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水北调纪录片《水脉》总撰稿:不是宣传片,尽可能真实客观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许梦娜
2014-12-14 08:4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水脉》总撰稿辛国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到的这句话开启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闸门。        

        “北京水资源匮乏,‘近郊二十里,无河流润灌’,加之‘气候亢燥,雨泽稀少’,因此,‘一切食用之水,胥仰给于土井’。北京居民对井水的依赖,远高于南方城市。”2013年,辛国强在一本杂志专栏上如是写道。其时,由他担任总撰稿的南水北调工程纪录片《水脉》已经开拍。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摄制。        

        10月22日,《水脉》总撰稿辛国强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在《水脉》之前,他亦曾担任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纪录片撰稿,“拍这种片子不会拘泥于工程本身……建设的过程、建设的成就、建设的意义这个主旨肯定少不了,从南水北调来说,讲水文明也好,水资源危机也好,还是为了工程本身服务张目。”        

        言及水危机,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在一篇署名文章给出新药方:调水不如节水。2014年2月19日,《给水排水》杂志刊出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的署名文章《我国城市水安全现状与对策》。文章称,用外调水模式解决城市缺水,“已引发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        

        相比起央视另一部体现水危机的纪录片《水问》,有网友质疑《水脉》在为南水北调宣传,辛国强认为,片子的内容不同决定了片子所承担的功能不同,但不能把《水脉》定义为“宣传片”,“它在纪录这个工程,尽可能地保持真实、客观、公正”。        

        2014年10月17日,《水脉》登陆央视。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水脉》拍摄历时4年,动用了7个摄制组100多名工作人员,行程10万多公里,曾远赴美国、巴西、伊拉克、以色列等国家实地探访世界知名的水利工程,采访了近百位国内外水利专家,是一部审视水文明与人类生存、工程建造与历史使命的作品。        

        2014年9月2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宣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过验收,通水在即。        

        《水脉》此时登陆央视,无疑蕴含献礼寓意。        

        南水北调,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它所消耗的混凝土足以建造100座跨越长江的大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库,北到北京和天津。其间要越过约600条河道、200条灌溉渠,近30次横穿铁路。        

        《水脉》共八集,片名分别为《奔流不息》《世纪构想》《纵横江河》《告别家园》《生根他乡》《国宝新生》《激浊扬清》《上善若水》,分篇章解答南水北调中涉及的技术、移民、文物保护、水源质量四大问题。        

        如何在几十米深的河床之下开凿两条超过3公里的隧洞,从而穿越黄河,如何架设起1600吨重的巨型渡槽,并承受相当于黄河所带来的水流压力,如何使长江水一步一步提升,越过40米的高度屏障?  

        南水北调工程仅丹江口库区移民就有34.5万人,他们告别故乡,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新的生活,如何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        

        当南水北调遇上历史文物,谁为谁让路?如何能在不拖延工期的情况下完成文物的发掘和保护?        

        为保证一渠清水通往北京,做好南水北调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水治理工作,是工程最核心、也是最难的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江河水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由江苏至天津的东线工程,沿线都是乡镇企业,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东线利用的是大运河的固有河道和许多自然湖泊向北方输水,因此清水出发后没多久,随着出入大运河、南四湖等自然湖泊后,清水变成了黑水。如此棘手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上述疑问的解决都考验着决策者和工程建设者的勇气和智慧。

对话辛国强:

为工程本身张目        

        澎湃新闻:作为《水脉》的总撰稿,你最初的构思和立意是什么?

        辛国强:最初就是先勾勒一个八集的框架,不拘泥于工程建设本身,想拓展整个水文明的大背景、全球化的水危机、中国水分布的状况,再慢慢切入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背景,带出中国水资源的状况决定了这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构想。        

        澎湃新闻:不拘泥于工程本身?

        辛国强:就是说它很容易变成一个就事论事、单纯面向行业内的片子,一个工程汇报片,缺少高度和厚度。就工程本身来说,内容观众也不好了解,没什么可说的。        

        澎湃新闻:你曾担任过《青藏铁路》、《大三峡》的撰稿人,对比起现在的《水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辛国强:共同特点是,从工程本身和纪录片的源流来说,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都是国家重点工程,跨越的时间比较长,孙中山时代就曾提到过,这算是一个世纪构想,随后共产党几代领导人逐渐把这个构想完成的过程。不同点是,南水北调有一个更现实的背景,水和人类紧密相连的关系,水资源紧缺的现状,立意是从水资源本身开始着笔的。所以《水脉》用一集的篇幅讲述了水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第二集再切入南水北调工程。        

        澎湃新闻:为《大三峡》、《青藏铁路》撰稿的经历对后来写《水脉》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吗?

        辛国强:《大三峡》我只写了其中两集,《青藏铁路》我是总撰稿。不管怎么说,还是得围绕着工程本身来写作,工程是纪录片内容的载体,任何片子都跑不了内容核心,建设的过程、建设的成就、建设的意义这个主旨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而这样的手法也是有目的的,为主体内容服务的,不是无限拉扯。从南水北调来说,讲水文明也好,水资源危机也好,还是为工程本身张目。        

        澎湃新闻:有一种说服说理的作用吗?

        辛国强:就是把这个工程放在一个更为开阔、宏大的背景下展开叙述。        

        澎湃新闻:这三部纪录片都有提到“1918年夏天,在上海香山路7号的这座小楼中,孙中山正在为当时的中国,构建一个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梦想”,这个点的用意是?

        辛国强:孙中山正在为当时的中国构建一个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梦想,用英文完成了《国际共同开发中国实业计划》,计划中有四通八达的港口、纵横交织的铁路、星罗棋布的现代工业,他认为运输和电力是“实业救国”的动力,他梦想中的中国“一定可以变贫为富”。以此想要体现的主题就是中国人对国家富强复兴的期许,也是这些工程的一个源流,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意义。        

“重搬迁、轻安置”已改变        

        澎湃新闻:同为与水有关的片子,我感觉《水脉》花了比《大三峡》更多的篇幅来记录移民,有什么用意?

        辛国强:移民是水利工程很重要的方面,《大三峡》用了一集,《水脉》用了两集篇幅,分别为告别家园和落地生根。主要是想突出开发性移民这种政策,原来的移民政策比较简单,三峡、南水北调的移民策略都改变了原来重搬迁、轻安置的做法,迁移和安置同等重要。片子中讲述的是当代迁移的故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丹江口一期工程时,就有移民迁到青海的农业区,片子中提到了一些当时出现的问题,60年代后期有一些人回流,以前的移民政策比较简单一些,讲移民历史来反应现在移民政策的进步性,更科学更合理。大的趋势就是那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澎湃新闻:《水脉》中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比如代课老师王品兰一家搬迁的过程,以个体的经历来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政策,在撰稿的过程中,这些人物是如何选取和锁定呢?把文本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是怎样的?

        辛国强:任何一个片子撰稿都需要预先设计一些符合表达主题的人物,随后摄制组就去现场寻觅。根据经验判断,符合文本的人物还是存在的。之前根据一些史料,我们锁定一个吴姓老人,他五十年代从迁去青海,而后又返回,经历了三次搬迁,事迹很完整,但摄制组去寻找时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后来寻访中发现了王品兰,就以她为主线来讲述,也就说具有偶然性。  

纪实类题材对撰稿是挑战        

        澎湃新闻:写这样的片子,最困难的是什么?比如遇到刚才提到的,现实与预设、立意不同,怎么去处理?

        辛国强:《水脉》有很多纪实的东西,比如工程当中发生的事情,建设者、移民,都很现实,这些对稿本写作带来挑战。写历史类纪录片,只要史料足够丰富就可以在书斋内完成。而纪实对于撰稿来说就比较困难,所以更多要归功于编导,遇到这种现实情况时,要靠他们设计和挖掘。

        《水脉》是一部文献型纪录片,这种概念在我们国家还比较含糊,一般用于一种主题比较宏大、政治意义比较重大的题材。在国外这种类型被称作资料剪辑片,比如拍二战的纪录片,没有办法复原,只能用原有的影像资料、简报来体现。        

        澎湃新闻:这种以工程为主题的片子,对于技术难度要如何用文本来体现,如何在说理性和可读性之间平衡?

        辛国强:工程类片子有比较强的技术性,作为撰稿人首先要看大量资料,和工程师进行沟通,把原理弄透彻,然后把技术用通俗化语言表达。不想做成一个科普片、工程汇报片,就要用一些处理手法,对过于专业的问题进行回避,但也有一些是必须要去讲清楚,比如穿黄隧洞那一集,涉及盾构机的刀片更换,难就难在风险高,这样故事讲起来也比较有意思,比较好看,所以把这个当作重点来讲。  

不能把《水脉》定义为宣传片        

        澎湃新闻:有网友提出,同为央视的纪录片,《水问》追问了水问题危机,而《水脉》似乎担任了为南水北调宣传的角色,对此你怎么看?

        辛国强:片子还是根据内容来决定,这是两部内容完全不同的片子,虽然都涉及水,但《水脉》重点是在讲南水北调工程本身,侧重于讲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意义、过程。《水问》对于水资源、水生态、水危机做了一个比较集中系统的梳理,提的问题也比较警醒和深刻。        

        澎湃新闻:各自所承担的功能不一样?

        辛国强:内容不一样,所承担的功能也不一样。        

        澎湃新闻:作为向国庆65周年献礼的纪录片,《水脉》是纪录的成分多一点,还是宣传的成分多一点?

        辛国强:《水脉》还是比较纪实的一部片子,内容都是现实当中发生过的事情。我觉得不能定义《水脉》是宣传片,它在纪录这个工程,尽可能地保持真实、客观、公正。        

        澎湃新闻:最希望《水脉》给人传递什么?

        辛国强:还是想让大多数人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了解建设的必要性、成果、价值和意义,这是首要传递的东西。第二,也想借此来让人们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为这样宏大主题的片子,还是希望他能够大气蓬勃一些,有史诗的感觉和内涵。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