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萨缪尔森传》:关于他思想演变的故事

罗杰·巴克豪斯 
2021-05-25 19:3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对特定年龄段的经济学家而言,看一本关于保罗·萨缪尔森的传记不需要任何理由。

《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第一卷),罗杰·巴克豪斯 著,姜井勇、柯珊珊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版。

萨缪尔森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位杰出人物,但是,除了他的经济学著作和他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学系的声望外,人们对他知之甚少。像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他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充满戏剧性的事件,也没有足以吸引非专业读者的八卦丑闻。例如,不同于科学家约翰·德斯蒙德·贝尔纳(J. D. Bernal)或尤利乌斯·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萨缪尔森的生活里没有激进行动、阴谋或性剥削等可供读者消遣的经历。

他很早就结了婚,夫妻二人比翼齐飞一直到他的妻子离世。除了参与政府咨询工作和二战时期有一段时间加入了一个科学实验室外,萨缪尔森不是在他的办公室里研究经济学,就是出席各种研讨会和学术会议讨论经济学,或者给政治家提供经济学专业咨询,为新闻媒体撰写经济学评论文章,甚至待在家里一边跷着腿逗孩子们玩耍,一边思考经济学问题。虽然他可以在经济学之外获得乐趣(本书提到了他的许多朋友记得的一些场景),而且是一名狂热的网球爱好者,但是经济学从未远离他的脑海。他的生活只有和他的经济学相互关联时,才有意义。因此,有足够的理由认为,本书是一本萨缪尔森的思想传记——关于他思想演变的故事——而非他的个人生活史。

而且,即使我们想要详细地描述萨缪尔森的一生,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传记都会受到原始资料的限制。很少有研究对象留下足够的资料来回答传记作家想问的每一个问题,萨缪尔森也不例外。他的文件装满了155个箱子,仅信函就有70多箱;它们内容广泛,却不够全面,例如他在学生时代的活动就未得到详细记录。

他的信函表明,他学生时代的笔记至少保存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但最终似乎没能留存下来。装满未发表论文的箱子里有一些他在学生时期的论文,但这些肯定只是他所写论文的一小部分。他的成绩单只能显示他为了拿学分而去修的那些课程,这使我们对他旁听的其他许多课程所知寥寥。关于他如何以及在哪里遇到了许多他自称熟识的老师,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他所教授课程的信息也不完整。现存的他的一些学生的笔记表明,他早年曾给学生布置过一些阅读资料,而书面的推荐阅读清单却可能从未存在过。他在第一个外部资助的研究项目结束时所写的报告已经佚失,因此我们不得不猜测该研究取得了什么成果(或者更有可能是未取得任何成果)。

由于他和期刊编辑部都没有留下相关记录,他投给期刊的论文资料和审稿人对论文的反馈情况都不甚完整。虽然《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的出版史在哈佛大学出版社的档案中有详细记载,但他的教科书的早期历史就不太清楚了: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出版公司中的相关档案即使还存在,也还没有找到。还有一个问题是,他与朋友、老师和同事的大部分交流互动都缺乏书面记载。他也未留下任何类似于订婚日记的东西。

萨缪尔森一直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并且常常把这些故事与他所认识的其他人联系起来,但这些故事并不系统。人们关注的是那些佐证了他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神童,对经济学一见钟情这个自我形象的事件。

他喜欢追忆过往,特别是哈佛经济学的黄金年代,并对他的老师和朋友们所取得的成就赞誉有加,他们经常被他当作希腊或罗马神话中的诸神那般崇拜。晚年,萨缪尔森开始撰写自传,但只写了他早年生活的一些经历后便放弃了。他写道,当成功到来时(他把这个时间追溯到1940年,那时他年仅25岁),写自传也变得兴味索然。就连对自己哈佛岁月的描述,他也只是从之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摘录了一些素材。

他的这些回忆在我们搜集整理传记资料时非常珍贵,但是它们需要被谨慎对待。除非对支持他想要提出的主张必不可少,否则,他通常并不愿意提供更多细节。例如,当被问及他的数学教育时,他列出了他曾上过的数学领域的课,但刻意模糊了是谁在什么时候教过他。在他看来,提问者似乎对他所称的他的数学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颇有怀疑。为了写作本书,我们必须从各种来源中梳理出细节,即便如此,它们也不够完整。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萨缪尔森在一些地方所说的话,显然是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由于缺乏其他资料来源,我们不可能把事实和他想要表达的观点区分开来。例如,他对自己和哈罗德·赫钦斯·伯班克(Harold Hitchings Burbank)初次见面的描述,意在表明他既大胆又自信,敢于对抗这个他所蔑视的反犹太主义系主任。一些读者会怀疑他关于这次见面的描述是否可信。如果萨缪尔森像他说的那样行事,他肯定会给反犹分子一个拒绝其进入哈佛大学的充足理由。

在许多情况下,我只是摘录萨缪尔森的相关叙述,其他的就留给读者自行判断它们是否应该被解读为事实报道,抑或只是揭示了萨缪尔森个性和态度的自传式描述,因而他没有必要告诉我们公正的旁观者将会如何看待它们。这么做确实意味着我们这本传记在一些地方接近于自传,但这些自传性的例子只是匆匆带过,而且在整本书中,它们所处的语境亦非由主人公提供。

虽然故事围绕一位经济学家的生平展开,但本书提供了萨缪尔森所属的一个相互重叠的经济学家群体的肖像,他们来自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战时的华盛顿。因此,作者有意识地使本书的部分内容,既成为萨缪尔森本人的写照,又成为与之交往的人们及他所接触的思想的写照。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解释萨缪尔森思想发展的背景,揭示它们和过去之间的关联;否则,当读到萨缪尔森的著作时,人们将不会把它们明确地代入后来所发生的事情的背景中。艾伦·迪雷克托(Aaron Director)、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雅各布·瓦伊纳(Jacob Viner)、保罗·道格拉斯(Paul Douglas)、莱纳德·克拉姆(Leonard Crum)、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埃德温·比德韦尔·威尔逊(Edwin Bidwell Wilson)、戈特弗里德·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阿尔文·汉森(Alvin Hansen)和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Klein)等经济学家的著作,对理解萨缪尔森以及他参与其中的经济学的转变过程至关重要。他们中的一些人相对鲜为人知,或者他们因后来的著作才被人熟悉,因此他们的思想必须得到详细的描述。

强调上述内容颇为重要,因为我把萨缪尔森解读为一个连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元化的经济学与二战后出现的更狭隘的、更加理论化和数学化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过渡性人物。对比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方法及其老师们的经济学方法后可见,描绘出这种转变的图景也是很重要的。虽然他并非单枪匹马地促成了这一转变(那样说无疑荒谬之极),但是他和他的朋友及同事所组成的不断壮大的群体对经济学的研究,确实体现了这种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我在本书中讲述的萨缪尔森一个人的故事,同时也是一系列互有交集的经济学家群体的故事,他们共同见证了经济学发生剧烈变化的一个时期。

如何组织一本萨缪尔森的传记也是个问题,因为贯穿他智识发展的主线不止一条,它们之间交错重叠,但又存在一些明显的时间间隔,尤其是他1935年从芝加哥大学搬到哈佛大学,1940年又从哈佛搬到麻省理工学院(后面这个时间节点不是很明显,因为从芝加哥到哈佛大学所在地剑桥市有将近1000英里,而从哈佛到麻省理工学院大约只有两英里,因而他继续住在离哈佛很近的地方)。

对于他的学生时代,我可以按学年先后采用一种大致的时序结构来介绍,然而,他搬到麻省理工学院并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后,这种结构就被打乱了。为了避免在不同的主题之间跳来跳去,有必要脱离严格的年表顺序。本书最初的草稿严格遵循时间顺序,虽然它显示了萨缪尔森如何同时兼顾多项活动,但对那些试图追踪其思想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却颇令人困惑。

萨缪尔森的个性及其社交网络,对我们理解他的智识发展和他在美国经济学领域的地位至关重要。然而,虽然他喜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也确实做到了,但是,事实上他是一个相对内向的人。因此,重现他的日常活动以及他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互动,殊为不易。

在他的书信中,偶尔有零星记载,这些都被尽可能多地代入叙述中,但也仅此而已。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他和玛丽昂·克劳福德(Marion Crawford)的关系,两人于1938年结婚。现有的证据表明,玛丽昂在他事业早期扮演的角色是实质性的,可能远远超出了本书所记载的范围。

阅读本书的许多经济学家,或许希望我把萨缪尔森的早期研究和他后来的研究联系起来。显然,如果他没有成为经济学领域的一名重要人物,本书就不可能问世。人们也不会忘记1948年后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然而,我尽量把自己对他后来学术生涯的了解置于一旁,尽可能少地把他后期的研究代入他早期的研究中进行解读。

鉴于萨缪尔森很少会错过谈论自己或赞美朋友的机会,这使我面临以下写作风险:相对于我所选择的资料,那些比我更熟悉他后期部分著作的读者,可能会从中发现一些证据,而如果我事先知道这些证据,我无疑会把它们考虑在内。虽然我从他后期的著作中吸收了一些与他早年生活相关的素材,但是我认为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萨缪尔森曾对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传记赞不绝口,因为它写得就像读者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也尝试着这么去做。

尽管萨缪尔森自称天生就是一名经济学家,并对经济学一见倾心,但这位早熟的经济学家并未完全定型。青年时期的萨缪尔森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而是试图把数学理论和完全植根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实用主义的、经验主义的、不那么抽象的经济学思想(它们中的很多都可以归入“制度主义”范畴)融为一体。在试图重现一个其经济学思想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正统”的经济学家的过程中,我可能有点走过了头,但我认为,为了使青年萨缪尔森像如今声名卓著的成年萨缪尔森那样得到人们更多的解读,我有必要冒这个风险。1948年以后的萨缪尔森,究竟在哪些方面显著改变了他的思想,将是下一卷讨论的问题。

(作者罗杰·巴克豪斯为英国科学院院士,伯明翰大学经济史和经济学教授,本文摘自《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一书,澎湃新闻获授权转载。)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