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风破浪 创新为王 ——探秘电池炭棒行业冠军背后的故事

2021-05-22 2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深化之年。宁乡深入贯彻省、长沙市"三高四新”战略部署要求,举全市之力建工业强市,聚万众之心建幸福宁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即日起我们将开设《致敬经典——建设工业强市 聚焦企业倍增》专栏,将镜头对准“工业强市”战略大军,重点挖掘、推介长青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背后的经典理念、做法、故事。

来认识一下今天的主角

企业

名片

长宁炭素

有这样一家企业,34年来创新图强、改革求变,成为了国有企业成功改制的经典样本;有这样一家企业,立志走出小山村、走向全世界,20多年来,致力于高精尖产品研发,成为了电池炭棒行业冠军;有这样一家企业,凝心聚力夯实“百年长青”之基,大力实施“倍增计划”,未来5-10年将以宁乡为总部,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积极布局万吨等静压石墨全产业链,实现产能由现在的3000吨扩产至10000吨,炭炭复合材料由65吨扩产至500吨。这家企业就是湖南省宁乡市长宁炭素有限公司。

题记: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创新决定着文明的进步。“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能单就经济总量大小而定,一个民族是否强盛也不能单凭人口规模、领土幅员多寡而定。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回望中华民族这段苦难深重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一语揭示出历史演进中蕴含的深刻逻辑。抓住科技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长宁炭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华。

在欣欣向荣的初夏,采访长宁炭素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新华,记者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他。

彼时,他坐在洒满阳光的办公桌前,一改平常的随和内敛,激情满怀地娓娓道来企业发展历程,鲜明地指出思想固化守旧的危害,深刻阐述改革创新对一个企业的至关重要……就这样,一个有锋芒、有棱角、有思想、有担当的企业家的本色,象这五月天的阳光一样,鲜亮地展现在大家眼前。

“为什么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说创业艰难守业更难?这些,我们都要深刻思考,要时刻警醒,思维是不是固化了,是不是没有创新意识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才有新的市场”“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不断发展”……一席深谈中,王新华一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

长风破浪,创新为王。聆听王新华带领长宁人的艰苦创业故事,纵观长宁34年风云变幻的发展历史、20多年改革图强的发展历程,记者发现,“改革创新”,是长宁人之所以能一路勇立潮头破浪前行、披荆斩棘问鼎高峰、成功夺取世界电池炭棒行业冠军的重要制胜“法宝”。

01

创新思路

“三把火”照亮发展前程

长宁炭素公司生产的炭棒。

不创新,就灭亡。老长宁人对此深有感触。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由涌泉山煤矿产业转型为炭素生产的长宁碳素厂,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酷境地。据长宁炭素老一批员工介绍,炭素厂主要为长沙电池厂生产电池炭棒。成立之初由于产品不愁销路,整体形势还不错。但随着长沙电池厂的衰落,企业未能及时解放思想、调整发展策略,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出现连年亏损。雪上加霜的是,企业还在此期间举债创办了一个生产人造金钢石的新厂,因而债台高筑,这时的长宁炭素厂,工资欠发,产品滞销,车间基本停产。

“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必须要换一种思维,闯出一条生路!”1994年年底,时年20有余的有志青年王新华被老领导委以重任,临危受命担任濒临倒闭的长宁炭素厂厂长。当时正值年关,400多名职工已经连续4个月没有发工资,退休人员的工资更是一欠就7个月。他上任的头一天,职工们来找他不是祝贺,而是前来询问什么时候发工资让大家能回家过年。

直面现实,作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厂长王新华没有临阵退缩,而是毅然扛起了这副沉重的担子,以常人不敢想不敢为的思维点燃了“三把思想之火”。

——第一把思想之火:撕开遮羞布,做一个会哭的“孩子”。

古语云:“家丑不可外扬”。但王新华就敢解放思想,撕破这层遮羞布。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厂房,锈蚀斑斑的设备、人心涣散的队伍,他没有死守着悲惨的现状固步自封,而是把思维层次向外、向上推进。别人当厂长,无比荣耀;他当厂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着一袋子请示报告,开始“削尖脑袋”“厚着脸面”四处“化缘”。从县到市到相关部门,王新华都上门“哭”了一个遍。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的这一举措,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援助和支持。当时的市总工会、县总工会、县财政局、县经委等纷纷伸出援手,给予这位勇敢的年轻人力所能及的支持,最后使每个职工终于领到1个月工资,回家过了一个祥和春节。

——第二把思想之火:割去毒瘤,做一个健康的“正常人”。

虽然引来援助,让员工们安度了大年。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如果把长宁炭素厂看成一个“人”,那此时的“长宁”就是一个奄奄一息的人。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王新华和他的长宁人一起抱着这样一个信念苦熬了一年。到1996年,还真让他们等来了重生的希望。当年,新的政策发布,可以允许国有困难企业分立破产。

先破而后立!一个大胆的想法由此在王新华心中形成。为了抓住长宁脱困这一稍纵即逝的政策机遇,王新华开始全力出击。从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分管县领导,他一路向上请示,几乎嘴皮子都磨出了血。他一心为企业的真心、决心,打动了相关领导,为他争取到了宁乡第一个国企分立破产的政策,将负债累累的金钢石厂分立破产。政策支持对企业来说是最大的红利。仅分立破产就让长宁一举剥离债务一千多万元。这正如重疾之人遇良医,一刀切除了身上那颗致命毒瘤。奄奄一息的长宁,终于在抛开最大累赘后缓过气来,并开始拖着孱弱的病体,走上重生之路。

——第三把思想之火:打破旧桎梏,做一个有作为的“独立者”。

能哭了、能走了,终于摆脱奄奄一息的现状了,但到底能走多远,前途是黑暗还是光明?这是当时刚刚走上重生之路的长宁人面临的新问题。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走得更高更远!长宁人解放思想、痛下决心,于1997年实施股份制改革,产权由县办企业性质,正式改组成为股份制企业。

2001年,长宁开始了划时代的、脱胎换骨的大改革。当年,宁乡开始对国有企业实施第一批改制。长宁人抢抓机遇,正式迈开了实施彻底改制的步伐——置换全部职工身份,股权集中。

这次改革创新,虽然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广大长宁人依然义无反顾,坚持下来。一次次苦口婆心,一轮轮据理力争,加上上级的支持和班子紧密团结,终于让每一个干职工分清利弊,解开心结,接受了改革。最终,400多名干职工都拿到了自己应得的那份置换金,脱离了“大锅饭”,不再继续“吃国家的饭睡公家的床”,而是成为独立担当的创业者!沉舟则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完成股改后的长宁,从此彻底告别种种积弊,全面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轻装阔步迈上向现代企业进军的快车道。

02

创新战略

“三大博弈”实现跨越发展

创业如同博弈。博弈就是决定进退成败的最优谋略。

纵观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为什么如此短暂?带着疑问,记者探秘长宁34年的发展之路,寻找到了一个关键答案。34年来,在风云变幻的发展竞争大潮中,长宁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广大长宁人抓住了企业发展这盘大棋局博弈中的关键词——“战略创新”。这些年来,通过着力于“三大战略创新”,长宁人一路过关斩将,实现长足跨越发展。

——创新战略之第一大博弈:打造精兵强将,培养高素质“棋子”。

一场精彩博弈中,“棋子”是关键因素。同样,在企业发展的这盘大棋局中,工人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长宁人深谙个中道理,所以,在企业步入正规生产关键阶段,公司作出的第一大战略创新就是: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创新改革。

为什么把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作为第一个战略创新之举?王新华诠释,在长宁全面持股时期,让他看到了“人”的素质亟待提升的必要性。那时候,即使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因为人为的因素,总是迟迟得不到落地就更不用说执行了。所以,实行企改的当年,长宁以人为本,从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人人持股、权力分散、不利决策的弊端尽数消除。与此同时,为鼓励广大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他专门制订了“优秀建议征集奖励制度”,以1万元大奖吸引全体职工贡献智慧,每年征集的“金点子”就超过300条,使企业因此而长期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为了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让先进的管理为生产提供坚强保障,企业于2004年在国内同行中第一个通过了ISO9001认证,并开始在企业内推行“5S”管理,将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以人为本的员工“金点子”进行有机结合,全面提升长宁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战略之第二大博弈:开拓广阔平台,构建高品质“棋盘”。

做大棋盘是博弈的基础,而平台和载体就是那个需要精心打造的棋盘。

走出小山村,走向全世界。走出长宁看世界,思维才会开放,思路才会超前。本世纪初,长宁人做出了第二个重大战略博弈:2005年,长宁炭素迈开走出大山的步伐,在宁乡经开区征地105亩,投资3000多万元,启动了长宇科技园的建设。

2008年,长宇新型炭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期间,为了打造一座真正的高科技现代化产业园,王新华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夯实软硬件建设,先后建立了省、市实验中心、检测中心;同时,为了长宇能够打造出叫得响过得硬的产品,王新华和园区管委会的负责人,“上天入地”,坐飞机到深圳、上海,下矿山到安徽铜丝地下600多米,可谓历尽千辛万苦,几经周折,最终选择了碳素产品的研发。由此,一个深耕新材料等静压石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级园区宁乡经开区盛装启航!

以走出大山打造长宇科技园为标志,以等静压石墨材料的研发为起点,长宁人成功踏上了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升级之路。期间,为了把长宇科技园建设成为一块创业的热土,公司不断打造平台搭建舞台,先后吸纳诚智、湘一、合兴、顺源、汇达等多家公司在产业园发展壮大。

——创新战略之第三大博弈:制定完美战术,缔造高精尖“工艺”。

谁抢占了“智”高点,谁就抢占了致胜的先机!长宁人将创新战略的灵魂之战——科技创新,放在了最最重要的位置。

这么多年来,王新华和他的同事一直一心一意坚持致力于产品的科技研发。期间,与湖南大学合作了20多年,经历了三代教授;企业申报了高新技术中心,评定已经多年,是真正的老资历。一年研发资金在500万元以上,别人都是6%的科研投入,而他们公司,则坚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

据了解,为了等静压石墨这个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王新华和他的同事历经漫长的3年。这个过程,就像10月怀胎,历经了诸多煎熬和磨砺。因为等静压石墨生产研发时间长,从产品进去到产品出来,要10个多月。但令人揪心的是,他们花费漫长的时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苦熬10个月出来的产品,合格率几乎为0,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连续3年,反复研发试生产,都出现这个问题。那种打击可想而知!“不抛弃、不放弃”,成了他们互相打气的一句口头禅。最后,他们再花重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请国外的专家,把脉看诊。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等静压石墨产品研发成功。随着产品的成功研发,长宇新型炭材料有限公司跻身行业领先地位。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成型设备的效率效能,企业3次立项、5年攻关,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改进,现在效能提高了10倍以上。长宁制造的装箱机成为行业装箱“神器”。自行设计研制的钟罩式智能焙烧窑成为进口替代品。石墨化纯化技术行业第一,国内外本行业的大公司慕名而来寻求合作。立足内部控潜,注重全员参与,小改小革创造大效益。

03

创新目标

“三个梦”奠定百年长宁梦

当今,国人都有一个“中国梦”。在这个宏大美好的大梦想里,长宁人也延伸滋养出了他们的“百年梦”。

“打造科技长宁、绿色长宁、百年长宁是我们长宁人的心愿。”王新华表示,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毅力,长宁必然能在坚持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未来5年,长宁人正创新目标,凝心聚力践行“三个梦”,以此来夯实“百年长宁”之长青之基。

——创新目标之第一个梦:实现企业倍增。

以宁乡为总部,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积极布局1万吨等静压石墨全产业链,实现产能由现在的3000吨扩产至10000吨,炭炭复合材料由65吨扩产至500吨,长宇产值由2亿元发展到10亿元。

——创新目标之第二个梦:进入军民融合新领域。

建好国防重点实验室,加快研发制造行业高精尖产品;尽快通过国防资格认证,深化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助力长宇科技成为炭石墨领域的标杆企业。

——创新目标之第三个梦:进入资本市场。

在继续坐稳坐实电池炭棒世界第一基础上,力争将长宇科技等静压石墨做成全国第一。将长宇科技工业园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炭石墨材料生产基地,建好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力争长宇科技在5年之内实现上市。

风雨如磐、砥砺奋进,创新图强、改革求变。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夯实了企业根基,筑牢了“百年长宁发展”基础。发展没有止境,创新赢得未来。我们相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长宁人,将开拓更加广阔的天地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长宁赋

□袁立中

楚沩西北,栀子花廊;泥鱼山下,地蕴宝藏。一九五八,拓土启疆。滚滚乌金喷四野,熊熊地火映三湘。大庆标杆,涌泉搅动兴工浪,新潮叠起,热血催生创业坊。

时维一九八七,矿竭无奈清仓。为求生计,被迫转行。重新择业,引凤求凰;加盟长电,炭素新妆。岁在二零零一,又临举步彷徨。改革春风劲拂,全员自主选岗。大国策别开生面,弄潮儿撰写辉煌。由是春来冬去,企业正未有穷时;否极泰来,前景当无可限量也!

壮哉!科研立厂,高校产研协作;人才为上,员工培育精良。品质当先,万击千磨不悔;规模做大,翻番乘势扩张。管理求精,寸墨滴油吝惜;市场开发,直通异国他邦。诚信经营,律己包容守约;创新发展,紧盯世界超强。敬畏心存,慎始守终环保;初衷铭记,扶贫济困倾囊。

喜哉!同持利剑披荆棘,共话中兴举大纲。入园区、攻白湖;抓机遇,沐朝阳。瞄准新型材料,延伸产业桥梁。探索求源生命,追寻科技之光。工民医卫,船舶国防;飘洋过海,破茧垦荒。诚然哉其势泱泱,其利皇皇者也。

荣哉!三十四年专注,半个世纪奔忙。厂域一家多福地,炭支千亿九州镶。装箱大器,缘自长宁特技;业界高标,任由我尺衡量。专利频登龙虎榜,奖牌高挂粉红墙。平分天下营销额,拔得头筹炭棒王。

美哉!长宁厂院,四季如常;魚游碧水,鸟憩温床。春至百花吐艳,夏来燕语轻吭;秋映风和月朗,冬怀雪净梅香。厂兴村旺,是处吉祥。昔日蓬蒿漫天际,今朝栋宇入云乡。

浩浩乎伟哉!数载长宁梦,今朝你我狂。一幅艰辛画,千秋业态彰。境胜天蓝,财源茂盛;地灵人杰,事业宏昌!主帅高瞻远瞩,穏持锦舵;员工协力同心,续梦驱航。

浩浩乎伟哉!豪气腾腾,长宁赫赫;以人为本,伟业同襄。共励凌云之壮志,再谱盖世之华章。汗青镌永,炳耀流芳。诗曰:九域纵横一棒通,言辞肤色不相同。制成七五三加特,突破千寻万里风。气刨升腾惊宇宙,炭芯辉耀灿星空。经年铸就龙头剑,稳踞寰球最上峰。

(值班领导:喻波 审核:苏健 唐芳 统筹:刘石江 校对:文艺芳 来源:融媒体记者吴晴 刘汉光 通讯员 蔡力强 编辑:何聪 )

这些精彩内容不要错过!

原标题:《长风破浪 创新为王 ——探秘电池炭棒行业冠军背后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