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协和与登长城同入梦想榜,暴露医改软肋“全科医生紧缺”

白剑峰/人民日报
2014-12-19 06:09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过于集中,大医院一直处于“临战状态”,老百姓看病难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这是今年4月份北京儿童医院排队挂号的场景。 新华网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考察时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院门可罗雀,这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我国医疗需求呈井喷式爆发,各大医院门急诊人次屡创新高。“看故宫,登长城,上协和”,甚至成为很多人的梦想。为此,城市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医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疲劳作战,几乎没有喘息之机,更谈不上休假,因劳累而猝死的悲剧频频发生。不少专家出一天门诊,竟然要看近百个病人,不敢喝水,不能吃饭,不上厕所,依然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有人称,大医院医生只要像正常人一样,上班“朝九晚五”,一周休息两天,整个医疗体系就会崩溃。这虽是戏言,却也反映了大医院超负荷运转的现状。

  既然大医院如此拥挤不堪,老百姓看病为啥不首选基层?这正是我国医疗体制的“软肋”。由于基层全科医生严重不足,居民健康“守门人”基本处于“失守”状态,导致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制度难以建立。很多居民不信任基层医生,害怕误诊漏诊,所以“有病乱投医”,盲目涌向大医院。这种无序流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也浪费了有限的医疗资源。而在多数发达国家,每个居民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生病之后,首先给“家庭医生”打电话,“家庭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决定到诊所还是去医院。这些“家庭医生”都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深得社区居民信任。全科医生成为国家医疗体系的“塔基”。例如,英国90%的门急诊由全科医生首诊,其中90%的病例没有转诊,由全科医生完成治疗。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居民是在家门口诊所看病的,少数危急重症患者才上大医院。

  当前,我国医改的“瓶颈”不是缺钱,而是缺人,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一般占医师总数的50%左右,而我国全科医生仅占医师总数的5%,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按照医改目标,到2020年我国要初步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就是说,至少需要30万—40万名全科医生。但是,2013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为279.5万人,其中全科医师14.6万人,平均每万名居民仅有1名全科医师。人才缺口,何其大也!

  从今年起,我国正式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医学院校5年制本科生毕业后,必须经过3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执业上岗,这是我国医生培养制度的重大改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毕业生都选择了专科医生方向,而不愿意选择全科医生方向。其主要原因是,全科医生收入少,待遇差,评定职称难,社会地位低,缺乏成就感。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全科医生的收入,合理体现其技术劳务价值,缩小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差距。惟其如此,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担当健康“守门人”。《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全科医生按签约服务人数收取服务费,可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服务费标准。但是,目前各地政策仍存在“玻璃门”现象,难以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今后,应鼓励全科医生通过市场竞争,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健康服务,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使全科医生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也许,当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时,大医院才能告别“战时状态”,看病难、看病贵才会成为历史名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