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大版《比较文学概论》出版20周年|比较文学何为?
比较文学何为?这一疑问在学科内外从未停歇,而正是在教学与科研的不断实践、反思与自我更新中,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研究特征与存在价值才逐渐明晰;作为国内比较文学学科的一部经典教材,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从初版至今已经经历4次修订6次印刷,一直是全国高校同类教材中使用量与发行量最大的主流教材之一。
近日,时值这部教材出版2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概论》20周年纪念暨比较文学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月刊》、《汉学研究》协办。两天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围绕着该教材的编纂修订及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
《比较文学概论》初版与第四版
一段历史:《比较文学概论》的诞生与成长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高秀芹博士在发言中回忆往昔,与老朋友杨乃乔教授共话教材编订的缘起与历程。20多年前,对于国内学术界而言,比较文学仍然是一门年轻和陌生的学科,同时又因其国际性和前沿性充满了吸引力,如何吸收和培养比较文学方向的青年学子,相关的高教工作者们尚处于探索阶段。彼时,杨乃乔博士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博士后,随后在首都师范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高秀芹博士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则在北大出版社致力于做一名有担当有情怀的出版人,希冀策划和出版具有广泛和持久影响力的学术与教学经典。正因为两人持有共同的学术理想,因此一拍即合,决定邀请国内比较文学一线的教学科研同行,一道为这个新兴学科编写一部中国本土的《比较文学概论》,力求综合引进国际比较文学界的相关理论的同时,也注重适配本学科在汉语语境下发展的特殊样态。
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乃乔教授
这样一部教材的编写显然与学者的个人著述定位全然不同。杨乃乔凭借他深厚的中西学术功底、对学科的准确定位以及在学界的号召力和组织力,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教材编写中;他和高秀芹一起,汇聚了国内比较文学当时各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召开了两次关于教材编写的会议,要求学者们每一次都带着切实性的意见、甚至初定的稿本走到一起,以便开展务实的讨论。2002年,《比较文学概论》得以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即在全国学术界和各大高校引起热烈讨论和广泛采用,并被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推荐为全国高校研究生指定用书,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高秀芹博士
高秀芹博士深情回忆道,第二次教材编写会时,她一边忙于工作一边还要照顾刚牙牙学语的幼女,女儿在会场地上爬走,学者们在会议桌前头脑风暴。20年过去了,《比较文学概论》也像女儿一样成长、成熟,在她心目中,这部教材不啻于她精心抚育的另一个孩子。当然,《比较文学概论》的出生与成长得益于一群充满学术激情的比较文学人共同且无私的努力。高秀芹指出,一部理想教材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要求就是“公共性”。这部教材汇集了国内28所高校与1所科研机构先后34位学者参编,不同学者的观点立场都各有差异,也有他们自己独属的知识积累偏向及修辞风格喜好;但是教材的编纂目的并不是彰显个人的学术立论,而是系统地呈现该学科的核心问题、理论方法与基础知识,因此,主编需要综合不同学者的诸多观点,把个性化表达整合为稳定的共识,从而便于教师与学生清晰而全面地把握这个学科的总体框架,这实乃一种挑战。而《比较文学概论》达成了这种公共性的诉求,使得这部教材的编写既群策群力,最终成果又如出一人。
如今,《比较文学概论》仍然在成长和更新,在教材的多次修订再版中,各位编者把自己所积累的科研与教学经验带入书写,使得教材与时俱进,始终保持着与当下国际及国内比较文学界接轨的前沿性和准确性。本次会议期间,围绕教学实践及市场反馈,王柏华、刘佳林与曹洪洋等参会学者,还有李松睿、张曦、陈军、于海冰与宋启立等编审同仁,均提出了有效的调整方案与补充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教材更好地发挥专业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功能。
一种观念:比较文学的跨界意识与沟通精神
作为一门不断锐意创新同时又总是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科,比较文学边界开放、兼容并包,这种学科特性为其招来不少误解,认为比较文学既高冷又难以把握。其实,比较文学并不神秘,从思维方式和精神指向而言,它为我们提供的是关涉自身与他者的交流路径,推动对世界更包容、更深刻、也更具创造力的认知。
清华大学中文系罗钢教授
比较文学主要处理的是跨越学科、语言和文化边界的文学议题。清华大学中文系罗钢教授认为,如何合理地构建研究对象是比较文学相较于其它文学研究所特有的难题,这一难题在学界通常被置换为“比较”一词所生发的“可比性问题”。罗钢指出,“可比性”不是去判定现成事物能否比较,而应当被理解为一种话语策略,它随着历史流变而不断革新,推动学者去思考并陈述跨界思维的合法性,也由此推动了比较文学学科自身的发展。杨乃乔教授在《论比较文学的学科意识与合法化的可比性》主题报告中呼应了这一观点,人们对比较文学常有诸多误解,尤其是望文生义地把“比较”理解为对比不同文本的异同与高下,但实际上这一学科致力于汇通世界各地的诸种文学,通过互相照看、彼此启发来寻找异质文化之间的关联,无论这种关联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实影响,还是审美心理上的共振,我们都需要挖掘并梳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对话关系,并将其书写为整体性的“全球文学史”,在全球化格局内重新审视自我和他者的文学与文化传统。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
比较文学跨界沟通的思维不仅仅与文学及文化有关,也关系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频繁遭遇的挑战。生活中每个人的处境各不相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各有侧重;因此,人与人之间常有思想差异与观念冲突。如何在同一事件中理解和沟通不同的立场,进而开展协商与合作?复旦大学中文系郭西安副教授的发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路径。她从“视角”(perspective)观念切入,指出观察事物的境遇往往决定了对象显现的样态,而这种观测方位和主客关系必然是丰富多元的;类似地,认知也并非对既定事实的客观显现,主体是在与事物的具体互动关系中形成理解与思考的。比较文学的思维是通过考察具体视角产生的条件和效应,推进不同视角的转换、跨越与汇通,从而促进认知和理解的更新,使得我们能够突破和重构现有话语的边界。的确,这种思维不仅有助于每个人自我观审与反省,也有利于我们理解他者,与他者共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傅勇林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建华教授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洪承教授
除此之外,杨洪承、林精华、梁丹丹、张燕萍与黄晚等多位学者从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学派特征与研究方法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勾勒出这一学科研究图景的同时,也具体而深入地呈现了比较文学研究中所蕴藏的跨界意识与沟通精神。比较文学通常被认为是一门高要求、高门槛的学科,因而也常常遭遇误解和冷遇,但实际上,比较文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与开拓的胸襟,这一学科的思维方式及开放精神是与现实生活的理性交往密切相关的。
与会学者热烈讨论
多种语言:翻译对丰富性与生产性的诉求
文明的跨界沟通是比较文学的重要议题,语言则是交流的场域与载体。比较文学被认为是高门槛学科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对多语言的要求;尽管比较文学学者确实需要多种语言的训练,但这种训练并非只是简单为了习得几门外语,而是培养学者理解多种思维模式。这就涉及比较文学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即翻译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吕黎副教授从生存论的角度,指出翻译不应被狭义定位为不同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我们日常理解与解释必然依赖的途径。如果说我们总是经由语言来表达和理解,那么我们在文化交流和日常交往中就总是在翻译。吕黎以卡桑(Barbara Cassin)编纂的《欧洲哲学词汇表:不可译词典》及其翻译传播为具体案例表明,看似中性的翻译过程可能隐藏着以自我立场消解他者的暴力危机,所以翻译不仅是必然的实践,更需要被有意识地反思。经由翻译以及对翻译的再思考,我们得以获取更多元的意义层次,得以与他者共在,这才能真正彰显翻译所承载的生命价值与沟通功能。因此,交流特别需要警惕语言霸权与自我中心,而应当倡导差异共存与开放包容。这种“一与多”的辩证与共存关系正是比较文学学科的重要命题,也体现了这一学科和而不同的精神指向。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刘佳林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吕黎副教授参与讨论
显然,翻译问题不仅关乎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也关系到国族与世界的命运,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傅勇林教授在主题报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译介何为》中,把翻译与学术研究置于当今国家发展这一历史大语境中进行反思。傅勇林教授首先回溯了比较文学学科常常被追认的源头,即1827年歌德所提出的“世界文学”理想,当时欧洲民族国家接连崛起,各自捍卫民族语言及国土尊严;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歌德把人类对世界和平与文明交流的渴望诉诸文学,因此歌德眼中的“世界文学”乃是通过各个区域之间文学的互动与对话,能够生成新的文学样态和观念。两百年间,无数学者重访“世界文学”这一观念,人们逐渐意识到,语言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文明交流必须跨越的障碍,因而翻译就变得至关重要,而如今翻译研究也成为了比较文学学科内部一个极为强劲的研究方向。但是,翻译并非仅仅是纯粹的智识活动,它实际上与贸易流通相类:一本书从何种语言译来?又译向何种语言?一部翻译而来的文学作品应当保留多少普适性和地方性?作为世界各民族自由精神贸易的场域和根基,正是在翻译实践与流通中,世界文学得以获益。反观中国历史,在上世纪国族忧患之时,翻译曾为民族复兴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当下我们正面临着诸多现实冲突与问题,包括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盛行、逆全球化趋势上升、世界经济衰退动荡等等,现代译介理应肩负起新的使命。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钧教授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刘耘华教授
比较文学以文明沟通为己任,而翻译研究是其具体实践之一。如何将翻译研究作为一种变革与建构的力量,有效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惠,是比较文学学者们仍然在思考和探索的一大命题。
多个文明:在交流与参鉴中共存发展
人类命运从古至今都彼此相连,而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沟通更加频繁;比较文学的另一项重要分支是发掘中外文学及文化曾经发生且持续进行的交流图景,从而更明晰地呈现诸种文明彼此看视与交互的过程。
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发生往往得益于特定族群的流动和文化交往。上海大学文学院陈晓兰教授以“比较文学视阈中的跨文化旅行与写作”为题,以“旅行者”及其记录作为跨越国族及文化边界的考察对象,为我们生动描摹了旅行书写中他者形象的构建。人们耳熟能详的马可·波罗就是13世纪的著名旅行家,他从欧洲不远千里来到元大都,通过把沿途所见的中国风貌撰写为游记,将这一东方大国介绍到欧洲,从此西方的旅行书写范围从圣地纪行、英雄旅程一直拓宽到世俗书写、东方想象。除了旅行探险者,明清以来还有许多传教士、商人和官员或撰写行走见闻,或翻译中国典籍,考察这些丰富的跨文化旅行写作材料,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形象如何生成与变化。重访西方人眼中的华夏,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整个世界文明的流通发展,更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身与他者相同或是相异的文化特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由此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形塑了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性、思维方式与精神风貌;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让所有文化都归约为相同范式,而是在研究中理解与尊重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多样性与差异性。
厦门大学文学院代迅教授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在会议现场激烈讨论
与旅行家随性的游记不同,专业的汉学者怀揣着对中国的兴趣与尊重进行严谨的学理研究,以此寻找对话的可能。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顾钧教授以“留学生与美国专业汉学的兴起”为题,通过厘清美国汉学学脉之源来呈现中美文化交流的样貌。上世纪二十年代,一批美国学者来到北京研习中国文化:卜德(Derk Bodde)与顾颉刚合作,在当时著名的《燕京学报》以汉语发表《左传与国语》一文,他通过参与中国学术讨论形成了新的思想与方法,并在回到美国之后持续严谨地考证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和科学,澄清了许多西方对中国古代世界的误解;孙念礼(Nancy Lee Swann)来华访问并以论文《班昭传》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正是得益于此,班昭这位汉代女性走入欧美学界的视野,甚至与美国汉学界的性别议题的生发密切相关。这批学者努力了解中国文化传统与学术语境,对美国汉学有开拓之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方忠教授线上参与会议
清华大学中文系罗钢教授与武汉大学文学院赵小琪教授
除了跨文化旅行与汉学研究的精彩分享,陈建华、戴从容、代迅、赵小琪、犹家仲、凌海衡与姜哲等多位与会学者,也紧扣自己的个案研究从中外文学的影响关系、中西比较诗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等不同的分支领域,展示了诸种文学与文化碰撞与交融所产生的火花,挖掘了不同文明在相互映照中蕴藏的丰富可能性。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凌海衡教授
但是,正如南开大学文学院王志耕教授所言,文明的沟通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双向理解”的阶段,这乃是一种不彻底的汇通,对话的最终目的是吸收不同文化的特点来促进本土文化的自我修正与更新,也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就要求我们在考察交流的历史时汲取智慧,在实践中运用他者能够理解、愿意接受的方式传递中国声音,是比较学者的责任与使命。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互塑已经是常态,与会学者都表达出一种共识:比较文学学者将进一步致力于搭建学术的沟通桥梁,更多地关注与理解与所有中国文化的域外传播者,怀揣着合作、包容、开放、共赢的世界主义精神,真诚地理解他者、反省自身,共建文化交流平台,为世界和中国文化的双向沟通开拓渠道。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杨洪承教授与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柏华教授在茶歇期间交流
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强调,在世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也是我们应当承担的一项使命。随着当下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们正经历着国族与文化边界的不断消融与重建,随着中国在国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我们有责任思考中国比较文学学者如何介入国际学术,他详细介绍了中国学派能够大有作为的诸种研究方向,并且提议可以将《比较文学概论》教材外译推广,增加本土思想的书写,使得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者与实践者的声音走向世界。
期刊及出版界编审圆桌热议
北京大学出版社微型书展
结语
我们清晰地看到,比较文学有其独特的学科定位与学科思维,身处其中的比较文学学人,自觉跨越文化与学科的边界,呈现和理解文明与话语的多样性,并始终积极地对自我进行调整更新。在各文明多元共存的语境下,摩擦与冲突不可避免,而比较文学学人是这样一群学者,他们希冀通过学术与教育事业的实践来推动不同文明、不同群体乃至不同个体的相互理解,通过理解他者包容差异,通过沟通协商解决争端。正是以这种方式,比较文学学者将个人的学术及教学与时代发展、国族命脉、世界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次会议汇聚了老、中、青三代学者,正如傅勇林教授在总结陈词中所言,学者们因《比较文学概论》而凝聚为学术共同体,它不仅推动了比较文学学科的知识发展,也承载着学术与国家共同跋涉的历程。20年光阴倏忽而过,当年参编者们如今都已成为了各大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代表人物,他们也殷切盼望着,比较文学的新一代学子脚踏实地、心系天下,为学科建设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将比较文学关怀世界、包容他者、锐意开拓的精神代代传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