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2015年中国经济的三大主题

2014-12-20 19:30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12月19日,上证指数站上了3100点,再创此轮行情新高。但是,火爆的股市掩盖不了中国经济潜在的问题,11月的经济数据反映出了这一点:CPI和PPI环比均为负增长,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下降的增加到67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探。
        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阐释了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和判断,首次概括了新常态的9条特征。其中有一条就指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问题:“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虽然风险因素很难撼动中国经济极具韧性的基本面,但这个判断涉及经济与金融两个重要层面,是理解中国2015年经济政策的一条好主线。
        中国经济目前的高杠杆和泡沫化风险主要体现在地方债务、产能过剩、房地产等领域。这些领域在过去支持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模式一般被认为是质量不高的,已被归为改革和调结构的对象。
        会议提出此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意味着中央不会盲目地调结构,还将考虑稳增长的压力和风险快速暴露的承受能力。调结构、稳增长、抗风险将是2015年中国经济金融工作的三大主题。政策上可从两个层面来认识。
        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上,积极与稳健并行。调结构是主要目标,但当调结构对稳增长造成影响时,财政政策要体现出力度,而当调结构导致金融风险暴露时,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
        另一方面,改革或制度建设上,试图建立健全化解以上风险的体制机制。2015年将实行新的预算法,中央对地方财政预算的约束或将达到一个新高度。不久前,国务院收回了地方政府在税收等优惠政策上的权力,涉及央地关系的财税改革有可能会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防范增量风险,而要化解存量风险则须依靠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
        无论是地方债务,还是过剩产能、房地产泡沫,其风险的极大部分都聚集在银行里。今年,银行业推行了优先股发行,意在银行业去杠杆化。同时,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资产证券化、利率市场化都有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也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并行的是,资本市场改革也在深化,比如注册制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这些改革将在2015年进一步健全,新的体制机制还将建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