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破10亿的《悬崖之上》赢在哪?
犀牛娱乐原创
文|方正 编辑|朴芳
破10亿。
从最挤五一档杀出重围后,《悬崖之上》走出了漂亮的票房长线,看到此,谍战迷们都乐开了花。暌违多年的优质华语谍战片,他们真的等了太久。
破十当天,影片官博发布印有“十亿票房,感恩有你”的土味头像组图,随后官博、张译、于和伟、秦海璐、朱亚文、刘浩存等主演集体换上庆祝头像,在一片“接着奏乐接着舞”的庆贺气氛下感恩网友们支持。
一面是破10亿票房、超2600万观影人次,谍战电影的受众面终被拓宽;一面是”后劲太大难出戏”、“全员演技派”、“打破谍战天花板”等好评满布全网,影片拿下50多个微博热搜、20多个抖音热搜。当好电影获得票房、口碑的双认可,于行业于观众而言都是一种幸运。
长久以来,国产类型片市场存在“票房天花板”现象,如国产科幻片、国产战争片的观影人次常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然而,近几年涌现出很多内容优质的类型片,以过硬的制作水准、引发观众广泛共鸣的共情力实现“破圈”。
《悬崖之上》则是类型片“破圈”的又一最新例证,它证明了,内容足够优质的影片可以打破类型片“票房天花板”,即便是在市面上沉寂多年的谍战片类型。
“十”志不渝,终见黎明,《悬崖之上》的这个10亿,给当下电影市场留下的启示还有很多很多。
10亿票房、2600万观影人次
最“破圈”的华语谍战片
《悬崖之上》已成为最“破圈”的华语谍战片。
很难想象,作为一部非近年来流行题材、且很难在市面上见到的谍战片,《悬崖之上》还能如此受年轻人欢迎。在抖音、B站等平台,网友乐此不疲剪辑的“于和伟周乙眼神细节”、“周乙目睹张宪臣赴刑场”等片段广受欢迎,弹幕满屏“演技炸裂”刷起。
硬核数据上,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显示,《悬崖之上》的观影总人次来到2600万+,几乎覆盖全年龄层观影群体。
在用户画像板块里,20-24岁组占比最高(25.5%),观影主力是年轻人,但40岁以上组亦凭23%占比排在第2。而女性观影人意外以55.7%胜过男性,再度佐证了这部谍战片征服多圈层观众的突破。
“这部影片我希望带给观众冷冽又不失温暖的观影感受,它将不同于我们看过的所有国产谍战电影。”在张艺谋的话语中,《悬崖之上》打动观众的原因好似呼之欲出。
当极冷的色调、悬念迭生的故事与强大的情感联通共振,冷、暖两种观感交相呼应,带给观众的是最充分的情感释放,而这普世情感对所有人都会适用。
长久以来,谍战类型是电视剧市场的香饽饽,代表作众多,多年来滋养了一大批年龄偏大的电视受众。但反观电影市场,谍战电影却一直难被大众广为接纳,以致多年来没有重磅作品出现。
此前业界也普遍认为,华语谍战片的“票房天花板”是比较显著的。一方面,国产谍战片本身项目数量不多;另一方面,大部分谍战片的票房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投资回报率低,久而久之,资本方、项目方、观众都逐渐对这一题材丧失信心。
《悬崖之上》自降生来仿佛肩负了复兴谍战片的使命,它在五一档打出的这场漂亮的票房逆袭战,极大提振了各界对谍战片的信心。它仿佛在向市场振臂一呼:曾立于“悬崖之上”近乎消亡的华语谍战片,仍有可供挖掘的巨量可能性。
宝刀未老的张艺谋
跳出框架的“新谍战格式”
听闻张艺谋初涉谍战题材,期待值先被拉满。
从完成度看,张导交上了一份出色答卷。翻开各社交平台《悬崖之上》的评论区,“国师不愧是国师”、“张艺谋yyds”、“佩服他年过七旬还活跃在影坛”等话语不绝于耳,这位曾在采访中表示希望“拍年轻人爱看的电影”的大导演,实现了他的初心。
曾几何时,华语电影市场就是大导演们的操练场,如今的市场已今非昔比。纵览近年来票房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影片,多数都出自中生代、年轻导演之手,而无论第五代、第六代名导,他们的新作鲜少拿到惊人的票房。
究其原因,电影市场观影主力多为年轻人,诚然大导演们创作经验成熟,但新作品能否与当代年轻人建立对话、乃至达到情感共振,难度相当高。
张艺谋的努力有目共睹,《悬崖之上》既调用了最经典的张氏色彩美学,又呈现出剧力紧凑的爽片节奏,他极力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找最佳平衡点,表现出大导演在当下求新求变的勇气。
作为国内第五代导演领军人,张艺谋以集美学性、思想性及创新性为一体而著称。他的作品序列里,“乡土悲歌”《红高粱》、“战国史诗”《英雄》、“女性恋曲”《山楂树之恋》等多元题材兼备,而他一直试图创新不同类型片的表达语言。
《悬崖之上》无疑是跳脱出传统谍战框架的创作。张艺谋赋予这场谍战群戏以一种更深沉的况味,不执着于剧情反转的“炫技”,而重点着墨于对战时氛围的营造,在时局动荡中,每位英雄都有着身不由己,却甘愿在死亡边缘举起火把、挺身而出。
一个人在濒死之时能调动多少超常潜能?《悬崖之上》将这一母题充分展开,弱化了对空镜、大全景等“文艺元素”的展现,更多专注于对演员微观表情的捕捉、对群戏关系的细微刻画,为观众制造、模拟出沉浸式的特工生存情境。
从开场第一镜,模拟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降落伞视点,到后期营造特工们智斗“猜不到谁是鬼”的剧本杀体验感,《悬崖之上》的后现代性影像、电子游戏感,体现了张艺谋把握年轻人审美趣味的精准,它能征服年轻观众便不足为奇了。
某种程度上,张艺谋可能开创了一种跳出框架的“新谍战格式”电影拍法,《悬崖之上》的成功是一个起点。
“英雄叙事”
如何与年轻人共情?
谍战片创作还存在另一大困境,因其年代戏的本质,它与新世纪观众的共情通路难以建立,此为该题材“先天不足”。
对长于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来说,我们距离那个山河破碎、烽火狼烟的年代太遥远了,于课本里认知到的民族英雄们也缺乏实感,我们沉浸入特工年代的情境已属不易,更妄论与生存环境迥异的英雄们共情。
《悬崖之上》的突破,一则在它对“英雄也是普通人”这句话充分的理解和情感诠释。张宪臣、王郁、楚良、小兰、周乙,他们既是怀抱信仰的共产党人,亦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有对爱人的不舍、对亲人的牵挂、对战友的惋惜……
张宪臣(张译 饰)、王郁(秦海璐 饰)夫妻俩因任务被迫寄养儿女,不料令他们沦为街头小乞丐,影片刚开场一句简单的“活着的去找孩子”实在残酷;最终,张宪臣因找孩子被抓身陷囹圄,王郁得知消息在厕所“偷哭”的画面,都令观众动容于英雄难过“情感关”。
于和伟则演活了一个不饰张扬的“卧底”周乙,但他也在亲眼目睹“战友”张宪臣枪决时内心翻滚,眼神里的悲痛与不舍是根本骗不了人的。以细腻表演塑造出人性闪光的“平民英雄”,这些戏骨演员们迸发出的实力派演技着实动人心魄。
华语谍战片最高立意或是信仰(神性)和人性的“天人交战”,处于巨大的危险下,他们有人反水变节,有人毅然赴死,他们的背后有家人、有战友,身处悬崖,翘首黎明,只有活着,才能看到黎明。好在,张艺谋给了片中幸存者们一个光明的结局。
有些观众也许会不理解,结局里为何“乌特拉”行动被一笔带过,最大的篇幅交给了王郁。只因她悲喜共存的表情里藏着对“无名英雄”的最好注解:历史的宏大是既成的,重要的不止滚滚向前的历史大事,还有一个个保留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悬崖之上》全片聚焦人物的“人性”,是它真正击破圈层受众的原因,这给市场其它创作者带来启示:即使是年代戏,也需在人物塑造、人性挖掘上找到与当下年轻人共情的管道。年逾70的张艺谋完成得很好,后辈创作者当以此为砥砺。
《悬崖之上》是国产谍战片新的开始,它如一颗投入市场的石子,后续还会激起市场更多涟漪。犀牛君估计,在目前的市场表现、口碑加持下,《悬崖之上》的票房仍有一定上升空间,而继它之后,我们也希冀有更多优质谍战片出现,真正促成这一类型片的全面崛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