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申之遗⑤|石氏伤科:名震江湖的中医流派也玩高科技

澎湃新闻记者 王辰
2014-12-24 09:38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编者按】

        拥有140多年历史的上海石氏伤科疗法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同时入选的还有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浦东宣卷、精武武术、古陶瓷修复技艺、上海杨浦绵拳、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顾氏外科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这八项上海传统文化技艺。

        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不少曾经名震上海滩的中医流派都已少声息了,而有着140多年历史的石氏伤科却枝繁叶茂,一批传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将这一古老流派发扬光大,使其成为上海最有影响的伤科流派。

        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石氏伤科原籍江苏无锡前州镇石家宕,19世纪70年代迁沪悬壶济世。它肇始于石兰亭,奠基于石晓山,发展于石筱山、石幼山,创新于石仰山、石印玉等,历经数代人的积累。第二代传人石晓山推崇明朝医生薛己的“十三科一理贯之”的论述,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衍化充实了伤科临床诊疗。

石氏伤科肇始于石兰亭先生(左图),他不仅精通武术更擅长医道。约在1870年,石兰亭举家东迁来到上海城南新新街,正式挂牌开设诊所。石筱山先生(中图)为第三代传人之一,曾就于读于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秉承家学,侍诊于父石晓山先生案侧。石幼山先生(右图)为第三代传人之一,随父晓山先生研习伤科及针、外科而学有所长。
五十年代,石氏伤科就接受X光等现代技术的发展,石筱山先生在自己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运用X光为患者诊治疾病(左图)。石筱山先生为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整复(右图)。
六十年代,石幼山先生为骶髂关节错位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左图)。七十年代,石幼山先生携其子石印玉先生为肘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整复及药物包扎治疗(右图)。

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之一,74岁的石印玉老人仍活跃在临床一线。在继承“十三科一理贯之”传统观念的同时,他也思考着石氏伤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我们看的一些病人,伤已经很少了“,在曙光医院工作了50年的石印玉回忆:“最早时这旁边的淮海公园,小学生爬树,一个礼拜小腿骨折三、四个,现在孩子也不爬树了。以前冬天一早出门买菜,遇见路上结冰,一滑一撑,腕部骨折的病人一家医院最多时可以达到120多个,现在这种都很少了。”

        随着时代的变化,前来石氏伤科的病人也由从前创伤性的疾病(摔倒、骨折、脱位、伤筋)演变到现在的慢性劳损性的疾病(颈椎病、腰腿痛、骨关节病等)占据就诊量70%左右。以往骨伤科就诊病人多为体力劳动者,由劳动损伤,而如今患者以老年人、办公室人员居多,与以往患者不同。

        “结合现在病情发生变化,今后转变的方向更多的是劳损性的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第五代传人之一40岁的石瑛认为,这些同样也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问题。

        

曙光医院石氏伤科治疗室中,一位病人正接受颈椎艾灸治疗。

        

从事培训行业40岁的贾女士趴在病床上第一次接受石氏伤科独具特色的腰部推拿手法治疗,在检查过程中她因腰部疼痛而双腿突然翘起,但是经过10来分钟的治疗,疼痛明显得到缓解。
85后从事市场研究的李女士特意请假赶到石氏伤科,正等待腿部疼痛的72岁束阿姨就诊完后问询。束阿姨回忆称自己的丈夫和父亲也曾先后前往石氏伤科问诊。
已工作4年26岁的张晓萌,前段时间察觉自己出现腿麻现象,拿着诊断为腰椎间盘膨出的CT片再次来到曙光医院石氏伤科。“自己平常比较忙,每天工作8小时基本上都是对着电脑,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这些可能都是导致自己现在出现病症的原因吧,我自己身边的一个同事两个月前也被诊断出腰椎间盘有问题”。

        “在信息过度密集的时代下,每天病人中至少三分之一都是焦虑的,”石印玉在把脉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不安静,“像是有只小老鼠总是往上窜,从中医上说这就是心气不顺。”

        石氏伤科起初以外用膏药闻名,至石筱山、石幼山二位先生提倡“十三科一理贯之”,对于伤科用药颇有独到之处:强调整体理伤,注重兼邪;气血兼顾,尤重痰湿;分部用药,佐以引经;辨证施治,顾护胃气。

        由于三色敷药主药的紫荆皮颜色偏紫色,黄荆子的颜色偏淡黄色的,再加上其他祛风、活血、通络等一些药物深褐色,所以取名石氏伤科三色敷药。

        经历百年的石氏伤科三色敷药仍然保留着传统配方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目前石氏外用膏药每天用量非常大基本上到达近700张,这样还供不应求。

        但如今,石氏伤科在药材方面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原来骨伤科的医生的外用药中,多会使用动物性的药材,如:麝香、犀角、象皮等,是现在不可使用的药材,但目前所使用的替代品又达到不了原始药材的效果,甚至有些没有替代品,导致现在部分有特色的药方、药引很难保留下来。

        

三色敷药的传统配方,柴胡细辛汤中的柴胡、牛蒡子汤中的牛蒡子和三色敷药主药的紫荆皮和黄荆子等。

        

石氏伤科第五代传人之一的石瑛正操作包扎石氏伤科三色敷药。

        石氏伤科以前的手法主要是应对急性筋骨损伤,而现在慢性劳损越来越多,原先的手法就显得有些不足。

        近年来,石氏伤科在继承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吸收其他流派的手法,有上海本土的、有北京宫廷正骨流派的、有民间的、甚至一些国外的手法,也同样吸收进来,在不改变石氏伤科理论的前提下,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了系统的慢性筋骨损伤诊治手法。运用了理筋整骨的方式,调整筋骨的移位,恢复筋骨和合的生理状态,使病情的消失得到缓解。

第五代传人之一的詹红生正通过石氏伤科理筋整骨手法为病人治疗颈椎病。石氏伤科认为手法是医者诊断和治疗损伤的一种重要方法,正如前人所述的“手摸心会”,即使在目前影像学日益发展的今天,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石氏伤科2013年引进了总价500万左右的先进仪器——骨科专用功能磁共振仪和三维动作捕捉(步态分析仪)分析系统,希望通过一些先进仪器来进一步寻找筋骨重要性的依据。第五代传人之一的石瑛表示:“现代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太多的中医和西医的界线,应该是物理的、化学的,而那些设备、技术大家都可以使用,但中医还是更加关注人体的整体观念。把更好的先进技术去用于诊断,为病人创造更多的便利。”

        “我们现在的病人都是说外国话的”,在石印玉看来病人的语言体系已经完全改变。不说“胃气痛”,取而代之的是”照胃镜“,这时如果医生不懂,是无法工作的。

        “石氏伤科一直有这样的传统,中医同样善于吸纳一些先进的医学”,这位74岁的老先生说。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中,正进行第七次颈椎评估训练的王老师已经渐渐从颈椎疾病中恢复过来。百年历史的石氏伤科面对先进技术、设备并不拒绝。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步态分析室中,研究人员将光标球固定在低温版上,再把低温版固定在脚背、小腿、大腿、上臂、前臂、肩膀左右两侧和骨盆、胸口、头部,如果是下肢分析的话,这些光标球达到48个,而全身最多时达到近80个。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一间天花板上处置十个发射红外线摄影头的分析室中,一位检测者全身固定几十个光标球,正进行步态分析。

国外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天大约要走5000步以上,如果在不正确的姿势下重复5000次其实是很可怕的。因此,一些骨关节的病人休息时不一定有疼痛,但在行走时产生了作用力开始感受局部疼痛,甚至有些疼痛感在爬楼时更为明显。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评估训练室中拥有四台腰椎前屈、侧屈、后伸、旋转训练设备和一台颈椎训练设备,这些目前都是国内骨伤科中的先进设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