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京证人赴日参加大屠杀证言集会:要让日本人听听他们的罪行

澎湃新闻记者 龚菲 通讯员 芦鹏
2014-12-05 09:16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12月4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左)、陈德寿(右)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展示幸存者证书。 新华社 图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7周年,12月13日也将迎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应日方邀请,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陈德寿将分别于12月5日和10日启程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曹林、张亮分别陪同前往。

        应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邀请,86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老人将于12月5日至11日前往日本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为期7天。

        南京大屠杀期间,艾义英的父亲、两个叔叔、一个堂哥被日军杀害。怀孕在身的母亲为了带着艾义英姐妹3人前往难民营逃难,被迫丢弃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

        此外,受日本熊本县日中友好协会邀请,现年8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德寿,将于12月10日至15日前往熊本、长崎、福冈等地,参加在当地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为期6天。

        陈德寿老人的父亲、姑妈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因家中失去劳动力,一家生活非常贫困,之后几个弟弟、妹妹也相继死于传染病或被送进了孤儿院。

        自1994年开始,南京每年都派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赴日本参加南京大屠杀证言集会,以其亲身经历讲述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让许多日本民众了解到了历史的真相,有力反驳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证言。

        据统计,赴日作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人数至今已达34批、共49人次。        

对话幸存者艾义英:“大屠杀是过去了,但历史一定要记得”  

        12月5日上午8时,86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老人应日本“中国战争受害者证言集会邀请会”邀请,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前往日本,她将在大阪、名古屋、东京等地参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集会,为期7天。

        就在她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澎湃新闻与她进行了简短的对话。她说,说不恨当时的日本兵那是假的,但现在她更希望愿意让自己曾经的伤痛来告诫所有人——远离战争。

        澎湃新闻:1937年的时候您当时多大?家里的情况能不能介绍一下?

        艾义英:我是1928年7月出生的,今年86岁。1937年,当时我们一家住在南京麒麟门附近的东流许巷村,这个村上大约有100多户人家。我们艾家是个大家庭,我父亲艾仁银是家里的老大,他还有两个弟弟,我跟我爸爸妈妈还有弟弟和妹妹,5个人住在一起,是个小家庭,我二叔跟三叔他们自己住,当时我外婆外公爷爷都已经去世了,只有我奶奶在。那年,我妈妈除了有我们3个孩子外,当时肚子里还有1个孩子,那年肚子已经很大了。

        那年我9岁,我爸爸本来准备要送我去上学,但那个时候日本人的飞机已经开始轰炸了,学校全部都停课了,后来虽然报了名,但是我没有去上学。

        澎湃新闻:还记得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的时候你家里遇到的事情吗?

        艾义英:记得,很清楚,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一天,天气很冷,我爸爸妈妈在屋子里,我嫌冷,就在门口晒太阳,就看到有两个路人,还不是我们村里的,在路上走,也没有看到日本兵,随着两声枪响,就看到这两个人睡在地上,在我眼前倒下去了。我看见很远的地方有几个穿着黄颜色衣服的人,我知道那就是日本兵。我吓得跑回屋里,跟我爸爸说,日本兵来了,打死两个人。我父亲还说,小孩子别瞎讲,不会的。我跟我父亲说,你刚才难道没听到枪响吗?我怎么可能瞎讲呢?然后我爸爸跟我叔叔商量,要赶紧逃走。

        那个时候,我爸爸还在家里挖了一个防空洞,打算日本人来的时候我们就在里面躲一躲。防空洞很简单。我们并不清楚日本人会那么厉害,结果在防空洞那边也死了一个人,我爸爸跟我妈妈说,这里也不能躲人了,于是他就跟他兄弟商量,找个安全的地方躲一下。

        当时我有一个姑奶奶,住窦山村(音),她村后面有一座大山,叫窦山(音),她捎信让我们一家去她那里,说万一日本人来了,可以往山上跑,于是我们家里人就商量去我姑奶奶家躲几天。  

        澎湃新:后来你们就躲到你姑奶奶家了吗?

        艾义英:是的,我记得那天早晨,天还没亮我们就起身了,但我妈妈那个时候怀孕,行动不是很方便,我爸爸就带着我和弟弟妹妹到了我姑奶奶家里,坐了一会,中午刚准备吃饭,就听到外面人在说,日本人来了,已经到九塞塘(音)了,很快就要靠近村子,日本人那个时候还骑着马,我们根本来不及跑,于是我们就又往牛房里面躲,蹲在里面还没有2个多小时,日本人就进村了,牛房里面有公鸡,日本人来的时候,公鸡叫了起来,发现了我们,他们把男的全部带走,当时我爸爸、二叔都拖走了。我爸当时还跟我说,他一会就回来,日本人找他去拖东西。

        我弟弟那个时候很小,只有3岁,一直在哭,我爸爸被日本人拖走的时候,还哄我弟弟说,“不要哭,我一会就回来。”

        日本人把男人拖走了,躲在里面的女人还要命呢。他们就说,“你们到后面的山上去吧。”我们就出来了,出来后,就看到日本人的士兵和马就在外面,我心里想,就听天由命吧,我们就出来往山上跑,日本人就看到我堂姐,是我婶婶家的女儿,比我大3岁,叫陈艾氏,只有12岁,日本人就拖着她,把她给强奸了,我婶婶跪地上哭,求日本人放了我堂姐。我婶婶说,“求你们放了我女儿,她还小,你们要强奸就强奸我吧。”但是日本人根本不听,还是把我堂姐给强奸了,我堂姐后来回来后一直哭一直哭,我婶婶抱着她一起哭。后来我婶婶跟我说,不许我提这件事,如果我说出来就把我嘴撕划了。

        当时我妈妈快生了,肚子很大,我两个婶婶还有我堂姐就带着我妈妈躲到山里,在山里待了一夜。第二天,他们往姑奶奶家里走,在路上她听见村里一个老人说,要回家找家里人,还告诉我说,你爸爸死了。我当时还不相信,就往姑奶奶家里跑,刚到门口,就看到我的爸爸、两个叔叔还有我堂哥全部倒在血泊了,身上全是刺刀刺的,到处都是血,我就趴在我爸爸的身上哭,我说,爸爸,你不是说一会就回来吗?这一会你怎么就没了呢?

        澎湃新闻:家里人把你父亲和叔叔、堂哥埋葬了吗?你跟你母亲又去哪里了?

        艾义英:天黑了,怕日本兵回来,我们不敢去帮忙收尸,他们就一直躺在那,浑身是血……我父亲当时只有37岁。后来我妈妈带着我还有我弟弟和妹妹就躲在山上,晚上趁日本人不在的时候回去。那一片什么也没有,我们就用一点稻草、树棍搭一个稻草窝,躲在里面取暖,我妈妈跟我两个婶婶晚上会回去拿一点咸菜回来给我们吃,在地上挖个洞,拾些柴火,弄一点点米煮给我们吃,在那个山上我们大约待了有2个月的时间,后来我妈妈在山上还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了出来,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挺好的,但是那个时候我爸爸也死了,我们连吃的都没有,我妈妈还要带着我、弟弟跟妹妹,当时我弟弟3岁,路都太不会走,我妹妹5岁,她没办法,只好把这个刚出生的孩子丢在了山上。

        再后来,我妈妈在坐月子,我舅舅跑到山上来找我们,叫我们跟他一起去江南水泥厂,说那边是一个难民区,于是,我就跟我妈妈还有我婶婶一起到了那里。

        我堂哥艾义荣当时也被日本兵用刺刀刺得身上到处都是洞,身上得伤口一直好不了,到最后都出蛆了,我大妈就用水给他洗,但是当时的水全是黑的,我妈妈叫她千万不要用这个水给他洗伤口,一洗就烂,虽然吃了那么多苦,但是我堂哥后来还是活下来了,到70岁才离开。  

        澎湃新闻: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变得好转?

        艾义英:我18岁嫁人,我爱人比我大4岁,我跟着我爱人和我老婆婆住到岔路口那边,我爱人一开始在资本家里干活,再后来就到公交公司上班,我就到南京来参加工作。2011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报纸上说,可以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登记,我就一个人跑到纪念馆去找负责人,我把我家里的事情告诉他们,一个礼拜后,有记者来我们家里采访,第二天《现代快报》登了我的事情,我家附近的人才知道,说我妈妈很不容易,把我和我弟弟妹妹拉扯大。 

        澎湃新闻:77年过去了,想起这些事情,你还难过吗?

        艾义英:大难过了,我现在就是希望我的后代能知道这件事情,也要永远记得,我希望永远和平,不要战争。 

        澎湃新闻:这是你第一次去日本吗?这次去打算说些什么?

        艾义英:是的,明天早上8点半的飞机,明天4点就要起来了,6点就要到机场了。我听纪念馆的人说,这次我要去7天,12号应该就回来,还可以参加13号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纪念馆)纪念活动。

        澎湃新闻:你现在还恨日本人吗?

        艾义英:怎么不恨呢,我恨,但是恨也没用,我们也不能报复报仇。我们要做的是反对战争,求和平。12月13日这个日子,我一直都记着,这是历史,是不能忘记的,我每年都要买点鲜花,纪念我的亲人。南京大屠杀这个事情是人人皆知的,日本人不应该不承认。我现在的孙子上小学了,我告诉他,他的太公就被日本人杀害的,这个历史要记得,祖祖辈辈都要记得。我去日本,也要讲给日本人听听,这个事情是过去了,但历史一定要记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