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世界只剩5只北白犀了,物种大灭绝几百年后就将发生?

澎湃新闻记者 陈诗悦
2014-12-17 09:0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仅30年的时间,北白犀从500多只骤减到现在的5只,它们成为偷猎者的追击目标仅仅是因为其珍贵的牛角可以用作匕首的漂亮手柄。《自然》杂志收集了数据,制作了地球生物濒危现状的图像报告,两栖动物处境最危险。照着种趋势持续下去,大灭绝(75%的物种消失)在几个世纪内就将到来。 
北方白犀牛Angalifu于12月14日在野生动物园中死亡。 东方IC 图

        Angalifu走了。只剩下5只北方白犀牛。#愿你安息##终结灭绝#请表达您的哀悼。——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 2014年12月15日。

        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动物园于当地时间周一发布的一条推特。园内这头名为Angalifu的北方白犀牛现年44岁,因“高龄”去世,留下它仅存的5位同伴在这个世界。其中一只是在圣地亚哥动物园与其相伴多年的Nola,一只在捷克的Dvůr Králové动物园内,另外三只则在肯尼亚的保护区。

        “Angalifu的死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并不仅仅因为它在园内很受人喜爱,也因为它的死将这一可爱的物种进一步带向灭绝。”圣地亚哥野生动物园的园长Randy Rieches 在一份声明中这样说道。

        白犀的得名并非因为它白,事实上黑犀牛也不是黑色,两者都是棕灰色的。据说南非早期的布尔人(何裔南非人)称它为“wijde”,荷兰语中“宽”的意思,用来指代这种动物宽宽的嘴唇或是巨大的体型。白犀牛的宽吻非常适用于大口食草,而拥有窄吻的黑犀牛则更喜欢用嘴来拔草吃。所以也有人将这两种动物称为“宽吻犀”和“钩吻犀”。白犀是陆生脊椎动物中居于第二位的庞大动物,仅次于非洲象,通常有3.7-4米左右长,1.8米高,重约2300千克。

        白犀有北方和南方两个亚种,现在南部非洲的保护区内仍有数千只南方白犀牛,可是专家相信北方白犀牛已从野外灭绝,仅存的五只不仅由饲养员悉心照料着,甚至需要贴身的持枪保镖护卫。

        仅30年的时间,北白犀从500多只骤减到现在的5只,它们成为偷猎者的追击目标仅仅是因为其珍贵的牛角可以用来制作匕首的漂亮手柄。

        2010年7月,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内最后一只母北白犀,就惨遭偷猎者锯角而失血致死。在肯尼亚的奥尔佩杰塔保护区内,人们为保护北白犀不得不将它们的角锯掉。它们原本有一对长在长鼻梁上的奇特的角,前角长而向后弯。

        在肯尼亚的莱瓦保护区,这里的犀牛宝宝大都亲眼见过自己的母亲遇害,在幼小的时候即成为孤儿。饲养员不得不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般悉心照料它们,甚至在夏天炎热时节根据他们的习性往他们身上泼泥水降温,才使它们健康成长。

        白犀牛面临的问题不只来自外部的疯狂捕杀,其自身难以繁衍也一直困扰着动物保护主义者们。早在2010年12月底原本在捷克王宫镇动物园的4只北白犀被“移居”到肯尼亚的奥尔佩杰塔保护区。原来它们二十多年来并无所出,保护者们希望这些白犀到肯尼亚换个气候环境,能顺利传宗接代。四只北白犀名为Najin、Fatu、Sudan 和Suni,饲养员希望能将Suni和Fatu配成一对。Suni是第一只在圈养环境下诞生的北白犀,出生在捷克的王宫镇动物园,但不幸的是,就在两个月前的10月18日,最后一头能育种的雄性北方白犀牛Suni在园区内自然死亡,这使北白犀能自然繁殖的希望不复存在。

        而在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动物园的Angalifu和Nola,皆因年事过高无法自然繁殖。新生的脚步远远跟不上北白犀消亡的速度,据报道,人们正在采取体外受精的方式来防止这一极危物种的灭绝。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会尽一切努力来保护现有的北白犀。

        近年来,南非肆虐猖獗的盗猎活动将犀牛逼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也催生了动物保护主义者和环保战士们的极大重视,使犀牛已然成为了南非的头号保护目标。然而,地球上的物种正在加速减少,我们真的知道情况有多严重吗?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今年11月公布的最新版本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超过76000个物种上了名单,但这也仅占科学上有记录的170万个物种的4%。对于那些人类尚缺乏足够了解的类群,比如说鱼类、爬行动物和昆虫,要提供可靠的评估是不可能的。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以及果壳网

        《自然》(Nature)杂志收集了现阶段最可靠的数据,制作了地球生物濒危现状的图像报告。在所有能被评估的类群中,两栖动物是处境最危险的:41%面临灭绝的威胁,而大部分哺乳动物和鸟类面临的重大威胁来自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以及诸如狩猎这样的人类活动。依照一种简化的预测方式,即假定灭绝的速度保持恒定,那么据估计,每年有成千上万的物种消失。照着种趋势持续下去,大灭绝(75%的物种消失)在几个世纪内就将到来。        

        就在北白犀Angalifu去世的当天,国家地理中文网发布了一篇纪念 “犀牛的救世主”的南非动物保护主义者Ian Player的文章。他在1960年启动的“犀牛计划”让白犀牛免于在50年前就遭到灭绝。他的门徒Damien Mander在谈及受到这位斗士最大的影响时说,“如果你决定涉足这一领域,那么你就要许下‘终身诺言’。保护自然不是生活的附加选项;这份工作所要肩负的责任堪比抚养子女或照顾病人。如果我们要制止人类破坏地球的行为,就必须挑起这项重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