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耶路撒冷3000年历史中,过去60年最“平静”
【编者按】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说:“你会忍不住爱上这座城市,它是人类的瑰宝。而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这座城市就是耶路撒冷,这本书就是《耶路撒冷三千年》。比尔·克林顿将《耶路撒冷三千年》列入了他的2011年度选书中。
不仅仅是克林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将这部巨作视为珍宝,《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新闻周刊》等媒体也盛赞它。
那么,克林顿和基辛格都推荐的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到底是部什么书?
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这一点对于犹太人、基督徒或者伊斯兰教徒来说,是毫无疑问的常识。不过,对于许多“异邦人”(《旧约》里对非以色列人的统称,后来被基督教引申用来指代所有非信徒)来说,想要理解这一点恐怕就有些困难。
尤其是,当有一天真的站在这座“圣城”面前时,我们恐怕很难依靠眼见的景物,寻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座城市与“天国”、“圣域”间有着明确联系。更不用说,《塔木德》里所记的“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句名言,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几乎要与普天下许多景点的拙劣宣传词如出一辙了。
即使是犹太人自己也承认,耶路撒冷就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英籍犹太裔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在《耶路撒冷三千年》里写道:“这个地方远离地中海海岸的贸易路线;这里缺水,夏季阳光曝晒,冬季寒风凛冽,嶙峋的岩石参差不齐,而且不适合定居。”而且,“从耶稣的使徒到萨拉丁的战士,从维多利亚时代的朝圣者到今天的游客、记者,每个人都怀着对真实耶路撒冷的美好想象来到这里,然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耶路撒冷使他们大失所望。”
如此看来,那个伟大的“世界中心”是处于历史典籍里的,也是处于许多贤达文士的想象中的,但却似乎在现实世界里却无处可寻。西蒙在《耶路撒冷三千年》记录的故事,似乎正是想要努力解决耶路撒冷在历史和现实中遇到的这种尖锐矛盾。
与其他城市史的作品不同,西蒙并不在意城市里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标建筑,也没有过多聚焦于数千年来城池格局的流变,以及其他一切冰冷的遗迹,而是选择从家族和人物入手。西蒙认为,“家族的历史可以显示有机的生命模式”。于是,大卫、耶稣、所罗门、耶洗别、以赛亚、保罗这些《圣经》中耳熟能详的名字,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和克里奥帕特拉这些西方历史典籍中反复出现的人物,还有果戈理、马克·吐温、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也就是那位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些近代的政治文化明星,他们的故事共同建构出了这座城市的历史。3000年的耶路撒冷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物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中不知不觉地讲完的。
当然,西蒙在《耶路撒冷三千年》里并没有回避耶路撒冷历史上的残酷和血腥,战争、暴力事实上是这座城市三千历史中的主角。尤其是,西蒙从来不回避人类在这座伟大城市所犯下的那些丑陋的暴行:从公元前的希律王暴政,到公元7-8世纪的犹太战争,再到11世纪末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在耶路撒冷掀起的大屠杀,西蒙笔下的人物和家族便是在这些战争和暴行下起起伏伏、盛极而衰。也因此,西蒙才会在曾经的采访中提到:“过去的60年要算是耶路撒冷历史上最平静的时期之一。”
有趣的是,作者将自己家族的故事也化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中。作者的曾祖父摩西·蒙蒂菲奥里是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女婿。19世纪中叶,摩西以西方资本家和慈善者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在放弃了奥斯曼帝国大使提出的购买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建议后,只在耶路撒冷城墙外重新建了一个新住宅区。对于这座古城在近代发生的这一细微变化,100多年后,摩西的曾孙西蒙·蒙蒂菲奥里在《耶路撒冷三千年》评价道:“这标志着城墙外新犹太人城市的出现。”
夏多布里昂在离开耶路撒冷前曾说,这座城市像是“沙漠中的一片荒冢”。而西蒙让这座城市中的历史人物和家族得以重现,却是给这片“荒冢”注入了生机。他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两个耶路撒冷——一个是天国的,一个是尘世的;一个是在历史的想象中,一个则存在于残酷的现实中——的异同。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同意,耶路撒冷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世界的中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