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一轮价格改革已发攻坚信号,民众关心会不会导致涨价

安蓓、赵超、于佳欣 /新华网
2014-11-25 20:36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新一轮价格改革已箭在弦上。

        新华网11月25日发布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发出新一轮价格改革“攻坚”信号。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

        “这一轮价格改革是啃‘硬骨头。’”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说,以1998年《价格法》实施为标志,我国绝大部分商品服务价格已经放开,现在剩下的是一些影响面较宽、后续产业链较长的基础性产品,或与民生相关,或涉及垄断、利益复杂。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再不当干预。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杰介绍,此轮价格改革的特点,主要在与民生关系不直接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推进价格改革,具备竞争条件的领域放开价格,部分具备竞争条件的领域部分放开价格。

        “普通老百姓关心的不是政府定价是不是放开,而是放开以后价格会不会涨、质量有没有保证、服务能不能提升。”在北京工作的大学教师沈强说。

        刘树杰也认为,价格改革不等同于涨价。由市场决定价格,意味着价格涨跌由市场决定。

        价格改革也有不涨的案例。

        2009年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主要由国家管控,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严重“倒挂”。近年来,我国连续两次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供求趋于稳定。今年7月以来,国内油价已迎来“八连跌”。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与民生关联度较高的水电气等居民用价格,价格改革主要采用阶梯定价方式,确保价格不受明显影响。

        放开价格会不会进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

        王永治说,放开政府定价只是第一步,价格放开后,市场规则、技术和质量标准的制定能不能跟上,政府能不能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进行有效监管和执法,社会力量能不能发挥有效监督作用,都是亟待破解的课题。

        “调价的依据足不足?垄断行业成本怎么监审?涨价的钱用在哪儿了?”王永治说,群众对一些领域价格不公开不透明的机制有意见。

备忘

这些年经历过的价格改革

【电价】

        我国从2012年7月1日全面试行居民阶梯电价制度。阶梯电价第一档覆盖80%的城乡居民用户基本需求;第二档覆盖到95%的城乡居民用电;第三档针对“用电大户”实行高价政策。

        今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通知》,推动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正式启动我国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这也是电价改革提速的重要信号。

【水价】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实行阶梯水价制度。2014年初,发展改革委、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设市城市原则上要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后,各地80%的居民生活用水支出不会增加,其余约20%的居民家庭用水基本生活需求部分价格不上涨,但超出的部分将大幅上调,涨幅为50%-200%。

【油价】

        我国于2013年3月底出台完善后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新机制,国内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做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新机制运行一年半以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12涨17跌12次搁浅共计41轮调价周期。今年7月以来,90号汽油和0号柴油零售价格每升累计分别降低了1.11元和1.25元,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已普遍回落至“6元时代”。

【气价】

        我国已于去年和今年两度调整非居民用存量气价格。按照计划,2015年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将实现并轨,非居民用气价格将逐步放开,居民生活用气也将建立阶梯价格制度。

【药价】

        为扩大医疗服务供给、缓解“看病难”,今年4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宣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

        今年5月,国家取消283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生产企业可在西药费用日均不超过3元、中成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前提下自主定价。

        近期,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发展改革委已就推进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方案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征求意见稿,讨论全面放开药品价格并放开大部分医疗服务价格。        

近年来,我国连续两次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市场信号愈加准确,供求也趋于稳定。 寇聪 澎湃资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