2010年中国高校外籍教师占教师总数不到1%,而香港高校中外籍教师比例为40%~50%,且99%的教师都拥有国外学习经历。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援引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排名前十的多所高校中,外籍教师比例不到5%,其余学校则仅为2%左右,且多为语言类教师。
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外籍教师比例高达65%;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哈佛大学亚洲校友会会长孙玉红表示,哈佛大学多个院长都不是美国人,“商学院院长是印度人,设计学院院长是伊朗人,教育卫生公共学院院长好像是墨西哥人。”
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元培学院副院长,《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撰稿人之一卢晓东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北大正努力推行全英文课程,“因为北大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但国外学生汉语不行,如果北大没有足够数量的英语课程,这个工作就很难推进。”
卢晓东告诉澎湃新闻,在华留学生融入中国文化也是个大问题。“首先他们还不能跟中国学生同住宿舍,留学生要融入中国文化,课外深入的交流和接触是重要环节,但现在政策还不允许和鼓励。”
卢晓东还告诉澎湃新闻,“留学生在学习方面也是弱势群体,大学在学习方法、语言、高等数学、汉语写作等方面给他们提供的帮助还很不够。”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美世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合伙人魏彩虹向澎湃新闻表示,“中西文化差异很大,外国学生来中国,怎么让他们尽快了解中国文化,需要重视。”
低价学费不一定吸引人
对于改变“留学逆差”的对策,卢晓东在《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4)》撰文表示,让高校能够自主确定留学生学费价格,有助于增加高校提高自身教育质量、开拓留学生生源市场的动力。
目前,来华留学生学费标准仍沿用1998年《关于调整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的通知》及附件《自费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这两个文件规定,在华留学生文科类本科生学费应定在1.4万~2.6万元人民币/年,理科类可适当上调。
如今,留学生生均成本早已超出学费上限,但2014年北大招收国外留学生学费标准仍为文科2.6万元/年,理科3万元/年。
卢晓东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13~2014学年本科和牛津大学2014年本科学费为例说明国外是如何区别确定留学生学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招收“非本州居民新生”时,在“本州居民新生”需缴纳的一万五千多美元的各种费用基础上,追加学费近两万三千美元。而牛津大学对英国居民和欧盟居民学生的最高收费额度为九千英镑/学年,但对其他海外留学生的学费则定在一万四千多到两万一千多英镑/年,此外留学生还需额外缴纳近七千英镑/学年的“学院费”。
换算下来,美国和英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最多每学年只用交学费3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学生到美国和英国则要每学年交学费逾23万及28万元人民币。
卢晓东告诉澎湃新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例子代表了美国公立大学学费标准制定的趋势,“体现了他们学费定价的基本理念——国际学生不交税,所以费用要高,而且这是贸易,可以超过教育成本。”
谈到中国现行的低价学费,卢晓东告诉澎湃新闻说,“低价不一定吸引人,哈佛(收费)那么高,它不吸引人吗?本质还是质量。”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