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教授批历史虚无主义:灭人之国必先去史

人民日报
2014-11-20 05:16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王晓秋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对治史实事求是原则的破坏和挑战。

        

        笔者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已近50年,略知历史研究之甘苦,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历史研究的真谛在于实事求是。实事者,就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无法改变与假设,更不能虚构与编造;求是者,则是历史研究者必须努力搜集、梳理、考订史料,力求客观、全面、辩证地分析、考证、描述史实,进而认真反思和阐发历史经验教训,科学总结和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这是历史研究者的任务和使命。

        但是,总有一些人在有意无意地破坏实事求是这一历史研究的原则。当前,社会上有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是对历史研究实事求是原则的破坏和挑战,其形形色色的表现颇具迷惑性。有的打着“揭秘历史”“还原真相”的幌子,以行翻案历史、颠覆历史、虚无历史之实;有的则任意戏说历史、调侃历史,甚至胡乱编造历史,刺激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好奇心,博人眼球,赚人钱财;有的甚至宣称凡是过去史学著作、教科书上的定论都要推翻。

        这里仅举两个对近代历史人物评价的例子。一个是过去大家公认的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领导的广东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且,林则徐能够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大势。但是,现在却有人要将其颠覆,指责由于林则徐销烟抗英得罪了英国人,导致鸦片战争,造成中国的民族危机,因此林则徐不仅不是民族英雄,反而是“民族罪人”。而那些向英国屈膝投降的官员如琦善之流,却被美化为“当时头脑最清醒、手段最高明的外交家”。

        另一个例子是对慈禧太后的评价。尽管不能把晚清政府腐败误国的责任都归结于她个人,但是慈禧太后专横跋扈、穷奢极欲、镇压革命、扼杀维新的历史事实,却是铁证如山、不容否认的。八国联军侵华并迫签《辛丑条约》,她竟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是,时下也有人为慈禧太后翻案,赞扬她是一位精明能干、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如果不发生辛亥革命,让她把清末新政搞下去,中国也许可以早日实现现代化。”相反,孙中山等革命者却被百般贬低、抹黑,攻击他们“说大话”“冒险家”“盲动主义”“没有治国能力”等等。

        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如此翻案,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意欲何为?为什么一些人要一再否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取得的史学成果?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中国历史上的革命领袖、民族英雄和先烈先贤,否定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成就,最终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历史决不能任意颠覆,随便戏弄。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去研究历史,尊重与维护历史的尊严。(作者:王晓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