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想照耀中国》:来一场青年与青年间的对话

2021-05-24 15: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骨朵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飞鱼

关于主旋律剧,年轻观众从未置身事外。

从《山海情》到《觉醒年代》,再到《理想照耀中国》,都在以不同的破题方式来将主旋律和年轻态合二为一,引起了不同以往的市场反响。我们会发现,让年轻观众置身事外的从来不是主旋律的严肃立意,而是缺乏精气神和力量感的生动表达方式。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中国吗?换句话说,对国家走过的这100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作为《理想照耀中国》的总导演,傅东育在选择分集导演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当然重要,然而这问题本身就像一道闪电,穿透所有屏障,让人们直面自己,进而听见内心的召唤:敢不敢坦诚相见,来一场与青年的对话?

硬核、主旋律、年轻态,这是2019年《破冰行动》播出时导演傅东育给人们留下的最直接印象。尽管在近30年的创作生涯中,傅东育涉猎类型甚广,但“主旋律+年轻态”选中了他,将他拉进了自己的阵营。

《破冰行动》之后的两年里,傅东育硬核依旧。他先是执导了缉毒剧《冰雨火》,随后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主题重点作品《理想照耀中国》里担任总导演一职,因该剧有16位导演分别执导不同的故事,他开玩笑称自己为“总副(傅)导演”。

从一开始想要拒绝,到最后戏称自己是“总副(傅)导演”,在这个被观众调侃观剧像拆盲盒一样的创作体验中,傅东育也拆到了自己的盲盒。

40个选题与“理想”碰撞后

出现了诗选剧

如果说此前观众看电视剧像在看长篇小说,那么《理想照耀中国》的观感是:像是在读一首首小诗。

一集讲一个故事、换一套演员,每集30分钟左右,篇幅短小,体量轻盈,审美感受很好,而且形散神不散,所有故事都集合在“理想”这一整体主题之下。可以说,《理想照耀中国》为观众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观剧体验。

“诗选剧的形态比较精炼,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剧。其实考虑过按照年代顺序来播,但最后还是选择了非线性的方式。我们也在期待,这种诗选剧的时空穿越和思维跳跃感,是否可以形成一种1+1>2的效果,最后它就是这样呈现了。总局选择了系列短剧的一个样式,非常能调动创作者的创新状态,我个人很兴奋,这是我以往体验都没有过的。”

只是,从茫茫近百年选择40个故事或人物,让傅东育觉得无比艰难。

从2020年8月份开始,《理想照耀中国》在网上对选题进行征集。当傅东育接触到项目时,已经筛选出了46个原型故事,最终主创团队放弃了6个,确定了40个。

“这部剧没有做伟大的领袖和熟知的英烈的故事,除了像邓稼先、陈望道这些人物以外,我们选择的大多是一些相对平凡和陌生的人物,这些原型人物能带给人们新鲜感;关于理想的精神,关于中国百年的发展,都在一个具象的人和具体的小事上呈现,让我非常感动。虽然感动,但要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找不到破题点,或者说,基于25分钟的篇幅限制,使得它的戏剧性得不到延展,或感染力不能充分展现,我就会倾向重新考虑。”

然而,某些时候,当傅东育从自己的经验判断想要放弃时,年轻的导演们却给了他新的角度和刺激。

“比如对快递小哥最后拿了中国诗词大赛冠军故事的探讨,韩可一导演对我说‘你不觉得这个诗歌的美是一种传承吗?当下生活中所有的艰难,可以通过诗歌的美来疗伤’,我瞬间被他打动了。我说你准备用什么手法,怎么架构你的故事呢?他提出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拍。”

从形式到手法,《理想照耀中国》都不走寻常路,它是一个打破观众对常规电视剧认知的存在。“可能我们对电视剧的印象已经太深入了,做电视剧一般会讲求从头到尾的连贯性,对一个作品的完整性带有模式化和概念化的理解。但《理想照耀中国》是一个诗选剧的模式,每天播一集,播两个月,大家每天花半个小时的时间,静静地为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笑或感动,想了解他们,我觉得美感应该是这样产生的。”

在今年建党百年这样的特殊时刻,傅东育并不想让《理想照耀中国》太过凝重,“其实《理想照耀中国》在拍摄形式上的创新,也挑战着观众的观看习惯。就像我们听惯了评书,突然说,我们念首诗,它不是一个语境,这是《理想照耀中国》跟别的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它是一朵小花,我不想让它过于沉重。”

年轻与主流不应对立

想传达自然而然的英雄主义

《理想照耀中国》带给观众的第一印象是演员。

这部剧有大量年轻演员的参演,他们的加入和所带来的关注度,被视为主旋律拥抱市场的途径之一,但双刃剑的另一面便是可能会引起观众本能的“质疑年轻演员”防御机制。

对此,傅东育表示:“我们都年轻过。可现在一说到年轻演员,好像都是偏负面评价,或者一到艺术化和主流的领域他们就偏负面,因为他们受到市场的欢迎就说他们只有流量。我不知道这样的对立是如何造成的?难道我们的作品只分低俗刺激的和教科书式宣导两种吗?这是错误的。”

傅东育接下这个项目就定了“四项基本原则”:第一,现实主义的真实感;第二,是情感上的真切感;第三,年轻态,表达手法上不要冗长,要快节奏甚至留白,给观众思维的空间,而不是说教;第四是艺术风格的精良化。

为什么会选择年轻演员?

“在40个选题的原型人物里,年轻人居多,因此自然而然选择年轻演员来演。我们要做的,是让年轻演员们回到那个年代,并且使观众相信。年轻演员就是合适角色年龄的,我们这里有太多的年轻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是他们真正的表演状态,他们是做得到的。”

《理想照耀中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半个小时内抓住观众,这就需要在凝练的体量之下,去研究表达方法。

把人放在第一位是傅东育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理想照耀中国》讲的不是100年的历史,而是100年里有40个这样的人;其次,结构要经有严谨的设计,艺术的表达必须经过精准思考,每一场戏、每一句台词不能多余,多余就应该删。

“因为只有这点时间,细节太重要了,要用重要的细节将人物打开。我们不要全面化的表达,就要找到他世界里的最动人之处;最后我们要求每一个篇章的风格类型要极致,浪漫主义就浪漫到底,喜感的把喜感做足,纪录片风就写实最大化。当下可供选择的东西那么多,如果没有特点,怎么抓住观众?如果不是按照观众所能接受的语态或节奏去表达,我觉得是没有吸引力的。”

而关于事件真实性和艺术再加工的问题,傅东育认为历史背景的真实度,必须营造出来。要讲究所有的细节,哪怕一根鞋带。要靠细节的真实让观众相信人物的存在,进行情感铺垫,然后再说出抽象的理念。

“创作者应该传达一种自然而然的英雄主义:让观众觉得好看,情感有共鸣,从而受到感召。将我们想传达的英雄主义,想传达的理想,自然而然地都包在戏剧里面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理想一点不高高在上,它非常朴素”

16位导演是傅东育用三个标准筛选出来的。

开头提到的问题,是为了排除有投机心理的创作者,此外,傅东育有一套自己的选人体系。“毕竟《理想照耀中国》这样的命题作文,是主流价值观很强的作品,需要导演真的有热情与欲望来表达,所以我需要谈谈我们三观是否统一。”

其次他们必须有过良好的审美教育,在美学和影视概念上可以对话。“这么短的时间要做出有水准的东西,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的。”

最后傅东育会看他们之前的作品是不是经历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理念。“如果经历过这些,我相信他的作品不会悬浮。什么是现实主义的?就是要通过所有办法靠近那个年代,触摸到那个人,同时你被感动,再去感动他人。悬浮的创作,不适合《理想照耀中国》。”

当傅东育用以上三个标准选出了16位导演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心里非常踏实。对于40个选题的破题方向,每个选题的表达手法,导演之间开始非常默契地进行沟通,才有了现在的呈现。

作为总导演,傅东育在前期筹备和剧本会议时主要做两件事:第一把握导向,“如果有偏差,那必须听我的。”第二,导演们在创作过程上有任何的困难,由他来协调。“但同时我也说了,我不是保姆,请各位以成熟的导演心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当然,不是说完全没干涉,我觉得我要尊重,即便他显得稚嫩,这也是他的成长。”

回忆起一开始接到这部剧时,傅东育坦言自己是拒绝的。“我觉得在时间上完不成,太紧张了,然后我也没有接触过这种形态的作品,我是害怕的,但当我组合起了导演团队后,他们每一个人的热情开始点燃我,他们每一个人的发挥和呈现都让我感动。尤其在看到他们成片的时候,我在曾经想拒绝这部剧的心态,我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为什么要当导演?现在为什么偶尔会患得患失?为什么他们就敢,而且拍得非常好,我很感动,他们重新给我上了一课。”

众所周知,导演是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在傅东育独立做导演的很多年,他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但这一次他真真实实感受到了凝聚的力量。

“我觉得与导演们相识,然后走到今天,是我的收获。其实在拍摄过程中,有的选题是很多人看中的,这个时候我会提出我的判断,认为谁更合适。于是另外那位导演会无私地把他对那个项目的所有设想告诉对方。5月4号那天,我们所有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在一起守候开播,很激动的状态,大家都感到很幸福。”

至今,傅东育仍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手艺人”。作为一个手艺人,只要拿到一个命题,都会努力去破题。

被问及“如果是由自己亲自来拍,会选择哪个故事?”时,傅东育回答:“我发现40个故事说的理想是一回事,其实理想一点都不高高在上,它非常朴素,代表人们心中的那种美好感和幸福感,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每个故事里都有。所以在这点意义上来讲,我觉得如果让我来拍,实话实说,我都想拍。

原标题:《《理想照耀中国》:来一场青年与青年间的对话丨专访傅东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