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们的城市|上海的爸爸们,是怎样当爸爸的
【编者按】
本文来自10月26日“我们的城市”论坛,系“拿什么养育你,我的孩子”中的一则报告。
“我们的城市”是上海一群高校老师自发形成的城市问题讨论组,不定期在季风书园对所有市民开讲。之前讨论过的话题,包括交通、环境、邻避现象等。12月28日下午2点,“我们的城市”将在季风书园继续开讲,讨论网络空间的权利保护。
可在澎湃新闻站内搜索“育儿”,查阅10月26日“我们的城市”论坛上其他都市人的生育与养育的相关报告。
大家肯定知道《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使中国男性的父亲角色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
以前说到男性,提及的都是他们的职业角色:政治家、企业家,或成功人士。但很难第一时间想到父亲角色。《爸爸去哪儿》之后,出现了很多同类节目,如《爸爸回来了》、《好爸爸,坏爸爸》。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电视里父亲角色挺热门的。
除满足人们对男明星私人家庭生活的偷窥欲望外,这些节目还给我们一种思考。在我们的生育和抚育当中,父亲的职责到底是什么?除了传统的养家、给家庭经济支持角色之外,父亲还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的社会对他们有怎样的期待?他们到底做得怎样?或者,还有哪些因素,阻碍着男性在孩子成长当中、在家庭生活中,发挥更积极的影响?
“父亲友好”的社会?
在6年前,我们做过一项关于父亲参与的研究,我们以上海父亲为例,跟大家探讨上面的问题。
做这项研究的由来是,当时,我们和美国做家庭治疗和家庭咨询的学者进行了一次交流,他们特别强调,在家庭治疗和家庭咨询过程中间,让父亲加入进来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社会跟中国有很大区别,美国的单亲家庭很多,尤其是母亲和孩子的家庭,父亲跟孩子不同住,于是他们在治疗和咨询过程中,想方设法让父亲参与进来。他们发现,这样治疗的结果,才会更好更理想。反观我们,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中,父亲角色好像并不是很重要,男性还是被定位成“养家者”。
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男性在家里已经做了很多,特别是以“好男人”著称的上海男人。男性在家庭中、在孩子的抚育过程中,其贡献是被低估或被忽视的。
所以,基于父亲的家庭角色缺失和父亲的育儿贡献被低估这两种现象并存,我们想了解:在中国,在上海,父亲对孩子的抚育参与情况到底怎样?哪些因素影响着他们?西方研究发现,父亲的投入,对孩子的成长、婚姻关系有正面作用,甚至对父亲自身的成长,也有正面的作用。在中国,是否也有这种关系成立?我们想探讨,如何建立“父亲友好”的社会。
我们以入户访问方式,调查上海城乡892个家庭的父亲和母亲,其中860个家庭同时调查了父亲和母亲,还有32个家庭因只有一方在上海,所以只调查了父亲或母亲。调查对象是65岁以下、有子女的初婚男性和他的妻子。我们深访了10个子女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家庭,如果家庭中有祖辈,我们也进行访问。
上海的父亲们
我们来看,上海父亲的参与水平怎么样。
并不是说,孩子生出来,男性才开始扮演父亲的角色。实际上,当夫妻商讨什么时候生孩子,或为了要生孩子,做孕前准备时,准父亲的角色已经开始了。
在充当准父亲角色的时候,上海的父亲做的怎么样?我们列了四项:主动承担家务、为孩子出生做准备、陪妻子做产检/看病,以及参加孕产保健辅导课。除了参加孕产保健课这项“经常做或做得较多”的比例只占三成外,其余三项,“经常做或做得较多”都占2/3以上。蓝色是丈夫的自评,红色是妻子的评价。国外的研究发现,一般男性都会高估自己的参与。我们这里,也是有一点差距,丈夫的评分相对较高,但夫妻间的评分差距不大。总体而言,上海男性在准父亲角色投入得比较多。
孩子出生后,我们分两个阶段看父亲的参与。一个是婴幼儿期,6岁以下;另一个是青少年期,即从小学到高中阶段。评价体系包括日常照料、学业辅导、互动沟通、关怀陪伴以及行为教导五项。折线蓝色和红色,是婴幼儿时期,从这些项目看,“做得比较多”的父亲,达到四五成,“关怀陪伴”这项,甚至达到七成以上。而且妻子和丈夫评价差异不大。
折线绿色和黄色,是青少年时期。父亲在参与日常照料、学习辅导、互动沟通方面,与婴幼儿时期差别不大;在关怀陪伴和行为教导方面,与婴儿期相比有所降低。同样,妻子和丈夫的评价差异不大。
我们看看男性内部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以学历看,高学历男性会更多投入到育儿活动中来。无论在准父亲时期,还是在孩子的婴幼儿期或青少年期,高学历父亲在诸多维度均有积极参与。 在准父亲时期,在“承担家务”和“陪妻子做产检”方面,教育程度带来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在“为孩子出生做准备”、“参加孕产保健课程”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父亲做得更多。在孩子的婴幼儿期和青少年期,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父亲,在上述五个项目中,均比高中以下学历的父亲做得更多。
有没有出现父亲做得越来越多的趋向?我们设置了一个问题,“在对孩子的抚育上,我比我的父亲做的要多”,大概有71%的男性认同这个说法。 在我们的样本中,人们做父亲的时间横跨了1970—2000年代。我们可以发现父亲参与年代变化趋势。在准父亲角色阶段,除了“承担家务”方面,较为年长的父亲做得多一些外,其他三个方面,都是年轻的父亲投入得多一些。 在孩子的婴幼儿期,日常照料、学业辅导、行为教导方面,并没有显示出父亲的投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只是在对孩子的互动沟通和关怀陪伴方面,新生代父亲比中老年父亲更积极,做得更多。 但在青少年期,基本差不多。 尽管前面的数据表明,从绝对水平看,上海父亲参与了很多抚育任务,但从相对水平看,在育儿过程中,母亲仍担任主要的抚养者。很多父亲虽然参与了,却只是搭把手的角色。这里是一个相对的参与水平评价。让丈夫和妻子评价,在“孩子生病时的护理”、“参加学校活动”、“行为教导”、“学业辅导/兴趣培养”以及“日常生活照料”这些事项中,夫妻之间谁更操心或投入更多。
丈夫的评价中,主要认为最费时间的“日常生活照料”这项,妻子做得更多。其余四项,丈夫认为妻子做的更多的比例,稍多于丈夫。
妻子的评价,总体分布和丈夫差不多。但认为前面四项自己投入更多的比例更高。
哪些因素影响父亲的育儿投入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父亲的投入呢?通过做模型发现,首先,从男性角度说,他如果对父职的身份和意义有积极认同,具有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态度,在育儿过程中获得的收获,就会促进他的参与。
比如,男性对父亲参与孩子抚育重要性的认同,每提高一个单位,参与总水平将提升8%。
那些较少肯定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父亲(即认为男人养家,照顾家庭主要是女性的事),也会更多参加孩子的日常照料工作。
教养方法或与孩子互动能力较强的父亲,也会投入更多,这里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跟孩子相处得更好,父亲就更加投入。
在育儿经历中,认为自己能获得正面回报,也会提升参与水平。比如认为与孩子交流过程中间,自己得到许多收获,对这样一个观点的认同,每提高一个单位,父亲参与总水平将提升22%。
那么,在自身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男性的参与?我们发现,鼓励、支持父亲扮演育儿角色的家庭内外环境,尤其是作为守门人的妻子的态度和支持行为,对父亲参与育儿有积极影响。
如果妻子经常促进丈夫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父亲参与的水平就会更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妻子可能说,我也希望他陪陪孩子,但他不做。问题在于,一方面妻子希望丈夫这样做,但一方面很多妻子会怀疑男性抚育能力,认为男的做事情粗糙、马虎,觉得达不到自己的标准,这样一来就降低男性的参与水平。我们在访谈中,有一个案例,妻子抱怨丈夫很少分担孩子的日常照料工作,但在我们进行家庭访谈时,她女儿跟另两个小朋友在玩拼图游戏,玩好以后,爸爸很主动地去把拼图收起来,妈妈看到了,连忙说,放着放着,等下我来,你收得乱七八糟。爸爸还挺幽默,自嘲说连劳动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如果父亲参与多,夫妻之间可能常会在子女怎么带、怎么教育方面发生矛盾,因为观点不一发生冲突,这种情况下对父亲的参与有负效应。
另外,在中国来说,祖辈过多承担抚育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男性对孩子生活的参与。在我们家楼下三楼,也是我们一个访谈对象,他们家孩子,奶奶说,从小就是老俩口管,奶奶是一个退休老师,孩子的学习辅导也是她做,孩子从小跟她们睡,周末也是他们带出去玩,小俩口自己出去玩自己的,不管孩子。祖辈过多负担,不仅降低男性参与,也可能降低妈妈的参与。我有一个同事到中宣部挂职一年,他想让他老婆带着孩子去北京玩一趟,但他老婆不敢一个人单独带着孩子去北京。因为儿子从小跟外婆睡,都是外婆管,他老婆也做的少。
非传统的地缘和业缘的性别文化环境也与父亲的投入正相关。我们发现,如果父亲在小区中或在邻居之间,能很坦然交流育儿知识的话,他的投入就会更多。
建立“父亲友好”的社会生态体系,肯定要从男性自身做起。首先是态度问题,他要自身认识到,父亲对孩子的重要性。观念并不会导致行动,做父母需要技能。如果作为新手父母,有很多不知道的,就要去让他得到机会学习。这方面也需要自信,很多男性也认同,自己带孩子带不好,比如他认为自己某项事情做不好。妻子很大程度决定着,是让父亲进入育儿过程中,还是把他关在门外。要由守门人变成引路人,作为妻子,有三条原则需要牢记:第一,父亲对孩子很重要,父亲要参与到孩子的养育中来;第二,男性有能力抚养孩子,带好孩子;第三,每个人的抚育方式风格不一样,即便做得跟自己不一样,或做得不好,也要接受。第一点很容易做到,难的是第二第三点。
我女儿现在6岁多了。她小时候,我看我老公给她泡奶粉的时候,恨不得自己去泡。他泡的奶粉,一勺1/3放在奶瓶口子上,1/3掉在桌子上,进到奶瓶的只有1/3。那个时候就想跑过去,我自己来。后来告诉自己,忍住忍住。他泡过两三次之后,就很熟练了。我女儿三岁的时候,那年的国庆节,我老公回老家参加他们校友会,当时他说一个人去,后来我说你把女儿带去。他说我一个人带女儿啊,我说没关系,你都能泡奶粉了,她跟你玩很好的。后来他真的一个人带着女儿回老家了,先坐飞机,再换高铁,一路上都很顺利。现在我出差三五天,他一个人加上钟点工阿姨的帮忙,完全能应付过来几天一点。作为妻子来说,一定要牢记后两条,一定要忍住,给他们学习的机会。
家庭外的环境,我们的熟人、邻居、朋友、同事这类“非正式的支持系统”也很重要。如果男性在这个环境中,能很坦然地聊育儿的话题,对男性参与有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方面,如医院、学校、民间组织,对父亲的参与起着很关键的影响。如孕产保健课程,新时代的父亲参与得比年老父亲多,就与医院的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当时我参加孕产课程,医院明确要求爸爸一起来。学校里女儿的家长会,老师要求尽量父母来不要老人来,我参加过两次,发现爸爸参加的比例跟妈妈差不多。
工作场所方面,如果一个男性在单位里,周围男性没有一个人请陪产假,他肯定不会请,大家都请,他也会请。但我们的工作文化里,不是父亲友好型的。
最外面一层,是我们社会对父亲的态度,对父亲的期待。虽然这两年《爸爸去哪儿》很热,对男性的父亲角色好像挺重视,但在我们的主流话语中,或在很多人看来,还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最重要。近段时间,在上海举办的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一位百家讲坛的学者,他在讲家庭教育的时候说,今天来的这些女性朋友们,我恳请你们,特别是有孩子的妈妈,你们回家吧,你们辞职吧,孩子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在我们社会中间,他的观念还是比较主流的,认为父亲的角色重要性不那么大。
从政策层面说,需要发展一些针对父亲的教育训练项目。很多男性会说,我也想参与,但没有技巧,特别是怎么陪伴孩子,怎么跟孩子玩,孩子遇到问题时我怎么处理。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些照片,第一张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贝克汉姆和他女儿。最后这张,是英国首相送女儿上学。如果在中国,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媒体会发一个男性领导人送孩子上学的照片。虽然不可想象,但我们期待着。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秘书长。本文来自作者在10月26日“我们的城市”论坛上的分享,内容经作者审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