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狼厅》作者曼特尔:英国在倒退
英国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凭借畅销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两获布克奖,这两部小说的中文版也都已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今年9月,曼特尔还出版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暗杀玛格丽格·撒切尔》,就在小说集德文版出版之际,曼特尔接受了德国《明镜周刊》的专访。
曼特尔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小说家,在英国她也以“大嘴巴”出名,她对政治和政府的批判有时也非常不好听。在 《明镜周刊》的专访中,这位“口无遮拦”的历史小说家尖锐地指出,英国正在退回维多利亚时代,陷入一种岛国封闭的状态。
“易怒”的英国
2009年的《狼厅》和2012年的《提堂》令希拉里·曼特尔声名鹊起。这两本小说都将故事框架设定于亨利八世时代。故事围绕铁匠之子托马斯·克伦威尔展开,描述了他如何步步为营跻身国王的亲密战友。尽管最终难逃处决命运,他仍是16世纪英格兰脱离天主教时期的重要角色。
曼特尔认为,以克伦威尔为主角的系列创作是她写作中的重大转变,因为这部分触及了英国历史的中坚部分。曼特尔的第一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后来又陆续涉足爱尔兰和伦敦的下层社会,接下来,写都铎王朝的历史就显得顺理成章。
希拉里·曼特尔是这样一个作家,无论是长篇小说、短篇故事还是评论文章,她对于周遭社会细致入微的体察总是无所不在,而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对于英国当局特别是政界要员、媒体以及皇室的批判。她曾多次“语出惊人”:在白金汉宫称自己看着女王的眼神就如同“肉食动物盯着自己的晚餐”;将皇室一家比作熊猫,尽管她自认为那是以一种爱怜的语气;形容凯特王妃和她僵硬的笑容“就像是由精确的仪器所制造,她的举手投足都和戴安娜王妃那带点笨拙却有人情味的不自然大相径庭。”,连媒体都不免提醒是否刻薄,曼特尔却反过来指责恰是媒体应该考虑到凯特王妃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任凭他们意愿操纵的塑料娃娃。
1952年,曼特尔出生,伊丽莎白二世即位。曼特尔认为她的这代人也许对于女王时代还有深切的感触,这种感情而非君主制度让人们得以凝聚。社会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问题,君主制废除与否的问题并不紧迫。
曼特尔担心的是整个国家正在陷入一种易怒的倾向,人们似乎热衷于等待有人发出他们不喜欢的言论然后一拥而上,激烈反驳。在她当记者的时候就曾撰文讨论过这个问题,她知道写给编辑的辱骂信件甚至是猥琐言论的的确确存在,而互联网令一切都变得更加容易。“人们也许知道自己在愤怒什么,但兴起的独立党迎合了这群愤怒的人民,人们到处宣扬着为其投票,似乎这样就能使人惊慌,就像在说‘看见没,我拿着手榴弹呢’。”
曼特尔分析说,许多人人都比他们五六年前更加贫穷。银行危机后的几年清苦拉开了更大的贫富差距,人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交通、能源、电力、住房,所有这些人们必需要的资源都在涨价,而薪资却维持不变,政府还在削减福利。通常来说,工人阶级的选民会为了获得补助而支持工党,而现在他们认为不再必要了,不满的情绪就此而来。
英国正陷入岛国封闭
曼特尔出生在曼彻斯特近郊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祖母12岁时成为工厂的织工,母亲也在14岁的时候去了工厂。她回忆说那时候的人们都是如此,一离开学校就去工厂。不过到她少年的时候,工厂开始陆续关闭,她也幸运地得到政府补助念了大学。那段后来被称为战后共识期的日子,英国两党都趋于保守、共同谋划一条社会民主的道路,而这一平衡后来被撒切尔所打破。
1980年代,曼特尔与丈夫在国外间歇地居住了九年,主要在博兹瓦纳和沙特阿拉伯的吉达,这段经历就她自己来说“影响了她对所有事务的看法”。在吉达,作为一个女人她不被允许外出工作,只能在家中开开小课。第一次,她被全然不同的意识形态所包围,她认为不言自明的事实在那里却完全不是一回事;在西方被广泛认可的言论自由,在穆斯林世界却丝毫没有人在意或是羡慕;她也第一次听到伊斯兰教徒是如何评价西方社会的,这种直面的冲击对她来说像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反观当下的英国,厌战、对国际事务冷漠、只热衷于本国的移民问题,似乎正在逐渐退离世界的舞台。曼特尔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倒退到一种岛国封闭形态。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欺侮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报复到比自己更弱小的人身上去,比如移民。在英国当下发生的一切实在丑陋至极。”曼特尔指出,在16世纪,托马斯·克伦威尔试图告诉民众,即使是繁荣时日也会有人贫困潦倒,而那些失业者理应得到国家的补助。那时人们就已经反对将贫困看做是一种道德缺陷,可谁又能预料这一观念现在会以这种形式卷土重来。“我们简直要倒退回维多利亚时代。”
2006年希拉里·曼特尔受封为女爵士,出席了伊丽莎白女王在白金汉宫设的宴会。获此殊荣,她却并不“感恩戴德”,反而认为与那些为国家出生入死的士兵相比,自己就该直接离开。当被问及受封是否能让她更近距离地针砭当局,她回答说,“多数作家都将自己视为边缘人物,他们斜靠在墙上冷眼看着政党。我也会一贯如此,即便他们封我做女王。”
写《暗杀玛格丽格·撒切尔》,作家被批“病态且猥琐”
《暗杀玛格丽格·撒切尔》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今年9月在英国出版,德文版也已问世。在《暗杀玛格丽格·撒切尔》这篇小说中,故事的讲述者和一位爱尔兰共和国狙击手正在谋划一起针对上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的暗杀行动。曼特尔认为,撒切尔是个充满矛盾与悖论的人物,她比喻其为“一出三幕剧”。在曼特尔看来,政治生活中似乎使撒切尔分裂成了另一个人,而暗杀计划更突出了她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种矛盾性和对立面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题材,也能够激起读者的极端情绪。
写这篇小说还有一点私人的情结。1980年代曼特尔居住在温莎的一间小屋,从卧室的窗口望去正是一家医院的花园,而巧的是,撒切尔正是在那里做了自己的眼部手术。一日,曼特尔看到她从医院走出来缓步经过列队的医生和护士一一向他们致谢,这个画面就清晰地印刻在了她脑中。
不过诚如曼特尔自己认可的,撒切尔这个名字就足以在哪里都引起争论,小说自然也未能幸免。有人甚至要求警方介入调查。一位前撒切尔政府的官员评论说这部品只能说明曼特尔“病态且猥琐”。曼特尔的回应是“挺逗的”,她认为,这些人会觉得愤怒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怎么读小说。“他们觉得撒切尔会躲避争议吗?她会对公众的意见畏首畏尾吗?她会怕被人讨厌吗?在我看来,由另一个女人来写这个强势的女人,这才是他们觉得遭到冒犯之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