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洞天寻隐·委羽纪|大有空明之天:第二洞天委羽山考察笔记
引言
图1 委羽山位置(引自《明代地图集》,作者及出处不详)
《委羽山志》开篇即指出:“(委羽山)其山虽小,而体势如虎之踞,如凤之集,故诸仙常栖迹于其中,宜为十大洞天之二(二当作一)”。刘世甯回应:“河纳澄江,溉田润物,莫不带围,虹绕仿佛……西与王屋媲美”。古人所言,径直将道教第二大洞天委羽山与第一大洞天王屋山(今位于河南济源)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委羽山,区别于王屋之崔嵬嵯峨,仅是一座“高仅逾丘陵,大稍轶培塿”的小山丘,孤峰兀立于台州黄岩城区之外。
浙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复杂,洞天福地众多,其中以会稽天台、括苍盖竹之山水最为神秀。委羽山为北雁荡山之余脉,游离于天台、括苍体系之外。自远古时期轩辕黄帝慕道,付之丹经藏于委羽山之时起,大量神仙高道即修炼于此,是历史上的道教名山,也是浙江地区不容忽视的文化景观(图1)。
笔者于2020年7月实地考察了位于台州市黄岩区的第二大洞天委羽山洞(大有空明之天)、大有宫以及附近的第四福地东仙源。针对委羽山何以“地理之小”成就“文化之大”?又何以与王屋“并称第一”却罕有世名?种种神秘不解,结合文献古籍资料,进行了初步梳理。
一、委羽之宗教意象
在委羽山的仙话体系中,最著名的当属“刘奉林控鹤飞升”、“青童君治委羽山”和“司马季主入委羽山石室大有宫中修炼”等事迹。黄帝藏经于委羽及奉林控鹤飞升,此二说即是“委羽”之名来源。唐·顾况诗:“昔人乘鹤玉京游,翮遗仙洞何悠悠。……何当骑麟翳凤登瀛洲,倏忽能消万古愁。”南宋·杜范道:“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仙人骑鹤去,留迹在空明。”浙江台州、宁波、绍兴等沿海地带自古以来就是神仙传说发生之地,尤其是台州地区。那么,对于委羽山来说,神话色彩浓重的刘奉林、青童君和司马季主等神仙事迹的传播,不仅使委羽山形成了地域文化特色,还引出道教重要的“仙鹤”意象。
《淮南子》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显露华夏大地对鹤的喜爱与推崇。唐·李白“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等诗句中将鹤与仙人、蓬莱挂钩,可见“鹤”之仙、道形象在盛唐时期已经深入人心。
早在浙江地域性道教形成以前,“凤鸟”即为吴越民族独特的图腾崇拜。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文化出土的双鸟朝阳纹牙雕,阴线雕刻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成对称形,可视为吴越鸟图腾的滥觞(林蔚文.周代吴越民族原始宗教略论[J].民族研究,1996(4):105-112)。此后在良渚文化祭坛遗址中,也发现了带有“凤鸟”刻纹的冠状配饰和陶刀等器具。另有《越绝书》记载会稽地区“独以鸟田,小大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的“鸟田”现象,结合王充《论衡》所述“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言圣德所致,天使鸟兽报祐之”,以“凤鸟”为万世祥瑞。“凤鸟”崇拜与浙江地区民间信仰相结合,被赋予高贵和神性。
而经由民间信仰的早期积淀,浙江道教在产生之初所显示的“鹤”崇拜也借此深入道教的思想观念之中。天台山王子乔“乘鹤吹笙”和刘奉林“控鹤飞升”的升仙模式,都强化了“仙鹤”这一经典的宗教意象,寓意“返璞归真、得道成仙”(图2、图3)。由此,以“控鹤飞升”得名的委羽山自然广为人知。
(右)图2 明 边景昭 百鹤图卷;(左)图3 明 唐寅 饮鹤图
唐道士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载“委羽山,大有空明之天,周回万里,青童君治之”。此“青童君”即为东王公(东华帝君)。传说东王公与西王母共同主掌天下仙籍,凡男子成仙先要拜谒东王公,女子成仙须拜谒西王母。《真灵位业图》将东王公排在上清左位,号曰:“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明确了东王公在道教神仙谱系中的地位。在考古发掘中,东王公的神仙形象多出现于浙江绍兴、杭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镜的主题纹饰和铭文之中(张秀君.浅论绍兴出土汉代画像镜之主神及其反映之神仙思想——试以东王公和西王母来探讨[M]//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道教研究室.道教学探索·第5号.道教学探索出版社,1991:1-66),可知早在汉代,东王公在浙地的信仰传播已与民间生活密不可分。
委羽山作为东王公的道场,历来受到统治阶级及道教内部的重视。元代《金莲正宗记》云:“是教也(即全真教),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东华帝君,被视为“全真第一祖”。事实上,元代以后,浙江全真教的发展即以委羽山大有宫为主要道场,委羽山全真一脉共十二房,陆续向浙南、浙东地区发展,均以东华帝君为尊。
二、诸仙栖迹 山之现状
自黄岩城区向南行约2公里,遥见孤峰兀立的委羽山(图4),自北至南与其他四座小屿合成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委羽山为龙头,属金峰,山高不过百米,体量不大,因此又称其为屿。自山南面山顶可俯瞰五屿似一条小龙绵延不绝。委羽山左为崇崇峭拔之方山(图5;古名“永宁山”),绵亘千里,因“石壁峻特,四望皆方”得名,传说其或为东海“方诸山”,即东王公所居之地,西江水则汤汤盘旋于山右。古人称委羽山为“两晋无双地,南国第一宫”。
图4 委羽山现状图
图5 方山(以委羽山视角)
拐过几条小巷,来到“第二洞天”石牌坊(图6)前,过牌坊即为洞天神道(图7)。古时神道两旁尽为香市,碑石林立。过“迎仙桥”后,是数量可观的名人题刻(今已不存),正对着大有宫建筑。如今仅剩“第二洞天”牌坊寂寂无闻,立于待拆民房旁,西江水也早已改道。委羽山北坡目前为农用地——那是曾经“神丹可合,百碎皆方”的方石堆,如今踪影全无。沿着山路上山,发现有一“骑鹤宫”,因疫情防控并未开门,观其建筑为近年所建。
在委羽山头环顾四周,北雁荡山脉只隐约可见,东边的方山却体量巨大。我再次怀疑“方山”与“方诸山”之间的联系,遍查史料后却失落地发现或许并无关联——《舆地纪胜·卷12》指出:永宁山在黄岩县东五里;又《旧志》云:因古县而名(图8)。偌大的方山极少道教的痕迹,委羽山却成诸仙栖迹之所,正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古话。
委羽山洞位于大有宫建筑后,从雷祖殿后三清阁洞门转出,即可望见此洞。《委羽山续志》所展现第二洞天空明洞,呈一不规则椭圆状——应是其早前自然形态(图9)。《委羽山十二景赋》称“(空明洞)一线中分,虎豹不藏,蛟龙不宿,每朝采之,熹微带朱霞之纷郁,俨栋阁之连云,似斗拱之映旭。”可见空明洞为修道胜地。另有空明洞通东海的传说——曾有一道士“负烛一箧,燃人洞中,行数日,烛尽。燃脂继之,闻橹声而返,疑与东海相通”。此种说法或可结合“黄岩方山为方诸山”一说一并进行后续考证。
1960年代间,空明洞遭炸毁,至20世纪末期才得以修复,开挖洞顶,覆土掩盖。修复后洞内仅深一二十米,洞壁及洞前土地都以混凝土浇筑而成(图10),尽管洞内石碑上书“此洞通东海,有缘到龙宫”之句,也全无了“负烛摇橹”之幽邃神秘。
图6 “第二洞天”石牌坊(民国所立)
图7 第二洞天神道
图8 委羽山与方山地理位置(引自《浙江全图》法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代绘本)
图9 大有空明洞(引自《黄岩县志》清光绪三年 刊本)
图10 大有空明洞现状
三、大有宫建制沿革
大有宫(图11),旧时距洞前一百二十步,取大有空明之天而名。陶弘景《真诰·稽神枢第四》载“司马季主入委羽山石室大有宫中,受石精金光藏景化形法於西灵子都。其同时在大有室中者,广甯鲍叔阳、太原王养伯、颖川刘玮惠、岱郡段季正,俱受师西灵子都之道也。”大有宫因司马季主而闻名于世,其事迹多见于《太平御览·列仙传》《紫阳真人内传》等道教典籍。
图11 大有宫
早在三国吴赤乌年间,委羽山麓洞前已建有委羽寺,起初因东仙源得名东源寺,是江浙最早36座佛寺之一。南朝梁代武帝时期(502-547年),始建大有宫,国子祭酒萧子云题匾,以纪念大有真人刘奉林。
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宋徽宗崇道,下诏全国洞天福地需修建宫观。政和五年(约1115年)左右,大有宫方丈范铸奉诏进京,为宋徽宗治疾得愈,得到御赐大内之物上玉真像、剑和铜镛(玉真像和剑不知所终,铜镛藏于台州黄岩博物馆)。南宋时期,绍兴壬戌(约1142年),邑令李端民重修,道士董大方主之,更名为委羽道观,后圮。咸淳年间(约1267年),道士王中立重建,诏赐旧名大有宫,后毁于寇。祥兴年间(约1278年),王中立欲卜迁,后改建于印山侧。此次重修,留梦炎《重建大有宫记》中有详载,并称:“(大有宫)前瞻仙洞,背负龟屏。方山据其左,大江带其右。若天造地设者,由是四明雁荡比邻,括苍金华相望。诚王君筹划之所致也。”明代·金立相则赞曰“则黄岩之有委羽,实两浙之冠也。而大有宫之兴废,识者不能忘情。”
元明两代,大有宫再经坍圮与重建,于嘉靖年间(约1557年)形成以小屋数十楹,环布累土为墙,莲池、石桥、瓦壁之规模。清嘉庆十九年(约1814年),道士杨来基重建正殿,并以委羽大有宫作为全真道场,中兴道教(图12、13)。“阅其房次复字行起,曾有一十二房,复字行俱系十三代杨祖讳来基号国宁子之徒也”,即以大有宫十二房道士为龙门派传播的手段,将道派发扬至温州、丽水等浙南区域。《续纂龙门宗谱》载:“自元皇庆元年(1312年)全真道龙门派第一代祖师赵道坚起,及第二十五代‘信’字辈的委羽山大有宫支派和所分支宫观的宗师、律师、嗣师、炼师等共计3230人。至《宗谱》修成之日,委羽山大有宫支派在台州有道观116所,在温州148所,占两地宫观总数的99%。而出身于大有宫的道士,亦占两地道士总数的97%以上。”展现委羽山大有宫支派在浙南的兴盛状况。
现存大有宫正殿为清嘉庆年间重建,雷祖殿(九天应元府)为道光年间重建,厢房为咸丰年间重建,民国时期又重建山门、迎仙桥等,是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有宫造型古朴素雅,仅2进2院落,平面呈“田”字状,卧于委羽山麓,正好处于类龟两肢环抱之中,藏风聚气,坐拥形胜。大有宫建筑之“卑小”恰与委羽山之体量相得益彰,又与不远处的方山形成了大小对比。透过遮蔽的苍劲古柏,大有宫山门显现(图14)。匾额上书“大有宫”三字,为民国21年(1932年)所题。雷祖殿(九天应元府;图15)于民国时期修复。殿前与殿右侧耳门外存宋代瑞井及丹井各一,相传瑞井(图16)位置即琪树所在;丹井(图17)即为“群仙取水炼丹”之处,井水清冽,四时不枯。《委羽山志》载“(丹井)深不及三四尺,旱潦水无增损,味甘”,又有“宋范绮,董大方尝以此水治病”之说。考察当天,正值酷暑,得一道长邀请以丹井水入茶,果真甘甜沁脾。出门遇见附近村民排队来此取水,道长坦言,不久前确实有人因长期饮丹井水而癌症得愈。
图12 大有宫图(引自《委羽山续志》,黄岩博物馆收录)
图13 大有宫全景图(引自《龙门宗谱》,大有宫道长提供)
图14 大有宫山门
图15 雷祖殿(九天应元府)
图16 瑞井
图17 丹井
四、东仙源之所在
图18 史载东仙源位置(引自《委羽山续志》)
图19 2007年重建东仙宫位置(底图引自天地图·浙江http://tianditu.zj.gov.cn/map)
东仙源,七十二福地之四。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云:“第四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地仙刘奉林治之”;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云:“东仙源在台州乐安县(今仙居)”;又有南宋《嘉定赤城志》记:“东源在黄岩县东北五里,地仙刘奉林主之”等等对其地理位置莫衷一是。卢廷干于《东西二仙源考辨》一文中将东西二仙源一并考证,并以确定的西仙源地理位置,反推东仙源,称“太平由黄岩而分,山既以西源名,则其为黄岩之西源,已无可疑。西源既定,则东源亦对西源得名,其为黄岩之东偏,又何疑哉。”肯定了东仙源在台州黄岩。
而《委羽山志》开篇又指出:“(东仙源)在(委羽)山洞前百余步,具体位置则不详。”争论了几百年的东仙源,始终无法揭开其神秘面纱。笔者遍查史料后,也未有所收获。但针对“在山洞前百余步”这一记载,结合《委羽山续志·山图》中所显示的东仙源位置(图18),或可大致确定东仙源的方位。幸运的是,此次考察,竟在委羽山洞东北方向约300米处,发现了东仙宫的存在(图19)——史籍并未有东仙宫一说,属村里人重修后题为东仙宫,实则仍为东仙源。而据大有宫道长讲述,当代已有学者对东仙宫进行考证,并存有《东仙源考》一文,详细论证了东仙宫的来龙去脉(金渭迪.东仙源考[J/OL].黄岩在线,2009[2009-06-08])。
图20 现存东仙宫建筑
图21 东仙宫周边环境
图22 东仙宫灵霄宝殿
现存东仙宫为当地一位阿婆(胡小娟)集合民间力量于2007年筹资重建,共三间房,以院落式布局展开(图20、21)。东厢房已成危房不再使用。北面为东仙宫灵霄宝殿(图22),中奉玉皇大帝与刘奉林等神像,上悬“第四福地”和“慈航普渡”匾额。旧时灵霄宝殿共有五间平房,东西厢楼房各二间,盘硐、台门屋等计十余间,有道地和围墙,后门还有四米见方的池塘。然而,现在已全无踪迹。据大有宫陈理弘道长所言,这位阿婆守望东仙宫几十年,目前已年逾八十。我们和道长商量,后续应作一次抢救性采访,将阿婆对东仙源的了解尽数收集,以便后续深入研究。
五、结语
笔者乘硕士论文《浙江洞天福地景观变迁研究》调研之机,已初步对浙江台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区的洞天福地进行了田野考察。在此感谢金荷仙教授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大有宫道长们在考察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相较于天台山洞天福地之高度聚集,四明山、会稽山、大若岩洞天福地之山水环境的优良,黄岩委羽山独凭其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内涵,以“地理之小”成就了“文化之大”,成为道教第二大洞天,与王屋堪平。对委羽山洞、大有宫及东仙源进行“遗存阅读”是一次特别的体验。然受制于时间、学识等,仅作了初步考察,也未能在文中详尽其精妙之处,有待后续更补缺遗。
作者简介: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洞天福地景观),道教文化及神仙文学爱好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