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戴星翼:长三角治理雾霾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演讲人:戴星翼(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主题: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时间:2014年11月8日
主办: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
【编者按】
长三角尤其是南京到上海一线,如果碰到雾霾天,总是有一条线,这条线上的城市污染特别严重。这是为什么?
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星翼11月8日在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强调,雾霾治理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汽车尾气不是制造雾霾的罪魁祸首,重工业污染才是元凶。
以下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的演讲摘录:
我总觉得生活在长三角是很幸福的。其实长三角城市群在国际上比的话已经不差了。但是倒过来,我们的问题也很多。我今天主要想讲的问题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秋天到了,雾霾的季节又来了。我看了一些报道,近年来的民意调查显示,中国的老百姓已经具有环境优先的倾向。也许跟过去西方国家的情况有点类似: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老百姓可以忍受收入增长的缓慢,但是越来越不能忍受生活在一个灰蒙蒙的环境里面。
我想政府官员、尤其是计划部门的官员近年来应该都有体会,那就是保持高增长越来越累,也越来越依赖大项目,越来越依赖巨大的投入。这两个变化我认为是有内在联系的。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长三角的环境,我们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改变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方式。现在地方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越来越重。在东部地区,投资对GDP增量的贡献约为70%左右。上海没达到,但长三角其他地区基本上达到这个比例了。中西部地区当然更高一些,可能要超过70%,甚至达到80%。去年有两个省投资总量超过了GDP,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能够创造的奇迹。除了造成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也使得环境变差。大量的钢筋水泥、电解铝、塑料等材料投入到建设中。由此拉动所谓的“两高一资”企业(高污染、高耗能、资源依赖型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被大规模投资所拉动。我看了一些国内专家关于雾霾的解释,他们总认为机动车发挥了主要作用。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什么?要注意到一个现象,长三角尤其是南京到上海一线,如果碰到雾霾天,总是有一条线,这条线上的城市污染特别严重。最值得注意的是江阴、张家港、太仓,这几个小城市居然比上海的污染更为严重。上海如此大的城区,有几百万机动车,但上海的雾霾反而没有太仓严重。江阴、张家港往上,就形成了从南京到上海的一条非常狭长的、严格沿长江排列的一条线。其实北京也是差不多,大概是从天津、北京、廊坊,然后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形成一条线。它的特点是沿着京广线下来,也是一条非常狭长的地带。
我们可以看这些地方的火电厂到底是多少,简单讲就是燃煤惹的祸。北方那一条线就是从唐山到邢台的细长的重工业带。南方的一条线就是从南京开始,沿江重化工业带。上海市约有24座电厂,老百姓向我介绍过,江阴一个县级市就是33座电厂。由此可以解释,我们的环境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么核心问题就是要少烧一点煤。但我们要注意到,中国人是非常节俭的。西方国家的直接生活能耗大概占总能耗的20%多,美国大概要占25%、26%这样的水平。中国上海生活水平这么高的地方,也没有超过10%。那么多煤是干什么的?是用来增长GDP的。
由于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投资拉动GDP,慢慢地就会导致所谓的路径依赖。经济存量越大,所需要的增量也越大。这些增量不可能是消费驱动的。在多年来一直依靠投资的情况下,如何摆脱惯性就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为什么我说长三角环境协同效果不显,原因就在这里。环境治理必须要从源头上厘清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其次,改变以低端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现在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好企业都很多。但有一个问题很遗憾,这些好东西的核心部分往往是人家的。用一句比较学术性的语言就是,我国的制造业长期以来趴在微笑曲线的底部,所以整体经济只能继续处在一种比较低端的状态。低端经济就意味着等量的能源、资源和土地消耗所创造的附加值是较低的,消耗大量资源却只能创造较少的财富。这个问题对雾霾问题也有重要影响。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要根除雾霾,实现能源升级就是一个重要手段。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等等),无论是走哪一条路,都会提高能源成本。这将导致低端经济与更高级的能源之间产生尖锐矛盾。所以长三角需要整体摆脱低端经济,坚决走创新的道路,提升经济质量,这对于环境治理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再次,改变经济增长的推动方式。目前政绩考核以纳税为依据,一级压一级。据了解,长三角,甚至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可以考核到乡镇,也就是说乡镇的书记和镇长必须一个季度汇报一次。用这样一种行政化的手段来推进经济,我也不能说它不好,因为我们毕竟在享受它带来的好处。现在长三角,特别是苏南地区的官员是很辛苦的,什么白加黑,5+2,“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诸如此类干得累死累活。但是问题在于,这样一来就逼迫着整个地区产业投入重复建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地区依赖大项目、依赖重化工业,产能过剩越发严重。一旦走上了这条路无法回头,环境就会每况愈下。
对于这些问题很难简单给出治理的药方,我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县级市如果商业活动人口和旅游人口能够超过1000万人次,将会大大促进其经济结构向服务业等方向的转型,长此以往可以减少对重化工业的依赖。
2、长三角城市群错位发展。只有错位了,才能加强每个城市相互之间的依赖。
3、发展重心从过去的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体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老龄化,所有这些方面的潜力远远没有被挖出来。长三角已经相当长时间的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举例来说,苏南很多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万美金。这在发达国家当中也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了。如果还把目光集中聚焦在硬件建设和投资上,这个就是有偏差的。
4、在城镇化过程中重构农村的空间。因为农村也空心化了,空心化以后的农村、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农村未来走向哪里?我认为农村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发展方式转型的问题,从传统的生产农产品要全方位的转向服务经济,把长三角的农村整体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精神家园。从中让农村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块东西值得我们投入的地方非常多,很大程度上可以发掘出未来的发展潜力。
(本文根据主办方提供的速记整理,演讲人审订并授权刊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